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232章繞開(求月票!)


    “英國遠東艦隊正在中國山東北部海岸威海衛集結。與此同時,德國艦隊在威海衛以南200英裏的青島集結。英國艦隊由“勝利號”(tr戰列艦、4艘巡洋艦、8艘驅逐艦、3艘潛艇、4艘魚雷艇、10艘炮艇、1艘公文傳送船和2條單桅帆船組成。德國艦隊由“沙恩霍斯號”戰列艦rnhorst)、“馮.施佩伯爵號”巡洋艦v,旗艦)、3艘護衛艦、7艘炮艇和1艘魚雷艇組成。”


    民國三年7月29日,上海電


    天有不測的風雲,人有旦夕的禍福。


    用這句話去形容個人、國家都是如此。


    1912年,民國建元,可以說是萬民歡騰,不為的別的隻為那漢人不再用做奴才,隻為大家覺得這漢人當家作主,國家共和了,國家自然也就富強可待了。


    可世事從來就沒那麽簡單。


    民國建元後,中國可以說是一片內憂外患,南北對峙、各省持以武力,地方上“功臣”劃地而治,地方與中央離心離德,南方**黨不甘在野,二次**躍躍欲試,甚至於在某種程度上而言中華民國也就是一名詞。


    在內憂懸而未決之時,外憂又現,日俄兩國第三次簽定密約,密約無他,無非就是怎麽分瓜中國而已,各國列強拒絕承認中華民國,內憂外患如此,使得袁世凱坐臥不安,苦心經營的兩年時間。


    先是軟硬施壓,用盡權謀,方才分裂**黨內部,以各個擊破,隨後又千方百計解決諸省問題,再謀求各國承認。去年宋漁父被刺,**黨以此為由發動討袁,可不過數月,本就不得人心的“討袁”,在袁世凱以及各方的打擊下,**領袖逃的逃、死的死,國民黨更因謀亂被解散,在心腹之患解決之後,白狼匪禍同時平定。


    這中國之地,總算是安定了一些,似乎是這國家就要進入正軌,下一步自然是快速發現,而民國二年下半年開始的生絲出口激增,更是讓國人為之一動,似乎是這國家真的就要大亂而後的大治了。


    正當袁世凱和中國各方人士欲大治之時,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世界亂了,先是奧匈帝困向塞爾維亞宣戰;8月1日和3日,德國先後向俄國、法國宣戰,並於4日大舉進攻比利時,8月4日,英國向德國宣戰,接著一個又一個國家卷入這場大戰。


    對於這一場以歐洲為中心的大戰,袁世凱政府表示了一個“嚴守中了奠”的態度。然而,中國能中立嗎?、


    中國中立不了。


    8月15日,日本政府借口英日同盟和“確保東亞和平”,向德國發出通牒,要求德國將在中日兩國海麵上的軍艦解除武裝,將膠州灣租借地無條件交給日本,以便將來交還中國。


    德國則答複:可以考慮將青島交還中國,但日本也應將台灣交還中國。


    8月23日,日本對德宣戰,當天,德國駐華代辦馬爾參正式向中國政府外交部遞交外交公函,明確表示。


    “德國願將膠州灣租借地無條件交還中國。”


    不待中德兩國就此舉行商談,日本駐華公使立即向中國外交部抗議,而數小時後,日本政府則聲稱“德國膠澳租借地,即使是要交給中國,也必須通過日本之手中轉交。”甚至不惜以武力相威脅,麵對著日本的蠻橫無理,中央政府外交部也隻能壓下怒火,勢不及人又能奈何。


    “該死的黃猴子”


    在德國駐華公使館內,在得到中國外交部的迴答後,馬爾參便憤憤不平的罵了一句。


    國內之所以在日本對德宣戰的當天,即決定將青島歸還給中國目的是為了“避免失敗”,德國在東亞的兵力薄弱,在青島的防禦兵力不過隻有軍官143人,士兵3980人,其中預備役1300人,以些數千孤軍,防守環界數百裏的膠澳租借地,其守備薄弱形如蛋殼。


    現在戰爭剛剛爆發,德國不能接受任何失敗,即使是在遠東的戰敗,而且是被日本那群該死的黃猴子擊敗。


    就在馬爾參為日本的蠻橫、中國的軟弱而憤憤不已時,辦公室的門被敲開了。


    “代辦先生,淮海經略使府外務官顧維鈞先生求見”


    淮海經略使府?顧維鈞?


    “閣下,首先,我想就貴國的慷慨表示一個中國人對德國的敬意,貴國的決定充分展現了一個負責任的大國的風度……假如世界上所有大國都如德國一般慷慨大度,那麽我想,這個世界上或許將不再有戰爭”


    一見到馬爾參,顧維鈞便立即給其戴起了高帽,在他的話中,那裏有一絲德國迫於無奈才想歸還青島,以保全德國麵子的意思。


    作為淮海經略使府的外務官,顧維鈞很少負責外務,兩年前迴國後曾任大總統英文秘書的他在去年,被李致遠“要”走了,不過他卻很少去連雲港,一直留在京城負責與經略使府,實際上卻是**公司,同各國駐華公使打交道。


    在一個星期前,德國人第一次表示願意歸還青島時,早已接到指示的他便將電報發往連雲港,隨後,經略使給他寫了一封親筆信,信裏的內容著實嚇了他一跳,可最後他反複思索數日後,才確信這件事也許有可為。


    但更為重要的是,顧維鈞知道如果不這麽做會發生什麽,以德國人的性格,他們絕不會把膠澳交給日本人,如中國拒絕接收膠澳,日德兩國勢必會於膠澳大打出手,他們就像兩個私闖民宅的強盜,根本無視主人的存在,為爭搶別人的財產而廝殺。


    即使是他日德國人投降了,他們失去了一塊遠在東方的殖民地,而中國,中國政府不僅屈服於日本yin威,喪失了這次收迴青島的契機,而中國政府能做的,就是仿照日俄遼東戰爭前例,在自家為交戰兩國劃定戰爭區,未能收複青島的中國反而成了這場戰爭的殉葬品。


    有些事情是一定要有人做的


    經略使在信中的極為誠懇的言語,使得他明白,這件事經略使要去做,而他顧少川同樣也必須要做。


    “顧先生,可德國的慷慨與正義,卻因貴國的軟弱而付之東流了,不得不說,中國失去了收迴膠澳的機會,以日本人的貪婪,他們絕不會將膠澳歸還給貴國就如同旅順、大連一般,他們甚至會占領整個山東”


    馬爾參不無遺憾的說道,他明白不僅中國失去了膠澳,德國同樣也將失去膠澳,而且是永遠失去,將膠澳歸還給中國,守不住固然是原因,更重要的是通過將膠澳歸還給中國,可以保留德國在將來停戰後收迴膠澳的權力,畢竟那時膠澳的主人是中國,而不是日本。


    如果膠澳在日本的手中,想奪下日本人的東西,就需要用血去換,但是中國卻不同,隻需要……一份最後通牒就能做到。


    “馬爾參先生,對於中國而言,這的事是一次機會,或許,中央政府可以拒絕,但淮海經略使負地方經略之責,自然不會錯此良機,中央不做為當由地方補之……”


    顧維鈞話的隻使得馬爾參一驚,他驚詫的看著麵前的顧維鈞,淮海經略使要越過中央政府接收膠澳?


    “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麽?”


    難道眼前的這個人和他所代表的淮海經略使府不明白這意味著什麽嗎?


    “無論如何,膠澳都是中國的土地,德國斷然不會將膠澳交給趁火打劫的日本人,既然是中國的國土,那麽就讓中國人為中國的土地流血吧”


    雖然顧維鈞並沒有提到戰爭,但馬爾參卻已經聽明白他話裏的意思,那位淮海經略使在做出接收膠澳的決定時,便已經明白他將會麵對什麽。


    如果換做以往,馬爾參會拒絕這種“妄想”,但是現在,他卻突然意識到如果將膠澳交給淮海經略使會給德國帶來什麽樣的好處,膠澳留在德國之手,隻會令德國蒙受戰敗的羞辱,可若是交給中國人,甚至有可能導致一場――戰爭


    中國或許弱小,或許不堪一擊,但英國卻在中國享有巨大的利益,假如中國人和日本人為了膠澳大打出手,到時勢必會打亂英國在亞洲的戰略部署,誰知道會對未來產生什麽樣的影響呢?


    想到這裏,盡管沒有得到國內的同意,但馬爾參還是將身體微微前傾表現出了濃濃的興趣來。


    “那麽,顧先生,您是否知道我們所開出的條件呢?”


    “盡管貴國公開允諾是無條件歸還,但是我想在一些問題上,完全有商量的餘地,而我現在就可以迴答你,在不違背中國的原則與利益的前提下,我們現在就可以簽字”


    顧維鈞顯得非常急切,他知道不僅是他,就是眼前的馬爾參也知道,每拖一個小時意味著什麽,意味著日本人將會有可乘之機。


    “……中國需承諾在未來應在中國其它沿海地區,考慮給德國另行補償”


    在談判進行十幾分鍾後,馬爾參提出了一個要求。


    “補償?”


    顧維鈞整個人隨之一愣。


    “不是無條件的嗎?”


    “顧先生,您必須要理解一點,對於德國帝國政府而言,發展與中國政府的友好關係是可取的,而且歸還膠澳租借地也是德國政府所願意的,但是考慮到未來的德國的遠東政策,我們希望中國政府能夠允諾,在未來當德國提出要求時,中國同意另行轉讓一個港口於德國使用”


    眉頭一緊,顧維鈞的語中帶著一絲不快。


    “如果你們提出這個條件的話,那麽歸還青島還是無條件歸還嗎?”


    不待馬爾參迴答自己,顧維鈞又繼續說道。


    “馬爾參先生,你必須要明白一點,淮海根本就沒有任何權力同意在未來轉讓一個港口於德國我們隻是地方政府,而不是中央政府”


    出方提醒對方之餘,顧維鈞則又補充道。


    “您應該明白,現在我淮海給略使公署繞過中央接受膠澳,需要擔負多大的幹係,首先我們不僅要承擔來自中央政府的責難,同樣需要考慮到日本人可能的進攻”


    與其說是補充,此時顧維鈞的話到不如說是“提醒”,提醒對方注意,歸還膠澳並不是德國人主動的行為,而是在麵對日本宣戰的大前提下,不得不做出的高姿態,換句話說,德國現在壓根就是沒討價還價的餘地。


    顧維鈞的提醒使得馬爾參整個人都沉默了下來,他之所以提本補償,是為未來德國的利益考慮,對德國而言,德國絕不願意在膠州租借地上和中國進行人任何討價還價。在某種程度上,這一點是德國遠東政策的核心,占領它對於德國人在中國沿海岸的地位則是如此重要的一個因素,在向膠州灣提供用於建立海軍基地的方便設施的同時,中國的山東省向德國提供用於攻擊由英國在華長期把持的商業霸主地位的機會。


    除了鐵路計劃和各種商業擴展外,占領青島計劃乃是德國世界政策的一個重要部分。青島隻不過是其影響區的北端,尚未完全確定界限,但會看到它將盡可能向南擴張到汕頭,與之相連可能會建立另一海軍基地。利用南方的汕頭和北方的青島,德國迅速在漢口構築一重要陣地,使之成為大概的西部世界。


    而這一切都是以膠澳租借地為核心,如果德國歸還膠澳,那將會失去其自身將來藉此得以執行新的侵略計劃的極重要的優勢。在漢口,德國人的區域和俄國人的同樣多,而德國人的利益正在成功地與英國人的競爭。同樣,在汕頭,德國人在港口談判中顯示出明顯的優勢,而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還是難得看到德國旗的。再者,如果德國從汕頭並越過漢口到達長江流域,則德國向前推進使其影響超過迄今與英國相關區域的勢頭依然強勁。


    因此,無論從何種觀點來看德國在中國的地位都是一樣的,德國人在中國政策中對青島的密切依賴關係。無論從政治、商業上看,實質上德國在遠東未來的存在,都體現它在膠州領地的存在上,現在迫於日本的壓力需要歸還膠澳於中國,但是作為外交官,他卻不能不考慮德國未來的在華利益,戰爭很快就會結束,一切危機都是暫時的。


    可……對方的提醒卻清楚的告訴馬爾參一個事實,眼前的顧維鈞是不可能在這個問題作出什麽讓步,而且就像他說的那樣,作為地方的淮海經略使根本就沒有權力答應讓港口於外國,他們是繞過中央同自己談判,那意味著德國是在同一個地方政權進行談判,同樣也意味著,在未來德國壓根就不需要遵守歸還膠澳的條約,這種條約是沒有任何法律效應的,至少對於德國而言,德國從未同中國的中央政府簽署過任何歸還膠澳租借地的條約。


    而這一切都意味著在戰爭結束之後,德國還可以派出艦隊來到中國,在適當的威懾之後,重新收迴膠澳而且是明正言順的,不需要對方給予任何條約上的保障。


    “嗯”


    故作沉重似的馬爾參沉吟數十秒後,先是認真的看著眼前的顧維鈞,然後又有些沉重的點了點頭。


    “好吧,出於兩國的友誼,我不會堅持中國給予補償,但是……”


    雖說內心意識到對於德國來說,將膠澳交給地方政府甚至優於交給中央政府,但馬爾參卻依然不依不饒的提出其它的條件,在他看來,突然的轉變會讓對方產生疑惑,在外交上有時候需要讓對方產生一種錯覺。


    “德國為了經營膠澳前後花費近一億馬克,所以,德國需要經濟上的補償”


    “不可能”


    顧維鈞斷然搖頭說道。


    “根據膠澳租借條約,在條約到期或德國主動歸還膠澳時,中國不需要支付那怕一馬克的補償”


    這會顧維鈞還連拿出膠澳租借條約迴擊對方,出於想盡快結束談判的心思,他隨之補充道。


    “但是,出於兩國間的友誼,我們願意向在華德國僑民提供一個保證”


    “保證?”


    他們可以提供什麽保證?


    “一份安全保證,就是在未來,無論時局如何演變,即便是中國向德國宣戰,隴海都願意無條件的接納德國人,同時向他們提供一份工作,以滿足他們的生活需要,馬爾參先生,這是我們能做出的最大讓步了”


    安置、工作,經略使絕不會拒絕接納這批德國人,畢竟在德國僑民中有很多都是隴海所需要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


    沉默片刻,在心權衡利弊之後馬爾參反問道。


    “那麽軍人呢?”


    “如果他們願意的話,我想江蘇陸軍並不介意接納部分德**人”。.。


    更多到,地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紀元1912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語的命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語的命運並收藏新紀元1912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