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之後。


    吳勳走出瀏陽客棧的大門,經過兩天的休息與調整,他就打算去城南的百鹿刑偵學院報名。


    他知道,古代的教學方式教育環境與現代相比,兩者肯定有所不同。


    簡而言之,這就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


    瞅瞅手裏的黑漆漆的報名卡,心裏還是有點小激動。


    七八月的長安,空氣清新怡人!


    一眼望去,堤岸兩邊綠柳依依,成群結隊的水鴨在河水中相互嬉戲,碧波粼粼。


    吳勳在東門集市上雇了一輛牛車,趕牛的是一個穿著粗衣粗褲的農婦,此人全身平淡無奇,唯一的亮點就在於她背後的長黑辮子,在空氣中晃來晃去,特別顯眼。


    這位農婦家裏的小孩年齡也跟吳勳差不多大,但以健康度來比較,那就相差的太遠了,這貨是個現代人,陽光的造型無時不刻不散發出朝氣蓬勃的青春,以大眾眼光測評,是範味十足的小萌新。


    吳勳跳上牛板車,好奇的問道:“大嬸,你留著那麽長的頭發,整理也是個麻煩事,還不如一刀剪了算了。”


    “剪了?”那婦女不屑道:“小小年紀,你懂個啥?俺留著這條長辮子可是大有用處。”


    “你就吹吧,留一條長辮子能有什麽用?”吳勳不信。


    “你不相信嗎?嗬嗬,你現在給我看好了,”說完,那婦女拉住牛脖子,側身倚在車轅邊,上半身微微前傾,頭部猛然作出一個動作,背後的長辮子直接飛起,像水蛇一樣在空中圈出一個弧度,“啪”的一聲,最後剛好擊中水牛的大屁股,大水牛立刻嗷叫了一聲,緊接著,車輪“咯吱咯吱”的滾動了起來。


    靠!這是多麽奇葩的表演!這婦女居然拿辮子來趕牛!


    吳勳親眼所見,一臉愕然,實在是不佩服都不行了。


    他看過很多書刊,這種怪事在全球發展史上幾乎都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神跡!


    在現代,打破吉尼斯紀錄也是囊中之物。


    但從本質上分析,她還可以省下買牛鞭的錢,辮子即方便攜帶又實用,一舉兩得。


    “哈哈哈,怎麽樣啊?俺的絕活是不是很讚?”農婦迴頭,驕傲的笑了起來。


    吳勳不得不豎起了大拇指,他自認為裝的東西在裝逼界即便算不上什麽頂尖,但一般的高手他完全不放在眼裏,沒想到現在反而被眼前這個淳樸的古代農婦眼睜睜的裝了一次,不服她還服誰?


    “大嬸,我剛才倒是看錯了你,你剛剛的這一招挺管用的,是在那學的?”吳勳笑笑道。


    婦女一邊趕車,隻簡單的介紹了一句:“俺以前的工作,是在染房裏織布的。”


    吳勳一臉茫然:“紡織?”


    “是啊……”


    她接著說出的一段話,讓吳勳明白了這種用辮子來趕牛的絕技是從紡織工序裏衍生出來的。


    據她介紹,她以前就是染房裏的織線工人,古代的織布工序極其煩瑣,在生產過程中由於機抒經常發熱,而工人一隻手需要整理絲線,另一隻手忙於旋轉大紡車,根本沒有時間去蘸水散熱,而這些紡織工人一般都是留著長辮子的婦女,隻要事先準備了一個水盆,她們就把辮子浸泡在水中,晃頭、甩辮、灑水,隻要做出幾個動作就輕而易舉的解決了機抒發熱等問題。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道工序。


    不得不承認,這是一種智慧,也是文明的進步。


    在沒有機械化的時代,工人隻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來提高生產力。


    技術需要變革,勞動不會落伍!


    隻有這些勞動者默默無聞的貢獻,才積極推動了唐代紡織業的發展,製造出精美的絲綢走出了國門,走進遙遠的穆巴比倫高原。


    後來,有部分工人退役之後,她們就利用這項發明以趕牛車來混日子了。


    吳勳坐在小板凳上,又問道:“大嬸,你這隻牛要買多少錢?”


    “三兩銀子。”


    吳勳點點頭,接著問:“那如果是馬呢?”


    “馬可就貴了,至少也需要二十兩銀子。”


    “哦。”


    吳勳知道代步工具的重要性,如果說把馬的用途比作現代的轎車,那麽牛就相當於摩托車,學習駕馭技術也就相當於考駕駛證。


    現實世界,年青人沒有駕駛證就代表落後。


    而在古代,如果沒有代步工具,在節奏上同樣比別人慢了半拍,永遠都跟不上潮流。


    這些都是很現實的問題。


    現在,喬思藝借給他的錢又快花完了,目前來說,吳勳迫切的需要一匹馬。


    剛剛被穿越,什麽事都必須從零開始,他需要各種求,求財求福求便利求女人,他這種迫切的願望絲毫不亞於某個作者寫手祈盼讀者的鮮花與賞賜的憧憬,還要來得猛烈!


    經過一炷香的時間,牛車慢慢的彎過一座橋墩,在護城河邊停了下來。


    吳勳付了銅子,徑自朝前方走去。


    這邊比較熱鬧,在街道上就可以看到穿著黑長袍的學生。


    吳勳抬頭看了看地形,感覺隻要走完這段下坡路,百鹿學院應該不遠了。


    但事實情況卻讓他吃了一驚。


    下一刻,當他繞過一間寺院,站在石拱橋上,他隻看到不遠處的一座座小石坡,另人驚訝的是,石坡底下有許多洞穴。


    沒有屋,隻有山,百鹿學院不可能是這個樣子啊!


    有沒有搞錯,難道找錯了地方?他一臉不可思議,眉頭又緊緊的皺了起來。


    吳勳趕緊拉住在旁邊的買桃子的老大娘詢問消息,據老大娘介紹,他沒有找錯地方,對麵那些洞穴其實就是百鹿學院的所在。


    難道百鹿學院是被人鑿出來的?他第一次來到這片土地,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事實上,老大娘隻說對了一半,學院的真正來曆她並不了解。


    確切的說,這些洞穴不是被人故意鑿出來的,而是小石坡的物質成分是一種鹽礦石,後經當地人的挖掘與采用,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個個天然洞穴。


    大唐統一中原之後,在第一次文藝複興的初期,朝廷利用這個天然優勢,專門派人進行整頓修改,不需要花多長時間,就建成了如今百鹿學院。


    比起茅舍與土坯房,山洞防洪防漏,堅固而耐用。


    不得不承認,這些設計還是很有想象力的。


    百鹿洞學院就是由一百多個洞穴組成,當地人一般稱之為百鹿洞學院,而官方記載,卻以百鹿學院為主稱。


    吳勳那裏知道這些傳奇,在形意上,百鹿洞學院更加得體,還差點被美女老師誤導,他笑了。


    向前走了一程,不遠處就有一個偌大的溶洞,洞口上寫著“百鹿洞學院”五個大字。


    裏麵的亮光度還可以,有許多穿著禮服的儒士,卷的袖子在來來迴迴的走動。


    吳勳先是在入口觀察了一下,旁邊有許多做小吃的店鋪,門口掛著各種各式的招牌,有許多閑人在聊天,他毫無興致,擦了擦汗,走了進去。


    沒走多遠,他立刻就發現洞內有許多分支,這代表溶洞有許多出口,從光線的亮度來判斷,各個方向的延伸縱度應該不會很長。


    眼前的視線越來越暗淡,腳底下的聲音好像是從天際邊傳過來的,音效極具的環繞效果。


    看不到教學設施,吳勳初步估計,這個大溶洞可能就是百鹿洞學院的入口通道。


    他選擇人多的路線繼續前進,在經過一陣昏暗之後,眼前的景象又是一片光明。


    真可謂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正對麵均勻的排列著一座座石坡,而每一座石坡的底部各有一個大小不一的洞穴,周邊砌滿了磊石,一眼看去,琳琅滿目,與其說是學院,更像是一座無堅不摧的堡壘。


    前方道路筆直,危石林立,草木成蔭!


    學生三五成群,各自拿著書籍圍在一起討論問題,吳勳毫無興致,瀏覽四處的風景。


    在不遠處有一塊筍狀的巨石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他非常好奇,趕緊跟著人流走了過去。


    走近一看,筍石佇立在清澈見底的水池邊,光滑的石壁上雕刻著一個栩栩如生人像,左上方寫著斑駁陸離的文字。


    附近的人發出各種各樣的討論聲與崇拜的歎息聲。


    雖然都是些繁體字,吳勳還是能勉強的看懂。


    仔細讀完之後,他才了解到畫上的人就是從百鹿刑偵學院走出去的最為出色的王牌神探。


    學院之所以立碑,正因為他的功績。


    文字記載,他名叫梅子舒,是大唐開國元勳,中年來到百鹿洞深造,後來破解了各種懸疑詭淡,偵破重案不計其數,晚年升至太傅爵位。


    邊上還記錄了他的名句:


    破案不是因為殺人,而是因為殺人而殺人。


    既像似真理,又像似告誡,梅子舒經過血與火的考驗,戰爭不可能不死人,這句話的真諦就在於對“因為”與“殺人”這兩個字的理解程度。


    親自領略了一代偉人的風采,吳勳有一點小感動,王牌的美好憧憬似乎在不遠處跟他招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腹黑神探養成計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季末小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季末小刀並收藏腹黑神探養成計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