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姑的婚事(修改稿)
“這樣對孤兒院裏的孩子不公平,顯得有親有後。”宏遠娘說。
“這個怎麽能和孤兒院裏的比呢?放到你門口,就是給你的。反正在哪裏也是你供養,隻是名分不同罷了。”徐九菊看了宏觀娘一眼:“二嫂考慮的也忒多。”
妯娌二人說話的時候,小女嬰已經吃飽了,吐出奶?頭,臉衝著徐九菊的懷裏,“唿唿”睡著了。
宏遠娘趕緊抱過來,把她輕輕的放到炕上,又把自己的被子蓋在女嬰的身上。
“我考慮這個孩子遠不了。保不住就是咱村裏的。咱不知道她是誰家的孩子,他們卻知道孩子是他們家的。”
“嗯,興許是。不過呢,你把孩子養大了,他們斷沒有再相認的理兒。要是那樣的話,他們就忒缺德帶冒煙了。你就是不承認,他們也沒法。”
“咳,為了孩子,隻要父母認,我還是願意讓她們骨肉團聚的。”
“二嫂你心忒好。”徐九菊說著站起身:“咱說好了,在你雇不到奶母之前,全是我的事。你不要為這個孩子吃奶發愁。我走了。”
“我送送你。”宏遠娘說著,就要點燈籠。
“別了。這幾步道,閉著眼也能走迴去。二嫂你別動,我一個人走得快。”徐九菊說著,一陣風似的出了門。
宏遠娘在後麵緊追慢追,追到大門口,直望到徐九菊的身影消失在夜幕中以後,才轉身把大門上了門閂,走迴屋裏。
“小妹妹已經睡著了,你們也都迴自己的屋裏睡覺去吧。”宏遠娘對還圍著小女孩兒看的梁曉樂,梁玉雲和小宏根說。
“娘,小妹妹叫什麽名字呀?”梁曉樂問。短暫的接觸,不知道是可憐孩子,還是鄙視她的父母,梁曉樂已經喜歡上這個小棄嬰了。
“今天是大年夜,又是除夕,就叫曉夕吧。”宏遠娘想了想,說。
“叫孤曉夕呀,還是叫梁曉夕?”梁曉樂又問。她見徐九菊動員宏遠娘認養女,想落實一下。其實她心裏是不讚成宏遠娘認養女的,究竟為什麽,她一時也說不清楚。
“這個明天再說。你們快睡覺去,明天還得早些起來,要不你哥哥他們過來了堵被窩裏。”宏遠娘催促道。
三個孩子慢慢騰騰,很不情願地迴自己的屋裏睡覺去了。
……………………
“三弟妹動員我抱養這個孩子。”宏遠娘把睡熟的小女孩兒往裏抱抱,給宏遠爹騰出地方來睡覺。
“你決定抱養了?”宏遠爹問。
“沒有,不過,心裏還真熱乎乎的。”
“我覺得你沒這個必要。咱們已經有了宏遠、樂樂,領養了玉雲姐弟倆和孤兒馮良存。如今有了孤兒院,也是咱家辦的。放到那裏麵還不是一個樣?!哪個孩子咱不嬌不喜啊。別顯出親的後的來。”
“我也是這樣考慮的。不過,這個孩子長的挺讓人喜。又是送在咱家門口的。”
“你別認為這是好事,保不定這裏有什麽陰謀呢?”
“能有什麽陰謀?”
“當然,也不會有多大的陰謀,大不了想讓咱給她(他)白拉扯孩子。”
“我不相信天下有這樣既貪心又狠心的父母。”
“咳,樹林子大了,什麽鳥也有。”宏遠爹歎了口氣說:“如果你把這個孩子收養了,保不住,往後有那別有用心的人,就會把棄嬰全送到咱家門口。那時候,你收養得過來嗎?”
書中暗表:這話還真讓宏遠爹說著了。從這以後,宏遠爹家和幸福苑的門口,經常有剛出生的棄嬰被放在那裏。此是後話。
見宏遠娘沒言語,宏遠爹又繼續說:“再說了,咱家的事夠多的了。一個養老院,一個孤兒院,還不夠你忙活的。具體的就不要再管了。”
“倒也是。明天孩子們問起來,就讓她姓孤,叫孤曉夕吧。”宏遠娘說。
…………………………
整整一個年節,梁曉樂把興趣全部轉移到了棄嬰孤曉夕身上。和梁玉雲、小宏根三個小孩子,除了吃飯、睡覺,和梁宏遠、馮良存和辛洛三個大孩子,在庭院裏玩玩兒老鷹捉小雞和藏貓貓的遊戲,再就是躲在屋裏,守著孤曉夕玩兒了。就是孤曉夕睡著了,也不肯離開,不錯眼珠兒地盯著她看。
不知是因為剛一出生就被父母遺棄可憐她,還是二十七歲成熟女性的心理對嬰兒的特殊感情,梁曉樂從心裏喜歡這個小女嬰。
啊嗬,春節過後,我們的小主人公梁曉樂現實年齡五歲,心理上已經是二十七歲的老姑娘了啊。
過完年後,宏遠娘終究還是沒有雇到奶母,隻好買了一隻奶羊,用羊奶喂養孤曉夕。因為工作忙,宏遠娘也實在顧不過來,便把孤曉夕放在了孤兒院,指定兩個做過母親的女工作人員專門喂養。
為此,梁曉樂的工作又增加了一項:每天夜裏,從空間裏弄些青草、雜糧讓奶羊吃,還把奶羊的飲用水也換成空間水,一是讓奶羊產更多的奶水,二是提高奶水的質量。好讓孤曉夕吃到富足而高營養的羊奶水。
這天晚上,梁曉樂從空間裏給奶羊預備足了草料,換好了空間水,又駕著空間“氣泡”看了看熟睡的孤曉夕。見工作人員盡職盡責地守在孤曉夕身旁,滿意地駕著“氣泡”離開了孤兒們的房間。
當路過三姑梁豔秋的窗戶時,聽到屋裏有梁趙氏說話的聲音,而且口氣還特別急,好像母女倆在爭執什麽。
梁曉樂感到好奇,停下來聽了一會兒,原來兩個人正在說梁豔秋的婚事。便駕著“氣泡”,飄飛到屋裏,“偷聽”起母女倆的私房話來。
“娘,我給你說過多少迴了,這輩子我就一個人過了。二哥二嫂容我在這裏上班,我就在這裏和孩子們在一起,也不悶得慌。哥嫂不容我,我就去庵裏當姑子去。”
“你這孩子這是說什麽呢?”梁趙氏幾乎帶著哭腔:“這家條件也不錯,男的二十五,大你八歲,一個男孩兒一個女孩兒。比我那時的條件好多了。”
“娘,別說是個填房,就是個沒結過婚的小夥子願意要我,我也不願意。我個人什麽情況我知道。”梁豔秋撅著嘴,把身子扭向一邊,不再看梁趙氏。
“孩子,人都有老的時候,將來你依靠誰?”
“我現在什麽也不盼,就盼著二哥二嫂的養老院能長久地辦下去。將來我去養老院養老。”
“你今年才剛剛十七歲,說這話,讓娘心疼不心疼?!好歹嫁個人家,也像個過法。娘現在有兒有女的,不是也挺好嗎?”
“娘,我知道你的苦衷。為了不讓讓人小瞧,不惜落個惡婦的罵名。我,做不來。”
“咳,人善人欺啊!咱本身就有弱點兒,再不強硬一些,還不被人當軟柿子捏一輩子!”
“我看二嫂就挺好。被人欺負了這些年,老天爺爺終於開眼了。給了她這麽大的福氣。咱倆過去對她都不好,說不定這是老天爺爺在懲罰我呢?可二嫂一點兒也不計較,讓我一個女孩子在這裏工作,管吃管住還給工錢。我想在這裏好好地幹,贖咱倆過去對她犯下的過錯。老天爺爺要是看見了,原諒我了,自是不讓我吃苦。娘,我心一定,你就甭為我操心了。”
梁趙氏聞聽心裏一驚:原來女兒把自己的不幸,歸結到對兒媳婦的不合上去了。想那時女兒還是個小孩子,知道什麽呀?歸根到底,還是自己的錯。心裏這麽一想,就有些起急,聲音也大起來:
“你那時還小,什麽也不知道。要說贖罪,也隻能我贖。你要是糾結在這上麵。我就告訴你二嫂去,讓她求求老天爺爺,把一切都歸到我身上。你該怎麽找婆家還怎樣找婆家。越大越不好找,娘是過來人,比你知道的多。”
“你要是給二嫂說去,立馬我就去庵裏當姑子。”梁豔秋說著站起身來,一副就要抬腳走的樣子。
“好好,娘不說,行不行?你別急了,咱有話好商量。”梁趙氏軟了下來。
“往後也不許在我麵前提說婆家的事。要再提,我……我就死給你們看。”
原來。梁豔秋未婚先喪夫,成了“望門寡”。涉世不深的她對婚事已經失去了信心。幸好二哥嫂成立了孤兒院,讓她到這裏來上班,能自己掙工錢養活自己。便一門心事撲在工作上,把婚事看的更淡了。心想:年輕時我就掙錢攢錢,老了住哥嫂的養老院。人怎麽不是一輩子,無牽無掛地一個人過一生,強過給人家的孩子當後娘。
梁豔秋這麽一想,便把感情封閉起來,無論誰給她介紹對象,都不聞不問,一律迴絕。
梁趙氏如何能看著親生女兒永遠獨身?!斷不了說了嗬斥,嗬斥了又勸,一心一意說轉女兒,盡快把女兒的婚事定下來。背著女兒,把凡是說的上話的人都托遍了,讓人家給她的女兒說個婆家,家庭條件差些的,有孩子的填房,或是男方有毛病的,都行。
今天,有人給梁豔秋介紹了一個對象,是附近村裏的。男方死了老婆,給他留下了一雙兒女。家裏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中等戶,梁龍勤和梁趙氏覺得可以,便由梁趙氏來和女兒商量。
卻讓梁曉樂偷聽了個正著。(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這樣對孤兒院裏的孩子不公平,顯得有親有後。”宏遠娘說。
“這個怎麽能和孤兒院裏的比呢?放到你門口,就是給你的。反正在哪裏也是你供養,隻是名分不同罷了。”徐九菊看了宏觀娘一眼:“二嫂考慮的也忒多。”
妯娌二人說話的時候,小女嬰已經吃飽了,吐出奶?頭,臉衝著徐九菊的懷裏,“唿唿”睡著了。
宏遠娘趕緊抱過來,把她輕輕的放到炕上,又把自己的被子蓋在女嬰的身上。
“我考慮這個孩子遠不了。保不住就是咱村裏的。咱不知道她是誰家的孩子,他們卻知道孩子是他們家的。”
“嗯,興許是。不過呢,你把孩子養大了,他們斷沒有再相認的理兒。要是那樣的話,他們就忒缺德帶冒煙了。你就是不承認,他們也沒法。”
“咳,為了孩子,隻要父母認,我還是願意讓她們骨肉團聚的。”
“二嫂你心忒好。”徐九菊說著站起身:“咱說好了,在你雇不到奶母之前,全是我的事。你不要為這個孩子吃奶發愁。我走了。”
“我送送你。”宏遠娘說著,就要點燈籠。
“別了。這幾步道,閉著眼也能走迴去。二嫂你別動,我一個人走得快。”徐九菊說著,一陣風似的出了門。
宏遠娘在後麵緊追慢追,追到大門口,直望到徐九菊的身影消失在夜幕中以後,才轉身把大門上了門閂,走迴屋裏。
“小妹妹已經睡著了,你們也都迴自己的屋裏睡覺去吧。”宏遠娘對還圍著小女孩兒看的梁曉樂,梁玉雲和小宏根說。
“娘,小妹妹叫什麽名字呀?”梁曉樂問。短暫的接觸,不知道是可憐孩子,還是鄙視她的父母,梁曉樂已經喜歡上這個小棄嬰了。
“今天是大年夜,又是除夕,就叫曉夕吧。”宏遠娘想了想,說。
“叫孤曉夕呀,還是叫梁曉夕?”梁曉樂又問。她見徐九菊動員宏遠娘認養女,想落實一下。其實她心裏是不讚成宏遠娘認養女的,究竟為什麽,她一時也說不清楚。
“這個明天再說。你們快睡覺去,明天還得早些起來,要不你哥哥他們過來了堵被窩裏。”宏遠娘催促道。
三個孩子慢慢騰騰,很不情願地迴自己的屋裏睡覺去了。
……………………
“三弟妹動員我抱養這個孩子。”宏遠娘把睡熟的小女孩兒往裏抱抱,給宏遠爹騰出地方來睡覺。
“你決定抱養了?”宏遠爹問。
“沒有,不過,心裏還真熱乎乎的。”
“我覺得你沒這個必要。咱們已經有了宏遠、樂樂,領養了玉雲姐弟倆和孤兒馮良存。如今有了孤兒院,也是咱家辦的。放到那裏麵還不是一個樣?!哪個孩子咱不嬌不喜啊。別顯出親的後的來。”
“我也是這樣考慮的。不過,這個孩子長的挺讓人喜。又是送在咱家門口的。”
“你別認為這是好事,保不定這裏有什麽陰謀呢?”
“能有什麽陰謀?”
“當然,也不會有多大的陰謀,大不了想讓咱給她(他)白拉扯孩子。”
“我不相信天下有這樣既貪心又狠心的父母。”
“咳,樹林子大了,什麽鳥也有。”宏遠爹歎了口氣說:“如果你把這個孩子收養了,保不住,往後有那別有用心的人,就會把棄嬰全送到咱家門口。那時候,你收養得過來嗎?”
書中暗表:這話還真讓宏遠爹說著了。從這以後,宏遠爹家和幸福苑的門口,經常有剛出生的棄嬰被放在那裏。此是後話。
見宏遠娘沒言語,宏遠爹又繼續說:“再說了,咱家的事夠多的了。一個養老院,一個孤兒院,還不夠你忙活的。具體的就不要再管了。”
“倒也是。明天孩子們問起來,就讓她姓孤,叫孤曉夕吧。”宏遠娘說。
…………………………
整整一個年節,梁曉樂把興趣全部轉移到了棄嬰孤曉夕身上。和梁玉雲、小宏根三個小孩子,除了吃飯、睡覺,和梁宏遠、馮良存和辛洛三個大孩子,在庭院裏玩玩兒老鷹捉小雞和藏貓貓的遊戲,再就是躲在屋裏,守著孤曉夕玩兒了。就是孤曉夕睡著了,也不肯離開,不錯眼珠兒地盯著她看。
不知是因為剛一出生就被父母遺棄可憐她,還是二十七歲成熟女性的心理對嬰兒的特殊感情,梁曉樂從心裏喜歡這個小女嬰。
啊嗬,春節過後,我們的小主人公梁曉樂現實年齡五歲,心理上已經是二十七歲的老姑娘了啊。
過完年後,宏遠娘終究還是沒有雇到奶母,隻好買了一隻奶羊,用羊奶喂養孤曉夕。因為工作忙,宏遠娘也實在顧不過來,便把孤曉夕放在了孤兒院,指定兩個做過母親的女工作人員專門喂養。
為此,梁曉樂的工作又增加了一項:每天夜裏,從空間裏弄些青草、雜糧讓奶羊吃,還把奶羊的飲用水也換成空間水,一是讓奶羊產更多的奶水,二是提高奶水的質量。好讓孤曉夕吃到富足而高營養的羊奶水。
這天晚上,梁曉樂從空間裏給奶羊預備足了草料,換好了空間水,又駕著空間“氣泡”看了看熟睡的孤曉夕。見工作人員盡職盡責地守在孤曉夕身旁,滿意地駕著“氣泡”離開了孤兒們的房間。
當路過三姑梁豔秋的窗戶時,聽到屋裏有梁趙氏說話的聲音,而且口氣還特別急,好像母女倆在爭執什麽。
梁曉樂感到好奇,停下來聽了一會兒,原來兩個人正在說梁豔秋的婚事。便駕著“氣泡”,飄飛到屋裏,“偷聽”起母女倆的私房話來。
“娘,我給你說過多少迴了,這輩子我就一個人過了。二哥二嫂容我在這裏上班,我就在這裏和孩子們在一起,也不悶得慌。哥嫂不容我,我就去庵裏當姑子去。”
“你這孩子這是說什麽呢?”梁趙氏幾乎帶著哭腔:“這家條件也不錯,男的二十五,大你八歲,一個男孩兒一個女孩兒。比我那時的條件好多了。”
“娘,別說是個填房,就是個沒結過婚的小夥子願意要我,我也不願意。我個人什麽情況我知道。”梁豔秋撅著嘴,把身子扭向一邊,不再看梁趙氏。
“孩子,人都有老的時候,將來你依靠誰?”
“我現在什麽也不盼,就盼著二哥二嫂的養老院能長久地辦下去。將來我去養老院養老。”
“你今年才剛剛十七歲,說這話,讓娘心疼不心疼?!好歹嫁個人家,也像個過法。娘現在有兒有女的,不是也挺好嗎?”
“娘,我知道你的苦衷。為了不讓讓人小瞧,不惜落個惡婦的罵名。我,做不來。”
“咳,人善人欺啊!咱本身就有弱點兒,再不強硬一些,還不被人當軟柿子捏一輩子!”
“我看二嫂就挺好。被人欺負了這些年,老天爺爺終於開眼了。給了她這麽大的福氣。咱倆過去對她都不好,說不定這是老天爺爺在懲罰我呢?可二嫂一點兒也不計較,讓我一個女孩子在這裏工作,管吃管住還給工錢。我想在這裏好好地幹,贖咱倆過去對她犯下的過錯。老天爺爺要是看見了,原諒我了,自是不讓我吃苦。娘,我心一定,你就甭為我操心了。”
梁趙氏聞聽心裏一驚:原來女兒把自己的不幸,歸結到對兒媳婦的不合上去了。想那時女兒還是個小孩子,知道什麽呀?歸根到底,還是自己的錯。心裏這麽一想,就有些起急,聲音也大起來:
“你那時還小,什麽也不知道。要說贖罪,也隻能我贖。你要是糾結在這上麵。我就告訴你二嫂去,讓她求求老天爺爺,把一切都歸到我身上。你該怎麽找婆家還怎樣找婆家。越大越不好找,娘是過來人,比你知道的多。”
“你要是給二嫂說去,立馬我就去庵裏當姑子。”梁豔秋說著站起身來,一副就要抬腳走的樣子。
“好好,娘不說,行不行?你別急了,咱有話好商量。”梁趙氏軟了下來。
“往後也不許在我麵前提說婆家的事。要再提,我……我就死給你們看。”
原來。梁豔秋未婚先喪夫,成了“望門寡”。涉世不深的她對婚事已經失去了信心。幸好二哥嫂成立了孤兒院,讓她到這裏來上班,能自己掙工錢養活自己。便一門心事撲在工作上,把婚事看的更淡了。心想:年輕時我就掙錢攢錢,老了住哥嫂的養老院。人怎麽不是一輩子,無牽無掛地一個人過一生,強過給人家的孩子當後娘。
梁豔秋這麽一想,便把感情封閉起來,無論誰給她介紹對象,都不聞不問,一律迴絕。
梁趙氏如何能看著親生女兒永遠獨身?!斷不了說了嗬斥,嗬斥了又勸,一心一意說轉女兒,盡快把女兒的婚事定下來。背著女兒,把凡是說的上話的人都托遍了,讓人家給她的女兒說個婆家,家庭條件差些的,有孩子的填房,或是男方有毛病的,都行。
今天,有人給梁豔秋介紹了一個對象,是附近村裏的。男方死了老婆,給他留下了一雙兒女。家裏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中等戶,梁龍勤和梁趙氏覺得可以,便由梁趙氏來和女兒商量。
卻讓梁曉樂偷聽了個正著。(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