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一趟也不容易,你抓緊些。”梁大柳催促道
“好,我這就去。”
當宏遠爹對父親梁龍勤和弟弟梁德貴一說,那父子二人都搖頭。
最反感的要算徐九菊了。
“這樣拖泥帶水的,你幹什麽非得買她的的房子?我們把門市搬到原先的學堂裏(宏遠爹買的老光棍的那處閑院,學堂搬進新房後,現在正閑置著),不就是在胡同裏頭嗎?酒香不怕巷子深,我們的貨好,人們照樣來買。”徐九菊氣唿唿地說。
她自從搬進梁世榮的北房西裏間屋後,心裏滋兒的不行。屋子寬敞明亮,還避免了看婆婆的臉色。在那裏委窩就窩(不出家門就能辦事),看孩子、幹家務、做買賣,三不耽誤,正樂得睡夢裏都是笑。
如果搬出去,來迴跑不說,還得搬進家裏的兩間西廂房裏。公公婆婆晚上給三小姑作伴兒,白天還是迴家來;三小姑梁豔秋雖然住在孤兒院,但人家還未出閣,北房西裏間屋還得給她留著。
在寬敞地方待慣了,一想起那兩間小西房心裏就憋屈。再說,整天和婆婆梁趙氏碰麵,說不定哪會兒激起火花來,又是一場婆媳大戰。她已厭倦了吵吵鬧鬧的日子。
說搬進原來的學堂也是氣話。在那裏倒是能獨門獨院,但是不在當街了,買賣肯定會受影響。
“我是看她正在難處裏,幫她一把。”宏遠爹不好意思地說。
“反正她是租賃你的房子,幹脆讓她的老人去原來的學堂裏住。她把房子、地都賣了,錢拿起來了,還嫌好道歹呀?”徐九菊一邊繼續發著牢騷,一邊往迴拾話。
梁龍勤悶頭抽了一鍋子旱煙,見兒子、兒媳們說的都很浮淺,掂著煙袋鍋子說:“你們說的這些,都是浮皮潦草的小事。咱隻要買了她的房,讓她的老人住在哪裏,都是咱家的房子。她也說不出什麽來。關鍵是兩個老人百年以後,在哪裏停靈?誰給他們發送?!”
“她唄!她把老人的房子、地賣了,錢她拿走了,她不發送誰發送!”徐九菊嘴快,立馬迴道。
“那停靈呢?總不能在大街上吧?!”梁德貴嗆了妻子一句。
“還有出殯,她一個人把老人的棺材背到墳上去?”梁龍勤望著徐九菊問了一句。
“這……”徐九菊語塞。
宏遠爹和梁德貴也有些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望著父親隻發愣。
“在咱農村,沒兒子的絕戶老人,老了(過世)後,近門當家,誰發送誰兪苷院。”梁龍勤繼續說:“有老人在世,出了門的閨女迴來處理老人房產,在農村是一大忌。你把房產處理了,錢拿走了。等老人百年之後,連個停靈的地方都沒有。外人沒了圖頭,誰還管你的事?!如果有人再因此記恨她,那就更糟了。到時候啊,連個給她操持的人都沒有了。”
“還真是這麽個理兒!”宏遠爹點點頭,說。
“再說了,她把老人的財產都賣了,錢就成了有數的了。誰知道兩個老人還能活多少年?黃泉路上沒老少,萬一她走在老人前頭,老人可真就要什麽沒什麽了。”梁龍勤又說:“我聽說,梁大柳的男人好賭個小錢兒,兩口子為這沒少吵架。保不住,世榮叔就是因為這個不願在那裏住的呢!”
“真要這樣,他把房錢騙去賭輸了,大柳姑就是有孝心,也沒能力管兩個老人了。”梁德貴接過話頭說道。
“是啊,她的老人賃著二哥的房子,我們老鄰背舍的住著,總不能看著老人餓著吧。尤其是二嫂,那個熱心腸,還不把她的老人全養起來啊!”徐九菊望了望宏遠爹。心裏話,人家這是算計到你頭上了,還出好心呢!
“要是這樣的話,那,這房子我們不買了?”宏遠爹擓了擓後腦勺,有些發愁的又說:“可是,如果不買的話,門市就得挪出來!”
“要我說,你先別迴絕她哩。”梁龍勤對宏遠爹說:“買賣房子土地不是小事,最好聽聽兩個老人的意見,畢竟他們才是利害直接關係人。如果他們說的也和他的女兒一樣,這房子咱不能買。如果老人有別的想法,咱再看事做事。”
“離得這麽遠,誰給他們說去呀?”宏遠爹憂愁地望著梁龍勤說。
“咱找牙行裏的人,掏點費用。不像她,為了省倆錢兒就自己下趟子。這叫不會辦事!”
……………………
牙行裏的人很快傳來信息:
原來,梁世榮老兩口並不打算賣房。而是想把地賣了養老,房子留給老兩口百年後給發喪的人。並且指名要把地賣給梁德福。賣地錢也由梁德福給保存著。老兩口用多少,取多少。最後由女兒多退少補。
房子也還租給梁德福,隻給他們騰出東裏間屋就行。需要雇人的時候,也由梁德福出麵給雇。
據說,老兩口是看不慣女婿賭錢才想出這個主意的。在那裏住著生閑氣,迴來又沒人管,隻好賣地自己養活自己。又怕錢到了女兒手裏,被女婿騙了走,老兩口落個錢財兩空。
梁德福靠“神氣兒”發家致富,也傳到梁世榮老兩口的耳朵裏。二人覺得梁德福夫婦二人都是實在人,心地善良。如今又富有了,在梁家屯裏,是老兩口唯一信賴的人家。又有先前的租賃合同,老兩口這才提出了這個“不情之請”。
梁大柳一時財迷心竅,執行起來走了板兒。
……………………
“爹說,要是這樣的話,還可以考慮。”宏遠爹對宏遠娘說:“爹讓咱自己拿主意。”
他剛從梁龍勤那裏商量定奪迴來。因為這事不僅僅是養老,還有以後的喪葬,涉及麵太大,他和宏遠娘不敢自己做主。
“不過,要是雇人伺候這兩個老人,房子就顯得太擠了。讓三弟他們搬出來,買賣又在那裏,來迴跑的話,他們兩個人肯定照顧不過來。”
“你沒跟三弟他們商量啊?”宏遠娘問道。
“沒有。現在買賣是他們自己的,我要這樣直直地給人家商量,還不等於往外攆他們?!”
“也是的。”宏遠娘皺了一下眉頭,繼續說:“這是個很棘手的事。還有雇人上,咱出麵給他們聯係人行,價錢得讓他們自己說。咱要管的話,多了雇主不高興,少了雇工不同意。一手托不起兩家啊!”
“聽說兩個老人生活還能自理,也就是一天做三頓飯,洗洗涮涮的。”宏遠爹說著,用手擓了一下後腦勺:“慧敏,我有個想法,你看行不行?”
“行不行你先說出來呀?說出來咱再商量。”
“我想,讓他們兩個去咱食堂裏去吃,家裏不按鍋灶,省一大些事,兩家東、西裏間住著,也就不顯擠了。”
“你的意思是不給他們雇人了?”
“隻要他們能自理了,就不給他們雇。不能自理了再說。”
“那,洗洗涮涮的呢?”
“這……”宏遠爹一愣神:“我……沒考慮。”
“讓他們一月拿多少錢?”
“……”
“要說呢,他們拿不拿錢咱不在乎,”宏遠娘見宏遠爹迴答不上來,繼續說:“不過,咱和他們不沾親不帶故的,都出了八、九服了,咱院兒裏人怎麽看?再說,人家的心裏也不踏實啊。不如把話說明了,該拿多少就讓他們拿多少。這樣他們吃著也仗義。”
“倒是這麽個理兒。可是,咱收多少才好呢?既得交代了本人,還得交代了村裏。”
偎在宏遠娘懷裏撿耳朵的梁曉樂聽到這裏,心裏猛然一動:機遇來啦!
和建孤兒院一樣,她也曾設想過要建一個養老院,把奇典大神賦予自己的“造福於人類”發揚光大!苦於沒有機會,也隻能把這個設想埋藏在心底。
囡囡被搶劫一事,讓她救出了五個無家可歸的幼女,碰撞出了建立孤兒院的機遇。她抓住了,也努力了,孤兒院真得就建立起來了。
現在,建立養老院的機遇又來到了麵前:梁世榮的女兒要賣父母的房地產用於老人養老;梁世榮老倆口的意思雖然與女兒有所區別,但大同小異,也是想賣地養老。而宏遠爹娘說的讓其到食堂裏吃飯,不就是養老院的雛形嗎?
對呀!何不抓住這個難得的機遇,以梁世榮為例,建一個養老院,收留社會上無依無靠的老人(這其中也有對自己最好的王奶奶夫婦)。把這項福利事業,在這個空間裏發展起來。
機遇巧就巧在梁世榮要賣地養老!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自己要興辦養老院,那周折就費大了。因為這個家終究不是慈善機構,平白無故收留孤寡老人,一定會讓人們議論的。再說了,這個時空還不是法製社會,就算自己頂著輿論成立起來,一旦社會上的孤寡老人蜂擁而至,基礎建設跟不上,自己難免掌控不了。
梁世榮正好為自己提供了一個依據:
既然沒法可依,那就用物資和金錢製約一下。定出一個框框,既方便了孤寡老人,自己的事業還能得到發展。
梁曉樂想到這裏,與宏遠娘對接上了靈魂,順著宏遠爹說的意思發揮起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好,我這就去。”
當宏遠爹對父親梁龍勤和弟弟梁德貴一說,那父子二人都搖頭。
最反感的要算徐九菊了。
“這樣拖泥帶水的,你幹什麽非得買她的的房子?我們把門市搬到原先的學堂裏(宏遠爹買的老光棍的那處閑院,學堂搬進新房後,現在正閑置著),不就是在胡同裏頭嗎?酒香不怕巷子深,我們的貨好,人們照樣來買。”徐九菊氣唿唿地說。
她自從搬進梁世榮的北房西裏間屋後,心裏滋兒的不行。屋子寬敞明亮,還避免了看婆婆的臉色。在那裏委窩就窩(不出家門就能辦事),看孩子、幹家務、做買賣,三不耽誤,正樂得睡夢裏都是笑。
如果搬出去,來迴跑不說,還得搬進家裏的兩間西廂房裏。公公婆婆晚上給三小姑作伴兒,白天還是迴家來;三小姑梁豔秋雖然住在孤兒院,但人家還未出閣,北房西裏間屋還得給她留著。
在寬敞地方待慣了,一想起那兩間小西房心裏就憋屈。再說,整天和婆婆梁趙氏碰麵,說不定哪會兒激起火花來,又是一場婆媳大戰。她已厭倦了吵吵鬧鬧的日子。
說搬進原來的學堂也是氣話。在那裏倒是能獨門獨院,但是不在當街了,買賣肯定會受影響。
“我是看她正在難處裏,幫她一把。”宏遠爹不好意思地說。
“反正她是租賃你的房子,幹脆讓她的老人去原來的學堂裏住。她把房子、地都賣了,錢拿起來了,還嫌好道歹呀?”徐九菊一邊繼續發著牢騷,一邊往迴拾話。
梁龍勤悶頭抽了一鍋子旱煙,見兒子、兒媳們說的都很浮淺,掂著煙袋鍋子說:“你們說的這些,都是浮皮潦草的小事。咱隻要買了她的房,讓她的老人住在哪裏,都是咱家的房子。她也說不出什麽來。關鍵是兩個老人百年以後,在哪裏停靈?誰給他們發送?!”
“她唄!她把老人的房子、地賣了,錢她拿走了,她不發送誰發送!”徐九菊嘴快,立馬迴道。
“那停靈呢?總不能在大街上吧?!”梁德貴嗆了妻子一句。
“還有出殯,她一個人把老人的棺材背到墳上去?”梁龍勤望著徐九菊問了一句。
“這……”徐九菊語塞。
宏遠爹和梁德貴也有些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望著父親隻發愣。
“在咱農村,沒兒子的絕戶老人,老了(過世)後,近門當家,誰發送誰兪苷院。”梁龍勤繼續說:“有老人在世,出了門的閨女迴來處理老人房產,在農村是一大忌。你把房產處理了,錢拿走了。等老人百年之後,連個停靈的地方都沒有。外人沒了圖頭,誰還管你的事?!如果有人再因此記恨她,那就更糟了。到時候啊,連個給她操持的人都沒有了。”
“還真是這麽個理兒!”宏遠爹點點頭,說。
“再說了,她把老人的財產都賣了,錢就成了有數的了。誰知道兩個老人還能活多少年?黃泉路上沒老少,萬一她走在老人前頭,老人可真就要什麽沒什麽了。”梁龍勤又說:“我聽說,梁大柳的男人好賭個小錢兒,兩口子為這沒少吵架。保不住,世榮叔就是因為這個不願在那裏住的呢!”
“真要這樣,他把房錢騙去賭輸了,大柳姑就是有孝心,也沒能力管兩個老人了。”梁德貴接過話頭說道。
“是啊,她的老人賃著二哥的房子,我們老鄰背舍的住著,總不能看著老人餓著吧。尤其是二嫂,那個熱心腸,還不把她的老人全養起來啊!”徐九菊望了望宏遠爹。心裏話,人家這是算計到你頭上了,還出好心呢!
“要是這樣的話,那,這房子我們不買了?”宏遠爹擓了擓後腦勺,有些發愁的又說:“可是,如果不買的話,門市就得挪出來!”
“要我說,你先別迴絕她哩。”梁龍勤對宏遠爹說:“買賣房子土地不是小事,最好聽聽兩個老人的意見,畢竟他們才是利害直接關係人。如果他們說的也和他的女兒一樣,這房子咱不能買。如果老人有別的想法,咱再看事做事。”
“離得這麽遠,誰給他們說去呀?”宏遠爹憂愁地望著梁龍勤說。
“咱找牙行裏的人,掏點費用。不像她,為了省倆錢兒就自己下趟子。這叫不會辦事!”
……………………
牙行裏的人很快傳來信息:
原來,梁世榮老兩口並不打算賣房。而是想把地賣了養老,房子留給老兩口百年後給發喪的人。並且指名要把地賣給梁德福。賣地錢也由梁德福給保存著。老兩口用多少,取多少。最後由女兒多退少補。
房子也還租給梁德福,隻給他們騰出東裏間屋就行。需要雇人的時候,也由梁德福出麵給雇。
據說,老兩口是看不慣女婿賭錢才想出這個主意的。在那裏住著生閑氣,迴來又沒人管,隻好賣地自己養活自己。又怕錢到了女兒手裏,被女婿騙了走,老兩口落個錢財兩空。
梁德福靠“神氣兒”發家致富,也傳到梁世榮老兩口的耳朵裏。二人覺得梁德福夫婦二人都是實在人,心地善良。如今又富有了,在梁家屯裏,是老兩口唯一信賴的人家。又有先前的租賃合同,老兩口這才提出了這個“不情之請”。
梁大柳一時財迷心竅,執行起來走了板兒。
……………………
“爹說,要是這樣的話,還可以考慮。”宏遠爹對宏遠娘說:“爹讓咱自己拿主意。”
他剛從梁龍勤那裏商量定奪迴來。因為這事不僅僅是養老,還有以後的喪葬,涉及麵太大,他和宏遠娘不敢自己做主。
“不過,要是雇人伺候這兩個老人,房子就顯得太擠了。讓三弟他們搬出來,買賣又在那裏,來迴跑的話,他們兩個人肯定照顧不過來。”
“你沒跟三弟他們商量啊?”宏遠娘問道。
“沒有。現在買賣是他們自己的,我要這樣直直地給人家商量,還不等於往外攆他們?!”
“也是的。”宏遠娘皺了一下眉頭,繼續說:“這是個很棘手的事。還有雇人上,咱出麵給他們聯係人行,價錢得讓他們自己說。咱要管的話,多了雇主不高興,少了雇工不同意。一手托不起兩家啊!”
“聽說兩個老人生活還能自理,也就是一天做三頓飯,洗洗涮涮的。”宏遠爹說著,用手擓了一下後腦勺:“慧敏,我有個想法,你看行不行?”
“行不行你先說出來呀?說出來咱再商量。”
“我想,讓他們兩個去咱食堂裏去吃,家裏不按鍋灶,省一大些事,兩家東、西裏間住著,也就不顯擠了。”
“你的意思是不給他們雇人了?”
“隻要他們能自理了,就不給他們雇。不能自理了再說。”
“那,洗洗涮涮的呢?”
“這……”宏遠爹一愣神:“我……沒考慮。”
“讓他們一月拿多少錢?”
“……”
“要說呢,他們拿不拿錢咱不在乎,”宏遠娘見宏遠爹迴答不上來,繼續說:“不過,咱和他們不沾親不帶故的,都出了八、九服了,咱院兒裏人怎麽看?再說,人家的心裏也不踏實啊。不如把話說明了,該拿多少就讓他們拿多少。這樣他們吃著也仗義。”
“倒是這麽個理兒。可是,咱收多少才好呢?既得交代了本人,還得交代了村裏。”
偎在宏遠娘懷裏撿耳朵的梁曉樂聽到這裏,心裏猛然一動:機遇來啦!
和建孤兒院一樣,她也曾設想過要建一個養老院,把奇典大神賦予自己的“造福於人類”發揚光大!苦於沒有機會,也隻能把這個設想埋藏在心底。
囡囡被搶劫一事,讓她救出了五個無家可歸的幼女,碰撞出了建立孤兒院的機遇。她抓住了,也努力了,孤兒院真得就建立起來了。
現在,建立養老院的機遇又來到了麵前:梁世榮的女兒要賣父母的房地產用於老人養老;梁世榮老倆口的意思雖然與女兒有所區別,但大同小異,也是想賣地養老。而宏遠爹娘說的讓其到食堂裏吃飯,不就是養老院的雛形嗎?
對呀!何不抓住這個難得的機遇,以梁世榮為例,建一個養老院,收留社會上無依無靠的老人(這其中也有對自己最好的王奶奶夫婦)。把這項福利事業,在這個空間裏發展起來。
機遇巧就巧在梁世榮要賣地養老!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自己要興辦養老院,那周折就費大了。因為這個家終究不是慈善機構,平白無故收留孤寡老人,一定會讓人們議論的。再說了,這個時空還不是法製社會,就算自己頂著輿論成立起來,一旦社會上的孤寡老人蜂擁而至,基礎建設跟不上,自己難免掌控不了。
梁世榮正好為自己提供了一個依據:
既然沒法可依,那就用物資和金錢製約一下。定出一個框框,既方便了孤寡老人,自己的事業還能得到發展。
梁曉樂想到這裏,與宏遠娘對接上了靈魂,順著宏遠爹說的意思發揮起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