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櫃的說哪裏話,您給了我們如此之多的工錢,這是我們應做之事,何來辛苦之說?”其中一名工匠擦了下額頭汗水,憨厚地道。
“是啊,俺在揚州做了這麽些年的苦力,還從未見過哪個掌櫃舍得給這許多工錢!掌櫃的對俺們不薄,俺們自當全力相報!”
餘下之人也紛紛出言附和。
經過上次嶽山挖走工匠之事以後,林淵對招工之事便更為用心了許多。
起初釀製冰紅茶時,因要與林巔進行比試,時間過於緊迫,所招之工匠實則並未簽下合約。
也正因如此,才被嶽山給鑽了空子,以較高的工錢騙取那些工匠之信任,並與他們簽下合約。
經此之後,林淵對工坊之管理便重新進行了調整。
所有製作以及釀造的關鍵部分,皆由林淵所選定的幾名可靠之人負責,而核心之處則由朱陶掌控。
對於所招之工匠,則以合約進行約束。
如此既可防止製作流程泄露,也可規範工匠做工之態度。
而這幾名工匠便是當初嶽山挖牆腳時,沒有受其蠱惑之人。
是以,林淵對他們很是看重。
“有諸位這番話,我就放心了。對了,你們如今已做了多少‘固齒散’?”林淵問道。
“掌櫃請隨我來。”之前那長相頗為憨厚之人道。
林淵跟著他走到了一間屋子。
屋子裏整整齊齊的放著一摞摞的木箱,粗略估計應有五十餘箱。
那人打開其中一個木箱讓林淵檢視。
木箱之中填充著幹草,幹草之上躺著一排精致的小瓷瓶。
林淵翻看了下。
每個木箱都有十層幹草,每一層幹草上都放著十餘瓶‘固齒散’。
如此一來,一個木箱之中至少放有上百瓶‘固齒散’。
而這五十餘箱,粗算下來,共有五六千瓶‘固齒散’!
“所有的‘固齒散’都在這裏嗎?”林淵問道。
“迴掌櫃的話,前些天朱掌櫃還取了十箱帶去了店鋪。”那人說道。
林淵點了點頭,此事他聽朱陶說起過。
那時林淵尚在碧水山莊,隻因齒刷與‘固齒散’太受歡迎,他便將原本給揚州守軍準備的齒刷與‘固齒散’給拿去出售。
雖說賺了一筆,但也因此而險些耽擱了與官府的交易。
不過林淵也並未怪他。
難得朱陶如此熱情高漲,林淵也不想讓他為難。
何況,他也有信心按時交付揚州守軍的那批齒刷與‘固齒散’。
林淵對這些工匠的進度很滿意,囑咐他們繼續之後,便離開了藥坊。
青雲街,林氏商鋪。
林淵再次來到商鋪之前,整個人都傻眼了。
他使勁揉了揉自己的眼睛,還以為自己走錯了地方。
林氏商鋪的門窗,以及兩側粉白的牆壁之上,都寫滿了各種龍飛鳳舞之字。
各種各樣的字體,讓人眼花繚亂。
林淵走到跟前仔細看了一番,發現都是一些詩詞歌賦。
就連自己於門窗之上所畫的‘墨梅圖’,也被各種詩詞包圍。
林淵來時,還有幾名文人秀士,正站在店鋪前,對著自己所畫的‘墨梅圖’品頭論足。
幾人更是邊看邊搖頭。
林淵心中好奇,便走了過去,問道:“幾位公子,我觀你們在此駐足良久,卻始終盯著這幅‘墨梅圖’,可是這幅畫有何不妥之處?”
“此圖意境深遠,布局精巧,雖寥寥幾筆,卻能將寒梅之韻勾勒而出,實為當世之佳作啊!想我也是精通丹青之人,但與之相比卻是相差甚遠啊!”
“是啊,更休提這題詩:吾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顏色好,隻留清氣滿乾坤!短短幾句便將墨梅勁秀芬芳,卓然不群的高潔之意表現的淋漓盡致!妙,妙,妙!”
“不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畫相映成趣,難怪有人說此畫當為揚州一絕!”
聽完幾人所說,林淵心中暗自好笑起來。
這幅‘墨梅圖’,純粹就是鋪子被人潑了墨水難以清洗,他突發奇想,在門窗之上畫一幅墨梅,用以遮掩墨痕罷了。
這幅‘墨梅圖’,根本就是他信手塗鴉而成,並未進行構思。
誰曾想,他這信手揮就而成的‘墨梅圖’,竟然在這些文人眼中如此精彩。
而至於那首題詩,則是林淵完全為了附庸風雅才寫上去的。
不過,這首詩並不是他所寫。
而是他偷自後世元代詩人王冕的大作。
雖說這種行為有些可恥,但文化人的偷能算偷嗎?隻能算是借用吧!
不過林淵並未打算向他們說明其中緣由。
對於門窗上的詩詞,林淵也並不生氣。
這些文人墨客聚集於此,於商鋪來說,卻是個絕佳的宣傳。
隻要他們不做出過分之事,林淵也懶得去理會。
走進店鋪,阿福正指揮著幾名夥計打掃貨架。
見林淵進來,阿福忙上前行禮。
林淵掃了眼周圍,頗為讚許的點了點頭。
阿福雖說是朱陶仆人,但打理起店鋪,也確實有著一手。
至少,這店鋪並沒有被弄的亂糟糟。
“阿福,近來生意如何?”林淵見貨架上空空如也,便問道。
阿福興奮地道:“所有的齒刷與‘固齒散’都被搶光,這些天淨收入約有兩百餘兩呢!”
林淵頗為驚訝的摸了摸下巴。
揚州城百姓對齒刷與‘固齒散’的熱情,簡直超出了他之想象。
這批竹製的齒刷,所定的價格並不便宜,但卻依舊被搶購一空。
這讓林淵感慨萬千,揚州百姓的購買力確實非比尋常。
同時,也從側麵證明了揚州之繁華。
幾十文銅錢,對普通百姓來說並不算多。
後世都說大唐國力強盛,並非沒有事實依據。
同時,這也讓他更加相信,這齒刷早晚會成為百姓生活之中,必不可少之物。
林淵讚許的拍了拍阿福的肩膀:“這段時日辛苦你了。”
“林公子說哪裏話,這是小的應該做的。”阿福頓了頓之後,看著空蕩蕩的貨架道:“林公子,如今齒刷與‘固齒膏’已經售罄,接下來是否再帶一批前來?”
“我會讓人送一批齒刷與‘固齒散’前來,不過,莫要一次全部售出。”林淵道。
“小的明白。”阿福殷勤的點頭道。
林淵想了想之後,指著外麵對阿福道:“對了,你著人在店鋪一側起幾座茶棚。若有人前來吟詩作賦,便送去茶水,不可怠慢。”
阿福點頭應承,但心中卻很是納悶,疑惑地道:“林公子,茶水可要收錢?”
“分文不取。”林淵平靜地道。
阿福點了點頭應了下來。
林淵又吩咐了他幾句,著他好生看管商鋪之後,便迴到了永安當鋪。
“是啊,俺在揚州做了這麽些年的苦力,還從未見過哪個掌櫃舍得給這許多工錢!掌櫃的對俺們不薄,俺們自當全力相報!”
餘下之人也紛紛出言附和。
經過上次嶽山挖走工匠之事以後,林淵對招工之事便更為用心了許多。
起初釀製冰紅茶時,因要與林巔進行比試,時間過於緊迫,所招之工匠實則並未簽下合約。
也正因如此,才被嶽山給鑽了空子,以較高的工錢騙取那些工匠之信任,並與他們簽下合約。
經此之後,林淵對工坊之管理便重新進行了調整。
所有製作以及釀造的關鍵部分,皆由林淵所選定的幾名可靠之人負責,而核心之處則由朱陶掌控。
對於所招之工匠,則以合約進行約束。
如此既可防止製作流程泄露,也可規範工匠做工之態度。
而這幾名工匠便是當初嶽山挖牆腳時,沒有受其蠱惑之人。
是以,林淵對他們很是看重。
“有諸位這番話,我就放心了。對了,你們如今已做了多少‘固齒散’?”林淵問道。
“掌櫃請隨我來。”之前那長相頗為憨厚之人道。
林淵跟著他走到了一間屋子。
屋子裏整整齊齊的放著一摞摞的木箱,粗略估計應有五十餘箱。
那人打開其中一個木箱讓林淵檢視。
木箱之中填充著幹草,幹草之上躺著一排精致的小瓷瓶。
林淵翻看了下。
每個木箱都有十層幹草,每一層幹草上都放著十餘瓶‘固齒散’。
如此一來,一個木箱之中至少放有上百瓶‘固齒散’。
而這五十餘箱,粗算下來,共有五六千瓶‘固齒散’!
“所有的‘固齒散’都在這裏嗎?”林淵問道。
“迴掌櫃的話,前些天朱掌櫃還取了十箱帶去了店鋪。”那人說道。
林淵點了點頭,此事他聽朱陶說起過。
那時林淵尚在碧水山莊,隻因齒刷與‘固齒散’太受歡迎,他便將原本給揚州守軍準備的齒刷與‘固齒散’給拿去出售。
雖說賺了一筆,但也因此而險些耽擱了與官府的交易。
不過林淵也並未怪他。
難得朱陶如此熱情高漲,林淵也不想讓他為難。
何況,他也有信心按時交付揚州守軍的那批齒刷與‘固齒散’。
林淵對這些工匠的進度很滿意,囑咐他們繼續之後,便離開了藥坊。
青雲街,林氏商鋪。
林淵再次來到商鋪之前,整個人都傻眼了。
他使勁揉了揉自己的眼睛,還以為自己走錯了地方。
林氏商鋪的門窗,以及兩側粉白的牆壁之上,都寫滿了各種龍飛鳳舞之字。
各種各樣的字體,讓人眼花繚亂。
林淵走到跟前仔細看了一番,發現都是一些詩詞歌賦。
就連自己於門窗之上所畫的‘墨梅圖’,也被各種詩詞包圍。
林淵來時,還有幾名文人秀士,正站在店鋪前,對著自己所畫的‘墨梅圖’品頭論足。
幾人更是邊看邊搖頭。
林淵心中好奇,便走了過去,問道:“幾位公子,我觀你們在此駐足良久,卻始終盯著這幅‘墨梅圖’,可是這幅畫有何不妥之處?”
“此圖意境深遠,布局精巧,雖寥寥幾筆,卻能將寒梅之韻勾勒而出,實為當世之佳作啊!想我也是精通丹青之人,但與之相比卻是相差甚遠啊!”
“是啊,更休提這題詩:吾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顏色好,隻留清氣滿乾坤!短短幾句便將墨梅勁秀芬芳,卓然不群的高潔之意表現的淋漓盡致!妙,妙,妙!”
“不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畫相映成趣,難怪有人說此畫當為揚州一絕!”
聽完幾人所說,林淵心中暗自好笑起來。
這幅‘墨梅圖’,純粹就是鋪子被人潑了墨水難以清洗,他突發奇想,在門窗之上畫一幅墨梅,用以遮掩墨痕罷了。
這幅‘墨梅圖’,根本就是他信手塗鴉而成,並未進行構思。
誰曾想,他這信手揮就而成的‘墨梅圖’,竟然在這些文人眼中如此精彩。
而至於那首題詩,則是林淵完全為了附庸風雅才寫上去的。
不過,這首詩並不是他所寫。
而是他偷自後世元代詩人王冕的大作。
雖說這種行為有些可恥,但文化人的偷能算偷嗎?隻能算是借用吧!
不過林淵並未打算向他們說明其中緣由。
對於門窗上的詩詞,林淵也並不生氣。
這些文人墨客聚集於此,於商鋪來說,卻是個絕佳的宣傳。
隻要他們不做出過分之事,林淵也懶得去理會。
走進店鋪,阿福正指揮著幾名夥計打掃貨架。
見林淵進來,阿福忙上前行禮。
林淵掃了眼周圍,頗為讚許的點了點頭。
阿福雖說是朱陶仆人,但打理起店鋪,也確實有著一手。
至少,這店鋪並沒有被弄的亂糟糟。
“阿福,近來生意如何?”林淵見貨架上空空如也,便問道。
阿福興奮地道:“所有的齒刷與‘固齒散’都被搶光,這些天淨收入約有兩百餘兩呢!”
林淵頗為驚訝的摸了摸下巴。
揚州城百姓對齒刷與‘固齒散’的熱情,簡直超出了他之想象。
這批竹製的齒刷,所定的價格並不便宜,但卻依舊被搶購一空。
這讓林淵感慨萬千,揚州百姓的購買力確實非比尋常。
同時,也從側麵證明了揚州之繁華。
幾十文銅錢,對普通百姓來說並不算多。
後世都說大唐國力強盛,並非沒有事實依據。
同時,這也讓他更加相信,這齒刷早晚會成為百姓生活之中,必不可少之物。
林淵讚許的拍了拍阿福的肩膀:“這段時日辛苦你了。”
“林公子說哪裏話,這是小的應該做的。”阿福頓了頓之後,看著空蕩蕩的貨架道:“林公子,如今齒刷與‘固齒膏’已經售罄,接下來是否再帶一批前來?”
“我會讓人送一批齒刷與‘固齒散’前來,不過,莫要一次全部售出。”林淵道。
“小的明白。”阿福殷勤的點頭道。
林淵想了想之後,指著外麵對阿福道:“對了,你著人在店鋪一側起幾座茶棚。若有人前來吟詩作賦,便送去茶水,不可怠慢。”
阿福點頭應承,但心中卻很是納悶,疑惑地道:“林公子,茶水可要收錢?”
“分文不取。”林淵平靜地道。
阿福點了點頭應了下來。
林淵又吩咐了他幾句,著他好生看管商鋪之後,便迴到了永安當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