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北有一個幽僻的山村,村子依山而建,山的名字叫“螞蝗山”,呈長條形,中間隆起,兩邊弧形滑下。其四麵都是與其一般大小的山,卻依“螞蝗山”為中心,緊挨的四山依方位分別取名為前山,後山,左山和右山。據說古時候有個很有名氣的風水先生來到此地,為之變色,說此山本為風生水起,臥虎藏龍之所,隻是被四麵的山圍困住,尾已連後山,頭還沒有觸及前山,暫屈作螞蝗,但隨著山勢增長,終會觸及前山,則化而為龍,到那時此村定會出個大人物。村人聞說,喜不自禁,便把著座無名大山命名為“螞蝗山”,並世世代代盼望著山勢飛增,村裏好出個大人物造福一方。

    村中的小孩始懂人言,便有人將關於這山的神奇預言作為必修課教給了他,而此先生多是白發蒼蒼,坐於村院大石凳上的老頭老太太門,世事滄桑,一代又一代的期待隨著懂人意時誕生又隨著死亡而消逝。至今“螞蝗山”和前山還隔著幾畦水田,但是時常仍有老人在院落裏仰望蔥鬱的前山喃喃自語:“小時候聽老爺子們是說山隨年都在靠近前山,我看就是,現在可不比小時候看著要近一些。”於是他們又把這一發現告訴了偎依在他身旁聽他講故事的小伢子,小伢子便撲閃著大眼睛如同接受老爺子的故事似地吸收了他的這番言論。

    這個村子隻有二十餘戶人家,廖廖點綴在“螞蝗山”山頭上,村舍都是簡陋的人字房,土磚壘起的牆和土地和諧的連為一體,日月深久的瓦片上有一層淺綠色的苔蘚,幽幽的透出考古家喜見的光澤,走近房舍,便聞到一股原汁原味的黴土氣息。因為村裏的各家源出一家,都姓譚,所以叫譚家村。

    村側山腳下是一灣很大的堰塘,它一麵靠山,一麵是高出的源頭,剩下的兩麵是漸低下去的梯田。它的源頭是條小河溝,潺潺地流著清水補給堰塘,不停不息,由於山大林深,村人就沒有探究過它的由來,隻知道它繞過後山一個隘口再轉到“螞蝗山”腳下,然後一路潤到大堰塘,這股活水為堰塘注入了活力和養分,於是碧波蕩漾,魚蝦成群。也不知那代人或是見了水到此處止或是因為其大而平靜,就把堰塘改名為“死水灣”。“死水灣”靠村子的一邊是突削下去的,有石頭壘成的碼頭和階梯,是村人洗衣洗菜的地方,也是鵝鴨下水的通道。因為當地的小堰塘星棋密布,下麵的梯田自有別的堰塘澆灌,死水灣長滿青草的堤壩不曾開有放水用的閘門,呈天然的圓弧狀,弧邊水草荇荇。

    站在村子向外望去,螞蝗山四周都是連綿的群山,山上都長滿了四季常青的鬆樹和秋天已落葉但是來年春天才能落完葉的櫟樹,鬆樹使山全年看起來流綠瀉翠,櫟樹使山秋冬兩季綠黃相間。山間夾著一塊塊肥沃的梯田,梯田中間有一個個碧綠的堰塘,如同綠毯皺熠間鑲上了形狀各異的寶石。山村就象落在皺熠上的一片帶著褐色斑點秋葉,遠望去,褐色的牆,灰色的路,暗色的屋頂,黃色的草跺,於是整幅畫麵色彩豐富起來。山村一般都寂靜異常,站在村裏,另外任意角落的人高聲說話必可聽見,村中不時傳來人語聲,狗吠聲,雞鴨鳴叫聲和棒槌捶衣服時的梆梆聲,在四麵的山間悠遠的迴蕩消散,反而使村子更添幾分幽靜。

    村人習慣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清晨,田間還繞著薄霧,村童趕著水牛從村子出來順著螞蝗山脊鑽進樹林,老頭挑著糞筐在山上撿著散落的牛糞,農人扛著鐵鍬轉到坡底跨到田埂上,女人拎著滿籃子的衣服來到”死水灣”,衣服在水中擺動如遊蛇,整個灣裏便蕩起漣漪,波紋傳到對岸,拍打的岸邊隻響,鴨子駕著波浪圍了過來,把頭倒插到水裏找到了吃的,腳掌瞪出水花,隻剩下尾尖露出水麵,到了吃飯時間,小孩咚咚從村裏跑到山背上對山坳喊道:“爸爸,吃——飯——了——”,正扶著犁把揚著鞭子嗬斥著牛的漢子便揚揚頭:“噢——,一會就迴來。”;黃昏的時候,村子的上空升起一柱柱炊煙,雞鴨紛紛迴籠,村後拴滿了剛牽迴的牛,小孩便挑著割迴的青草抖落在自家牛前,守在旁邊嗬斥著不讓別家的牛來搶草吃,勞累一天的村人都端著一碗飯散坐在院子裏,一隻小狗仰著頭無限期望地盯住白色的瓷碗搖著尾巴;天黑了下來一會兒,村裏泛著黃暈的煤油燈一盞盞滅去,村子也就隨之睡去,人們在休整疲憊的身體以迎接明天,而明天幾乎完全是今天的重複。

    如果你僅依我上麵的幾段描述就認為這是一個讓人向往的住居地,那你就錯了,這裏的綠水對常年居於譚家村的人來說隻是有利於灌溉和洗衣,而青山更是妨礙了出行,他們不是厭倦了喧囂城市的城裏人,也沒有看破紅塵,安貧樂道的智慧,他們世代都希望子孫裏有能走出這個山疙瘩,所以他們一直記得和傳誦著關於“螞蝗山”的預言。

    在譚氏家族現存的族譜中,隻出過兩個讓村人稱道的人物。一個要上推至清朝嘉慶年間,村裏出了個很有才氣的年輕人,在外麵闖蕩過幾十年,才學據說是名震一時,可惜為人太過正板,樹敵不少,到古稀時才隱迴到村中,並在族譜中留下很飄逸的一句“物之欲無窮惱無窮,神之欲無盡樂無盡。”從這句話中可窺見他已經是個看破世俗之人了,可惜沒有任何子嗣,死前散盡家產,村人把他葬在一個很向陽的高地上,因為他是譚氏家族裏第一個走出去的人,很受村人敬仰,所以每年清明村民都會自發地為他的墳頭添土,現今那還矗著一個高高的墳頭。還有一位是民國正值國難之時誕生,他是在黃昏的時候出生的,天空是霞光一片,有人還說看見一條金光閃閃的龍,這點是傳的有點邪了,緊接著是大旱,地上都裂開了一摣寬的口子,人體內的水都蒸幹了,那有奶水啊,可是那小子的命就出奇的硬,靠著一頭幹癟的黃牛奶竟然活了下來。此人少年時就誌高膽大,不到十八就到了大城市,幾年後當上了國民黨一個軍官,但是後來就沒了音訊,村人大半認為他已經死於戰爭,也有人認為他逃去了台灣,不管如何,現在應該不會存活於世了。在譚家的族譜裏,他們的名字被專門描成了金色,顯得格外醒目。雖然他們常常被村人傳頌,但是他們是在螞蝗山還沒有觸及前山前出現的,所以在村人心目中他們上遠遠不及“螞蝗山”連住前山時出的人物大。他們的存在讓原本不切實際的希望有了對比和依據,於是村人的希望更加的飽滿和真實,當他們被艱辛的勞作耗盡精力後仍有底氣仰頭問天譚氏家族到底在那一代才會出來那個大人物。

    然而幾百年的時光過去了,村裏的一代代的人們在田地裏耗盡生命後總是帶著遺憾和希翼離開人世的,他們死前都希望族譜裏源於自己分支裏會出現一個金色的名字。村人傳說譚家村之所以能出現那兩個“大人物”,主要還是他們祖墳選的好,所以村裏的人死後必定要在一個風水先生的指導下在一個寶地上堆起他的墳包,幾年過後,墳頭上就長滿了碧綠的草,和山體連為一體,時間拋給村人的墳頭太多了,照應不過來,絕大多數的最終被樹叢掩蓋,幾代後消失在村人的記憶中。

    前山上有一條順山勢環繞而上的大路,一頭連著村頭,一頭繞著山頂然後順著山的另外一麵滑下,連住山腳下的一條大路——這條大路可以通向外頭,這是譚家村和外界連接的唯一通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流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易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易平並收藏流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