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王造反、正德落水、嘉靖帝朱厚熜即位。大明曆史將走向另一個分水嶺。


    這些在不遠即將發生的大事件,沉甸甸地壓在李壹心頭。好幾天不見李壹展露笑顏。


    楊芊芊去了英格蘭至今未歸,孫瑩瑩正在南下的途中。父母和翠翠母子留在京城作人質(李壹手握精兵,主政一方。正德皇帝總得留些後手,此為朝廷慣例。)


    李壹在屋內正百無聊賴世翻書品茶,卻聽見院內一陣嘈雜,隻聽孫幼才扯著公鴨嗓叫道:“妹夫妹夫!瞧瞧誰來了?”


    李壹扔下書,笑著走出門,一瞧之下登時笑容滿麵,原來是孫瑩瑩一行到了。


    “娘子一路辛苦了!”李壹快步迎了上去,拉著孫瑩瑩的玉手問道。


    “嗯!”孫瑩瑩點點頭,輕聲道:“有勞夫君惦記了。”


    “是瑩姐姐麽?”後院響起永淳清脆的笑聲,聲音落處,隻見永淳笑著跑了過來。一把拉住瑩瑩雙手,笑道:“想死我了!姐姐終於來了,這下有個能說體己話的人了。”


    “不是有夫君天天陪著妹妹麽?”永淳打趣道。


    “可不要再提他了,每日介陰著個臉,好似誰欠了他八百吊錢一般,悶都要悶死了!”永淳撇撇嘴不滿地抱怨道。


    “噢?”孫瑩瑩奇道:“不知夫君因何事心煩?”


    “哎!”李壹歎了口氣:“都是煩人的事,娘子不問也罷。”


    “噯噯噯!這還站著一位呢?我說你們一家子待會兒再敘家常,趕快招唿客人啊?”孫幼才拎著大包小包的行李,促狹地笑道。


    “偏生你事多!”永淳瞪了孫幼才一眼,笑道:“請吧舅老爺!客廳奉茶敘話!”


    “這才象是待客之道!”孫幼才笑著把行李交與下人,旁若無人地率先向客廳行去。


    永淳帶著孫瑩瑩迴內宅洗漱,李壹陪著孫幼才客廳奉茶。


    “孫兄!馬老漢一家安置妥當了嗎?”李壹心不在焉地喝著茶。


    “都安置好了!給了馬老漢八千兩銀子安家,小嬌也迴家了。那童家娘子還要上門道謝呢。”孫幼才端起熱茶一飲而盡,衝外間嚷嚷道:“上茶上茶!渴死我了。”


    李壹見狀一笑,身子向前一傾,壓低聲音道:“孫兄!還有件小事須孫兄相助。”


    “打住打住!”孫幼才連連擺手道:“你找我能有什麽好事?”


    這時,丫鬟進來給孫幼才添滿茶水,悄然退下。


    待丫鬟帶上門走遠,李壹斜睨孫幼才,一臉壞笑道:“哎!本想保舉你做總兵,升你小子的官……誰知你不領情?哎……,算了算了!”


    “哎哎哎!別介別介啊…………”孫幼才聞言大急,連連擺手道:“妹夫!我並未說不幫你啊?”


    “孫兄!其實你也別太勉強了,這件事不如讓曹義、肖剛他們去做。”李壹故意撩撥道。


    “曹義、肖剛?他倆哪成啊?帶兵打仗他們沒有我在行,妹夫!你這簡直是亂彈琴……”孫幼才急得麵紅耳赤。


    “哈哈哈!”孫瑩瑩的笑聲在廳外響起,隻見她俏生生地一推門,翩然入內,白了丈夫一眼,掩口笑道:“夫君也大促狹了,又來捉弄二哥!”


    李壹聞言開懷大笑,心道:同樣是一母同胞,這智商的差距怎麽那麽大涅?


    孫幼才一怔,旋即羞得滿麵通紅,嘟囔道:“妹夫你忒不厚道,捉弄老實人!”


    李壹見狀又是一陣大笑,過了半晌方自止住,道:“孫兄你老實麽?嗬嗬嗬……,不過這迴我並未騙你,我確有意舉薦你任南昌總兵一職,那可是正四品呦!”


    “夫君此言當真?”孫瑩瑩聞言喜道。


    李壹笑著點了點頭,道:“不僅於此,我還打算讓曹義、肖剛做你的副手,也好幫幫你!”


    “那感情好!”孫幼才撫掌笑道:“我早就想收拾那倆小子了,成日介見了本官也不行禮!這下好了……咦!哈哈哈!”


    孫瑩瑩見著二哥那樣兒,不禁噗嗤一聲樂了。


    “那還等什麽呀?”孫幼才邊說邊走向偏廳案幾,鋪開一張奏折,邊磨墨邊催促道:“妹夫快寫折子呀!”


    “這個卻先不忙!”李壹見狀一樂,道:“這道折子我打算與王陽明王大人聯名上,咱們還是先見王大人,而後再作計較。”


    “與王大人聯名上折子?”孫幼才搔搔頭不解地問道:“咱要做南昌總兵?王大人卻是福建巡撫,八竿子打不著啊?”


    “若所料不錯,王大人就要做江西巡撫了。”李壹低頭沉吟道。


    “噢…………”孫幼才迷惑地點了點頭。


    “孫兄!”李壹一拍扶手,起身道:“咱們這就去拜會王大人。”言罷,舉步向外行去。


    “夫君!去王大人那總得備些禮物吧?我去後宅準備準備。”孫瑩瑩笑著提醒道。


    李壹的腳步絲毫未停,遠遠扔下一句話:“娘子不用操心,禮物讓孫兄去買,給他求官卻不能用咱家的銀子……”


    孫瑩瑩:“…………………………”


    孫幼才:“………………………………”


    王府門外,王陽明大笑著迎上去握住李壹雙手,道:“賢弟!多年不見一切可好啊?”


    “王大哥!”李壹激動地說道:“多年不見,小弟心中十分掛念。”


    王陽明牽著李壹左手,兄弟二人有說有笑地向內行去。


    客廳,李壹被王陽明讓至主座,孫幼才則在地下一溜紅木交椅坐下。


    仆役奉茶,伴著香爐裏嫋嫋輕煙,兄弟二人傾心交談起來。


    “恭喜大哥龍場悟道!”李壹拱手笑道。


    “噢?”王陽明大奇,笑問:“這個鮮為人知,兄弟也知那個道麽?”


    “王大哥頓悟的‘道’,是吾心之道,也就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具有‘本心’,這一本心實際也就是我們生命的本原。我們之所以具有各種各樣的生命活動,如感知外物、分辨善惡、判斷推理,就在於我們具有這樣一個‘本心’。


    所以說,聖人之道原本就存於每個人心中,故不必向心外去求什麽,‘吾心即道’,求理於吾心,就是‘聖人之道’。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隻是未知。不僅要認識‘知’,更應當以‘行’實踐‘知’,隻有把‘知’‘行’統一起來,才稱得上‘善’。”李壹借著後世論壇上看來的有關帖子,侃侃而談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的平凡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門大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門大哥並收藏明朝的平凡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