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寧有感於李壹高義,急於感恩圖報。經過幾日苦思冥想,終於想到一個點子。


    “李大人,詹某以為,若能讓天下士子來個詩詞大賽,一方麵可以凝聚讀書人;另一方麵也可借機收取參賽報名費,為國聚財!”詹寧有些得意的說道。


    “唔?”李壹聞言一愣,轉而笑道:“不錯不錯!詹大人也學會做生意了,這個點子真不錯,一舉兩得……”


    見著李壹遲遲不表態,詹寧心中大急,道:“大人若是覺著為難,詹某願親自麵聖奏明此事。”


    “大人稍安勿躁!”李壹指著麵前的椅子,道:“大人請坐!我隻是覺得此事不妨再細細推敲推敲!”


    詹寧屁股剛要挨住椅子,聞言不禁跳了起來,道:“大人你什麽都好,就是說話辦事太磨嘰。這麽件大好事就應該說辦就辦!”


    “大人言之有理,做事就應該雷厲風行。”李壹笑道:“不過!若是讓學童們來參賽豈不是比那些士子們來得更熱鬧些?”


    “學童?”詹寧聞言反複叨咕了幾句,突然眼前一亮,笑道:“還是大人的主意更妙!孩子去參賽,那一家人豈不要齊上陣。”


    “到時候,門票、小商販的攤位費,僅這兩項可就賺番了!”詹寧無限神往地說道。


    “嗬嗬嗬!想不到清高的詹大人,如今也是滿口生意經!”李壹忍不住打趣道。


    “那是!”詹寧朗聲道:“司馬公曰:倉廩食而知禮節。吃不飽、沒錢花還講個狗屁道義!”


    “真知灼見!”李壹無聲無息地奉上一記馬屁。


    三日後正德皇帝叫大起,在京五品以官員俱參加朝議,聽說前陣子鬧得最起勁的那個詹禦史又鼓搗出一個什麽詩詞大賽。


    “首輔大人知道那個詩詞大賽的具體情形麽?”楊一清在通往太極殿的路上問道。


    “嗬嗬!和楊大人一樣,我至今還蒙在鼓裏。”楊廷和邊走邊說道:“不過!依我的看法,詹寧那個榆木疙瘩是想不出這個點子。”


    “依著首輔大人,這個點子出於誰之手?”楊一清明知故問道。


    “哈哈哈!”楊廷和聞言一樂,道:“楊大人!感情你們翁婿倆一個德行,都喜歡揣著明白裝糊塗!”言罷,大笑著率先走遠了。


    “哼!你這老頭甚是無趣,嘴上留些口德不好麽?”楊一清望著漸行漸遠楊廷和的背影,忍不住抱怨道。


    “嗬嗬嗬!你倆說什麽呢?”孫逢吉趕上來好奇地問道。


    楊一清忍不住白了他一眼,沒好氣地言道:“說什麽?還不是因為你那個淨喜歡出厶蛾子的乘龍快婿!”言罷,一甩衣袖徑自離去。


    孫逢吉聞言一愣,喃喃自語道:“這一大早的,我他娘是招誰惹誰了?”


    太極殿,文武官員站定,一片肅穆。


    太監高一甩拂塵,尖細的聲音迴蕩在殿內:“皇上有旨,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啟奏陛下!臣都察院禦史詹寧有本要奏!”詹寧閃身出列,伏地叩首道。


    “嗬嗬嗬!又是你啊詹愛卿,今個兒又想參誰啊?”正德懶洋洋的聲迴蕩在殿內。


    “啟奏陛下!臣今天要參的是禦史詹寧!”詹寧道。


    “什麽?朕沒聽錯吧。你要參自己個,自大明開國以來,聞所未聞。好好好!有趣的緊,你且說來聽聽。”正德笑道。


    “哄!”殿內眾臣失聲而,頓時七嘴八舌地紛紛議論起來。


    “詹大人莫不是得了失心瘋?”


    “自參?亙古未聞……”


    “他何故做此驚人之舉?”


    “莫不是嘩眾取寵?”


    望著嘈雜的大殿,正德不禁皺了皺眉頭…………


    高鳳見狀,立刻尖聲叫道:“大殿之內不得喧嘩!”


    眾臣聞言立時噤聲,一齊朝殿上正德拱手道:“臣等知罪!”


    “罷了罷了!”正德擺擺手,笑道:“大夥且聽聽,詹大人是怎麽說的?”


    “啟奏陛下!臣參詹寧三宗大罪:其一、食古不化,妄議朝綱,致使有功之臣無故受貶;其二、與個別文臣一起收取寄名田產,中飽私囊,致使國庫稅銀流失;其三、前日私自收下李總兵紋銀千兩,李總兵雖稱該銀為其子之束脩,但臣總覺不妥。故請聖裁!”詹寧奏道,麵現一股正氣。


    “嗬嗬嗬!前兩樁好說,咱們壓後再議!隻是這第三樁,朕挺好奇。”正德笑道:“李總兵!你真為朕那外甥交了一千兩束脩嗎?”


    “啟奏陛下!確有此事。”李壹聞言出班奏道。


    “詹愛卿!這就是你不對了!”正德麵上一肅,故作不悅道:“難道朕的外甥不值一千兩麽?依朕看你定然是嫌那束脩少了。”


    “不不不!臣斷無此意,一千兩己經太多了。”詹寧小聲道。


    “什麽!”正德佯裝大怒,斥道:“朕的外甥一千兩還多嗎?”


    “不不不,一千兩太少了!”詹寧已亂了方寸,不知如作答。


    “啊,哈哈哈!”正德終於忍不住大笑起來,殿內眾臣也跟著哄笑不已。


    詹寧麵色緋紅,大窘地垂下腦袋……


    過了一陣,殿上笑聲漸止,正德止住笑,問詹寧道:“詹愛卿還有事要奏嗎?”


    “啟奏陛下,臣奏請在京城舉辦一次神童詩詞大賽。啟奏陛下,舉辦此大賽有兩樁好處:其一、可弘揚我華夏之文化,凝聚天下士子之心;其二、通過比賽可在民間形成濃鬱地尚學之風。”詹寧滔滔不絕地奏道。


    “能談談具體章程嗎?”正德饒有興致地問道。


    “啟奏陛下,這次參賽的對象僅限於八至十二歲的孩童,每位參賽者需交初賽費十兩,二次複活賽費為十五兩,最終決賽不收費。賽事在新建的五棵鬆場館舉行。初賽門票為十兩,複活賽為十五兩,依此類推。另,在場館外擺攤做生意的,每個攤位收場地費五兩。”詹寧有條不紊地說道。


    “五棵鬆可容納多少人?”正德扭頭問李壹道。


    “啟奏陛下,至少可容納兩萬人。”李壹拱手奏道。


    “嘶!”楊廷和聞倒吸一口涼氣,心道:李壹這家夥太精了,幾場比賽下來,僅門票收入一項,便可入賬六十多萬兩,這錢來得也太容易了。


    正德聞言兩眼放光,盤算道:這下好了,遠征朝鮮的銀子有著落了。若再算上其它兩項,朕也可落幾萬兩銀子花花。


    “啟奏陛下,臣有本要奏!”孫逢吉出班奏道。


    “嗬嗬!”正德心情正好,和聲對孫逢吉道:“孫愛卿!有話直管講。”


    “啟奏陛下,臣建議每省經過篩選各出初賽孩童三名,決賽當日,臣請陛下親臨賽場,親手為優勝者頒獎。”孫逢吉緩緩說道。


    噝!不愧是老丈人,時刻都記掛著自己的女婿,關鍵處把皇帝也搬出來做廣告了!


    老滑頭!楊一清望著孫逢吉,臉上含笑暗罵一句。


    殿內眾臣見狀,漸漸明白了過來,感情這一唱一和的,是早就商量好了。所以大夥也就樂得裝個糊塗。


    “陛下!一散朝微臣就讓我們家那小子報名參賽。”


    “陛下!還有犬子……”


    …………………………


    大夥各自打著心裏的小算盤,皆大歡喜地散朝而去。


    得,人人都有小心思,誰會關心大事,冶大國如烹小鮮也許便是這個道理。


    一心一意克已守禮,那簡直是緣木求魚,可笑、可鄙、可氣。幼雅可笑加一廂情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的平凡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門大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門大哥並收藏明朝的平凡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