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陛下!臣欲請社會名流擔任理事,成立彩票發行組委會。當然組委會隻是在前台亮個相,增加此次活動的文化性和娛樂性。”李壹試探性地說道。
“你有具體人選嗎?”李東陽笑問。
“有啊!唐寅、祝枝山、文征明、徐禎卿。人稱吳門四才子又稱江南四大才子。”李壹笑道。
“唐寅唐伯虎,這個人朕知道,29歲參加應天府公試,得中第一名解元。30歲赴京會試,卻受考場舞弊案牽連被斥為吏。此後遂絕意進取,以賣畫為生。人稱詩畫雙絕。”
正德笑道。
“吾皇聖明!”李壹不著痕跡地奉上一記馬屁,道:“正是此人,此人在仕林及眾多未婚女子中擁有眾多粉絲!”
“何謂粉絲?”李東陽聞言奇道。
“咳咳!”李壹尷尬地咳了兩聲,心道:說禿嚕嘴了。當即衝李東陽拱拱手道:“閣老!就是崇拜者。”
“別人笑我太瘋顛,
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識五陵豪傑墓,
無花無酒鋤作田!”李東陽忘情的吟道:“能做此詩者,當不是蠅營狗苟之輩!”
“好詩!”正德拍案叫道:“好一個超凡脫俗、大氣超然之詩。做人須當堂堂正正,行走於五行之外!”
“陛下聖明!”李東陽拱手奏道:“想那唐寅才高八鬥,實為一方幹吏能臣之不二之人選,臣保舉唐寅為台灣一縣令,為李總兵之下屬。”感情李東陽也是唐寅的粉絲。
我靠!不用這麽誇張吧。江南第一才子居然要做我李壹的下屬!
當然,該走的形式還是要走的!否則給別人落下口實,這可與大局不利。
一念及此,李壹衝正德拱手奏道:“陛下!讓唐寅做臣的下屬,隻怕不能服眾。臣願與他對聯對詩,以堵天下幽幽眾口!”
“妙啊!”李東陽聞言讚道:“若如此!當傳為千古佳話。臣附議!”
“朕倒是有些擔心!”正德笑道:“駙馬以兵法、具體事務見長,至於詩詞嘛……,朕看未必!嗬嗬嗬!”
“皇上!依老臣看未必。”李東陽嗬嗬笑道:“老臣曾聽過駙馬的一首詞,當在唐寅之上!”
“噢?”正德聞言大奇:“你不妨念來聽聽!”
李東陽清了清嗓子,朗聲吟道:“
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隻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絕妙好詞!”正德擊節讚道:“詞中充滿王霸之氣,大氣磅礴。想不到駙馬竟有此才!”
“聖上過譽!”李壹拱手奏道:“這首詞不過是臣遙想太祖功業,有感而發而已!”李壹可不願意讓正德誤會自已——有篡位稱帝之心。
“噢!”正德拍拍胸脯道:“你既是此意,朕便安心了!”正德輕啜一口香茗,道:“朕還以為你欲取而代之!”
李壹聞言驚出一身冷汗,當即伏地叩首不已道:“自夏、商、周以來,唯漢與明取國正!便是給臣天大的膽子,臣也不敢有此妄想矣。”
“駙馬此言倒合正理!”李東陽頷首捋須道:“其實大明得國比漢朝還要正些!依臣愚見,曆朝曆代應排序為:夏商周秦漢明!至於宋朝,偏安一隅矣!”
李壹聞言感激地望了李東陽一眼,心道:幸好碰到這不著四六的正德皇帝,若是碰見太祖朱元璋,老子可要翹辮子啦!
“好了!朕又不是桀紂之君,朕心裏明白李總兵乃是先皇留給朕的股肱之臣!朕豈會因流言傷了忠臣之心?”正德大喇喇地大手一揮道:“內閣立刻擬旨,授南直隸舉人唐寅七品銜,為台灣新竹知縣。著其立即動身進京,與知府李壹對詩。”
李東陽聞言一怔,心道:有這些下聖旨的麽?你這豈不是把李壹捧上天去了麽?
炒作!沒想到明朝的皇帝會炒作?李壹的第一反應是這絕對是炒作。打鐵還須自身硬!後世有那麽多詩詞可供剽竊,老子還怕你個卵!
打定主意後,李壹衝正德一拱手奏道:“微臣定不辱使命!”
………………
唐寅近來很頭疼,寧王的家臣己明確表明意見:若不去王府為幕僚,須提頭來見!氣節誠可貴,性命價更高,若為性命故,一切皆可拋!畢竟好死不如賴活著。
寧王必反,腦袋上長眼睛的人都知道。跟著寧王絕對是死路一條。除非自己裝瘋賣傻才能躲過這一劫。絕頂聰明的唐伯虎深知隻有這一條道了。
正自一籌未展,百般作難之際。坐在客廳裏品茶的的唐伯虎卻迎來了今世第一道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日:南直隸舉子唐寅……………………即刻赴京。欽此!”宣旨太監念完聖旨後,直直地瞅著唐伯虎,等著拿賞錢。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唐伯虎笑著爬起身,悄悄在宣旨太監袖子裏塞進兩塊大元寶。
宣旨太監立刻會意,掂了掂元寶的份量後,滿意地對唐寅道:“唐知縣!老奴教你個乖。”
唐伯虎立馬笑著躬身施禮道:“唐寅候教!”
宣旨太監立刻附耳對唐伯虎悄聲道:“你能有今日,皆拜李駙馬所賜。你可不能忘了本啊?”言罷一甩衣袖,施施然離去。
送走宣旨太監後,激動和詫異充斥著唐寅的內心,正愁沒人救,天上掉下個粘豆包!這個李壹可真是陣及時雨呀!聽說這個李壹拒蒙古韃靼、征高麗、平倭寇,又是駙馬,僅二十多歲。定然不是凡夫俗子,自己一定要好好報答他一番。
京城李府,聽完李壹所敘後,永淳失聲大笑:“咳咳咳!就憑你也想和唐寅鬥詩?咳……,到時別說咱倆是夫妻,我可丟不起這個人。哈哈哈!”
李壹聞言一臉黑線,不滿地看了永淳一眼,心道:他娘的!老子還不信邪了,有後世的大家作底墊,老子還不信鬥不過這個所謂的江南才子啦?
“你有具體人選嗎?”李東陽笑問。
“有啊!唐寅、祝枝山、文征明、徐禎卿。人稱吳門四才子又稱江南四大才子。”李壹笑道。
“唐寅唐伯虎,這個人朕知道,29歲參加應天府公試,得中第一名解元。30歲赴京會試,卻受考場舞弊案牽連被斥為吏。此後遂絕意進取,以賣畫為生。人稱詩畫雙絕。”
正德笑道。
“吾皇聖明!”李壹不著痕跡地奉上一記馬屁,道:“正是此人,此人在仕林及眾多未婚女子中擁有眾多粉絲!”
“何謂粉絲?”李東陽聞言奇道。
“咳咳!”李壹尷尬地咳了兩聲,心道:說禿嚕嘴了。當即衝李東陽拱拱手道:“閣老!就是崇拜者。”
“別人笑我太瘋顛,
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識五陵豪傑墓,
無花無酒鋤作田!”李東陽忘情的吟道:“能做此詩者,當不是蠅營狗苟之輩!”
“好詩!”正德拍案叫道:“好一個超凡脫俗、大氣超然之詩。做人須當堂堂正正,行走於五行之外!”
“陛下聖明!”李東陽拱手奏道:“想那唐寅才高八鬥,實為一方幹吏能臣之不二之人選,臣保舉唐寅為台灣一縣令,為李總兵之下屬。”感情李東陽也是唐寅的粉絲。
我靠!不用這麽誇張吧。江南第一才子居然要做我李壹的下屬!
當然,該走的形式還是要走的!否則給別人落下口實,這可與大局不利。
一念及此,李壹衝正德拱手奏道:“陛下!讓唐寅做臣的下屬,隻怕不能服眾。臣願與他對聯對詩,以堵天下幽幽眾口!”
“妙啊!”李東陽聞言讚道:“若如此!當傳為千古佳話。臣附議!”
“朕倒是有些擔心!”正德笑道:“駙馬以兵法、具體事務見長,至於詩詞嘛……,朕看未必!嗬嗬嗬!”
“皇上!依老臣看未必。”李東陽嗬嗬笑道:“老臣曾聽過駙馬的一首詞,當在唐寅之上!”
“噢?”正德聞言大奇:“你不妨念來聽聽!”
李東陽清了清嗓子,朗聲吟道:“
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隻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絕妙好詞!”正德擊節讚道:“詞中充滿王霸之氣,大氣磅礴。想不到駙馬竟有此才!”
“聖上過譽!”李壹拱手奏道:“這首詞不過是臣遙想太祖功業,有感而發而已!”李壹可不願意讓正德誤會自已——有篡位稱帝之心。
“噢!”正德拍拍胸脯道:“你既是此意,朕便安心了!”正德輕啜一口香茗,道:“朕還以為你欲取而代之!”
李壹聞言驚出一身冷汗,當即伏地叩首不已道:“自夏、商、周以來,唯漢與明取國正!便是給臣天大的膽子,臣也不敢有此妄想矣。”
“駙馬此言倒合正理!”李東陽頷首捋須道:“其實大明得國比漢朝還要正些!依臣愚見,曆朝曆代應排序為:夏商周秦漢明!至於宋朝,偏安一隅矣!”
李壹聞言感激地望了李東陽一眼,心道:幸好碰到這不著四六的正德皇帝,若是碰見太祖朱元璋,老子可要翹辮子啦!
“好了!朕又不是桀紂之君,朕心裏明白李總兵乃是先皇留給朕的股肱之臣!朕豈會因流言傷了忠臣之心?”正德大喇喇地大手一揮道:“內閣立刻擬旨,授南直隸舉人唐寅七品銜,為台灣新竹知縣。著其立即動身進京,與知府李壹對詩。”
李東陽聞言一怔,心道:有這些下聖旨的麽?你這豈不是把李壹捧上天去了麽?
炒作!沒想到明朝的皇帝會炒作?李壹的第一反應是這絕對是炒作。打鐵還須自身硬!後世有那麽多詩詞可供剽竊,老子還怕你個卵!
打定主意後,李壹衝正德一拱手奏道:“微臣定不辱使命!”
………………
唐寅近來很頭疼,寧王的家臣己明確表明意見:若不去王府為幕僚,須提頭來見!氣節誠可貴,性命價更高,若為性命故,一切皆可拋!畢竟好死不如賴活著。
寧王必反,腦袋上長眼睛的人都知道。跟著寧王絕對是死路一條。除非自己裝瘋賣傻才能躲過這一劫。絕頂聰明的唐伯虎深知隻有這一條道了。
正自一籌未展,百般作難之際。坐在客廳裏品茶的的唐伯虎卻迎來了今世第一道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日:南直隸舉子唐寅……………………即刻赴京。欽此!”宣旨太監念完聖旨後,直直地瞅著唐伯虎,等著拿賞錢。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唐伯虎笑著爬起身,悄悄在宣旨太監袖子裏塞進兩塊大元寶。
宣旨太監立刻會意,掂了掂元寶的份量後,滿意地對唐寅道:“唐知縣!老奴教你個乖。”
唐伯虎立馬笑著躬身施禮道:“唐寅候教!”
宣旨太監立刻附耳對唐伯虎悄聲道:“你能有今日,皆拜李駙馬所賜。你可不能忘了本啊?”言罷一甩衣袖,施施然離去。
送走宣旨太監後,激動和詫異充斥著唐寅的內心,正愁沒人救,天上掉下個粘豆包!這個李壹可真是陣及時雨呀!聽說這個李壹拒蒙古韃靼、征高麗、平倭寇,又是駙馬,僅二十多歲。定然不是凡夫俗子,自己一定要好好報答他一番。
京城李府,聽完李壹所敘後,永淳失聲大笑:“咳咳咳!就憑你也想和唐寅鬥詩?咳……,到時別說咱倆是夫妻,我可丟不起這個人。哈哈哈!”
李壹聞言一臉黑線,不滿地看了永淳一眼,心道:他娘的!老子還不信邪了,有後世的大家作底墊,老子還不信鬥不過這個所謂的江南才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