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多年前,羅馬人就用石灰、粘土和火山灰燒製出了大人口中的水泥。”弗郎戈操著生硬地漢話說道:“大人如果想修路,最好用這種材料。”


    “噢?”李壹笑道:“弗郎戈先生!你提供的這條信息簡直是幫了我的大忙,我一定得好好謝謝你!”


    “是真的嗎?”弗郎戈高興地說道:“那可太好了!噢!尊敬地大人,願上帝保佑你!”


    “願上帝也保佑你!弗郎戈先生。”李壹開心地笑道:“弗郎戈先生,請問你會燒製水泥嗎?”


    “噢!”弗郎戈有些垂頭喪氣,喃喃地說道:“大人!我當然不會了。要知道我在葡萄牙可是一名貴族。”


    “至少你知道怎麽去做。”李壹一臉真誠地看著弗郎戈,笑道:“幫幫我好嗎?尊敬地弗郎戈先生。”


    “大人,你是明朝最有紳士風度的官員,就憑這一點。我決定幫你。”弗郎戈鄭重地說道。


    接下來的半個月裏,弗郎戈和當地雇工迅速建起一座燒製水泥的磚窯。待磚窯徹底幹透後,便準試燒第一批水泥。


    李壹居住在流求城,荷蘭總督範博梅爾曾住過的花園洋房。秦勇這半個月一直很納悶,這個李壹怎麽一踏上流求島,先不去安撫百姓,清剿殘敵。怎麽和那紅毛鬼成日介粘在一起,鼓搗什麽水泥?哎!真是個年輕人,沒有定性。自已一定要找個機會好好開導開導他。


    “兄弟!你又是造水泥,又是鋪路。放著安撫百姓、清剿殘敵的正事不幹,這樣可不成啊!”秦勇一進門便抱怨道。


    “嗬嗬嗬!秦大哥來了,快坐快坐!正好嚐嚐昨天剛到的新茶。”李壹笑著招唿道。


    “我可沒這雅性,你自已喝吧。”秦勇重重地坐在沙發上,沒好氣地說道。


    “大哥先別生氣!”李壹笑著把茶杯放在秦勇麵前的茶幾上,道:“大哥,我之所以讓弗郎戈他們燒製水泥,正是為了安撫百姓。”


    “噢?此話怎講!”秦勇奇道。


    “全流求僅有十餘萬百姓,他們遠離大陸,日常所需均從大陸購買,要買東西腰裏沒銀子可不成。所以我想雇他們修路、建街道、挖排水溝。既改善流求目前髒亂差的環境和落後的交通,又增加了他們的經濟收入。這不是一舉兩得的好事情嗎?”李壹笑道。


    “你要這麽說,我就明白了!看來是大哥錯怪你了。”言罷,秦勇衝李壹深深一躬。道:“不過,那個什麽水泥真有那麽大用處嗎?”


    “水泥的作用大了去了!”李壹肯定地點點頭,道:“正好我要去窯上看看水泥燒得怎麽樣了?不如咱倆一塊瞧瞧去!”


    “好!我也正有此意,十分想瞧瞧這個新鮮玩意!”秦勇笑道。


    兄弟二人一路說說笑笑地朝水泥窯場而去。


    兩人剛到大門口,便看見弗郎戈一身灰塵、笑容滿麵地迎了過來。


    “二位大人來得太巧了!窯裏剛剛燒出一批水泥,我們正準備試驗水泥的質量怎麽樣?”弗郎戈笑著說道。


    “那還等什麽?咱們大夥快過去瞧瞧吧!”秦勇著急地催促道。


    幾名葡萄牙士兵和好水泥,把幾塊石頭砌成方形,等水泥凝固後,看看水泥的粘性和硬度如何?


    秦勇不以為然地撇撇嘴道:“我還以為水泥是什麽神秘地物件,原來是一堆灰不拉幾的石沫子!它真能把這堆石頭粘成鐵板一塊嗎?”


    “事實勝於雄辯!”李壹笑道:“秦大哥!等水泥凝固後,咱們再來看看。”


    “這水泥凝固需要多長時間啊?”秦勇問。


    “應該到明天早上就差不多了!”李壹道。


    ……………………………………


    第二天一大早,秦勇便急匆匆地來到窯場,直奔那堆砌好的石頭而去,一言不發,抬腳便踹。


    “哎呀!疼死我了。”秦勇抱著腳叫道。


    “大哥!用腳踹可不成,要試水泥的硬度,得用鐵錘砸。”李壹笑聲在秦勇身後響起。


    “為什麽不早說,弄得我差點傷了腳!”秦勇抱怨道。


    這時弗郎戈拎著一把鐵錘走了過來,對著石堆猛敲一記,“碰!”鐵錘濺出一溜火花,飛出一片石屑,水泥麵留下淺淺的錘印。


    “嘶!”秦勇驚道:“讓我試試!”言罷,從弗郎戈手裏拿過鐵錘,“碰碰碰!”狠砸三記。水泥麵出現了細細地裂紋。


    “好東西!”秦勇大聲讚道:“李大人若用水泥和石頭來建房和修路,那可太結實了!”


    翌日,李壹命士卒在流求城的大街小巷貼滿了告示。告示大致內容是:南征大軍欲在流求城修一條路和下水道,整理城內衛生環境需雇工若幹,薪酬從優。


    一時間前來報名參加的百姓人滿為患。


    秦勇自告奮勇擔任監工,組織兩萬多精壯勞力開挖下水道和路基。轟轟烈烈地全民運動展開了。水泥馬路在一個月後修完了,下水道也挖通了。李壹讓城裏的各家各戶把家裏的排水溝與主下水道接通。並在排水溝和下水道上麵加蓋了石板。走在平坦整潔地水泥路上,鼻子裏再也聞不到一點腥臭味兒。流求城的百姓們臉上的笑容漸漸多了起來。有個別聰明的百姓甚至用水泥和石頭蓋起新房、修建了洗澡間。


    李壹還高薪聘用了幾十名當地百姓,統一服飾,配備了木車,專門打掃拉運城裏的垃圾。他還給這些人起了個新名——保潔員。


    水泥的用量越來越大,大陸上的福建、廣東等省的客商也駕船來到流求,長途販運水泥。有鑒於水泥生產供不應求的形勢,李壹又興建了幾個窯場,解決了當地不少富餘勞力。流求島普通百姓家裏的餐桌上也開始有了肉菜。


    這時也適時上書朝廷,奏請把流求改名為台灣,請求朝廷從內陸的河南、山東等地移民台灣。設立台灣省巡撫府衙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的平凡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門大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門大哥並收藏明朝的平凡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