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喲,今兒個王爺好興致,竟有閑情到我這滴翠館來了。”碧雲正急得知怎麽辦才好時,突然聽見了極清越的聲音說道,心裏便知是吟簫來了。
寧王聽見聲音,忙放了碧雲,轉過頭見是吟簫頓時麵帶窘色道:“是你來啦,聽她說你去了園子。”
吟簫輕輕走到他麵前行了禮,見旁邊的碧雲手腕上頓時紅腫起來,心中有些心疼,嘴上卻道:“看你,拿個簫要這麽長時間,等得我急了還不如我自己來取呢。”說著便走到拿過那簫在手裏輕撫,也不看她說道:“你先下去吧,有事我叫你。”
碧雲見她幫著解了圍也就匆匆迴屋去了。寧王平日不常來,見了麵也沒仔細打量過吟簫,今日見她竟覺得似在哪裏見過,心中湧起一種異樣的感覺,隻見她雖不似貴妃那般嫵媚妖嬈,,但清麗脫俗,尤其是那雙澄澈的眸子,不動沉靜,轉時卻靈活異常,仿佛目光掃處,纖悉無遺。與他所想的那種阿諛奉承的模樣大相徑庭,不禁暗暗報以愧疚,開口說道:“最近府上有事纏事,一直未過來看你,今兒得閑便過來看看。”
吟簫知道是他的托辭,也不點破,淡淡一笑道:“倒是勞王爺掛念了,吟簫先在這裏謝過了。”
王爺見她如此生疏,心裏不知是什麽滋味,一時之間心底竟翻不出一句話來,隻得笑著說:“去園子裏走走吧。”
吟簫不好拂了他意,輕輕一點頭便跟著他進園子裏了。進了園子,便往那碧波池去了,隻見池水清冽明淨,不時漣漪激蕩,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清人眼目。水中養的紅鯉不時地躍出水麵,發出“撲通撲通”的聲響。吟簫就跟著他並肩沿著壓水橋走入池中央的落碧軒,她也不看他,徑自在朱漆柱子邊倚了,俯首側臉看池中遊來遊去的紅鯉。
寧王見她這樣,也背著手在她身旁站了,望著池子四周的垂柳道:“你在這裏還住得慣吧?”
吟簫聽他無話找話說,心中輕笑道:“這園子極美,住得倒也習慣。”
王爺見她淡淡的樣子嘴上也不知說些什麽,眼見四周景色怡人,便隨口吟道:“雨住煙柳抽新芽,天晴朱桃羞綻花。”
“應知飛紅多嫵媚,但愛滴翠滿芳華。”吟簫邊撫著簫邊隨口接道。
“妙,妙極了,好一句‘應知飛紅多嫵媚,但愛滴翠滿芳華。’,僅這兩句便將府中春色盡釋,不錯,飛紅院滴翠館也盡入詩中,真是妙啊!”寧王聽了不禁拊掌嘖嘖稱讚。
“王爺謬讚了。”吟簫心想她隻不過隨口吟了,沒想到他那麽大反應,隻是欠身笑道。
“果真是錦心繡口,難怪太後總誇獎你,必有著不一般的才華,今兒一見果然與眾不同。”寧王邊說邊仔細打量著她,見她穿著淡黃團花襦裙,外罩一件天青色挑絲嵌白色細花的袍子,看上去清麗淡雅,再加上她吟了這一句,那看她的眼神就更不一樣了。
吟簫見他這個樣子,心裏不免想笑,卻又不敢笑,隻說道:“吟簫隻不過略讀了幾天書,哪裏稱得上是錦心繡口,倒是讓王爺見笑了。”
“本王聽說你從小就在京都阮府長大的?”寧王若有所思地問道。
“是的,吟簫父母去的早,從小便寄養在舅舅府上。”吟簫也沒在意,輕聲答道。
“難道你也沒有什麽兄長姐妹?”寧王一聽,略一戚眉接著問道。
他這一問,吟簫便神色黯然,想起了那不知是生是死的兄長來,她略一停頓,澀澀答道:“吟簫隻身一人在舅舅家長大,家裏再無旁人了。”
寧王聽她這麽一說,眼睛裏希冀的光芒便暗了下去,見她神色傷感,也不忍多問,看她手裏拿著簫,便轉移了話題問道:“聽太後說,你簫也吹得不錯,連皇上聽了都讚不絕口呢。”
“隻是隨口吹奏,曲不成曲調不成調的。”吟簫想著她自己的身世,再也提不出興致來了,隻是輕輕地撫著簫。
正說著,隻見管家李東平站在池邊徘徊著,像是有事情,卻又不敢過來打擾,吟簫見了便走到寧王身邊順手一指:“瞧,那不是李管家嗎?想必是有什麽要緊事情地不敢過來稟報呢!”
寧王順著一望,見著他在池邊走來走去也不過來,便一笑:“這個李管家,可真是的。”說著便伸手招了他過來。
那管家隻遠遠地見著王爺和一名女子在軒裏,卻沒想到是吟簫,進了軒內畢恭畢敬地行了個禮,便略帶歉意地看了她一眼,附在王爺耳邊說了一通。
吟簫知是他們有事,也覺得倦了,便欠了欠身道:“想必王爺還有事情要忙,妾身也覺得倦了,便不打擾了。”說著便起身告辭了。
寧王盯著她遠去的背影,暗自思付道:“真是個機靈的人,無人時便跟他客氣保持距離,見這下人在麵前倒是保持著主子的姿態,這女子真不簡單。”
寧王聽見聲音,忙放了碧雲,轉過頭見是吟簫頓時麵帶窘色道:“是你來啦,聽她說你去了園子。”
吟簫輕輕走到他麵前行了禮,見旁邊的碧雲手腕上頓時紅腫起來,心中有些心疼,嘴上卻道:“看你,拿個簫要這麽長時間,等得我急了還不如我自己來取呢。”說著便走到拿過那簫在手裏輕撫,也不看她說道:“你先下去吧,有事我叫你。”
碧雲見她幫著解了圍也就匆匆迴屋去了。寧王平日不常來,見了麵也沒仔細打量過吟簫,今日見她竟覺得似在哪裏見過,心中湧起一種異樣的感覺,隻見她雖不似貴妃那般嫵媚妖嬈,,但清麗脫俗,尤其是那雙澄澈的眸子,不動沉靜,轉時卻靈活異常,仿佛目光掃處,纖悉無遺。與他所想的那種阿諛奉承的模樣大相徑庭,不禁暗暗報以愧疚,開口說道:“最近府上有事纏事,一直未過來看你,今兒得閑便過來看看。”
吟簫知道是他的托辭,也不點破,淡淡一笑道:“倒是勞王爺掛念了,吟簫先在這裏謝過了。”
王爺見她如此生疏,心裏不知是什麽滋味,一時之間心底竟翻不出一句話來,隻得笑著說:“去園子裏走走吧。”
吟簫不好拂了他意,輕輕一點頭便跟著他進園子裏了。進了園子,便往那碧波池去了,隻見池水清冽明淨,不時漣漪激蕩,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清人眼目。水中養的紅鯉不時地躍出水麵,發出“撲通撲通”的聲響。吟簫就跟著他並肩沿著壓水橋走入池中央的落碧軒,她也不看他,徑自在朱漆柱子邊倚了,俯首側臉看池中遊來遊去的紅鯉。
寧王見她這樣,也背著手在她身旁站了,望著池子四周的垂柳道:“你在這裏還住得慣吧?”
吟簫聽他無話找話說,心中輕笑道:“這園子極美,住得倒也習慣。”
王爺見她淡淡的樣子嘴上也不知說些什麽,眼見四周景色怡人,便隨口吟道:“雨住煙柳抽新芽,天晴朱桃羞綻花。”
“應知飛紅多嫵媚,但愛滴翠滿芳華。”吟簫邊撫著簫邊隨口接道。
“妙,妙極了,好一句‘應知飛紅多嫵媚,但愛滴翠滿芳華。’,僅這兩句便將府中春色盡釋,不錯,飛紅院滴翠館也盡入詩中,真是妙啊!”寧王聽了不禁拊掌嘖嘖稱讚。
“王爺謬讚了。”吟簫心想她隻不過隨口吟了,沒想到他那麽大反應,隻是欠身笑道。
“果真是錦心繡口,難怪太後總誇獎你,必有著不一般的才華,今兒一見果然與眾不同。”寧王邊說邊仔細打量著她,見她穿著淡黃團花襦裙,外罩一件天青色挑絲嵌白色細花的袍子,看上去清麗淡雅,再加上她吟了這一句,那看她的眼神就更不一樣了。
吟簫見他這個樣子,心裏不免想笑,卻又不敢笑,隻說道:“吟簫隻不過略讀了幾天書,哪裏稱得上是錦心繡口,倒是讓王爺見笑了。”
“本王聽說你從小就在京都阮府長大的?”寧王若有所思地問道。
“是的,吟簫父母去的早,從小便寄養在舅舅府上。”吟簫也沒在意,輕聲答道。
“難道你也沒有什麽兄長姐妹?”寧王一聽,略一戚眉接著問道。
他這一問,吟簫便神色黯然,想起了那不知是生是死的兄長來,她略一停頓,澀澀答道:“吟簫隻身一人在舅舅家長大,家裏再無旁人了。”
寧王聽她這麽一說,眼睛裏希冀的光芒便暗了下去,見她神色傷感,也不忍多問,看她手裏拿著簫,便轉移了話題問道:“聽太後說,你簫也吹得不錯,連皇上聽了都讚不絕口呢。”
“隻是隨口吹奏,曲不成曲調不成調的。”吟簫想著她自己的身世,再也提不出興致來了,隻是輕輕地撫著簫。
正說著,隻見管家李東平站在池邊徘徊著,像是有事情,卻又不敢過來打擾,吟簫見了便走到寧王身邊順手一指:“瞧,那不是李管家嗎?想必是有什麽要緊事情地不敢過來稟報呢!”
寧王順著一望,見著他在池邊走來走去也不過來,便一笑:“這個李管家,可真是的。”說著便伸手招了他過來。
那管家隻遠遠地見著王爺和一名女子在軒裏,卻沒想到是吟簫,進了軒內畢恭畢敬地行了個禮,便略帶歉意地看了她一眼,附在王爺耳邊說了一通。
吟簫知是他們有事,也覺得倦了,便欠了欠身道:“想必王爺還有事情要忙,妾身也覺得倦了,便不打擾了。”說著便起身告辭了。
寧王盯著她遠去的背影,暗自思付道:“真是個機靈的人,無人時便跟他客氣保持距離,見這下人在麵前倒是保持著主子的姿態,這女子真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