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柳玉如甚至擔心,是不是高白在黔州的秘密行動被高審行察覺了,他這是跑過來興師問罪的。
不然高白和菊兒、雪蓮怎麽一點消息都沒有呢?
中午,興祿坊將高審行抵京的消息送過來,永寧坊比興祿坊差著一輩,高峻雖是兩座高府中唯一的國公,但蘿卜個再大、卻站到壟窪裏了,這邊去晚了就是失禮。
柳玉如等人心裏再不願意,也得立刻動身,四位穿開襠褲的少國公們也都得帶著,不然人家祖父大老遠地迴來一趟,看什麽來了?
永寧坊八位少夫人、和她們每個人的帖身丫環,四位公子、和他們各自的看護保姆,車夫、護衛,唿唿嚕嚕總共不下五十人,一下子湧進興祿坊。
高審行一看,這裏麵沒有他最想見的,尚書令沒來。
柳玉如上前拜見,問道,“大人,不知母親大人一同來了沒有呢?”
高審行打量了一眼柳玉如,自西州一別,高審行發現她沒有多大的變化,顏容如昔,更像是一位國公夫人了。
這女子臉上是對黔州一無所知的樣子,其他人連蘇殷和麗藍,也隨著柳玉如的話看向他,像是都要聽他的迴答。
刺史放了心,迴道,“黔州的任期馬上將到了,本官是迴京述職帶她們做什麽,若是有可能移任,本官還要返迴黔州交割公務、又要趕去新任所,帶了她們豈不是往返折騰。”
柳玉如問,“那麽……母親大人在黔州好麽?眼疾可曾再犯?”
刺史道,“她能有什麽事!”
為了不讓她們再問黔州的事情,高審行將目光投到四個孩子身上,四名專職的仆婦將孩子一一抱到高審行的麵前,少不了一番的逗弄誇讚。
柳玉如等人則趁機脫離,與興祿坊的女眷們聊成一片。
府中的官員們陸陸續續都迴來了,高峻此時也該迴到了永寧坊。高審行暗想,用不了多久,這位牛氣哄哄的鷂國公,也該跑過來參見我了。
高履行、高至行、高純行、高真行見到五弟十分高興,簡短問過他迴長安的目的之後,居然也不約而同地問到了青若英。又被高審行依著前法、輕描淡寫地掩飾過去。
按著吏部的規矩,外任官員迴京述職並非必行。不然一到年底,各方的大吏們全湧到長安來,地方上還不亂了套?
但這些封疆大吏們如果能夠安頓好治內的公務、不致因自己的離開而出現什麽閃失,皇帝也不會揮著手、將跑過來述職的刺史、都督們立刻趕走。
另外,凡是敢主動跑過來的人,都會在心裏對自己有個掂量——你得在地方上幹得不賴才行,高審行自認為他是在這一行列中的。
不然,地方上搞得一團糟、摁下葫蘆起來瓢,主管即便盡力地蒙頭躲著,還怕落到皇帝和吏部的眼裏呢。
高峻升了尚書令之後,事隔不久又成了鷂國公,高審行驚訝之餘,迴京的打算就一日強似一日了。他覺著,在自己任期將滿的時候,這是個契機。
尚書令掌領百官,儀刑端揆,誰敢不給尚書令的老子安排個好差事!?
不一會兒,高岐迴來了,他見了五叔十分的親熱,聊了兩句便真真假假地對高審行道,“五叔,你是不知道,最近朝中的官員升得、像野草似的冒了一層,三哥升了臨涇縣令,而我還是個典膳丞!”
高岐的這句話是晚輩對長輩開玩笑時才可說的,但也從側麵表達了不滿——北方五牧一下子起用了上百名官員,山南道一下子任命了二、三十個縣令,但高峻沒有照顧到高岐這位四哥。
府中的人微笑著看向高審行,看他的意思。
高審行安慰道,“你這孩子,尚書令是當朝的首位宰輔,一舉一動都有八下裏盯著,我們是一家人,怎好再給他添亂?”
高岐尷尬地笑,高審行再道,“等他迴來了,我與他提一提你也就是了,但千萬不可在外麵多言!”
高岐滿心歡喜,連忙應承。
但高岐的妻子王氏笑著接話道,“你呀,這種事怎好拿來與五叔父講,五叔身為黔州刺史一向剛正的出名,哪好給你徇私!還不如求一求玉如。”
老三高崢的妻子安氏與永寧坊走得熱絡,府中人對高崢突然出任臨涇縣令心知肚明。但高岐的妻子這樣明白地說出來,就坐在一邊的王氏不大愛聽,又不能辯白。
柳玉如笑著道,“四嫂你可說差了,峻一向不許我們幹預他的公事,我不說話還好,一說話眼睛就瞪起來了。我聽說三哥的任用,是吏部侍郎郝大人提議的。”
酒宴都擺好了,高峻還不見蹤影。
高審行尋思:柳玉如說的不錯,吏部這個郝侍郎昔日多得父親提攜,對高府是很心近的,那麽自己的事,大可去與他通通氣。
隻要郝侍郎能提上一句,高峻再點頭也就有個憑據了。
但高峻遲遲不至,高審行醞釀了不少的話都沒法兒講,酒喝的也有些不暢快了。
此時,有永寧坊的家人跑過來,將一封信交與柳玉如。柳玉如先是不看,將信放在桌邊,但飯就吃不下去了。
家人走後,她數次望向門邊,不時瞟那封信一眼。
高審行問,“玉如,那是什麽信?”
柳玉如道,“大人,這是……是峻的家信。”
“家信?哪裏來的?”高審行突然想到,這封信會不會是青若英從黔州寫迴來的,“既是家信,高峻不在你自可拆看呀,怎麽本官看你這麽意意遲遲的呢?”
“父親大人,這是從新羅國來的家信,我不便拆開。”
整府的人一下子將耳朵支楞起來,上次新羅女王離京時,尚書令高峻帶了六夫人獨獨送到最後的事,誰都有個耳聞。
皇帝賜婚的詔書又沒有放到明麵上,隻是給金善德鎖在了納寶金箱裏了,但此時突然冒出一封新羅國來的家信,誰的好奇心都掩蓋不住,因為連柳玉如都是如此。
高審行道,“你是鷂國公府的掌家,怎麽連家信都不能拆了?你給我拆!高府從來沒有新羅的親戚,本官倒要看一看是怎麽一迴事,難道他又把家安到新羅去了?”
其實柳玉如的心裏也很好奇,她與高峻兩人一致對外不假,但在這種事情上,她比誰都急切。有高審行發話,那她拆了信,高峻也不會怪自己了。
眾人看她拆了信,低頭去看,安氏問道,“玉如,是什麽事?我猜是那個女王寫來的吧?不然怎麽單單新羅女王來了一趟,他就有了新羅的家信。”
柳玉如紅著臉道,“三嫂,你猜對了。”
高審行問,“可不可念?讓老夫看看他又是怎麽招惹了女王!”
柳玉如念道:“……長安一別逾月,妾百般思念,途中無趣,唯有君影時時浮現。今日已經海路抵國,但情神懨懨、食不甘味,已無心國事了。”
大廳裏鴉雀無聲,都在聽著,新羅一個無心國事、神情懨懨的女子不是女王是誰!
“還有嗎?”高審行問。
柳玉如不念了,但人們還在等著,瑤國夫人說,“大人,不能再念了,下麵都是兩個人的私話,不好在這裏念。”
金善德在信中還說,“金相伊說,妾怕是已有身孕了,但須再看上兩月方可確認。但妾已聞之數喜,如得大人之恩,則新羅有托了!”
金善德說,她暫且不想將這件事公之於眾,她擔心,萬一腹中真有了孩子,公布過早的話會有人謀算、令她不能安心養胎。
金善德也沒有在國內公布大唐皇帝賜婚的詔書,更不打算很快公布她與大唐尚書令的婚事。這兩件大事,得在情形最為緊要的時機說出,而現在還沒到那個時候呢。
讓新羅國內各方麵手握兵權、且對女王有意的將領們在什麽時候聽這個消息,真是個技術活兒。但人言快如風,大海也擋不住,柳玉如知道不能在這裏念了。
高審行喝道,“他可真行,新羅女王來長安,老夫也聽說了,但他怎麽敢順手牽羊呢!陛下可知道?萬一怪罪下來,我們高府都要吃他的掛落……”
柳玉如道,“陛下當然知道,”
高審行就不說話了,興祿坊這麽多人,從這封新羅來信中,總算將心中的疑問落在了實處。如果是陛下允許,那便是高府無人能比的另一份榮耀。
酒至半酣,高峻還是未到場。
高審行雖然心有不快,也不能過多的表現,高峻畢竟是尚書令,掌管著六部,那麽日理萬機是一定的。
但是,中書令褚遂良、兵部侍郎李士勣來訪。
高審行不顧幾位哥哥發不發話,吩咐,“快,快請進來。”
又是一番寒暄,請二位大人入座。褚遂良道,“審行兄在黔州混的風聲水起,連陛下和太子殿下也是知道的。”
李士勣剛剛在兵部得知,尚書令高峻不知聽到了什麽事,逃跑似的匆匆趕去了子午峪。他出來時遇到了褚大人,一打聽才知是黔州刺史來了,於是就也跟過來拜訪。
李士勣說,“刺史大人的政聲舉國皆知,前些日子太子殿下、多位重臣在議政時還提到,有意由高大人出任太子右庶子之職呢。”
一位中書令、一位英國公,聽到黔州刺史到京的消息便立刻趕過來,這個麵子真是不小。
更讓高審行心花怒放的,是李士勣說出來的這個絕項內幕,那便是有七成的把握了!
太子右庶子,未來儲君理所當然的文膽,那可是從三品的職事,地位清高而且尊崇。如果再加上個“同中書門下”,便也是個掛名的宰相。
那麽閣老離世之後,高府又一次的繁盛,就算是貨真價實地由老五家來承擔了。
高審行謙虛地對兩位來訪的大人說道,“這些言傳還是不便多說的,高某可不像那些晚輩,想些功名之事在所難免,但勇於任事還是做得到的。”
吃過了飯,褚大人和李士勣告辭離府,尚書令仍然不到。
永寧坊的女人、孩子們亂哄哄地迴了永寧坊,興祿坊的官員們也都迴衙做事,高審行想了想,起身往吏部而來。
他來找侍郎郝處俊,要再核實一下李士勣所說的到底有幾成真實。如果在這裏能碰上高峻,那就更好。
郝大人對高府來的員官員十分的熱情,拉高審行到他的房間私聊,還親自給黔州刺史沏茶、迴憶閣老在世時對他的照顧之情。
郝侍郎說,他將盡快將高審行迴京的事傳遞到內侍省,由內侍省安排外官入京的奏報,興許皇帝陛下會親自接見他。
另外,吏部考功之事,他請高審行放心,“以高大人在黔州的政績、政聲,考察一個上上等不會成問題。”
幾句話,高審行便問到了右庶子一事,“難道兵部李侍郎說的都是真的?本官有些不信呀。”
郝大人說。“早朝上的確說過此事,為此太子殿下還誇獎過刺史大人。”
高審行饒有興趣地問,“殿下能誇我什麽呢!”
郝侍郎道,“太子殿下誇高刺史高風亮節,不以功名為重。”
“看來還是太子最了解在下了,但太子具體是怎麽說的?”
郝侍郎吞吞吐吐地說,“鷂國公說……刺史大人無意入京任職,而且身體聽說也不大好……但他的擔心也不是沒有道理……”
……
從吏部出來,高審行氣得無疾六獸,感覺連北都找不著了,原來極力阻擋他升入從三品太子右庶子之位的不是別人,是高峻!
郝大人說得委婉,難道他聽不出來?!本官身體不好麽?本官都不知道自己身體不好,你個小子倒先知道了。
他從郝大人處得知,高峻不迴府上相見,原來是躲去子午峪了,那他就也趕過去。
不然,一位從黔州大老遠趕過來刺史,到長安之後不去祭掃亡父的靈柩、隻知往吏部跑,這不太像話。
黔州刺史帶了隨從,馬不停蹄地又趕去了子午峪,但他在子午峪隻見到了六弟高慎行夫婦,高峻前後腳兒,又溜了。
這事有點奇怪,仿佛高峻預知到與黔州刺史的見麵可能會有不愉快似的,成心與高審行捉迷藏。
老六高慎行看出了五哥臉色上極力隱忍的不快,高峻突然跑過來,也委婉地對高慎行講過他的擔心。
柳玉如甚至擔心,是不是高白在黔州的秘密行動被高審行察覺了,他這是跑過來興師問罪的。
不然高白和菊兒、雪蓮怎麽一點消息都沒有呢?
中午,興祿坊將高審行抵京的消息送過來,永寧坊比興祿坊差著一輩,高峻雖是兩座高府中唯一的國公,但蘿卜個再大、卻站到壟窪裏了,這邊去晚了就是失禮。
柳玉如等人心裏再不願意,也得立刻動身,四位穿開襠褲的少國公們也都得帶著,不然人家祖父大老遠地迴來一趟,看什麽來了?
永寧坊八位少夫人、和她們每個人的帖身丫環,四位公子、和他們各自的看護保姆,車夫、護衛,唿唿嚕嚕總共不下五十人,一下子湧進興祿坊。
高審行一看,這裏麵沒有他最想見的,尚書令沒來。
柳玉如上前拜見,問道,“大人,不知母親大人一同來了沒有呢?”
高審行打量了一眼柳玉如,自西州一別,高審行發現她沒有多大的變化,顏容如昔,更像是一位國公夫人了。
這女子臉上是對黔州一無所知的樣子,其他人連蘇殷和麗藍,也隨著柳玉如的話看向他,像是都要聽他的迴答。
刺史放了心,迴道,“黔州的任期馬上將到了,本官是迴京述職帶她們做什麽,若是有可能移任,本官還要返迴黔州交割公務、又要趕去新任所,帶了她們豈不是往返折騰。”
柳玉如問,“那麽……母親大人在黔州好麽?眼疾可曾再犯?”
刺史道,“她能有什麽事!”
為了不讓她們再問黔州的事情,高審行將目光投到四個孩子身上,四名專職的仆婦將孩子一一抱到高審行的麵前,少不了一番的逗弄誇讚。
柳玉如等人則趁機脫離,與興祿坊的女眷們聊成一片。
府中的官員們陸陸續續都迴來了,高峻此時也該迴到了永寧坊。高審行暗想,用不了多久,這位牛氣哄哄的鷂國公,也該跑過來參見我了。
高履行、高至行、高純行、高真行見到五弟十分高興,簡短問過他迴長安的目的之後,居然也不約而同地問到了青若英。又被高審行依著前法、輕描淡寫地掩飾過去。
按著吏部的規矩,外任官員迴京述職並非必行。不然一到年底,各方的大吏們全湧到長安來,地方上還不亂了套?
但這些封疆大吏們如果能夠安頓好治內的公務、不致因自己的離開而出現什麽閃失,皇帝也不會揮著手、將跑過來述職的刺史、都督們立刻趕走。
另外,凡是敢主動跑過來的人,都會在心裏對自己有個掂量——你得在地方上幹得不賴才行,高審行自認為他是在這一行列中的。
不然,地方上搞得一團糟、摁下葫蘆起來瓢,主管即便盡力地蒙頭躲著,還怕落到皇帝和吏部的眼裏呢。
高峻升了尚書令之後,事隔不久又成了鷂國公,高審行驚訝之餘,迴京的打算就一日強似一日了。他覺著,在自己任期將滿的時候,這是個契機。
尚書令掌領百官,儀刑端揆,誰敢不給尚書令的老子安排個好差事!?
不一會兒,高岐迴來了,他見了五叔十分的親熱,聊了兩句便真真假假地對高審行道,“五叔,你是不知道,最近朝中的官員升得、像野草似的冒了一層,三哥升了臨涇縣令,而我還是個典膳丞!”
高岐的這句話是晚輩對長輩開玩笑時才可說的,但也從側麵表達了不滿——北方五牧一下子起用了上百名官員,山南道一下子任命了二、三十個縣令,但高峻沒有照顧到高岐這位四哥。
府中的人微笑著看向高審行,看他的意思。
高審行安慰道,“你這孩子,尚書令是當朝的首位宰輔,一舉一動都有八下裏盯著,我們是一家人,怎好再給他添亂?”
高岐尷尬地笑,高審行再道,“等他迴來了,我與他提一提你也就是了,但千萬不可在外麵多言!”
高岐滿心歡喜,連忙應承。
但高岐的妻子王氏笑著接話道,“你呀,這種事怎好拿來與五叔父講,五叔身為黔州刺史一向剛正的出名,哪好給你徇私!還不如求一求玉如。”
老三高崢的妻子安氏與永寧坊走得熱絡,府中人對高崢突然出任臨涇縣令心知肚明。但高岐的妻子這樣明白地說出來,就坐在一邊的王氏不大愛聽,又不能辯白。
柳玉如笑著道,“四嫂你可說差了,峻一向不許我們幹預他的公事,我不說話還好,一說話眼睛就瞪起來了。我聽說三哥的任用,是吏部侍郎郝大人提議的。”
酒宴都擺好了,高峻還不見蹤影。
高審行尋思:柳玉如說的不錯,吏部這個郝侍郎昔日多得父親提攜,對高府是很心近的,那麽自己的事,大可去與他通通氣。
隻要郝侍郎能提上一句,高峻再點頭也就有個憑據了。
但高峻遲遲不至,高審行醞釀了不少的話都沒法兒講,酒喝的也有些不暢快了。
此時,有永寧坊的家人跑過來,將一封信交與柳玉如。柳玉如先是不看,將信放在桌邊,但飯就吃不下去了。
家人走後,她數次望向門邊,不時瞟那封信一眼。
高審行問,“玉如,那是什麽信?”
柳玉如道,“大人,這是……是峻的家信。”
“家信?哪裏來的?”高審行突然想到,這封信會不會是青若英從黔州寫迴來的,“既是家信,高峻不在你自可拆看呀,怎麽本官看你這麽意意遲遲的呢?”
“父親大人,這是從新羅國來的家信,我不便拆開。”
整府的人一下子將耳朵支楞起來,上次新羅女王離京時,尚書令高峻帶了六夫人獨獨送到最後的事,誰都有個耳聞。
皇帝賜婚的詔書又沒有放到明麵上,隻是給金善德鎖在了納寶金箱裏了,但此時突然冒出一封新羅國來的家信,誰的好奇心都掩蓋不住,因為連柳玉如都是如此。
高審行道,“你是鷂國公府的掌家,怎麽連家信都不能拆了?你給我拆!高府從來沒有新羅的親戚,本官倒要看一看是怎麽一迴事,難道他又把家安到新羅去了?”
其實柳玉如的心裏也很好奇,她與高峻兩人一致對外不假,但在這種事情上,她比誰都急切。有高審行發話,那她拆了信,高峻也不會怪自己了。
眾人看她拆了信,低頭去看,安氏問道,“玉如,是什麽事?我猜是那個女王寫來的吧?不然怎麽單單新羅女王來了一趟,他就有了新羅的家信。”
柳玉如紅著臉道,“三嫂,你猜對了。”
高審行問,“可不可念?讓老夫看看他又是怎麽招惹了女王!”
柳玉如念道:“……長安一別逾月,妾百般思念,途中無趣,唯有君影時時浮現。今日已經海路抵國,但情神懨懨、食不甘味,已無心國事了。”
大廳裏鴉雀無聲,都在聽著,新羅一個無心國事、神情懨懨的女子不是女王是誰!
“還有嗎?”高審行問。
柳玉如不念了,但人們還在等著,瑤國夫人說,“大人,不能再念了,下麵都是兩個人的私話,不好在這裏念。”
金善德在信中還說,“金相伊說,妾怕是已有身孕了,但須再看上兩月方可確認。但妾已聞之數喜,如得大人之恩,則新羅有托了!”
金善德說,她暫且不想將這件事公之於眾,她擔心,萬一腹中真有了孩子,公布過早的話會有人謀算、令她不能安心養胎。
金善德也沒有在國內公布大唐皇帝賜婚的詔書,更不打算很快公布她與大唐尚書令的婚事。這兩件大事,得在情形最為緊要的時機說出,而現在還沒到那個時候呢。
讓新羅國內各方麵手握兵權、且對女王有意的將領們在什麽時候聽這個消息,真是個技術活兒。但人言快如風,大海也擋不住,柳玉如知道不能在這裏念了。
高審行喝道,“他可真行,新羅女王來長安,老夫也聽說了,但他怎麽敢順手牽羊呢!陛下可知道?萬一怪罪下來,我們高府都要吃他的掛落……”
柳玉如道,“陛下當然知道,”
高審行就不說話了,興祿坊這麽多人,從這封新羅來信中,總算將心中的疑問落在了實處。如果是陛下允許,那便是高府無人能比的另一份榮耀。
酒至半酣,高峻還是未到場。
高審行雖然心有不快,也不能過多的表現,高峻畢竟是尚書令,掌管著六部,那麽日理萬機是一定的。
但是,中書令褚遂良、兵部侍郎李士勣來訪。
高審行不顧幾位哥哥發不發話,吩咐,“快,快請進來。”
又是一番寒暄,請二位大人入座。褚遂良道,“審行兄在黔州混的風聲水起,連陛下和太子殿下也是知道的。”
李士勣剛剛在兵部得知,尚書令高峻不知聽到了什麽事,逃跑似的匆匆趕去了子午峪。他出來時遇到了褚大人,一打聽才知是黔州刺史來了,於是就也跟過來拜訪。
李士勣說,“刺史大人的政聲舉國皆知,前些日子太子殿下、多位重臣在議政時還提到,有意由高大人出任太子右庶子之職呢。”
一位中書令、一位英國公,聽到黔州刺史到京的消息便立刻趕過來,這個麵子真是不小。
更讓高審行心花怒放的,是李士勣說出來的這個絕項內幕,那便是有七成的把握了!
太子右庶子,未來儲君理所當然的文膽,那可是從三品的職事,地位清高而且尊崇。如果再加上個“同中書門下”,便也是個掛名的宰相。
那麽閣老離世之後,高府又一次的繁盛,就算是貨真價實地由老五家來承擔了。
高審行謙虛地對兩位來訪的大人說道,“這些言傳還是不便多說的,高某可不像那些晚輩,想些功名之事在所難免,但勇於任事還是做得到的。”
吃過了飯,褚大人和李士勣告辭離府,尚書令仍然不到。
永寧坊的女人、孩子們亂哄哄地迴了永寧坊,興祿坊的官員們也都迴衙做事,高審行想了想,起身往吏部而來。
他來找侍郎郝處俊,要再核實一下李士勣所說的到底有幾成真實。如果在這裏能碰上高峻,那就更好。
郝大人對高府來的員官員十分的熱情,拉高審行到他的房間私聊,還親自給黔州刺史沏茶、迴憶閣老在世時對他的照顧之情。
郝侍郎說,他將盡快將高審行迴京的事傳遞到內侍省,由內侍省安排外官入京的奏報,興許皇帝陛下會親自接見他。
另外,吏部考功之事,他請高審行放心,“以高大人在黔州的政績、政聲,考察一個上上等不會成問題。”
幾句話,高審行便問到了右庶子一事,“難道兵部李侍郎說的都是真的?本官有些不信呀。”
郝大人說。“早朝上的確說過此事,為此太子殿下還誇獎過刺史大人。”
高審行饒有興趣地問,“殿下能誇我什麽呢!”
郝侍郎道,“太子殿下誇高刺史高風亮節,不以功名為重。”
“看來還是太子最了解在下了,但太子具體是怎麽說的?”
郝侍郎吞吞吐吐地說,“鷂國公說……刺史大人無意入京任職,而且身體聽說也不大好……但他的擔心也不是沒有道理……”
……
從吏部出來,高審行氣得無疾六獸,感覺連北都找不著了,原來極力阻擋他升入從三品太子右庶子之位的不是別人,是高峻!
郝大人說得委婉,難道他聽不出來?!本官身體不好麽?本官都不知道自己身體不好,你個小子倒先知道了。
他從郝大人處得知,高峻不迴府上相見,原來是躲去子午峪了,那他就也趕過去。
不然,一位從黔州大老遠趕過來刺史,到長安之後不去祭掃亡父的靈柩、隻知往吏部跑,這不太像話。
黔州刺史帶了隨從,馬不停蹄地又趕去了子午峪,但他在子午峪隻見到了六弟高慎行夫婦,高峻前後腳兒,又溜了。
這事有點奇怪,仿佛高峻預知到與黔州刺史的見麵可能會有不愉快似的,成心與高審行捉迷藏。
老六高慎行看出了五哥臉色上極力隱忍的不快,高峻突然跑過來,也委婉地對高慎行講過他的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