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雖然西州大都督高峻自從一入府就沒有再露麵,但高審行有個感覺:原來因為要給黔州災情定責、而在黔州官場上引起的推諉、搖擺、觀望、抱怨,以及因為竊竊私語、引起的與刺史離心離德的現象,一下子消失不見了。
刺史大人的威嚴仿佛一下子又迴來了。
他把西州長史蘇殷寫就的奏章,一下子摔在他那些屬下的麵前。
知道了奏章的內容以後,澎水縣縣令張佶低下了頭,原來暗中與其隨聲附和的石城縣、信寧縣縣令也噤聲了。
蘇殷在坐,想起當初李引未失勢時,因為水渠貫通時所起的齷齪,石城縣和信寧縣的兩位縣令還曾站在李引一邊。
但黔州的災情出乎人們的意料,在丟官罷職的危險之下,他們又跑到張佶那邊抱團兒去了。
連她都有些奇怪,高峻突然出現在黔州引起的悄然變化,好比一座林子裏各種各樣的鳥兒正嘰嘰喳喳吵鬧不休,忽然有一隻雕兒的身影掠過了林子上空,林子裏霎時安靜下來。
她暗笑,不知一隻裝病的雕兒怎麽就有這樣大的影響。
關於高峻此次的出行,蘇殷和崔嫣已私下裏問過,他到黔州來不穿官袍,就是為了防止引發高審行的不快。
想想吧,父子二人同時出現在黔州眾官員麵前,老子是四品,兒子是三品,一向以黔州老大自居的高審行要怎麽不舒服!萬一刺史再當眾訓斥起西州大都督來,那高峻也不舒服了。
因而取了個折中,官袍不穿、護衛要帶。
四十八名護衛就是柳玉如決定讓他帶的。柳玉如說,平時護衛可不帶,但去黔州必是要帶的,這個排場務必要講,要讓黔州那些大小官兒們知道,去的是三品大都督。
再看一看張佶的反應,原先私底下聲言、能找出一打兒證人的囂張瞬間不見了。蘇殷估計著張佶的心中也有個掂量——他再牛,總牛不過劍南道那些軍界政界位高權重的人精們。
高峻去劍南道平亂時是隻身前往、是個西州別駕。而眼下是大都督,身邊又是護衛又是長史,力量比在劍南道時無疑要大得多得多得多。
這些官員們老老實實地坐在一起,至少明白了一件事,黔州災情的上報已經迫在眉睫,再拖延下去,恐怕影響就不亞於這次災情了。
但西州大都督的病情仿佛沒有一點好轉,刺史在手下們麵前憂心忡忡,一連幾頓飯,高峻都沒有吃下去幾口,有些站都站不穩的樣子。
這是一位父親對久不見麵的兒子的擔憂,刺史對他們說,“你們先議論一下,我迴後宅看一看。”
於是西州女長史陪著刺史父親大人一起迴後宅,卻發現高峻不在,高甜甜和樊鶯也不在。
崔嫣對他們說,高峻借著外邊陽光好,試著帶了甜甜到野外去曬一曬,於病情是有好處的。
然後,崔嫣再拉住父親,有些撒嬌地說不讓他迴前邊去,“為著李引的婚事,母親已經有些忙不開了!”
然後隻有西州的蘇長史迴來、見這些重又有些交頭結耳的黔州官員。她對他們說,“父親大人走不開,”於是這些人便暫放下災情、擔心起西州大都督的病情來。
蘇長史道,“事情不能擱著不動,刺史大人不在,至少我們可以先估算一下此次災情的損失,到時刺史大人寫奏章時,也好有的放矢。”
蘇殷態度上也是有些變化的,她變得主動起來。刺史不在場,她便是在座中品級最高的官員,又是帶詔到黔州攜助抗旱的,人們不能不聽。
於是,先有黔州府庫的掌管官員進行陳述,然後各縣的官員們再說本縣的詳細災情。
他們發現,自大雨過去之後這麽多天,這應該是他們頭一次心無旁騖地、不摻雜任何無關情緒地說起這件事。
最後,蘇殷道,“損失不大嘛,前幾天是我們自己把自己嚇到了。”
她的這句話讓眾官員有些不解,這樣的損失還敢說不大!難道是她從西州大都督那裏取了什麽經來?
她說,黔州年初的開荒,幾乎把原有的土地一下子翻了一倍。雖然這次大雨把六縣衝垮了四縣,但我們還有都濡縣、洋水縣各保了八、九成的收成。
那麽按著兩縣翻倍的土地計算,黔州今年總的收成,至少相當於去年四座縣的收成了。長史開導道,“列位想想吧,去年黔州五縣,我們在這樣大的災情麵前,仍能取得四縣的收成!”
“如果不是因為刺史大人在年初就一力地在督促開荒,黔州怎麽能抵住這樣大的災情?試問臨近各州,今年有哪個州能夠保得住八成的年景!?”
人們不由得對刺史大人肅然起敬,可不就是這個理!如果都濡縣和洋水縣不開荒,那麽收成隻算保住了五縣中的兩縣。
西州長史道,“至於那些新開墾的荒地,在雨前我們每個人都是有些期待的,期待收成會更多一些。但是這裏有了天災啊,今年的收成雖然沒有了,但土地還在呢!這對我們明年加倍地奪迴損失,難道不是一大利好麽?”
群情激奮,這樣說起來責任也沒多大,犯不上斤斤計較了。有官員低聲說,“唉!若是早上兩天、隻須兩天!按著李引大人的吩咐砸開石渠,那會是什麽成色!”
女長史道,“那些引水的設施除了都濡縣盈隆嶺的水車被雷擊毀,其餘都算完好。明年,如果黔州剩下澎水、洪杜、石城、信寧四個縣的石渠,都按著六縣都水使李引大人的意見做過改造,難道我們不會加倍地把損失奪迴來?
轉眼間,在座的就隻剩下了澎水縣縣令張佶悶悶不樂,收成說得過去,但鹽井呢?隻有澎水縣有鹽井被淤,他總跑不掉幹係。
但是再偷眼看那些各縣的同僚,已經沒有人再多看他一眼,都去圍著西州女長史獻殷勤了。
看看天色不早了,而刺史大人一直沒有再返迴前廳。讓眾人散去後,蘇殷到後宅來,發現高峻、樊鶯、甜甜三人仍未迴來。
但刺史大人臉色好了許多,態度也和順了許多。她不知道,就在她引導著黔州眾官員們分析今年災情的時候,刺史大人曾經輕步移過去,站在門後聽了一會兒。
他現在的心情也很好。因為蘇殷當眾把今年抗災的、還算說得過去的結局,與自己年初的開荒聯係起來、而且似乎立刻取得了眾官員們的共識,使他漸漸被動搖的威信一下子穩當了許多。
隻是接下來仍然要從速確定相關的責任,不然黔州的情況再晚報上去、等著長安問下來,那就極為被動了。
這件事是個門檻,總得抬腳邁過去才成,但刺史大人不知道應該先邁哪隻腳。他關心地問女兒,“峻兒怎麽還不迴來,可不要暈在山上半路。”
崔嫣笑道,“有樊鶯在呢!再說也該迴來了,我們不必擔心。”
雖然西州大都督高峻自從一入府就沒有再露麵,但高審行有個感覺:原來因為要給黔州災情定責、而在黔州官場上引起的推諉、搖擺、觀望、抱怨,以及因為竊竊私語、引起的與刺史離心離德的現象,一下子消失不見了。
刺史大人的威嚴仿佛一下子又迴來了。
他把西州長史蘇殷寫就的奏章,一下子摔在他那些屬下的麵前。
知道了奏章的內容以後,澎水縣縣令張佶低下了頭,原來暗中與其隨聲附和的石城縣、信寧縣縣令也噤聲了。
蘇殷在坐,想起當初李引未失勢時,因為水渠貫通時所起的齷齪,石城縣和信寧縣的兩位縣令還曾站在李引一邊。
但黔州的災情出乎人們的意料,在丟官罷職的危險之下,他們又跑到張佶那邊抱團兒去了。
連她都有些奇怪,高峻突然出現在黔州引起的悄然變化,好比一座林子裏各種各樣的鳥兒正嘰嘰喳喳吵鬧不休,忽然有一隻雕兒的身影掠過了林子上空,林子裏霎時安靜下來。
她暗笑,不知一隻裝病的雕兒怎麽就有這樣大的影響。
關於高峻此次的出行,蘇殷和崔嫣已私下裏問過,他到黔州來不穿官袍,就是為了防止引發高審行的不快。
想想吧,父子二人同時出現在黔州眾官員麵前,老子是四品,兒子是三品,一向以黔州老大自居的高審行要怎麽不舒服!萬一刺史再當眾訓斥起西州大都督來,那高峻也不舒服了。
因而取了個折中,官袍不穿、護衛要帶。
四十八名護衛就是柳玉如決定讓他帶的。柳玉如說,平時護衛可不帶,但去黔州必是要帶的,這個排場務必要講,要讓黔州那些大小官兒們知道,去的是三品大都督。
再看一看張佶的反應,原先私底下聲言、能找出一打兒證人的囂張瞬間不見了。蘇殷估計著張佶的心中也有個掂量——他再牛,總牛不過劍南道那些軍界政界位高權重的人精們。
高峻去劍南道平亂時是隻身前往、是個西州別駕。而眼下是大都督,身邊又是護衛又是長史,力量比在劍南道時無疑要大得多得多得多。
這些官員們老老實實地坐在一起,至少明白了一件事,黔州災情的上報已經迫在眉睫,再拖延下去,恐怕影響就不亞於這次災情了。
但西州大都督的病情仿佛沒有一點好轉,刺史在手下們麵前憂心忡忡,一連幾頓飯,高峻都沒有吃下去幾口,有些站都站不穩的樣子。
這是一位父親對久不見麵的兒子的擔憂,刺史對他們說,“你們先議論一下,我迴後宅看一看。”
於是西州女長史陪著刺史父親大人一起迴後宅,卻發現高峻不在,高甜甜和樊鶯也不在。
崔嫣對他們說,高峻借著外邊陽光好,試著帶了甜甜到野外去曬一曬,於病情是有好處的。
然後,崔嫣再拉住父親,有些撒嬌地說不讓他迴前邊去,“為著李引的婚事,母親已經有些忙不開了!”
然後隻有西州的蘇長史迴來、見這些重又有些交頭結耳的黔州官員。她對他們說,“父親大人走不開,”於是這些人便暫放下災情、擔心起西州大都督的病情來。
蘇長史道,“事情不能擱著不動,刺史大人不在,至少我們可以先估算一下此次災情的損失,到時刺史大人寫奏章時,也好有的放矢。”
蘇殷態度上也是有些變化的,她變得主動起來。刺史不在場,她便是在座中品級最高的官員,又是帶詔到黔州攜助抗旱的,人們不能不聽。
於是,先有黔州府庫的掌管官員進行陳述,然後各縣的官員們再說本縣的詳細災情。
他們發現,自大雨過去之後這麽多天,這應該是他們頭一次心無旁騖地、不摻雜任何無關情緒地說起這件事。
最後,蘇殷道,“損失不大嘛,前幾天是我們自己把自己嚇到了。”
她的這句話讓眾官員有些不解,這樣的損失還敢說不大!難道是她從西州大都督那裏取了什麽經來?
她說,黔州年初的開荒,幾乎把原有的土地一下子翻了一倍。雖然這次大雨把六縣衝垮了四縣,但我們還有都濡縣、洋水縣各保了八、九成的收成。
那麽按著兩縣翻倍的土地計算,黔州今年總的收成,至少相當於去年四座縣的收成了。長史開導道,“列位想想吧,去年黔州五縣,我們在這樣大的災情麵前,仍能取得四縣的收成!”
“如果不是因為刺史大人在年初就一力地在督促開荒,黔州怎麽能抵住這樣大的災情?試問臨近各州,今年有哪個州能夠保得住八成的年景!?”
人們不由得對刺史大人肅然起敬,可不就是這個理!如果都濡縣和洋水縣不開荒,那麽收成隻算保住了五縣中的兩縣。
西州長史道,“至於那些新開墾的荒地,在雨前我們每個人都是有些期待的,期待收成會更多一些。但是這裏有了天災啊,今年的收成雖然沒有了,但土地還在呢!這對我們明年加倍地奪迴損失,難道不是一大利好麽?”
群情激奮,這樣說起來責任也沒多大,犯不上斤斤計較了。有官員低聲說,“唉!若是早上兩天、隻須兩天!按著李引大人的吩咐砸開石渠,那會是什麽成色!”
女長史道,“那些引水的設施除了都濡縣盈隆嶺的水車被雷擊毀,其餘都算完好。明年,如果黔州剩下澎水、洪杜、石城、信寧四個縣的石渠,都按著六縣都水使李引大人的意見做過改造,難道我們不會加倍地把損失奪迴來?
轉眼間,在座的就隻剩下了澎水縣縣令張佶悶悶不樂,收成說得過去,但鹽井呢?隻有澎水縣有鹽井被淤,他總跑不掉幹係。
但是再偷眼看那些各縣的同僚,已經沒有人再多看他一眼,都去圍著西州女長史獻殷勤了。
看看天色不早了,而刺史大人一直沒有再返迴前廳。讓眾人散去後,蘇殷到後宅來,發現高峻、樊鶯、甜甜三人仍未迴來。
但刺史大人臉色好了許多,態度也和順了許多。她不知道,就在她引導著黔州眾官員們分析今年災情的時候,刺史大人曾經輕步移過去,站在門後聽了一會兒。
他現在的心情也很好。因為蘇殷當眾把今年抗災的、還算說得過去的結局,與自己年初的開荒聯係起來、而且似乎立刻取得了眾官員們的共識,使他漸漸被動搖的威信一下子穩當了許多。
隻是接下來仍然要從速確定相關的責任,不然黔州的情況再晚報上去、等著長安問下來,那就極為被動了。
這件事是個門檻,總得抬腳邁過去才成,但刺史大人不知道應該先邁哪隻腳。他關心地問女兒,“峻兒怎麽還不迴來,可不要暈在山上半路。”
崔嫣笑道,“有樊鶯在呢!再說也該迴來了,我們不必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