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他強按下有些躁動的心緒,招唿著人們幹活兒,先在平伸出崖頭的框架上鋪上厚實的木板、弄一架堅固的平台出來,接下來才是重點。


    他的計劃是將舀水木車建在平台上。從這裏到底下的潭麵有十來丈的高度,水車須借人力或畜力才行。


    然後在上邊還要修好蓄水池,池外修引水渠相連,把水引到沿坡的土地上去。


    “李引,原來就是引水。”他心裏這麽想了一下,原來冥冥中都有定數,隨便取個名字也暗含著神秘消息。


    他這麽幹不為功名、不為地位,隻是不想讓崔穎失望。李引知道,讓自己再一次恢複以往的地位,就算是她唯一的一個大心願,也許這就是自己能為她做的,他得做。


    還有盈隆嶺這個地方,他不想讓這裏幹旱,他得做。


    晚上時,李引拖著有些疲倦的身子迴到了他的小院子。


    本來,在縣衙的後院有屬於他的宅子。馬洇罷職後,宅子早給新縣令騰出來了,但李引一直沒搬。他打開院門,想起了丫環對他說過的話,不由得真是豎起耳朵聽了聽。


    李引就聽到一陣唧唧的聲音,是從窗子前的一隻木箱中發出來的。他走過去,端起木箱,知道裏麵是兩隻什麽樣子的小生命。它們倦縮在木箱的一角兒,被人打擾後出現了片刻的騷動。


    李引將木箱端著、再開了門,進到堂屋中點了燈。


    他先看到了地上放著桌子,一邊擺一隻小凳子,上邊有那主仆兩人中午吃剩下的飯菜,還擺著用過的碗筷。


    他將小木箱找個地方放好,同時感激她們都不是操持家務的人,也沒有收拾碗筷的習慣、能讓他迴家來看到這一幕。


    他站在桌邊、猜測哪一邊是崔穎坐過的,然後在她對麵的凳子上坐下來。


    然後又起來取了酒——那是同僚們恭賀他榮升時送的,以他的酒量一次也未動過。


    他取兩隻杯子,自己的倒了,再把對麵的杯子也倒滿了。然後舉起自己的,衝著對麵大聲道,“夫人,請!李引連酒都不怕了,還怕了什麽幹旱!小人一定不讓夫人失望!”


    說罷,他從未有過的、將一大杯酒仰脖兒灌了下去。


    過了一陣子,院門被人輕輕地推開了,上次那個隔院子的村姑探身進來,父母讓她提了些飯菜過來看李縣令。他們都知道攀上縣令的親戚是個怎麽美好的將來。


    她一進院子,便隔了大開的房門、看到李大人已經伏倒在桌子上人事不知。於是趕緊進來。


    她時常與父母下地幹活兒,有力氣將酒醉的李大人從桌邊攙扶起來、再扶他在床上躺好。被子鬆鬆軟軟,她掀開來替他蓋好。


    而此時,李大人卻忽然清醒了一瞬,一把牽住村姑的手,朦朧著目光看了看她,說道,“你不是她,算是她……也不敢再錯了……螻蟻……喝了酒也不會……你迴去吧。”


    他腹中難受,十分痛苦地在床上躬起身子,揮手讓她離去。


    ……


    天時已快過了播種的時候,黔州各縣還在忙於播種。


    刺史高審行,已經有些日子沒到新呂氏那裏去了,為了有別於那個與馬洇一起偷偷取笑自己的呂氏,他把這一個稱作新呂氏,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他忙著奔走各縣,拉著各縣的縣令大人到他們的地麵上去,視察民役們擔水澆地的情況。他的心情總是不大好,脾氣動不動就發作出來,罵他們時一點都不留情麵。


    一場小雨沒下,漫山遍野的,都是擔著擔子、從十幾裏遠的河邊取水的民役們。他們將水擔到地裏,有人拿著水瓢,像分油一樣地給每個下了種的土坑裏灑上幾滴。


    因為土地的麵積擴大到近兩倍,各縣的種子都不大夠用,刺史大人勒令黔州倉拿出糧種來。倉令為難地迴稟,“大人,要留些餘富……”


    高審行道,“餘富幹什麽?有苗就不愁長,明年缺不了你的,快發!”


    他對同行的那些縣令們道,“你們看一看都濡縣!那是什麽成色!哎,老縣倒讓新並入的縣比下去了,讓我說你們什麽好!”


    有縣令低聲分辨道,“大人偏心,多數時候在都濡,到我們這裏來過幾次?連刺史夫人都住在了都濡,都濡縣哪能不好!”


    高審行喝道,“這就更說明了官員們重視的作用,你不努力,還敢攀比!”


    縣令連忙道,“刺史大人冤枉卑職了,我縣已經抓緊了時機,先將那些山勢低窪處下了種子,大人看那裏,不是都鑽出苗來!”刺史大人的臉色這才好看了些。


    最讓他滿意的,正是自己府中走出去的內衛李引。這個人頭腦清楚、還懂得替上司遮掩私事。兩個呂氏的事情李引都知道,但他一直在替自己遮掩,有好幾次夫人或是遣人、或是親自到都濡縣去送東西,都憑了這個李引會做事,沒讓夫人一步趕上。


    尤其是他從盈隆嶺下取水的法子,簡直就是神來之筆!既節省了大量的人力,又提高了灌溉效率。


    他先去看過,嶺上有一架高大的畜力水車,懸崖的半腰還有一架。半腰處的水車是人力的,從懸崖上攀著軟梯下到那裏的平台,先將水提到這裏的木池中打個接力,上邊的水車再由這裏提水,就這樣將水從十來丈深的潭裏提上去了。


    而在盈隆嶺上,有一座石砌的大水池,安著放水的閘門,水池連接著用方石修下來的水渠,曲曲折折,不但將整座盈隆嶺都澆了,還一直通到嶺下另一座水池子,遠處的民役就從這裏擔水,省下了十來裏的路程。


    放眼黔州各縣,也許隻有都濡縣才是個亮點。而都濡縣恰以盈隆嶺為亮點,莊稼長勢最好,看了讓人賞心悅目。


    兩天前,宗正寺少卿樊伯山剛剛返迴長安,他帶著樊大人直奔盈隆嶺,讓他看那裏抗旱的喜人局麵。


    高審行知道樊大人是高峻三夫人樊鶯的親叔叔,他相信從高峻和樊鶯那裏的關係,樊伯山一定會如實將盈隆嶺的情況直達聖聽。


    他陪著樊大人去的時候,嶺上的人已經用不了那麽多,但李縣令在那裏,還有刺史夫人崔氏。


    高審行特意向樊大人示意自己的夫人,讓他看看黔州抗旱是不分內外和貴賤的。


    高審行不知道的是,樊伯山一到盈隆嶺,就認出了李引是誰,別看他臉上多了一道刀疤。李引當時有些尷尬,但刺史夫人馬上私下裏提醒樊大人,不要當著刺史的麵叫出“李彌”這個名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之絕版馬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風暗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風暗刻並收藏大唐之絕版馬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