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問尊駕是?”玉真這人就信奉一個原則,禮多人不怪,就算他內心是目中無人,嘴上不說、臉上也不表現出來。
萬沒想到,林雲隔空給了他一巴掌,“區區螻蟻,有何資格知曉本座名諱?”
“是……”
“本座問你,你二人來自何方,下來作甚?”
“尊駕,我們是來自第三重天……”
根據這玉真介紹,第三重天基本是兩家獨大,表麵由淩雲皇朝統領,一片歌舞升平、安詳和諧。除此之外還有個悟天劍宗,也是唯一的修行宗派。
在那個地方,先天生靈境以及脫凡一重境,基本屬於最低下的存在,遍地皆是。
可數日之前,原本安靜的日子被突然竄上來的龍紋柱給攪亂了,誰也搞不清楚這是怎麽迴事,當真是捅破了天,甚至都頂到了第三重天之外,所以無人敢輕舉妄動,全力調查中。
既然這龍紋柱是於下方凸起,自然就要把精力對準第一、二重天,淩雲皇朝委托悟天劍宗,派遣些弟子來日夜守護。
這不是,方才林雲吞噬雷龍珠,上麵的人感受到了靈力波動,就讓他二人下來瞧瞧。
本來嘛,第二重天的高手並不多見,即便有什麽異常情況,以他們各自脫凡四重境的修為,即便是不敵,也不至於丟了性命。
誰想到他們下來就碰到林雲這等恐怖如斯的存在!還以為走錯地方,誤入了大仙們所在的世界。
這玉真一邊口齒清楚的描述著,腦袋裏卻在想象林雲那真龍真身,可謂是一心二用。
林雲見他腦袋靈光而且頗為懂事,便決定加以利用,即刻祭出恐懼寶珠,手指輕點其眉間,刻上了菱形的奴役印記。
“玉真,從今往後,汝歸我妖神宗旗下,於本座身邊左右聽命,如有違抗,必死無疑。”
這段話就如同是強行的命令,那種氣魄讓玉真根本不敢想象如何去對抗。而且,他最為震驚的便是妖神宗這三個字。
那是連悟天劍宗掌門和各首座們都談之色變的存在!
這……
這人到底是何來曆!?
莫非真是那真龍之尊!?
這世界……
真的有龍嗎!?
“本座需要你指引著前往第三重天,入你悟天劍宗門中,你可知該如何去做?”
“屬下知道。”
“如此甚好,那這便走吧。”
二人順著那龍紋柱而上,穿越雲層高處之後不久,開始感受到一股極不友好的力量波動。
玉真停下,對天開口道,“守門將軍,我乃悟天劍宗門下弟子,方才下去之人。”
“你身旁乃何人?”這四周並無其他人,聲音仿佛是憑空出現一般。
林雲睥睨一笑,所謂的守門將軍倒是會偷奸取巧,真身不在此處,倒是於此留下了一縷靈力,若有意外可轉瞬即至,修為必然不俗,否則也不可能堪此大任。
“迴將軍的話,此事說來話長,弟子擔心叨擾將軍,加之弟子有事要向師兄和首座們稟報,不知將軍可否放行?”
“本將軍問你,方才你是二人同行,為何不見另外一人?”
玉真像模像樣的歎了口氣,搖頭道,“師弟已遭毒手,若非這位兄弟出手相助,怕是弟子也迴不來了。”
說完這話,那股不友好的力量波動開始減弱,似是給人一種非常不屑的感覺。在那將軍看來,區區二重天的地方,怎麽會死在那裏?這下去的倆人如同廢物一般。
“去吧。”
“多謝將軍。”
守門將軍撤開了防禦屏障,林雲二人便繼續順著龍紋柱爬升,很快就來到了第三重天。
這裏風景優美環境宜人,倒是與下麵沒什麽太大的差別。整個第三重天皆是被高聳入雲的山峰包裹著,除了上下,沒有其餘方向的出入口。
向前看去,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淩雲皇朝的領地所在,整個皇朝頭頂都籠罩著七彩祥雲,緩緩飄蕩、不時變換色澤,這便是其氣運所在。
不過,淩雲皇朝的氣運,跟第一重天那兩皇朝氣運有著天壤之別,以林雲現在的修為,怕暫時還吞不了呢。
不急,本座眼中所見便已是囊中之物,時間問題罷了。
“主公你看。”玉真指向了正北方向,那最高一處的山峰便就是悟天劍宗所在,那裏靈氣充溢,單是以肉眼觀之模糊不清,給人一種至高無上的感覺。
林雲睥睨一笑,哼!雕蟲小技、故弄玄虛。
“走吧。”
玉真引著林雲慢慢踏空而行,給他介紹淩雲皇朝各地情況。唯獨到了都城所在地之時繞開那範圍,變換方向不再直行。
這淩雲皇朝共分六府十二郡,如眾星拱月般包裹著都城。所謂六府,乃是六位王爺的封地。文、武、經、占、內、律,六位王爺各司其職。
至於其他的方麵,還沒等玉真介紹,就遇到了前來接引的兩位師兄,說是簫門首座喚玉真前去匯報,便就加快了速度前往。
這宗派雖名為悟天“劍”宗,實則其下有四門,各自修行不同功法路數。
悟天劍宗的祖師爺於創立宗派之時於山門山峰上刻下詩句:
一簫、一琴、一花、一劍,一壺美酒,又該添上幾分憂愁。
所以便是簫門、琴門、花門、劍門,這四門。
悟天劍宗的格局非常簡單,中央處是寬大的圓形場地,其餘斜方向四角分別是四門所在地。而西北方向便就是簫門所在,前往那處又見一小山門。
方才於西南方向路過時,那方向遠遠便傳來股迷人的芳香味道,那是花門之所在,其下皆是女弟子,其餘三門則皆為男弟子。
說這簫門的景色當真是讓人哭笑不得。此處並無一花、一草、一木,盡是滄桑、空洞、枯萎之象。
倒是不少形狀各不相同的石碑平地而起,胡亂排列的毫無章法,上麵刻著的都是曲目古譜,極為高深。
最要命的是,琴門自創立起開始便有個鐵定的規矩,門下弟子不得超越石碑高度前行,就非要讓大家來來迴迴繞著這如同迷宮一般的石碑陣。
也算是祖師爺用心良苦吧,讓弟子們於行走中都要參悟石碑上所記載的古譜以修行。
萬沒想到,林雲隔空給了他一巴掌,“區區螻蟻,有何資格知曉本座名諱?”
“是……”
“本座問你,你二人來自何方,下來作甚?”
“尊駕,我們是來自第三重天……”
根據這玉真介紹,第三重天基本是兩家獨大,表麵由淩雲皇朝統領,一片歌舞升平、安詳和諧。除此之外還有個悟天劍宗,也是唯一的修行宗派。
在那個地方,先天生靈境以及脫凡一重境,基本屬於最低下的存在,遍地皆是。
可數日之前,原本安靜的日子被突然竄上來的龍紋柱給攪亂了,誰也搞不清楚這是怎麽迴事,當真是捅破了天,甚至都頂到了第三重天之外,所以無人敢輕舉妄動,全力調查中。
既然這龍紋柱是於下方凸起,自然就要把精力對準第一、二重天,淩雲皇朝委托悟天劍宗,派遣些弟子來日夜守護。
這不是,方才林雲吞噬雷龍珠,上麵的人感受到了靈力波動,就讓他二人下來瞧瞧。
本來嘛,第二重天的高手並不多見,即便有什麽異常情況,以他們各自脫凡四重境的修為,即便是不敵,也不至於丟了性命。
誰想到他們下來就碰到林雲這等恐怖如斯的存在!還以為走錯地方,誤入了大仙們所在的世界。
這玉真一邊口齒清楚的描述著,腦袋裏卻在想象林雲那真龍真身,可謂是一心二用。
林雲見他腦袋靈光而且頗為懂事,便決定加以利用,即刻祭出恐懼寶珠,手指輕點其眉間,刻上了菱形的奴役印記。
“玉真,從今往後,汝歸我妖神宗旗下,於本座身邊左右聽命,如有違抗,必死無疑。”
這段話就如同是強行的命令,那種氣魄讓玉真根本不敢想象如何去對抗。而且,他最為震驚的便是妖神宗這三個字。
那是連悟天劍宗掌門和各首座們都談之色變的存在!
這……
這人到底是何來曆!?
莫非真是那真龍之尊!?
這世界……
真的有龍嗎!?
“本座需要你指引著前往第三重天,入你悟天劍宗門中,你可知該如何去做?”
“屬下知道。”
“如此甚好,那這便走吧。”
二人順著那龍紋柱而上,穿越雲層高處之後不久,開始感受到一股極不友好的力量波動。
玉真停下,對天開口道,“守門將軍,我乃悟天劍宗門下弟子,方才下去之人。”
“你身旁乃何人?”這四周並無其他人,聲音仿佛是憑空出現一般。
林雲睥睨一笑,所謂的守門將軍倒是會偷奸取巧,真身不在此處,倒是於此留下了一縷靈力,若有意外可轉瞬即至,修為必然不俗,否則也不可能堪此大任。
“迴將軍的話,此事說來話長,弟子擔心叨擾將軍,加之弟子有事要向師兄和首座們稟報,不知將軍可否放行?”
“本將軍問你,方才你是二人同行,為何不見另外一人?”
玉真像模像樣的歎了口氣,搖頭道,“師弟已遭毒手,若非這位兄弟出手相助,怕是弟子也迴不來了。”
說完這話,那股不友好的力量波動開始減弱,似是給人一種非常不屑的感覺。在那將軍看來,區區二重天的地方,怎麽會死在那裏?這下去的倆人如同廢物一般。
“去吧。”
“多謝將軍。”
守門將軍撤開了防禦屏障,林雲二人便繼續順著龍紋柱爬升,很快就來到了第三重天。
這裏風景優美環境宜人,倒是與下麵沒什麽太大的差別。整個第三重天皆是被高聳入雲的山峰包裹著,除了上下,沒有其餘方向的出入口。
向前看去,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淩雲皇朝的領地所在,整個皇朝頭頂都籠罩著七彩祥雲,緩緩飄蕩、不時變換色澤,這便是其氣運所在。
不過,淩雲皇朝的氣運,跟第一重天那兩皇朝氣運有著天壤之別,以林雲現在的修為,怕暫時還吞不了呢。
不急,本座眼中所見便已是囊中之物,時間問題罷了。
“主公你看。”玉真指向了正北方向,那最高一處的山峰便就是悟天劍宗所在,那裏靈氣充溢,單是以肉眼觀之模糊不清,給人一種至高無上的感覺。
林雲睥睨一笑,哼!雕蟲小技、故弄玄虛。
“走吧。”
玉真引著林雲慢慢踏空而行,給他介紹淩雲皇朝各地情況。唯獨到了都城所在地之時繞開那範圍,變換方向不再直行。
這淩雲皇朝共分六府十二郡,如眾星拱月般包裹著都城。所謂六府,乃是六位王爺的封地。文、武、經、占、內、律,六位王爺各司其職。
至於其他的方麵,還沒等玉真介紹,就遇到了前來接引的兩位師兄,說是簫門首座喚玉真前去匯報,便就加快了速度前往。
這宗派雖名為悟天“劍”宗,實則其下有四門,各自修行不同功法路數。
悟天劍宗的祖師爺於創立宗派之時於山門山峰上刻下詩句:
一簫、一琴、一花、一劍,一壺美酒,又該添上幾分憂愁。
所以便是簫門、琴門、花門、劍門,這四門。
悟天劍宗的格局非常簡單,中央處是寬大的圓形場地,其餘斜方向四角分別是四門所在地。而西北方向便就是簫門所在,前往那處又見一小山門。
方才於西南方向路過時,那方向遠遠便傳來股迷人的芳香味道,那是花門之所在,其下皆是女弟子,其餘三門則皆為男弟子。
說這簫門的景色當真是讓人哭笑不得。此處並無一花、一草、一木,盡是滄桑、空洞、枯萎之象。
倒是不少形狀各不相同的石碑平地而起,胡亂排列的毫無章法,上麵刻著的都是曲目古譜,極為高深。
最要命的是,琴門自創立起開始便有個鐵定的規矩,門下弟子不得超越石碑高度前行,就非要讓大家來來迴迴繞著這如同迷宮一般的石碑陣。
也算是祖師爺用心良苦吧,讓弟子們於行走中都要參悟石碑上所記載的古譜以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