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比太子李承乾,更加著急的人,是候君集,候君集之所以那麽積極的將女兒嫁給太子李承乾,當然是看中了李承乾太子的身份了。


    一旦太子登基稱帝,他侯君集便是國丈了,候家的地位,當然也會水漲船高了。


    可現在太子這個位子,李承乾己經快要做不穩了,所以侯君集便提議,派刺客刺殺魏王李泰。


    隻要魏王李泰被殺了,便沒有人可以威脅到太子李承乾的位置,這個道理太子李承乾看的明白,侯君集當然也看的明白。


    在太子李承乾的同意下,侯君集便策劃了整個刺殺的計劃,派出去的殺手,都是他軍中的屬下,是絕對忠心於他的人。


    可這些殺手任務失敗之後,死了的話,當然不會出問題,但關鍵的是,魏王李泰正受到皇帝李世民的寵愛,派在魏王李泰身邊,保護他安全的高手不少。


    朝堂上的李世民,氣的黑著一張臉,他的愛子李泰,最近連續幾次,遭到刺客的刺殺,卻查不出幕後的指使者。


    其實很多地方,都暗指東宮太子是幕後元兇,但並沒有直接的證據。


    雖然李世民也懷疑過,是太子所為,但這個結果,又恰恰不是李世民願意看到的。


    “陛下!刑部己經掌握了刺客的線索,於今早成功抓獲了昨晚行刺的刺客,不過這些刺客都是死士,除了一名刺客,被我們極時控製住了,其餘的刺客都服毒自盡了。”刑部侍郎上前奏道。


    “都是一些飯桶,既然好不容易都抓到了,為什麽還會讓他們自盡了?”李世民怒聲說道。


    “迴稟陛下,這些刺客個個都在牙齒裏藏毒,實在是防不勝防,還請陛下恕罪。”刑部侍郎忙告罪道。


    “算了,隻要還有一個活口就足矣,馬上加緊審訊,務必想辦法撬開這名刺客的嘴,一定要查出誰才是幕後的指使者。”李世民說道。


    “臣遵旨,定不讓陛下失望。”


    太子李承乾多日不曾上朝,候君集下了朝之後,便急忙朝東宮太子府跑去了。


    刑部是什麽地方,侯君集太清楚了,隻要進了刑部,就沒有刑部撬不開的嘴。


    一旦刺客招供了,他候君集的末日就會到來,所以現在的侯君集,為了自保,便隻有一條路可以走了,那就是搶先發難,發動第二次玄武門之變,逼迫李世民退位。


    隻要扶著太子李承乾登基稱帝了,那一切不利的因素,都將不存在了。


    李世民做夢也不會想到,一場針對他的宮變,即將到來。


    刑部其實並沒有活抓到,行刺魏王李泰的刺客,他們手裏所擁有的,不過是一群刺客的屍體。


    今天在早朝上,完全是李世民和刑部侍郎自導自演的一場戲而已。


    李世民相信,藏在幕後的黑手,一定會得到這個消息,然後就會自亂陣腳,晚上極有可能,再冒險夜探刑部,以打探消息,或殺人滅口。


    隻要這些人敢來刑部鬧事,朝廷派在刑部周圍的高手,當然就有機會,真正的活抓到一批刺客了,隻要能撬開一個刺客的嘴,就已經足夠了。


    但關鍵的是,真正的幕後黑手侯君集,卻根本上就沒有想過,要派人手去刑部殺人滅口。


    太子李承乾知道了這個消息後,也是嚇的臉色慘白,六神無主,在聽了侯君集的打算之後,雖然心裏很不想走這條路,但一想到現在處境,兄弟相殘的事情一旦敗露了之後,父皇是絕對不可能饒了他的。


    當下,太子李承乾召集了所以忠於他的力量,秘密的商議了晚上三更後的行動計劃,太子府內的所有下人,都被禁止出東宮。


    夜晚,宮門緊閉,漆黑如墨。


    候君集率領十萬兵馬,團團包圍住了皇宮,忠於太子李承乾的東宮衛率,突然襲擊了皇城的東門。


    控製住了把守東門的禦林軍後,趁勢打開了東門,十萬兵馬魚貫闖入了皇城,迅速撲向其它的三門,打開內城門之後,將十萬兵馬全部放進了皇城後,關上了四門,並派兵防守,控製了四門。


    一場大戰拉開了序幕,防守內城的官兵,僅有一萬人,又怎麽會是侯君集十萬兵馬的對手。


    李世民早已經在大戰響起時,第一聲爆炸聲中,便己經醒來,隻是他此時後悔卻己經晚了。


    “這難道就是老天爺,對我李世民的報應嗎?”李世民長長的歎了一口氣說道。


    “傳令下去,讓大家都不要再做抵抗了,朕欠下的債,也該由朕來還了。”


    當侯君集出現在李世民麵前時,李世民心裏更是後悔,當初沒有聽從李藥師的勸告,提早防備候君集。


    早在李世民派侯君集,去向李靖學習兵法謀略時,侯君集便曾經向李世民告狀,說李靖不肯把全部的本領教給他。


    李世民傳召李靖時,李靖便說過,候君集這人天生反骨,一朝大權在握,日後必反,讓李世民要加以提防。


    並說他交給侯君集的本領,足夠讓他本本分分的,做一名帶兵打仗,開疆拓土的將軍,除非侯君集他想當皇帝。


    隻可惜那個時候,李世民並沒有將李靖的話放在心裏,並且越來越器重侯君集,毫不吝嗇的給侯君集加官晉爵,終於在今天嚐到了苦果。


    “陛下!你在皇帝的位置上,已經坐得夠久了,應該享享清福了,大唐的江山,就交給太子來治理吧!反正這江山,你早晚都是要交給太子的,現在就交給太子,不是很好嗎?”侯君集的臉上,帶著勝利的笑容說道。


    “候君集,朕悔不該當初,沒有聽信衛國公的話,對你這個天生反骨的小人,加以防範。這才有今天的後果。”李世民怒聲說道。


    “陛下,當年的玄武門之變,陛下不也是這麽做的嗎?陛下又有什麽資格來指責臣呢?


    哦!對了!你說,我現在應該是叫你陛下了,還是應該叫你太上皇呢?臣實在是有些糾結啊!哈哈哈……!”候君集暢快的大笑著。


    成王敗寇。自古都是如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華廚神在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是西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是西毒並收藏中華廚神在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