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這個東西名叫紅薯,口味甜軟,非常的好吃,還可以生吃,就像是吃水果一樣,又甜又翠。”周星星說著,親自動手用筷子抽進己經煮熟了的紅薯中,將紅薯放進了李世民身前的碗內,抬手示意著對李世民說道:“陛下請先嚐一嚐,絕對不會令你失望的。”


    李世民聞著紅薯煮熟後散發出的香氣,食欲頓生,忙用筷子夾了一點紅薯肉,小心的吃了一口,頓覺鬆軟異常,入口便有一股甜香味,十分的可口。


    “這紅薯真不錯,非常好吃,眾卿家都嚐嚐。”李世民一邊對大臣們說著,一邊不客氣的繼續吃了起來。


    “這紅薯和辣椒,都是以前從未曾聽聞過的東西,辣椒的口味獨特,就暫且不說了,可這紅薯卻的確是個好東西,這些東西你都是從那裏弄來的?”李世民連吃了兩隻紅薯說道。


    紅薯此時長的並不是很大,必竟時間不是很長,這一次也隻是弄了一些來嚐鮮而己。


    “陛下!這兩種東西,都是生長在海外的美洲大陸上,辣椒雖然隻能算是一種蔬菜和調味品,可有可無,但這種叫紅薯的東西,卻是可以代替主食的,而且產量驚人,對土地和氣候條件,沒有太高的要求,我大唐各地皆可以種植,一顆大的紅薯,往往可以重達幾斤重,而畝產更是高達幾千斤。”周星星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說道。


    “什麽?畝產幾千斤,你這不是在開玩笑吧!”不僅是李世民感到震憾的理以接受,就是前來的眾人,也都露出了懷疑的眼神,畝產幾千斤的農作物,誰也沒有見過,當然是不會有人願意相信了。


    “多了不敢說,二三千斤肯定是有的,遇上好的地,適宜的氣候環境,畝產五六千斤,甚到再多一點,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適應一些灌溉不方便的旱地種植,存儲也方便,人可以當主食,喂豬也行。”周星星解釋著說道。


    正在此時,一盤清炒紅薯葉也上桌了。


    “這盤青萊便是紅薯長在地麵上的葉子,也是一種蔬菜,爆炒之後的口感非常細嫩,是一道非常不錯的家常萊,大家大以嚐嚐。”周星星忙為大家介紹著說道。


    紅薯葉上桌之後,大家吃過後邊都覺得味道很不錯,一個個的笑著點頭稱讚不己,在這樣一個四九寒天的時候,可以吃道鮮嫩的蔬萊,本身就是十分難得的事情。比起牛羊肉來,還要珍貴的多。


    在這之後,一道清炒菘萊,也就是後世俗稱的大白菜,也上桌了,這道萊大家都不莫生,各家的地窖裏都有存儲,隻是周星星的大白萊,是剛從溫室中采摘下來的,可謂是鮮嫩異常,決不是各家地窖中,儲存的大白菜可以相比的。


    而且周星星用的是燝炒的方式,澆上了澱粉勾兌,澱粉事先加入了雞湯攪勻,這種味道卻不是那家府中的廚師,可以做的出來的味道。


    最後又上了土豆燉羊肉,玉米煲的大骨湯,最後還上了一道糖拌西紅柿,每一道萊都讓大家大開了服界,一飽了口福,因為很多的菜都是大家聽都沒有聽說過,也沒有見過的,更加沒有吃過的。


    在玉米上桌後,周星星作了重點的介紹,玉米作為一種主要的糧食作物,雖然產量沒有辦法和紅薯相比,但它的重要性,卻一點也不比紅薯差,甚至還要更加強一些。


    而且玉米還是一種產量超高的糧食作物,畝產在上千斤以上,也是畜牧業中最好的飼料,對於解決一些條件輕差的地方,農民的溫飽問題,非常的重要,可以適應南北的氣溫條件,幾乎可以在整個大唐種植。


    “這些玉米和紅薯,既然都是產量很高,又可以做主食的糧食作物,朕馬上就下旨在整個大唐,推廣種植,你可要負責提供種子呀!”李世民既然知道了紅薯和玉米的諸多好處,那裏還會不明白,自己應該怎麽做了,忙對周星星下旨道。


    “陛下!整個大唐有多大,需要多少種子,你可知道嗎?而且臣也隻是得到了一點點的種子,自己的地還不夠種的,又談何在整個大唐推廣,想要在整個大唐推廣,一年二年又怎麽可能做的到。”周星星忙說道。


    “是朕心急了,你這裏的收成,到明年開春後,可以種多少畝土地?”李世民明白過來後,又關心的問道。


    “臣也隻有不多的一點,所以在嚐過這一次的鮮之後,也不敢再弄來吃了,全部留作種子,但也種不了幾畝地,所以在整個大唐推廣的事情,還得慢慢的來,


    先用三兩年時間,在長安及附近推廣開來,再向外進一步的幅射,徐徐而圖之,好在現在天下承平,地多人少,糧價極低,所以推廣種植玉米和紅薯,可以慢慢的發展也沒關係。”周星星勸說道。


    “雖然不用太著急,但你這小子,也不能再亂吃這些玉米和紅薯了,聽到了沒有?”李世民說道,他的心裏還是希望,盡快的將這些物種推廣開來。


    “是!臣一定盡量不去吃。”周星星留了個心眼,應付著說道。


    “不是盡量不吃,是絕對不能吃。”李世民糾正著周星星話中的意思說道。


    “是!陛下!這個應該不算是聖旨吧!”周星星有些弱弱的小聲說道。


    “你說呢?朕乃是天子,金口玉言,不是聖旨,難不成是在和你廢話,你當這玩笑好開嗎?”李世民沉下臉來訓斥著周星星道。


    “陛下起駕迴宮。”太監在接到李世民的示意的,大聲的唱和道。


    該吃的吃了,該喝的也喝了,李世民也知道君臣有別,自己如裏一直坐在這裏不走,手下的這些大臣們,是不會放的開的,既然大家都覺得別扭和不自在,李世民便自覺的先行迴宮了。


    李世民一走,長孫皇後肯定也是要一起走了,當然也會帶走未來的唐高宗李治,還有乖巧懂事的李明達。


    而太子李承乾,還有魏王李泰,當然也要表現一下孝心,恭送父皇和母後迴官去了。


    皇帝和皇後,皇子和公主們都走了,場麵一下子就變的熱鬧了起來,對玉米和紅薯感興趣的人,可真是不少,來到周星星府中的貴客,可是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


    大唐的這些開國大臣們,個個可都是人精,大多數人都曾經是一個地方的一代梟雄,不僅有著非同常人的政治頭腦,和軍事頭腦,經濟頭腦也是非常不簡單的。


    沒有一定的經濟頭腦,不懂得做生意賺錢的人,他憑什麽招募到手下的兵將,又拿什麽來養活這麽多的人,所以作為一代梟雄,經濟頭腦是必須要具備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華廚神在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是西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是西毒並收藏中華廚神在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