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以及關張二人離開西蜀的消息讓陸遙精神大振。
這是他一直都在謀求的目標,從前期布局,再到後來的輿論攻勢,追求的就是分化瓦解西蜀。
而諸葛亮以及關張二人可以說是西蜀的核心人物。
曆史上,後西蜀時期,西蜀數得上的名將也就一個薑維,他是諸葛亮的徒弟。而關張二人更不用說了,子嗣都不孬,不管是關平也好,張苞也罷,頂級名將稱不上,二三流名將妥妥的。
這三位離開益州,等於是將西蜀生生割裂了一大半,剩下的阿貓阿狗們,陸遙也看不上。當然,他從來就沒考慮過法正這些謀士會主動投靠自己。
這是有曆史原因的。
同樣是不同文化圈的關係。
自從收了陸遜為義子,朱崖基本就成了江東文化圈的地盤。因為陸家等江東士族的鼎力支持,朱崖上下一眾文官基本都是江東文化圈的人。
倒不是說朱崖培養不出自己的人才,奈何文化圈這玩意是有同化性的,相處得久了,朱崖自身培養出來的人才自己就認為是江東文化圈的人。
退一萬步講,即使法正等益州謀士投奔朱崖,勢必也會受到江東文化圈的排擠,不得不說文化人發起狠來,那是相當的可怕。
吃到嘴裏的才算是自己的。
陸遙很清楚這一點,所以得知諸葛亮三人離開益州,立刻找來賈詡。兩人一合計,這個得有,趕緊派人接應先。
拋開諸葛亮不談,關張二人和他的關係還不錯,這就是個極好的借口,另外不管怎麽說劉備也是何太後當初迫於形勢承認的皇叔,其子劉禪算起來和他也有親戚關係。這也是個極好的借口。
打著這倆旗號去接應三人,就算是曹操也得掂量。
說到這裏有人要說了,雙方已經都勢如水火了,有必要主動讓出人才給對手嗎?答案是有必要。
這就涉及到漢末三國時期的風氣了。
最著名的例子,曹操明知道關羽迴歸劉備手下是自己的一大隱患,然而依舊命人開關放行,盡管命令晚了點,讓關羽過五關斬六將,差點超神。要知道當時曹操和袁紹打起來了,而劉備當時就是在跟袁紹混。
擱在遊戲裏,曹操已經被剝奪了氣運,民心盡失,要是再不設法刷點聲望,那更加沒得打了。
那麽有人又要說了,既然曹操不會阻止,那何必派人接應?答案依舊很簡單,曹操可控,呂布不可控。
不同於曹操急需聲望,呂布孤家寡人一個,就靠一身武力混飯吃,哪會在意什麽聲望問題。而且他出身並州,那地方是邊境,常年和匈奴啊,鮮卑這些外夷作戰,更是崇尚死掉的敵人才是最好的敵人。
如果不是左慈在場,呂布搞不好就一不做二不休,把西蜀上下殺個幹淨。
暫且不提陸遙緊急派人前去接應。話說諸葛亮三人帶走劉備遺孤,星夜兼程離開了成都,過劍閣沒情況,但是接下來該走那條路的時候出現了不同的聲音。
關張二人隻想保護劉禪等人盡快離開蜀地,進入陸遙的地盤,所以要求繼續北上,經過陽安關,散關離開益州。
但是諸葛亮卻不同意。
陽安關距離漢中不算遠,稱得上是近在咫尺。這條路線固然最短,但是風險很大。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要是曹操或是呂布在前麵一堵,大家都成了甕中之鱉。
經過西蜀皇宮一戰,諸葛亮對呂布的實力有著清晰的認知,起碼關張二人,就算再加上一票將二代都沒法打得過。
與其冒險,不如退而求其次,從劍閣轉向西北,經祁山離開蜀地。
這條路線就比較著名了。
曆史上諸葛亮組織北伐,這條路線是最主要的,留下了六出祁山的典故。唯一值得推敲的也就是路程過長,花費的時間多。
當然,還有第三條路線。
這條路線的知名度同樣不遜於祁山這條路線,那就是鄧艾滅蜀路線。曆史上鄧艾率軍經由遝中,當時薑維屯兵遝中抵擋,但是鄧艾卻牛逼得一塌糊塗,悍然趁薑維趕赴劍閣抵擋鍾會偷渡陰平,最後一路坦途,直接攻占了成都,滅掉了蜀國。
不過這條路線比祁山那條路更遠。
諸葛亮以及關張等人倒是能扛得住,可惜劉禪等劉備家眷卻扛不住,畢竟這操蛋的交通問題啊。
走陽安關有風險,走遝中又太遠,隻有走祁山最合適。
一番爭執過後,諸葛亮各種擺事實講道理,直言不諱要是曹操或是呂布帶兵堵路,走陽安關風險太大,搞不好保不住劉備家眷。這才讓關張二人不得不心服口服。
曆史上諸葛亮選擇祁山這條北伐路線也不是沒有道理,這是北上出署最合適的一條路,好走。
擱在遊戲裏,這條路更加平坦開闊,一行人星夜兼程,很快便過了白水,橋頭,然後改道向北,然而就在這個時候,月白天星派來了信使,告知呂布背著曹操偷偷出手,正在祁山等著一行人。
諸葛亮大驚,完全想不通呂布怎麽會猜到自己一行人會經由祁山離開蜀地。他沒顧得上考慮,立刻找來關張二人,而這時信使這才道出了陸遙通過月白天星遞的話。
“孔明先生可經由斜穀離開益州,有人接應。”
諸葛亮一怔,旋即秒懂,這是朱崖王派來的人啊。至於曹操會不會放人過去,他現在也想明白了,知道曹操有不得已的苦衷,不由暗歎陸遙厲害,竟然看得如此通透。
有陸遙作保,關張二人更加沒有意見。他們早就想趁早帶走大哥的家眷離開益州這個危險地方,當然走最近的路程最好。
於是一行人重新折返,依托沿途月白天星暗中布置的玩家,糧草輜重等等完全不用他們擔心,順順利利抵達了陽安關。
曆經這麽多天,益州的局勢業已穩定了下來。自從他們出走之後,也有不少人對益州的未來不抱期望,紛紛辭官,卻也沒去投奔洛陽,而是散到各地隱居。
此時的陽安關守將已經換上了曹操的人。
關羽不清楚守將已經換人,上前叫關,沒曾想卻看到了曹操在關上露麵。
“雲長多時不見,別來無恙否?”
這是他一直都在謀求的目標,從前期布局,再到後來的輿論攻勢,追求的就是分化瓦解西蜀。
而諸葛亮以及關張二人可以說是西蜀的核心人物。
曆史上,後西蜀時期,西蜀數得上的名將也就一個薑維,他是諸葛亮的徒弟。而關張二人更不用說了,子嗣都不孬,不管是關平也好,張苞也罷,頂級名將稱不上,二三流名將妥妥的。
這三位離開益州,等於是將西蜀生生割裂了一大半,剩下的阿貓阿狗們,陸遙也看不上。當然,他從來就沒考慮過法正這些謀士會主動投靠自己。
這是有曆史原因的。
同樣是不同文化圈的關係。
自從收了陸遜為義子,朱崖基本就成了江東文化圈的地盤。因為陸家等江東士族的鼎力支持,朱崖上下一眾文官基本都是江東文化圈的人。
倒不是說朱崖培養不出自己的人才,奈何文化圈這玩意是有同化性的,相處得久了,朱崖自身培養出來的人才自己就認為是江東文化圈的人。
退一萬步講,即使法正等益州謀士投奔朱崖,勢必也會受到江東文化圈的排擠,不得不說文化人發起狠來,那是相當的可怕。
吃到嘴裏的才算是自己的。
陸遙很清楚這一點,所以得知諸葛亮三人離開益州,立刻找來賈詡。兩人一合計,這個得有,趕緊派人接應先。
拋開諸葛亮不談,關張二人和他的關係還不錯,這就是個極好的借口,另外不管怎麽說劉備也是何太後當初迫於形勢承認的皇叔,其子劉禪算起來和他也有親戚關係。這也是個極好的借口。
打著這倆旗號去接應三人,就算是曹操也得掂量。
說到這裏有人要說了,雙方已經都勢如水火了,有必要主動讓出人才給對手嗎?答案是有必要。
這就涉及到漢末三國時期的風氣了。
最著名的例子,曹操明知道關羽迴歸劉備手下是自己的一大隱患,然而依舊命人開關放行,盡管命令晚了點,讓關羽過五關斬六將,差點超神。要知道當時曹操和袁紹打起來了,而劉備當時就是在跟袁紹混。
擱在遊戲裏,曹操已經被剝奪了氣運,民心盡失,要是再不設法刷點聲望,那更加沒得打了。
那麽有人又要說了,既然曹操不會阻止,那何必派人接應?答案依舊很簡單,曹操可控,呂布不可控。
不同於曹操急需聲望,呂布孤家寡人一個,就靠一身武力混飯吃,哪會在意什麽聲望問題。而且他出身並州,那地方是邊境,常年和匈奴啊,鮮卑這些外夷作戰,更是崇尚死掉的敵人才是最好的敵人。
如果不是左慈在場,呂布搞不好就一不做二不休,把西蜀上下殺個幹淨。
暫且不提陸遙緊急派人前去接應。話說諸葛亮三人帶走劉備遺孤,星夜兼程離開了成都,過劍閣沒情況,但是接下來該走那條路的時候出現了不同的聲音。
關張二人隻想保護劉禪等人盡快離開蜀地,進入陸遙的地盤,所以要求繼續北上,經過陽安關,散關離開益州。
但是諸葛亮卻不同意。
陽安關距離漢中不算遠,稱得上是近在咫尺。這條路線固然最短,但是風險很大。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要是曹操或是呂布在前麵一堵,大家都成了甕中之鱉。
經過西蜀皇宮一戰,諸葛亮對呂布的實力有著清晰的認知,起碼關張二人,就算再加上一票將二代都沒法打得過。
與其冒險,不如退而求其次,從劍閣轉向西北,經祁山離開蜀地。
這條路線就比較著名了。
曆史上諸葛亮組織北伐,這條路線是最主要的,留下了六出祁山的典故。唯一值得推敲的也就是路程過長,花費的時間多。
當然,還有第三條路線。
這條路線的知名度同樣不遜於祁山這條路線,那就是鄧艾滅蜀路線。曆史上鄧艾率軍經由遝中,當時薑維屯兵遝中抵擋,但是鄧艾卻牛逼得一塌糊塗,悍然趁薑維趕赴劍閣抵擋鍾會偷渡陰平,最後一路坦途,直接攻占了成都,滅掉了蜀國。
不過這條路線比祁山那條路更遠。
諸葛亮以及關張等人倒是能扛得住,可惜劉禪等劉備家眷卻扛不住,畢竟這操蛋的交通問題啊。
走陽安關有風險,走遝中又太遠,隻有走祁山最合適。
一番爭執過後,諸葛亮各種擺事實講道理,直言不諱要是曹操或是呂布帶兵堵路,走陽安關風險太大,搞不好保不住劉備家眷。這才讓關張二人不得不心服口服。
曆史上諸葛亮選擇祁山這條北伐路線也不是沒有道理,這是北上出署最合適的一條路,好走。
擱在遊戲裏,這條路更加平坦開闊,一行人星夜兼程,很快便過了白水,橋頭,然後改道向北,然而就在這個時候,月白天星派來了信使,告知呂布背著曹操偷偷出手,正在祁山等著一行人。
諸葛亮大驚,完全想不通呂布怎麽會猜到自己一行人會經由祁山離開蜀地。他沒顧得上考慮,立刻找來關張二人,而這時信使這才道出了陸遙通過月白天星遞的話。
“孔明先生可經由斜穀離開益州,有人接應。”
諸葛亮一怔,旋即秒懂,這是朱崖王派來的人啊。至於曹操會不會放人過去,他現在也想明白了,知道曹操有不得已的苦衷,不由暗歎陸遙厲害,竟然看得如此通透。
有陸遙作保,關張二人更加沒有意見。他們早就想趁早帶走大哥的家眷離開益州這個危險地方,當然走最近的路程最好。
於是一行人重新折返,依托沿途月白天星暗中布置的玩家,糧草輜重等等完全不用他們擔心,順順利利抵達了陽安關。
曆經這麽多天,益州的局勢業已穩定了下來。自從他們出走之後,也有不少人對益州的未來不抱期望,紛紛辭官,卻也沒去投奔洛陽,而是散到各地隱居。
此時的陽安關守將已經換上了曹操的人。
關羽不清楚守將已經換人,上前叫關,沒曾想卻看到了曹操在關上露麵。
“雲長多時不見,別來無恙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