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這般若有所思地將第一式修煉到了初步掌握其基本要領的程度,而後,水若寒開始馬不停蹄地修煉起了第二式。


    這第二式名為“刻舟求劍”,圖案小人是手持長劍,先在空中自上而下地虛砍一劍,接著,第二劍立即直擊而出,穿透由第一劍在空中虛劃形成的正前方劍花中心點所在,實刺攻殺,而這第二劍攻擊,才是真正的暗藏之殺招,如此二劍相接互補,虛實刺擊,幹擾對手,擾亂敵心,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殺敵效果,堪稱精巧,詭異得緊。


    水若寒依樣修煉,邊練,心中邊暗道:“刻舟求劍”這個成語出自於古時候有一個人坐船過河,船行水中,於半途不慎將身上佩劍給遺落到了河水之中,他則自認聰明,自以為是,不聽從船家好心勸告,立即入水,潛水入河中,及時尋劍,好失而複得,而是可笑地從身上取出一把匕首出來,在船頭落水處刻了個印記,說是等船靠了岸,再入河中,找劍不遲,這同“守株待兔”一樣,是一個被後世之人談為笑柄的流傳很廣、幾乎街知巷聞的諷刺性寓言故事,那位刻舟求劍者,就同那位守株待兔者一樣,傻蠢愚笨,呆癡愣瘋,令人可笑,嘲笑譏笑,畢竟,天底下會幹出這等荒唐事的人,不是傻瓜,就是笨蛋,不是白癡,就是蠢貨,誰見誰知道,誰聽誰曉得,一目就了然,絲毫不懷疑,然而,這一招“刻舟求劍”招式,卻也是同第一招“守株待兔”招式一樣,一經施展,奇異巧妙,攻守兼備,威力巨大,可見。此路紫青劍法的確有其高人一等和過人之處,雷前輩會此路劍法,也難怪他能在江湖上縱橫馳騁、威名遠揚了。想到這兒,想要練成此路紫青劍法之心更甚。心中激動,練功更是勤奮不已,很是認真。


    在第二式基本要領初步掌握後,他立即就開始修煉起了第三式。


    這第三式名為“拔苗助長”,圖案小人乃是手擲長劍。飛擊對麵一個小人咽喉,同時,身子飛起,縱躍向前,在劍尖直抵對方咽喉一寸處時,手已迅即握住劍柄,揮動處,一擊直刺,破敵咽喉,貫穿而過。於咽喉處前後穿透而出,攻敵要害,取敵性命,動作疾快,一招斃命,確實是一招突襲高招,奇襲製勝,威力萬端。


    盡管此招式在牆壁上所刻畫之小人圖案同前兩式一樣,歪歪斜斜,有些模糊。但是,大致意思,還能看懂,再配合其旁所刻之注解文字。相互參照,兩兩對照,想要全然看懂弄明白此招式如何施展,還真就是一點也不難辦到的事情,故而,水若寒手中紫青寶劍揮舞處。依舊照學,輕鬆容易。


    同時,他邊練,心中邊嘀咕:“拔苗助長”這個成語,說的是古時候有一個人想要使剛栽種到田地裏麵的水稻秧苗能快點長大成熟,也好早日收割,豐收食用,故而,在栽種秧苗時,隻是不按正規栽種方法來,一味投機取巧,投機倒把,隻將每顆栽種秧苗全都前後拔高出水稻田地許多,不致使其完全栽種入泥土中,正常生長,欲圖如此,助其快長,以至於,後來,這些被暗中拔高不能完全入泥土中正常生長的水稻秧苗到最後全都漂浮於田地中水麵上,不能入土存活和正常生長了,這也是一個諷刺性的寓言故事,拔苗助長者,同樣蠢笨,違反常理做事,令人可笑,嘲笑譏笑,但是,此招招式,卻也是同前兩招一樣,施展出來,用以偷襲敵人,奇襲製勝,也能起到奇特效果,堪稱精巧,威力巨大。


    就這樣,水若寒越練越覺得神奇,越練越覺得不可思議,越練越覺得入迷,越練越覺得欲罷不能,如此這般,沉迷於其中,全身心投入,激情澎湃,迷戀修煉,不知不覺間,也不知過了多少個時辰,他已將此一整套紫青劍法給全然修煉過了一遍,對於其中招式之基本要領,也是掌握了七七八八,基本了解了,而各種招式的施展運用,也能算是初步會使,大致會用了,當然了,想要將之熟練運用,用以對敵,卻還需要不短的時日,畢竟,似如此這般上乘劍法,想要練會已很不容易,相信,沒有個一年半載的刻苦修煉、勤加練習,隻怕根本就做不到,而想要練到爐火純青、出神入化的境界,那更是沒有個三年五載,隻怕是想也別想要做到的事情了,所謂:“熟能生巧,巧能生精。”任何武功,都是練會容易,練精不易,所謂:“台上一分鍾,台下三年功。”隻有自己勤勉為之,方才可以。


    當下水若寒既是初步練會了此路紫青劍法,並將之圖文全然印入腦海中,初步記在了大腦裏頭,留有個記憶,他在感到渾身冒汗、心跳加快之餘,也就暫時停止了修煉劍法,轉身一屁股坐到石床邊,唿唿唿唿,大喘粗氣,在喘息之餘,手掌不自禁摸到了石床上,用雙手同時撐床,支撐住身體,如此歇息,不致使躺倒,也正因此,竟是讓他在無意中觸碰到了石床上一物事,他心中一驚,立即扭頭俯視瞧望,竟是見到了一直躺在石床被褥上麵一動不動的幼童屍首,心驚之餘,迴過神來,暗道:險些忘了這事,真是該死。


    心有此念,也便起身,抱起幼童屍首,開啟機關石門,出了隱秘石室,一路向著蟾洞洞外而行,更不遲疑。


    三步兩步,早到蟾洞洞口鐵柵欄處,水若寒抬眼望見天色入黑,蟲聲唧唧,顯然入夜已深,四周寂靜,心中意思,已是時候該送還此幼童屍首去給西山鎮上那戶人家了,於是,運轉體內內力,施展虎撲縱輕功,三跳兩躍,四跨五蹦,飛快動身,往西山鎮方向直奔前往。


    如此“唿唿”風行,疾衝前進,不一會兒,已到西山鎮,他為了隱藏行跡,不被鄉民發現自己行蹤,以至於多惹出是非糾紛來,徒增麻煩,是以,在鎮外丟棄了手中火把,連夜摸黑,借著月光星亮照耀得大地銀色一片,再憑借日間先行尋訪到來過那戶人家的腦海中故意留有之深刻記憶,潛行過去,動作飛快,隻不耽擱,多有遲疑,三找兩尋,早已尋到,遂將幼童屍首輕輕安然放置在那戶人家門外,而後,轉身,運轉體內內力,施展虎撲總輕功,疾縱之間,匆匆離去。(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湖英雄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古金翔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古金翔著並收藏太湖英雄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