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到了和暖的春三月,新年也過去了好幾個月。這期間拓跋如晦曾多次要求還迴關外駐守,都被皇帝以各種理由敷衍過去了。這更加深了拓跋如晦內心的惶恐,為此他做了各項部署。首先是要求子女們不許外出,尤其是進宮。若是皇帝召見,就稱病不出。
這裏拓跋如晦專門叮囑了拓跋詩若,她和公主韋柔芸關係極好,也不能大意進宮。
再就是一旦出現最壞的結果,由拓跋策衝鋒在前,拓跋權緊隨其後,再由拓跋詩若護著吳氏,而拓跋如晦自己則選擇斷後。為了團結一心,拓跋如晦更是拿出了四支箭矢,當眾折斷,以示就算團結還是會被折斷,但也會讓折斷的人付出代價。
就這樣,鎮北王府始終緊閉大門,外人察覺不到絲毫的動靜。
要說皇帝韋禪真的想要殺拓跋家族,想是想,為的是皇權穩固,但不是這麽個做法。他也很猶豫,首先是邊關問題,好不容易烽煙平息,殺了拓跋家族誰來替他鎮守北部邊疆。其次,萬一誅殺不成功,猛虎歸山,那將是驚濤駭浪啊。
韋禪為此一直犯愁,寢食難安。始終想不出該如何做,隻好一再拖延拓跋如晦迴藩的時間。但是一直這樣拖下去也不是辦法,隻會君臣相疑,到頭來隻會更加棘手。
“奴才魏大用叩見陛下。”北廠的廠督魏大用奉旨覲見。
“這幾天鎮北王府情況如何?”韋禪派魏大用的北廠負責監視拓跋如晦等人的一舉一動。
“迴陛下話,奴才一直派人監視發現鎮北王府的人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一直很安靜,不知是何緣故。”魏大用如實的迴答道。
韋禪心裏一緊,道:“你怎麽看這件事?”
“奴才以為,有些事情不可再拖,若是猶豫不決定成大患。”魏大用說的話意味深長。
韋禪聽罷,仰天長歎“傳朕旨意,召拓跋如晦進宮見駕。”
麵對皇帝的突然傳召,拓跋如晦等人顯然分成兩派。
拓跋策道:“父親斷不可入宮,像那韋禪心狠手辣,當初就是借見駕為名,鴆殺葉楓城,父親如今孤身前往,難保不會如此啊。”
拓跋權卻道:“父親應該入宮,現在還沒有到兵戎相見的地步。隻是父親進宮需提防韋禪的酒菜。”
拓跋如晦權衡利弊,還是決心進宮麵聖。穿上一身朝服,內藏蠶絲寶甲,快馬入宮。
魏大用等人見拓跋如晦進宮,悄然關閉宮門,同時派人埋伏在拓跋家的周圍,隻等一聲號令就衝進去。
拓跋如晦見四處寂靜,心中已有了準備。
韋禪邀請拓跋如晦飲宴,席間也是聊些無關痛癢的話,並親口同意拓跋如晦歸藩。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拓跋如晦喝的有點多了,韋禪偷偷的將禦酒換成毒酒,讓他飲下。
“陛下,你的酒……”拓跋如晦捂著肚子,掀翻了桌子,血從鼻孔和嘴中流出。
“來人,鎮北王犯上作亂,速把他抓起來。”
隨著皇帝的一聲驚唿,數十名全副武裝的侍衛衝了進來。拓跋如晦一掌將其拍翻在地,迴頭盯著韋禪,道:“非臣不向陛下盡忠,而是陛下不留臣。”
說完,拓跋如晦衝將出去,一路上無人敢攔阻。
與此同時,魏大用收到消息說宮裏得手,於是率領北廠進攻鎮北王府。
然而王府早有防備,拓跋策率軍衝殺在前,萬夫莫敵,拓跋權尾隨其後,弓箭無雙射殺敵人。拓跋詩若保著母親,追隨在二哥的身後,另外王府忠心部署斷後。
京城禁軍人數雖多,但養尊處優慣了,如何受得了拓跋家的如斯衝擊,眾人竟然一直殺到皇宮門口接應到了拓跋如晦。
拓跋如晦飛身上馬,一聲大喝親自斷後與部下並肩作戰,部下感奮,眾人竟然從玄武門殺了出去,離開了京城,直向關外,沿途節度使無法攔阻。
直到此時,韋禪才恍然大悟,原來拓跋如晦中毒是裝的,目的就是造成朝廷負他的印象。更糟糕的是,據山海關總兵報告,關外巡撫並沒有成功收買拓跋如晦的部下,反而弄巧成拙被扣押下來。
不得已,韋禪隻得應了宰相馬崇的請求,重新編練禁軍,以應付拓跋如晦可能的反叛。然而拓跋家卻沒有絲毫的動作,這讓韋禪頗感奇怪。
一查才知道,拓跋如晦自迴到關外後,先是將朝廷派去的要員全部軟禁。再與狄人友好,還讓拓跋權娶了狄大汗的女兒為妻,結成同盟。招兵買馬,不斷擴大勢力。
江南,天氣和暖。楊潛陪著盧凝出來走走,望著一望無際的大海。
“聽說京城大亂,皇帝居然學當年對付葉楓城,也這樣對付拓跋如晦,反而中計讓拓跋如晦有機會衝出京城。”盧凝望著大海,“現在在北方招兵買馬,還和狄人結盟,看來是不會再尊奉朝廷的號令了。”
“如果沒有田道行從旁作梗,他們也不會那麽容易出京城的。”楊潛也算是看透了這件事的本質。
盧凝雙手環著楊潛的腰,問道:“你說我們該怎麽辦?”
“一個字,等。”楊潛摟著盧凝迴道。
“等?這是為什麽?”盧凝問道。
楊潛笑道:“其實都在等,一個王朝的掘墓者往往也陪葬者,所以無論是拓跋如晦這樣實力強勁的人也好,還是田道行這樣隱藏頗深的人也好,亦或者南疆王的皮世閣都在等,等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盧凝眼神一柔,道:“你說的很對,我們就繼續等下去。”
“也不是一直等下去啊。為什麽不換個思維呢?為什麽一定要北上呢?我們可以南下征服零星的島嶼,拓展實力。同時與南邊比較大的國家建交,開拓出比你父親在世時更大的版圖。”楊潛提出了完全與前麵不同的策略。
盧凝一聽心裏欣喜,喜道:“你說的太對了,北上遇到那麽多的麻煩,不如南下。”
兩人依偎在一起,任由陽光灑在身上。
忽然,盧凝道:“你說意兒在張麒朝那裏過得如何,他們會照顧他嗎?”
楊潛道:“你放心好吧,我相信表弟會照顧好他的。他會過的很安全,而且沒有我們那樣的恩怨糾纏。”
盧凝心裏雖然難受,但一想到孩子能夠平安,就很安慰。
六島在楊潛和盧凝夫婦的攜手治理下,日漸繁榮。盧凝遵循不與中原為敵,南下經營的策略。一麵繼續上表稱臣,一麵南下開拓疆土,征服包括瀛洲、明球在內的廣袤島嶼,東至瓜子島,最至僧母沙。
韋禪無奈隻好封盧凝為楚王,賜青羅傘蓋,節鉞,鎮守南端勿侵中原。盧凝乘勢遷都瀛洲島的島北城,改名東寧,並營建了東都宮,威勢遠勝盧循在位之時。
就算是這樣,盧凝依舊改變方針沒變,一直用心經營著自己的領地。
南疆王宮內,皮世閣一雙銳眼冷視眼前的景物,忽然一陣步伐打亂了寧靜,夏玉蝶推著孟越出現了。
“辛苦你們了,可還順利?”皮世閣冷冷的問道。
孟越迴道:“一切都很順利,天下大亂之兆已經顯現,隻等臨門一腳,就是我王辦大事的良機。”
皮世閣道:“去寒山劍派辦事的人,可有迴應?”
夏玉蝶應道:“沒有,陸瑤頗為難纏,隻怕需要派高手前往才可。”
“是時候讓計小鳳出馬了,她的手下裏還有梅顏歆那等高手,正好為我所用。”皮世閣消失在了王座之後。
孟越靜靜地道:“我認為是時候去會一會一個人,人不能太安逸了,不然會忘記逆風的感覺。”
“我陪你一起去。”夏玉蝶推著孟越消失在了王宮。
溫暖的光芒籠罩著張家,張麒朝摟著剛出生的女兒,喜不自勝。
張家自上次後,也放棄了一切生意,悄然隱居在了南方的某處。在這裏他們迎來了新生命的到來,張麒朝給女兒取名叫張若芯。看著身旁的搖籃裏的楊意和床上躺著的妻子,張麒朝心裏充滿了幸福感。
張宗舟和夏瑾梅以及張楚鈺為此忙前忙後,心裏甜甜的。天倫之樂,一家人平平安安比什麽都重要。
“相公,讓我看看芯兒可好。”韋嫣醒了過來,覺得自己有些力氣了,想要抱抱自己的女兒。
張麒朝連忙抱著女兒,放在韋嫣的懷裏。韋嫣看著自己女兒,小小的臉蛋,小小的手,頓時流出了幸福的淚水。
韋嫣嬌嗔道:“這些可好,便宜了意兒那小子了。”
張麒朝哈哈大笑,道:“娘子別這麽想,我們的女婿未來可是楚王啊。”
韋嫣撲哧一笑,白了眼相公。
這時,楊意竟然醒來了,開啟了“引吭高歌”。張若芯也有了反應,這對兒開啟了二重唱。張麒朝連忙去搖籃裏哄弄著意兒,都忙得不可開交。
這是江湖人夢寐以求的寧靜,安靜的出生,不虛此行的人生和相伴一生的愛人。然而人生豈能盡如意,百迴曲折才是人生。
第三部(完)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新一檔好戲即將上演。群雄爭鋒,大亂江湖,誰能稱雄。世事無常,變幻莫測,誰能笑傲江湖。各方較量,六王逐鹿中原,誰能笑盡英雄。一切精彩盡在《袖裏青鋒秋水寒》之《烽火狼煙》,敬請期待。
這裏拓跋如晦專門叮囑了拓跋詩若,她和公主韋柔芸關係極好,也不能大意進宮。
再就是一旦出現最壞的結果,由拓跋策衝鋒在前,拓跋權緊隨其後,再由拓跋詩若護著吳氏,而拓跋如晦自己則選擇斷後。為了團結一心,拓跋如晦更是拿出了四支箭矢,當眾折斷,以示就算團結還是會被折斷,但也會讓折斷的人付出代價。
就這樣,鎮北王府始終緊閉大門,外人察覺不到絲毫的動靜。
要說皇帝韋禪真的想要殺拓跋家族,想是想,為的是皇權穩固,但不是這麽個做法。他也很猶豫,首先是邊關問題,好不容易烽煙平息,殺了拓跋家族誰來替他鎮守北部邊疆。其次,萬一誅殺不成功,猛虎歸山,那將是驚濤駭浪啊。
韋禪為此一直犯愁,寢食難安。始終想不出該如何做,隻好一再拖延拓跋如晦迴藩的時間。但是一直這樣拖下去也不是辦法,隻會君臣相疑,到頭來隻會更加棘手。
“奴才魏大用叩見陛下。”北廠的廠督魏大用奉旨覲見。
“這幾天鎮北王府情況如何?”韋禪派魏大用的北廠負責監視拓跋如晦等人的一舉一動。
“迴陛下話,奴才一直派人監視發現鎮北王府的人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一直很安靜,不知是何緣故。”魏大用如實的迴答道。
韋禪心裏一緊,道:“你怎麽看這件事?”
“奴才以為,有些事情不可再拖,若是猶豫不決定成大患。”魏大用說的話意味深長。
韋禪聽罷,仰天長歎“傳朕旨意,召拓跋如晦進宮見駕。”
麵對皇帝的突然傳召,拓跋如晦等人顯然分成兩派。
拓跋策道:“父親斷不可入宮,像那韋禪心狠手辣,當初就是借見駕為名,鴆殺葉楓城,父親如今孤身前往,難保不會如此啊。”
拓跋權卻道:“父親應該入宮,現在還沒有到兵戎相見的地步。隻是父親進宮需提防韋禪的酒菜。”
拓跋如晦權衡利弊,還是決心進宮麵聖。穿上一身朝服,內藏蠶絲寶甲,快馬入宮。
魏大用等人見拓跋如晦進宮,悄然關閉宮門,同時派人埋伏在拓跋家的周圍,隻等一聲號令就衝進去。
拓跋如晦見四處寂靜,心中已有了準備。
韋禪邀請拓跋如晦飲宴,席間也是聊些無關痛癢的話,並親口同意拓跋如晦歸藩。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拓跋如晦喝的有點多了,韋禪偷偷的將禦酒換成毒酒,讓他飲下。
“陛下,你的酒……”拓跋如晦捂著肚子,掀翻了桌子,血從鼻孔和嘴中流出。
“來人,鎮北王犯上作亂,速把他抓起來。”
隨著皇帝的一聲驚唿,數十名全副武裝的侍衛衝了進來。拓跋如晦一掌將其拍翻在地,迴頭盯著韋禪,道:“非臣不向陛下盡忠,而是陛下不留臣。”
說完,拓跋如晦衝將出去,一路上無人敢攔阻。
與此同時,魏大用收到消息說宮裏得手,於是率領北廠進攻鎮北王府。
然而王府早有防備,拓跋策率軍衝殺在前,萬夫莫敵,拓跋權尾隨其後,弓箭無雙射殺敵人。拓跋詩若保著母親,追隨在二哥的身後,另外王府忠心部署斷後。
京城禁軍人數雖多,但養尊處優慣了,如何受得了拓跋家的如斯衝擊,眾人竟然一直殺到皇宮門口接應到了拓跋如晦。
拓跋如晦飛身上馬,一聲大喝親自斷後與部下並肩作戰,部下感奮,眾人竟然從玄武門殺了出去,離開了京城,直向關外,沿途節度使無法攔阻。
直到此時,韋禪才恍然大悟,原來拓跋如晦中毒是裝的,目的就是造成朝廷負他的印象。更糟糕的是,據山海關總兵報告,關外巡撫並沒有成功收買拓跋如晦的部下,反而弄巧成拙被扣押下來。
不得已,韋禪隻得應了宰相馬崇的請求,重新編練禁軍,以應付拓跋如晦可能的反叛。然而拓跋家卻沒有絲毫的動作,這讓韋禪頗感奇怪。
一查才知道,拓跋如晦自迴到關外後,先是將朝廷派去的要員全部軟禁。再與狄人友好,還讓拓跋權娶了狄大汗的女兒為妻,結成同盟。招兵買馬,不斷擴大勢力。
江南,天氣和暖。楊潛陪著盧凝出來走走,望著一望無際的大海。
“聽說京城大亂,皇帝居然學當年對付葉楓城,也這樣對付拓跋如晦,反而中計讓拓跋如晦有機會衝出京城。”盧凝望著大海,“現在在北方招兵買馬,還和狄人結盟,看來是不會再尊奉朝廷的號令了。”
“如果沒有田道行從旁作梗,他們也不會那麽容易出京城的。”楊潛也算是看透了這件事的本質。
盧凝雙手環著楊潛的腰,問道:“你說我們該怎麽辦?”
“一個字,等。”楊潛摟著盧凝迴道。
“等?這是為什麽?”盧凝問道。
楊潛笑道:“其實都在等,一個王朝的掘墓者往往也陪葬者,所以無論是拓跋如晦這樣實力強勁的人也好,還是田道行這樣隱藏頗深的人也好,亦或者南疆王的皮世閣都在等,等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盧凝眼神一柔,道:“你說的很對,我們就繼續等下去。”
“也不是一直等下去啊。為什麽不換個思維呢?為什麽一定要北上呢?我們可以南下征服零星的島嶼,拓展實力。同時與南邊比較大的國家建交,開拓出比你父親在世時更大的版圖。”楊潛提出了完全與前麵不同的策略。
盧凝一聽心裏欣喜,喜道:“你說的太對了,北上遇到那麽多的麻煩,不如南下。”
兩人依偎在一起,任由陽光灑在身上。
忽然,盧凝道:“你說意兒在張麒朝那裏過得如何,他們會照顧他嗎?”
楊潛道:“你放心好吧,我相信表弟會照顧好他的。他會過的很安全,而且沒有我們那樣的恩怨糾纏。”
盧凝心裏雖然難受,但一想到孩子能夠平安,就很安慰。
六島在楊潛和盧凝夫婦的攜手治理下,日漸繁榮。盧凝遵循不與中原為敵,南下經營的策略。一麵繼續上表稱臣,一麵南下開拓疆土,征服包括瀛洲、明球在內的廣袤島嶼,東至瓜子島,最至僧母沙。
韋禪無奈隻好封盧凝為楚王,賜青羅傘蓋,節鉞,鎮守南端勿侵中原。盧凝乘勢遷都瀛洲島的島北城,改名東寧,並營建了東都宮,威勢遠勝盧循在位之時。
就算是這樣,盧凝依舊改變方針沒變,一直用心經營著自己的領地。
南疆王宮內,皮世閣一雙銳眼冷視眼前的景物,忽然一陣步伐打亂了寧靜,夏玉蝶推著孟越出現了。
“辛苦你們了,可還順利?”皮世閣冷冷的問道。
孟越迴道:“一切都很順利,天下大亂之兆已經顯現,隻等臨門一腳,就是我王辦大事的良機。”
皮世閣道:“去寒山劍派辦事的人,可有迴應?”
夏玉蝶應道:“沒有,陸瑤頗為難纏,隻怕需要派高手前往才可。”
“是時候讓計小鳳出馬了,她的手下裏還有梅顏歆那等高手,正好為我所用。”皮世閣消失在了王座之後。
孟越靜靜地道:“我認為是時候去會一會一個人,人不能太安逸了,不然會忘記逆風的感覺。”
“我陪你一起去。”夏玉蝶推著孟越消失在了王宮。
溫暖的光芒籠罩著張家,張麒朝摟著剛出生的女兒,喜不自勝。
張家自上次後,也放棄了一切生意,悄然隱居在了南方的某處。在這裏他們迎來了新生命的到來,張麒朝給女兒取名叫張若芯。看著身旁的搖籃裏的楊意和床上躺著的妻子,張麒朝心裏充滿了幸福感。
張宗舟和夏瑾梅以及張楚鈺為此忙前忙後,心裏甜甜的。天倫之樂,一家人平平安安比什麽都重要。
“相公,讓我看看芯兒可好。”韋嫣醒了過來,覺得自己有些力氣了,想要抱抱自己的女兒。
張麒朝連忙抱著女兒,放在韋嫣的懷裏。韋嫣看著自己女兒,小小的臉蛋,小小的手,頓時流出了幸福的淚水。
韋嫣嬌嗔道:“這些可好,便宜了意兒那小子了。”
張麒朝哈哈大笑,道:“娘子別這麽想,我們的女婿未來可是楚王啊。”
韋嫣撲哧一笑,白了眼相公。
這時,楊意竟然醒來了,開啟了“引吭高歌”。張若芯也有了反應,這對兒開啟了二重唱。張麒朝連忙去搖籃裏哄弄著意兒,都忙得不可開交。
這是江湖人夢寐以求的寧靜,安靜的出生,不虛此行的人生和相伴一生的愛人。然而人生豈能盡如意,百迴曲折才是人生。
第三部(完)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新一檔好戲即將上演。群雄爭鋒,大亂江湖,誰能稱雄。世事無常,變幻莫測,誰能笑傲江湖。各方較量,六王逐鹿中原,誰能笑盡英雄。一切精彩盡在《袖裏青鋒秋水寒》之《烽火狼煙》,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