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小瞳等人離開了蘇州,這事張麒朝等人並不知道。他們還在拚命的翻閱名冊,希望借此找到田道行或者李少陽的第二個身份。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在眾人齊心協力之下,有一個人落入張麒朝等人的眼裏。那就是昔日詹事府詹事,如今的朝廷宰相馬崇。
馮懷恩長久掌握校事衛,對於朝廷重臣多有了解。在他的印象中,馬崇一直異常的低調。甚少和官員往來,平素也一直勸當時還是太子的韋禪,希望太子能察納雅言,虛懷若穀。先皇也為此賞賜過馬崇。韋禪繼位後,馬崇扶搖直上做到了宰相的位置。
張麒朝之所以認為馬崇嫌疑很大,基於幾點。一是,馬崇並非科舉出身。二是,做人雖然很低調,但暗地裏使了很多的銀子打點,隻是朝廷一直查無實據。三是,關於此人的籍貫等,年輕的行蹤大半缺失。
楊潛道:“既然馬崇嫌疑最大,那他到底是田道行還是李少陽呢?”
“不管他是哪一個人,他圖謀江南乃至整個天下的想法,這點是毫無疑問的。”張麒朝斬釘截鐵的說道,“我們必須阻止他的陰謀,同時鏟平六島。”
馮懷恩憑借自身長久以來的經驗,提出了自己的擔憂“據我所知,馬崇一直深受新皇的信任。新皇能繼位,也有馬崇不小的功勞。這樣的勳臣,如果沒有確鑿的證據,是無法撼動的。搞不好,還會被對方倒打一耙。”
這點,張麒朝再清楚不過。遙想當年,平南王謀反幾乎是路人皆知,可是先皇卻沒有辦法治罪。隻因沒有確鑿的證據,才會折騰那麽久。個中曲折,自是不必說。
楊潛道:“對馬崇暫時無法下手,何不先從江南六島開刀。那是他們的根本,破了江南六島,說不定就能找到證據了。”
“我同意楊潛的提議,這的確是一個辦法。”拓跋詩若話鋒一轉,問道:“可是,我們先從哪個島下手呢?”
“就從航島下手吧!”張麒朝自有一番考量,“現下姬俶在田小瞳那邊,她們極有可能去淍島。可我們對淍島發生的事一無所知,貿然前往,吉兇難料。航島已經每況愈下,我們可乘機剪除這一禍患。”
楊潛點頭同意,並且表達自己想法“我認為最重要的是,田小瞳處理淍島,也肯定需要時間,這點對我們有利。”
聽年輕人討論的熱火朝天,張宗舟一直沒有插嘴,直到他們都說完了。這才說道:“還有一個最壞的估計,如果馬崇察覺我們知道他的真實身份。會不會拿著宰相的特權,先下手壓製我們,甚至對我們不利。”
張麒朝和楊潛互看一眼,麵麵相覷。顯然張宗舟提出的問題,他們沒有想過。
馮懷恩接過張宗舟的話,補充道:“張老爺的話很有道理,其實淑德公主也是新皇的一大心病。除此之外,張家一直被朝廷惦記著,如果馬崇從旁煽動,那將是滅頂之災。”
張麒朝看了看韋嫣,疑惑道:“娘子的身份,在朝廷心中是心病我能理解。張家怎麽也被朝廷惦記,這又是為何?”
馮懷恩沒有立即迴答,而是扭頭看了眼張宗舟,征詢他的意思。
張麒朝看到這一舉動,越發的困惑了。
張宗舟見馮懷恩在征詢他的意見,點了點頭表示可以說。有些事情,該讓年輕人知道。
征得張宗舟同意,馮懷恩神情沉重的說道:“朝廷一直執行海禁,以至於絲綢、瓷器、茶葉等沒有銷路。沒有銷路也就意味著沒有賦稅,可是百姓的稅收已經不能再加了。加之邊疆未寧,連連征戰,國庫日益空虛。”
張麒朝、楊潛、拓跋詩若、韋嫣屏氣凝神,認真聽馮懷恩說話。
馮懷恩繼續道:“掠民已經不行了,再加重賦稅隻會適得其反,引起動亂。唯一的辦法就是從商人下手,自古以來,見過有商人造反的嗎?蘇州的張家,杭州的錢家,揚州的鹽幫和漕幫都在朝廷的心裏頭擱著呢。”
張麒朝聽完,恍然大悟,道:“難怪聽說我的那個老師父病了,到現在還閉門謝客。我隻當是因為大師兄的緣故,沒想到原來還有這一層原因。”
張宗舟看四人臉色沉重,笑道:“我提出來,隻是想讓你們知道,任何事情都不會是那麽簡單的。你們已經可以獨當一麵了,不能再像小孩子,做事毫無顧忌。至於我們嘛……”看了眼身邊的夏瑾梅,繼續道:“我們老兩口早有防備,你們隻管放心大膽的去做就行了。”
“父親,真的沒有什麽問題嗎?”張麒朝還是有些擔心。
“沒有問題,為父走的路比你吃的白米飯還要多,放心好了。”張宗舟的話,讓張麒朝安心不少。
楊潛道:“既然姨夫姨母早有防備,那蘇州就不需要我們擔心了。收拾一下,明天一早出發去泉州。”
“好!”張麒朝和拓跋詩若大聲應道。隻有韋嫣沒有應聲,神情顯得落寞。
晚飯過後,各自迴房收拾行李。韋嫣細心的替夫君打點行裝,全程一句話也沒說。
張麒朝站在一旁看著,直到韋嫣收拾完畢。柔聲問道:“怎麽,想和我們一起南下嗎?”
韋嫣幽怨道:“拓跋詩若不也是女人家,她為何就能去得,獨把我留在家中。”
“姐姐不也沒有南下嘛,你可以在家裏陪著她啊。”張麒朝抬出了自己的姐姐。
“哼,你又糊弄我。”韋嫣坐在床沿上,眼中含淚,道:“姐姐是飛花坊的一員,南下自然多有不便。”
張麒朝連忙坐在韋嫣的身旁摟著她,解釋道:“我也是擔心你嘛,江湖風雨,刀劍無眼,要是傷著你該怎麽辦。再者說了,論武功拓跋詩若遠在你之上,放眼江湖,也是準一流的水平。”
聽丈夫分析的有理,韋嫣終於吐露真言“我也不是真的想去,隻是自你我新婚以來,你就一直在外奔波,從來沒有好好的休息下。我實在是為你感到擔心,你可知公婆問起我們何時會有孩子,我都不知道該如何迴答。”
張麒朝心中一陣冰涼,一直以來都一心隻想著如何弭平江南禍患,全然忘記了自己身為丈夫的責任。
“哎!”張麒朝一陣歎息,道:“我向你保證,等江南六島平定後,我就迴來一直陪著你。”
韋嫣一把推開了張麒朝,柔聲道:“我幾時想讓你退隱江湖,隻是想讓你知道,武林如此多事,不是你一個人能解決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何日才是個頭。”
張麒朝一把摟住愛妻,沉聲道:“不是你的意思,而是我心甘情願的。我終於明白,為何蕭錯執意要退隱江湖。他的心境,此刻我深深的體會到了。”
“相公”韋嫣閉眼依偎在丈夫溫暖的懷裏,再也說不出一個字。
張麒朝感受到懷裏的溫暖,心中暗暗發誓,江南六島平定之日,就是我退隱之時。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楊潛抬頭望著天空的皓月,忽然想起了這句詩,不由得念了出來。
“沒看出來呀,一向放蕩不羈的花花公子,也感歎起人生的短暫來了。”拓跋詩若依舊不忘冷嘲熱諷楊潛。
楊潛斜視一眼拓跋詩若,道:“我隻是無意中看到弟妹落寞的神情,有感而發罷了。”
“哎,張麒朝也是的。自從沾上了江湖,一直都在外四處奔波。”拓跋詩若也有些感慨,“小兩口聚少離多,如今又要分離了,能不傷感嘛。”
楊潛突然道:“人生這麽短暫,能和相愛的人廝守一生,何必再去管江湖風雨呢!”
拓跋詩若看著楊潛,覺得他似乎並沒有想象的那麽糟糕。
“你幹嘛這麽看著我。”楊潛注意到拓跋詩若的神情,問道。
拓跋詩若微微一笑,心道:“還是那個令人厭的人!”嘴上卻說:“沒什麽,隻是覺得你長大了。”
“切~~~我又不是小孩,說長大啦。”楊潛嘟囔著嘴,不滿道。
拓跋詩若笑出了聲,燦爛的笑容中,帶有一絲異樣。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在眾人齊心協力之下,有一個人落入張麒朝等人的眼裏。那就是昔日詹事府詹事,如今的朝廷宰相馬崇。
馮懷恩長久掌握校事衛,對於朝廷重臣多有了解。在他的印象中,馬崇一直異常的低調。甚少和官員往來,平素也一直勸當時還是太子的韋禪,希望太子能察納雅言,虛懷若穀。先皇也為此賞賜過馬崇。韋禪繼位後,馬崇扶搖直上做到了宰相的位置。
張麒朝之所以認為馬崇嫌疑很大,基於幾點。一是,馬崇並非科舉出身。二是,做人雖然很低調,但暗地裏使了很多的銀子打點,隻是朝廷一直查無實據。三是,關於此人的籍貫等,年輕的行蹤大半缺失。
楊潛道:“既然馬崇嫌疑最大,那他到底是田道行還是李少陽呢?”
“不管他是哪一個人,他圖謀江南乃至整個天下的想法,這點是毫無疑問的。”張麒朝斬釘截鐵的說道,“我們必須阻止他的陰謀,同時鏟平六島。”
馮懷恩憑借自身長久以來的經驗,提出了自己的擔憂“據我所知,馬崇一直深受新皇的信任。新皇能繼位,也有馬崇不小的功勞。這樣的勳臣,如果沒有確鑿的證據,是無法撼動的。搞不好,還會被對方倒打一耙。”
這點,張麒朝再清楚不過。遙想當年,平南王謀反幾乎是路人皆知,可是先皇卻沒有辦法治罪。隻因沒有確鑿的證據,才會折騰那麽久。個中曲折,自是不必說。
楊潛道:“對馬崇暫時無法下手,何不先從江南六島開刀。那是他們的根本,破了江南六島,說不定就能找到證據了。”
“我同意楊潛的提議,這的確是一個辦法。”拓跋詩若話鋒一轉,問道:“可是,我們先從哪個島下手呢?”
“就從航島下手吧!”張麒朝自有一番考量,“現下姬俶在田小瞳那邊,她們極有可能去淍島。可我們對淍島發生的事一無所知,貿然前往,吉兇難料。航島已經每況愈下,我們可乘機剪除這一禍患。”
楊潛點頭同意,並且表達自己想法“我認為最重要的是,田小瞳處理淍島,也肯定需要時間,這點對我們有利。”
聽年輕人討論的熱火朝天,張宗舟一直沒有插嘴,直到他們都說完了。這才說道:“還有一個最壞的估計,如果馬崇察覺我們知道他的真實身份。會不會拿著宰相的特權,先下手壓製我們,甚至對我們不利。”
張麒朝和楊潛互看一眼,麵麵相覷。顯然張宗舟提出的問題,他們沒有想過。
馮懷恩接過張宗舟的話,補充道:“張老爺的話很有道理,其實淑德公主也是新皇的一大心病。除此之外,張家一直被朝廷惦記著,如果馬崇從旁煽動,那將是滅頂之災。”
張麒朝看了看韋嫣,疑惑道:“娘子的身份,在朝廷心中是心病我能理解。張家怎麽也被朝廷惦記,這又是為何?”
馮懷恩沒有立即迴答,而是扭頭看了眼張宗舟,征詢他的意思。
張麒朝看到這一舉動,越發的困惑了。
張宗舟見馮懷恩在征詢他的意見,點了點頭表示可以說。有些事情,該讓年輕人知道。
征得張宗舟同意,馮懷恩神情沉重的說道:“朝廷一直執行海禁,以至於絲綢、瓷器、茶葉等沒有銷路。沒有銷路也就意味著沒有賦稅,可是百姓的稅收已經不能再加了。加之邊疆未寧,連連征戰,國庫日益空虛。”
張麒朝、楊潛、拓跋詩若、韋嫣屏氣凝神,認真聽馮懷恩說話。
馮懷恩繼續道:“掠民已經不行了,再加重賦稅隻會適得其反,引起動亂。唯一的辦法就是從商人下手,自古以來,見過有商人造反的嗎?蘇州的張家,杭州的錢家,揚州的鹽幫和漕幫都在朝廷的心裏頭擱著呢。”
張麒朝聽完,恍然大悟,道:“難怪聽說我的那個老師父病了,到現在還閉門謝客。我隻當是因為大師兄的緣故,沒想到原來還有這一層原因。”
張宗舟看四人臉色沉重,笑道:“我提出來,隻是想讓你們知道,任何事情都不會是那麽簡單的。你們已經可以獨當一麵了,不能再像小孩子,做事毫無顧忌。至於我們嘛……”看了眼身邊的夏瑾梅,繼續道:“我們老兩口早有防備,你們隻管放心大膽的去做就行了。”
“父親,真的沒有什麽問題嗎?”張麒朝還是有些擔心。
“沒有問題,為父走的路比你吃的白米飯還要多,放心好了。”張宗舟的話,讓張麒朝安心不少。
楊潛道:“既然姨夫姨母早有防備,那蘇州就不需要我們擔心了。收拾一下,明天一早出發去泉州。”
“好!”張麒朝和拓跋詩若大聲應道。隻有韋嫣沒有應聲,神情顯得落寞。
晚飯過後,各自迴房收拾行李。韋嫣細心的替夫君打點行裝,全程一句話也沒說。
張麒朝站在一旁看著,直到韋嫣收拾完畢。柔聲問道:“怎麽,想和我們一起南下嗎?”
韋嫣幽怨道:“拓跋詩若不也是女人家,她為何就能去得,獨把我留在家中。”
“姐姐不也沒有南下嘛,你可以在家裏陪著她啊。”張麒朝抬出了自己的姐姐。
“哼,你又糊弄我。”韋嫣坐在床沿上,眼中含淚,道:“姐姐是飛花坊的一員,南下自然多有不便。”
張麒朝連忙坐在韋嫣的身旁摟著她,解釋道:“我也是擔心你嘛,江湖風雨,刀劍無眼,要是傷著你該怎麽辦。再者說了,論武功拓跋詩若遠在你之上,放眼江湖,也是準一流的水平。”
聽丈夫分析的有理,韋嫣終於吐露真言“我也不是真的想去,隻是自你我新婚以來,你就一直在外奔波,從來沒有好好的休息下。我實在是為你感到擔心,你可知公婆問起我們何時會有孩子,我都不知道該如何迴答。”
張麒朝心中一陣冰涼,一直以來都一心隻想著如何弭平江南禍患,全然忘記了自己身為丈夫的責任。
“哎!”張麒朝一陣歎息,道:“我向你保證,等江南六島平定後,我就迴來一直陪著你。”
韋嫣一把推開了張麒朝,柔聲道:“我幾時想讓你退隱江湖,隻是想讓你知道,武林如此多事,不是你一個人能解決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何日才是個頭。”
張麒朝一把摟住愛妻,沉聲道:“不是你的意思,而是我心甘情願的。我終於明白,為何蕭錯執意要退隱江湖。他的心境,此刻我深深的體會到了。”
“相公”韋嫣閉眼依偎在丈夫溫暖的懷裏,再也說不出一個字。
張麒朝感受到懷裏的溫暖,心中暗暗發誓,江南六島平定之日,就是我退隱之時。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楊潛抬頭望著天空的皓月,忽然想起了這句詩,不由得念了出來。
“沒看出來呀,一向放蕩不羈的花花公子,也感歎起人生的短暫來了。”拓跋詩若依舊不忘冷嘲熱諷楊潛。
楊潛斜視一眼拓跋詩若,道:“我隻是無意中看到弟妹落寞的神情,有感而發罷了。”
“哎,張麒朝也是的。自從沾上了江湖,一直都在外四處奔波。”拓跋詩若也有些感慨,“小兩口聚少離多,如今又要分離了,能不傷感嘛。”
楊潛突然道:“人生這麽短暫,能和相愛的人廝守一生,何必再去管江湖風雨呢!”
拓跋詩若看著楊潛,覺得他似乎並沒有想象的那麽糟糕。
“你幹嘛這麽看著我。”楊潛注意到拓跋詩若的神情,問道。
拓跋詩若微微一笑,心道:“還是那個令人厭的人!”嘴上卻說:“沒什麽,隻是覺得你長大了。”
“切~~~我又不是小孩,說長大啦。”楊潛嘟囔著嘴,不滿道。
拓跋詩若笑出了聲,燦爛的笑容中,帶有一絲異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