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豐死了,死在了承德避暑山莊。


    他是一個苦命的皇帝,從一即位太平天國如同夢魘一般,如影隨形。隨著太平天國不斷取勝壯大,他的日子就越來越不好過。他任命去鎮壓太平天國的欽差,都是他欣賞並信任的心腹,可他們的結局似乎都比較悲慘。不但不能給鹹豐分憂,反而差事是越辦越糟。


    好不容易剿滅了北伐軍,太平天國一下子又拿下長江流域廣大地區;好不容易見到天國內訌,這江北江南大營又被端了,還丟了極為富裕的蘇南地區。鹹豐的人生是大起大落,反複折騰,沒一天安穩日子。


    執政的後期,鹹豐大概知道自己身體不行了,於是沉迷於酒色,過著紫醉金迷的日子,自我麻醉自己。


    但這一次英法聯軍的進京,是對鹹豐的又一重大打擊。大清國的皇帝何曾狼狽至此,差一點做了英法的俘虜,真是把祖宗八輩的臉都丟光了。


    這十一年的內外交困,把鹹豐徹底弄崩潰了,他沒想到自己竟然是如此不堪,連祖宗的基業都守不住。鹹豐是個要麵子的人,但如今都這樣了,大臣會怎麽看他?百姓會怎麽看他?列祖列宗在天之靈會怎麽看他?


    鹹豐在無比羞愧的心情裏,毫無臉麵地撒手人寰了。


    客觀的來說,鹹豐還算是一位勤勉的皇帝,至少他剛登基的時候,是真的想有一番作為的。


    可這個時代已經到了積重難返的時候,不是他一人能挑得起這個重擔。大清國內部的矛盾已經嚴重到不可調和,正是總爆發的時候。國外的列強在這個時期也是積極擴張,大力在海外尋找市場,鹹豐被壓垮了,是這個時代的必然。


    鹹豐不是一個笨蛋,死之前他做了他自認為萬無一失的安排。


    他的繼承人也就是以後的同治還小,隻有六歲。這個年齡是不能理國事的,在這之前他必須給兒子找到合適的監護人。


    肅順是他最信賴的人,對自己忠心又有能力。鹹豐首先把肅順列在了顧命大臣的名單內。但曆史上不乏權臣仗勢欺主的例子,遠的不說,康熙朝的鼇拜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


    鹹豐也怕肅順生出野心,讓同治不能順利接班。於是他決定多立幾個顧命大臣,又安排了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駙馬景壽,軍機大臣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等七人和肅順一起並列顧命八大臣。這些人在他看來也都是自己的親信,一定會看好自己的兒子。


    按說這樣的安排已經很穩當了,但鹹豐還不放心,他又把自己的老婆安排進來。


    他刻了兩枚禦章交給皇後和懿貴妃(就是以後的慈安和慈禧),並頒詔說以後朝廷的一切詔書都要印有這兩枚禦印才能生效。


    鹹豐為了兒子能順利繼位是煞費苦心,一方麵顧命八大臣掌管玉璽,另一方麵自己兩老婆掌管他的私章。以後辦事得公章私章一起蓋全了才能進行,這一套互相牽製相互製約的係統,鹹豐認為能遏製單一強人的出現,最後兒子幾年後平平安安,順順利利接班親理朝政。


    鹹豐想得很周到,按道理說這樣的布置應該是非常穩當了,但他漏算了兩點:一是顧命大臣中肅順和懿貴妃是有矛盾的,肅順一直對鹹豐後期讓懿貴妃代筆批閱奏章很有意見,認為違反了後宮不可幹政的祖製,在鹹豐臨死前,他還建議鹹豐仿效漢武帝賜死太子生母鉤弋夫人的做法,及早除掉懿貴妃,以免後患。而懿貴妃在批閱奏折時嚐到了權利的甜頭,她本就是一個野心勃勃,不安心做個普通女人的人,對肅順早就恨之入骨,雙方是不可能合作一起輔佐小皇帝的。


    二是鹹豐拋棄了恭親王,說到底他還是對這個聰明能幹的弟弟懷有戒心,他自己的皇位就受到過恭親王的威脅,他生怕自己的兒子以後鬥不過恭親王,其他幾個親王畢竟還是旁支,這個恭親王實在是血緣太近了,對皇位的威脅最大。而鹹豐又不是心狠手辣的人,恭親王和他畢竟從小一起長大,恭親王的母親靜妃對自己有養育之恩,所以鹹豐始終沒有對恭親王下毒手,隻是壓著不用他。可你不把他列為顧命大臣,這恭親王還會按著你的意思去維護你留下的這個體係嗎?


    所以當恭親王得知自己不在八位顧命大臣之列的時候,他著急了。


    “壞了壞了,常國公,大事不妙。”恭親王冷汗都出來了,一把抓著楊小山的胳膊,大唿不妙。


    “王爺是怕那肅順?”楊小山非常聰明,一下子就猜出了恭親王擔心的地方。


    “肅順和我一直不對付,我倆的政見少有統一的時候,這一下他得勢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等他們迴京,怕是沒有我的活路了。”恭親王身在帝王家,對政治的殘酷性非常有體會。


    在皇權專製時代,就算你沒有謀反篡位的野心,可是隻要有謀反篡位的實力,掌權者一般都不會容下這樣的人,都按謀反論處,以絕後患。


    鹹豐是念著發小兄弟的情義沒對自己動手,肅順可就沒那麽好說話了,他早看自己不順眼了,保不齊一迴來就讓自己自盡,這就是恭親王最擔憂的地方。


    楊小山也非常擔心,自己和恭親王現在是一條繩上的螞蚱,僧王已經倒了,恭親王再倒,自己就是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了。黨爭從來都是你死我活的,對方動起手來必定斬草除根,自己的性命也堪憂啊。


    “王爺,按下官之見,這個時候咱們得和太後通通氣,探探她們的口風。”楊小山作為穿越者,當然知道最後是慈禧掌權,和慈禧聯合才是恭親王唯一的出路。


    “你的意思是?”恭親王有些遲疑。


    “肅順跋扈,太後未必肯看他臉色做人,恭親王你在朝中很有聲望,又是先帝的親弟弟,太後們不想看肅順的臉色,必定會找王爺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在太平天國的日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家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家揚並收藏穿越在太平天國的日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