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州隻停留了兩天,太平軍秘密埋葬了南王馮雲山的遺骸,炸毀了魯班橋,全力向湖南進軍。


    為了趕速度,楊秀清讓韋昌輝帶著眾多輜重從水路出發,蕭朝貴和楊小山率部在左右兩側陸路保護,石達開在尾部斷後。


    水路前進比較快,開始還和陸路齊頭並進。幾天後,韋昌輝的船隊走到了隊伍的前頭,而此地正是楊小山口中的兇險之地蓑衣渡。而此時江忠源正帶著他的子弟兵等著太平軍鑽進他設計好的牢籠呢。


    僅僅幾天時間,蓑衣渡已經大變樣,水中密布木樁,使得江道無法通行。他又巧妙的利用西岸突入水中的一塊陸地,把他打造成水中的營寨,在上麵又架設數十門火炮。像一道大閘門卡在了整個江道上。


    “大哥,這長毛會來嘛?咱們忙活了這麽久,可別白忙活了。”江忠源的弟弟江忠濬還有些懷疑,這次江忠源是下了本錢了,幾乎把他家鄉所有能帶的團練都帶來了,總共兩千人。


    “這是長毛的必經之路,從這裏去長沙隻要四五天時間,他們一定會來,你放心好了。我還通知了餘提督,隻要我們這裏一卡住長毛的去路,讓他從後麵發動攻勢,如果得手那蓑衣渡就是長毛的死地。”江忠源信心很足,把這裏當成了他建功立業的地方。


    由於沒有陸地的先行部隊探索,太平軍的船隊一路暢行,不知不覺就鑽入了江忠源的口袋。


    “什麽?前麵有清軍的營寨卡住了江道?”韋昌輝聽到這個消息如當頭棒喝。沒有岸邊隊伍的保護,太平軍的船都是運輸船,根本沒有自我保護的能力,這等於是羊入虎口。


    “快退,別被清妖包了餃子。”韋昌輝這點應變能力還是有的,他立刻命令道。


    但沒多久後麵船隊又傳來噩耗,後路被清軍山上的巨石截斷退路,除了少量船隻退走,其他全部都被清軍截住了。


    太平軍三百多艘船筏被卡在了蓑衣渡,清軍水中營寨上的大炮轟鳴了,數百枚炮彈往太平軍的船隊傾瀉而至。這一下船上的太平軍是真慘了,被炸死者,落水淹死者甚多,哭喊聲響成一片。


    “北王,想想辦法啊,快想想辦法。”隨從們也急了,這可是全無還手之力,完全被動挨打。太平軍的船是一艘接著一艘沉沒,大批輜重落入水中,這些都是太平軍好不容易積攢下來的家當。


    好在清軍的火炮不能一直發射,燒紅的炮管需要冷卻,在這個空檔口。楊小山帶著三百輕騎從西岸趕了過來,蓑衣渡是他一直惦念的地方。他沒想到韋昌輝的船會開得這麽快,岸邊的隊伍跟不上,所以自己率著三百騎兵追了上來。


    可一切還是晚了,雖然隻是短短幾天,清軍在這裏的布置已經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三百多條船進不能進,退不能退,如待宰的羔羊等著清軍的屠刀。


    楊小山帶著人登上最靠岸邊的一條小船,“大家趕快把船靠在一起,抱成團,連起來。大船在外側,小船在內側。”楊小山大聲指揮道。


    眾人在小山的命令下,照著他的辦法做,幾百條船靠在一起竟變成了一座巨大的水上營壘,清軍的炮彈砸在大船上,如不是要害還砸不沉,內側的小船得到了保護。而且這些船在江麵形成了一座浮橋。可以把傷員,物資先轉移到岸上。


    千鈞一發之刻,楊小山又拯救了混亂中的太平軍,剛剛就快要崩潰的軍心逐漸穩定了下來。


    江忠源看得直跳腳,眼看就能把這些船都擊沉,怎麽太平軍突然間就想到這樣巧妙的安排,瞬間扭轉了局勢。


    “大哥,這長毛裏麵有高人啊。咱們的計劃恐怕要落空了。”弟弟江忠濬有些氣餒道。


    “隻怕又是他!”江忠源對楊小山是記憶猶新,本來可以在永安有所作為的他就是栽在了楊小山的手裏,錯失了立功的良機。“不要擔心,隻要我們卡住這裏,就是大功一件。餘提督的人馬沒幾天就要到了,在這裏圍住發匪,多拖幾天他們就會在這裏完蛋了。”江忠源依舊信心很足,消滅太平軍隻是遲早的問題。


    不到一日,太平軍後續的大隊人馬也基本到達了蓑衣渡。楊秀清望著眼前的情形,眉頭皺得比以前任何一次都深。


    “難怪小山會違抗我的命令,這蓑衣渡真是大兇之地啊,是我錯怪了小山,換成我也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放棄這裏的。”楊秀清心裏默念道。百聞不如一見,隻有自己親眼看到才能體會到別人的心情。


    “讓西王和世子立刻在兩岸構築陣地,安置大炮,防止清軍前來偷襲。”楊秀清立刻下令道。他非常的冷靜,知道清軍在江中的營寨一時間肯定打不下來,還得及時做好防禦才是正事。


    果然不出楊秀清所料,江忠源當晚帶著人馬前來偷襲,妄圖一舉燒毀江中的船隻。結果太平軍早有準備,雙方互有傷亡,太平軍打退了前來偷襲的江忠源,暫時穩住了在蓑衣渡的陣腳。


    楊秀清望著桌子上的地圖,背後已經冒出了冷汗。從探子嘴裏得知,東岸有湖南提督餘萬清帶領五千人馬趕來,大約還有兩天路程。而西岸有和春劉長清帶著六千人,距離大概四五天路程。(賽尚阿來到桂林後,在他的催促下,向榮又把和春派了出來,大約四千人。)


    這前有堵截後又有追兵,太平軍又身在野外,形勢是無比兇險。“現在必須趕快撤離此地,可不走水路。如果走東西兩岸的崎嶇山路,這樣一來行軍的速度會慢很多,想去長沙那就遠多了。”楊秀清心裏非常矛盾。


    “讓韋昌輝接管小山的陣地,小山去東岸防守,千萬不能讓餘萬清的隊伍進入蓑衣渡。西岸讓石達開去攔住和春的隊伍。”楊秀清暫時做出了應變的辦法,現在最重要的是,不管用什麽辦法,都不能讓敵人在蓑衣渡匯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在太平天國的日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家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家揚並收藏穿越在太平天國的日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