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妖官府帶兵多,打起仗來亂雞窩。天兵山頭一聲喊,狗官盡找烏龜殼。”一群小孩子邊玩邊跳,嘴裏唱著這首童謠,很快就在金田村四周傳開了。烏蘭康在梁山村營寨的後勤物資被太平軍拿過來分賞給了大家。好久不見的米飯和肉重新出現在了太平軍的食譜中。夥食好了,大家的士氣又得到了全麵的迴升。打了大勝仗,太平軍的信心又重新迴來了,久違的歡聲笑語又逐漸升騰起來。


    楊秀清召集全軍主要將領在自己的營地裏召開軍事會議。


    “來來來,看看這些清妖送給我們的戰利品。”楊秀清今天難得露出一絲笑容,這些月來被各種不利的情況弄得焦頭爛額,這次總算一次性的全還給了清軍。


    身旁的侍衛拿過一個大布袋,把袋口的繩子解開,提起袋角,往大桌上一倒。一顆顆圓鼓鼓的核桃從布袋裏跳了出來,落在桌上散成一團。


    “哇,是核桃,這麽大個!”眾人一片驚喜之聲。這核桃在這裏可是個稀罕物,別說在座的大多都是窮苦人出生,即便是韋昌輝這樣的大戶人家,也大多是用來上供祖先用的,平時都吃的很少,屬於一種奢侈品。


    韋昌輝拿起兩個核桃,攥在手裏用力一勒,那兩個核桃的殼就破開了,露出了裏麵的核仁。他拿起核仁放入口中,輕輕地嚼了幾下:“不錯,這核仁油味足,殼薄仁大,是上等的紫皮核桃。”


    其他人一聽更是嘖嘖稱奇,也紛紛動手拿了幾個弄碎後放入口中品嚐。有的人從來沒吃過,一邊看別人吃一邊也學著自己吃,有的人調笑那些把核仁弄得稀巴爛,不會吃的人,房間裏好不熱鬧,剛才還一大攤子的核桃。你拿幾個,我拿幾個,桌子上的核桃一下子就被分光了。


    “別急,多著呢,今天管夠,會開完後大家也帶點迴去,給嫂子弟妹孩子們也嚐嚐。”楊秀清看著大家一個個猴急地搶著吃的模樣,笑著說。


    “這清妖還真夠奢侈的,聽說在京城滿族子弟裏還流行一種青皮核桃,作為一種文玩,一顆能賣得上幾百兩銀子。”韋昌輝邊吃邊賣弄著他的“學問”。


    “奶奶的,難怪這些清妖戰鬥力這麽弱,心思全用在這上麵了。等明兒咱們打進紫禁城,端了那鹹豐小皇帝的窩,也要嚐嚐這幾百兩銀子的青皮核桃。”蕭朝貴吃得興起,大叫道。


    “那是放在手裏玩的,不是吃的。。。。。。。”韋昌輝無奈地提醒這個大老粗。


    “哈哈哈。”眾人一陣哄笑,房間裏的氣氛非常融洽。


    等到大家吃得差不多了,楊秀清終於開口說出了這次會議的主體:”好了,好了。大家吃也吃過了,鬧也鬧過了。咱們下麵談點正經事。雖然咱打了個大勝仗,但我們依舊處在清妖的包圍之中。大家都說說下麵我們該怎麽辦?”


    “我看,軍師再用幾次妙計,送這些清妖都到水裏喂王八。”蕭朝貴剛吃完核桃興致不減。


    楊秀清瞪了他一眼,“清妖這次雖然中計,但巧計隻能根據實際情況偶爾為之,用多了豬也不會上當。”


    “咱們得加強防守,這次打了這麽大的勝仗,清妖必然反撲要找迴顏麵。”石達開說出了心中的憂慮。


    “石主將說得沒錯,咱們這次贏了,但戰備上決不能鬆懈。”楊秀清點點頭,讚同道。


    “西線向榮部給我們的壓力很大,現在他們兵力已經部署到位,隨時都可能對我們發動進攻。武宣大部屬於平原,不利防守。我建議把隊伍拉到豬仔峽和雙髻山去,利用天險對付向榮。”馮雲山思索了一下,開口道。


    “把地圖拿來。”楊秀清讓侍衛拿來了地圖,平鋪在桌子上。


    “不錯,這兩處的確是天險,是紫荊山西麵的門戶。向榮的實力大家不可小視,另外在新圩這裏的風門坳也要建一個要塞,作為第二道防守線。”楊秀清認真地看著地圖,腦子飛快的轉動。


    眾人連連點頭,向榮部是唯一讓太平軍吃過大虧的清軍,對他必須要足夠堤防,設兩條防線更為保險。


    “要不,我們趁著這次勝仗,就從梁山村這裏衝出去吧。”楊小山開了口,他作為穿越者是知道金田這裏不是天國最後的根據地,以後會一直打到南京,所以信心十足地提出了這個設想。


    “這恐怕不行,我們太平軍大多都是本地人,外麵人生地不熟大家會走得不踏實。”韋昌輝第一個反對,他說的也是實情,這個時代的人都屬於小農思想,有的人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裏,對外麵未知的世界是充滿恐懼。


    席間不少人連連點頭讚同韋昌輝,金田村這一帶大家都熟悉,離開了這裏外麵是兩眼一抹黑,心裏多少會有不安的感覺。


    “其實我倒是覺得小山的提議未嚐不可,金田村這裏的確貧瘠了一點,如果還想擴軍發展壯大,這裏不是理想的根據地。”石達開聲援楊小山,他自小走南闖北,眼界比較開闊,自然不會拘泥於小小的金田村。


    “衝出去的確是個出路,也是我們今後的方向。但我們這裏托兒帶口,男女老少一大家子,不能輕易移營。我們行軍速度太慢,很容易被清軍追上,如果被他們包圍在野外,到時候就非常危急了。”馮雲山思慮還是比較周全,提到了行軍的難處,這也是太平軍非常大的弱點。


    “這樣吧,我領著前軍先衝出去找個落腳的地,然後大家再隨後跟來。”蕭朝貴一跺腳,建議道。


    “金田村的確小了點,雖然我們暫時糧食不缺,但過了今年以後就難說了,是該突圍出去了。小山,你說說你打算突圍到哪?”楊秀清還是讚同打出去的,遲突不如早突圍,趁著這次勝利出去也許是最好的時機,秋天過了到了冬天,大軍想動也難了。


    小山一聽到楊秀清的問話,立刻頭皮發麻,自己隻是隨便一說,沒想到楊秀清這麽重視自己的建議,他哪知道該去哪啊!曆史書裏太平軍的行軍路線,他隻記得是出了廣西到了湖南然後沿著長江最後到了南京,不過這個可不能現在說,不然太驚世駭俗了。


    楊小山走到地圖前,仔細地看了又看,忽然看到永安兩個字,這永安有點眼熟啊,記憶裏似乎有這兩個字的影子。他不敢怠慢,又看了看地圖,這永安城在去湖南的方向上,應該沒錯。“就這裏,永安!”楊小山用手一指。


    眾人連忙都看著楊小山手指的那個永安城。


    “不錯,永安是個好地方,我去過那裏。這城四麵環山,非常利於防守,是個作為根據地的好地方,在這裏落腳比金田還要安全。”石達開首先開了口,對小山的提議稱讚道。


    “桂江流進這裏,這樣可以把輜重放在船裏,走水路的話行軍速度會快很多。”馮雲山也連連點頭。


    “現在清廷派重兵圍困我們,他們身後的這些城市必然空虛,永安現在應該不難攻破,我最擔心的是這一路上不知道烏蘭泰設置了多少障礙。”楊秀清還是看到了此行的風險。


    “讓我去把,我來打這個先鋒。”蕭朝貴迫不及待請命道,他這人膽子大一向衝鋒在前,所以立刻積極請戰。


    “好吧,事不宜遲,今天晚上做好準備,明天你們就出發。我們太平天國的希望就寄托在你們身上了。”楊秀清想來想去,蕭朝貴是最佳的選擇,做出了最後的決定。


    一旁的楊小山苦笑了一下,這繞來繞去自己又被繞進去了。他和羅大綱就屬於蕭朝貴的前軍,這一路過去不知道風險如何,哎,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在太平天國的日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家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家揚並收藏穿越在太平天國的日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