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商行...

    等辦妥了一切,陸紹棠這才去了溢佳香麵館。

    張叔張嬸向來當陸紹棠是恩人,又是麵館的合夥人之一,見他來了,自然熱情招待。好一會兒,陸紹棠方找到機會與蘭曉獨處,說上幾句話。

    不過因男女有別,陸紹棠也不能去蘭曉的屋子,隻在院子裏和她說著話。

    蘭曉得知陸紹棠的差使黃了,擔心他不開心,便安慰道:“差使丟了也沒什麽打緊,先歇息一陣,再慢慢考慮將來的打算。”現代有很多人辭了工作,都會選擇放鬆放鬆,在家裏玩個半個月一個月的。

    陸紹棠心中一暖,說道:“我早就找好了一個鋪子準備做生意。”

    蘭曉一雙杏眼直望著陸紹棠,眼裏滿是疑問,做生意要本錢、要鋪麵、要門路、要技術等等,她這幾日除了折騰新菜式,也在琢磨做生意。

    開一間獨一無二的女子養生美容會所,前期投入太大,不可行。

    開一間縣城裏目前還沒有的成衣鋪,還是成本太大,不可行。

    雖然如今麵館生意不錯,早起貪黑的,一個月也能賺個近十兩銀子,但蘭曉也拿不出那麽多的銀錢來再開一家高檔一點的酒樓。陸紹棠短時間內怎麽可能開鋪子做生意。

    陸紹棠神秘地一笑,卻不告訴蘭曉,隻讓她跟著自己去瞧上一瞧。

    蘭曉和張嬸說了一聲,便跟著陸紹棠出了門。

    縣城裏不說寸土寸金,但那些能做買賣的臨街房也是值錢的很,尋常一家宅院,便要一百兩才能盤下,陸紹棠沒有那麽多的銀子,自然不可能在繁華熱鬧的正街上尋店麵。

    他帶走蘭曉拐進另一條街,那裏不太熱鬧,但也有幾家零落的商鋪店麵。

    兩人快要走到街尾了,蘭曉看到一間新開的鋪子上懸著塊木匾,上麵寫著“日昌商行”,陸紹棠這才指著它笑著對蘭曉說道:“你瞧,就是這裏,這位置我看了好些地方才選中的,雖有些偏,但來往的路人不少。”

    這是什麽時候辦起來的商號?進了鋪子,蘭曉四下一打量,裏麵空空如也,訝異地看向陸紹棠,問道:“陸大哥,你這是要做什麽生意?”

    陸紹棠終於不賣關子了,從懷裏拿出了三張紙片,遞到蘭曉手裏。

    蘭曉接了過來,隻覺得它比一般的紙張要厚,定睛一看,“鹽引?”蘭曉有些愕然地抬頭,見陸紹棠隻望著她微笑不語,她又再

    仔細看了下去,隻見那張紙上麵抬頭正楷寫著什麽運司衙門的名稱,這名稱還真是有些拗口。

    蘭曉隻瞄了一眼,就看中間,上麵是“憑票即付細鹽一小引”,下麵還有商號名稱就是那“日昌商行”、地址,還蓋了衙門的大印。

    蘭曉依稀記得古代的商戶要想合法販鹽,就必須先向官府以銀兩換取“鹽引”然後販鹽。

    不過這麽幾張紙,加起來也就是六百斤鹽,能賺多少?

    陸紹棠似乎看出了蘭曉的疑問,不待她發問就說道:“這門生意利潤高的很,將鹽引、工錢、日常損耗這些全部算進鹽裏,一斤鹽的成本也就是區區一錢五的銀子,不過我們把這斤鹽放在鋪子裏賣,卻能賣三錢銀子。”

    蘭曉略一盤算,雙眼頓時發光,驚歎一聲說道:“這可是整整一倍的利潤!就算一個月單賣這六百斤鹽,純利就有三十兩銀子,天哪,這是多少錢啊!”

    “可是既然這麽賺錢,街上怎麽就那麽幾家商行賣鹽呢?”蘭曉又問道。

    “這天下的鹽場都是由官府控製的,一向管得嚴緊,而且從進貨到賣出全需運司衙門開出地‘鹽引’才行。所以一般人是不可能在鋪子裏賣鹽的。”陸紹棠耐心地解釋道,又覺得蘭曉驚喜的表情更是動人。

    蘭曉雖不是很懂,但也明白了在古代這門生意可以算是壟斷生意,“鹽引”這個東西可以和文革時期的“糧票”、“油票”、“肥皂票”等等差不多,這裏是拿著鹽引領鹽;當年老一輩人是拿著糧票、油票買糧、買油,想要多搞點票,還要有門路才行。她又有些不好意思,以前曆史課上也學過這些東西,隻不過如今自己也忘得差不多了。

    不過這“鹽引”應該沒那麽容易拿到手吧?

    陸紹棠把事情來由簡單地說了說,原來錢大鵬是公務員啊,陸紹棠算是有了門路,不過蘭曉還是有些不放心,問道:“那錢大鵬雖是你的舊識,但隻不過是書吏,能做得了主嗎?會不會到時拖累了你?”

    陸紹棠的笑容中帶著信心,說道:“這官員士紳家裏可都是有人開鋪子做買賣的,要不然光靠那些俸祿早就要去喝西北風了。不過他們既有律法約束,又怕惹起非議,所以隻在幕後操作,不會親自上陣。縣太爺應該是看不上這點小錢的,想必是錢大鵬要給自己添些進帳,又念著我曾幫過他,所以讓我來做這事。”

    蘭曉雖還有些擔心,但陸紹棠這也是為了獲取第一桶金,原始資本的積累一般都是見不

    得光的。她想著隻要做好官商勾結,應該就沒事了,所以也很有興致地說道:“既然如此,有了這商行,單做一門生意,也太可惜了點,到時我們多想些點子,賣些新奇的東西,好不好?”

    陸紹棠哪有不願的,見蘭曉躍躍欲試的樣子,直望著她笑,眼中滿是寵溺。

    蘭曉這才注意到他的目光,臉上紅了紅,陸紹棠怕惹得蘭曉羞惱,連忙和她商量正事,兩人為著未來認真快樂地謀劃著………

    陸紹棠算是站穩了腳根,便把陸家的老人陸忠請了來幫忙。那陸忠人如其名,對陸家是忠心耿耿,這大輩子都在陸家侍候主子,後來因為陸家敗落,他才不得不離開陸家,和他兒子媳婦一塊生活。

    聽得自家少爺缺少可靠人幫忙,這陸忠壓根不理兒子留他在家安享晚年的請求,立馬趕到日昌商行。

    陸忠一看到數年未見的陸紹棠,就老淚縱橫地哭道:“老奴以為這輩子再也見不到少爺了。”

    他抹了一把淚,仔細睜眼瞧了瞧陸紹棠,說道:“少爺,你可受苦了,人也瘦了,夫人見了指不定有多心疼呢!”

    陸忠穩了穩情緒,就要上前行禮,陸紹棠忙攙了他,也有些哽咽地說道:“忠伯,這麽久不見,你身子還好吧?”

    陸忠立馬拍了拍胸脯,答道:“我這老胳膊老腿都還有勁,少爺,你有什麽事情,盡管咐吩。”

    陸紹棠手中有了可能周轉的銀錢,便想趁熱打鐵,和蘭曉在縣城另一頭也開個麵館。他招了個廚子,訂了契約,又請了一個小夥計,但自己要守著商行,蘭曉也不方便成天過來,所以他想著陸忠原先當管事時勤勉肯幹,又是一等忠心的人,所以請忠伯幫著管理鋪子,自己又請了蘭曉來教導。

    陸忠想著不管是什麽鋪子,隻要照著規矩來做就行。可陸紹棠居然請了個姑娘,說是合夥做生意的搭檔,不但教廚子做菜,教夥計幹活,還要教自己什麽管理。

    陸忠見陸紹棠對蘭曉敬重客氣、言聽計從,雖覺得少爺對她好得過分了些,但還是暫時忍住,想等到適當的時機才來提醒。

    待到陸忠見到了七斤,便教訓他道:“你既服侍少爺,就應該盡心盡力,那蘭曉不過是小戶人家,怎麽能讓少爺與她如此親近,如果就此被她賴上,豈不糟糕。雖說陸家現下過得不如意,但少爺聰明又能幹,總有一天能讓陸家重新興旺起來,你可別收了點好處,聽了幾句好話,就把少爺給賣了。”

    七斤聽

    了很不樂意,蘭曉姐姐才不是那種人呢,可如果被陸忠知道蘭曉姐姐是丫頭的話,他豈不是更要跳腳,恐怕會到少爺那裏說壞話。可蘭曉姐姐是什麽人,比起千金小姐來更要溫柔善良、端莊大方呢。

    可不能讓陸忠這麽誤會,七斤便說道:“蘭曉姐姐可是我們的大恩人……”把他們主仆二人當初的窘迫潦倒和蘭曉的再三援手大致地說了,隻把她是丫頭的身份隱去不提。

    陸忠聽了,為著少爺吃了那許多苦頭而傷心難過了半天,日後見著了蘭曉倒是客氣了不少。更何況他又不想駁了陸紹棠的麵子,便由著蘭曉在那裏教授。

    但是等到陸紹棠一走開,陸忠終於忍不住了,他皺著眉對著蘭曉說道:“生意就應該正正經經、老老實實地做,隻要我們把吃食弄得好吃,還怕食客不上門,怎麽能搞那麽些花頭。教人看了說我們不務正業。再者說了,我做管事的時候,你還在屋子裏繡荷包呢。”他本想說你一個丫頭懂什麽,少在這裏指手劃腳。但想了想,他還是把難聽的話憋在了心裏。

    蘭曉一時氣悶,礙著他年紀大了,又看在陸紹棠的情麵上,不與他計較。見陸忠不願聽,也不強求,隻在白日裏過來,稍微指點廚子和夥計。

    作者有話要說:親們,多謝你們的支持,我會努力碼字的!

    鹽引本是封建政權的財源,但而當政者“上下揮霍無度,便掠之於民;民變在即,既掠之於商。”鹽引又稱“鹽鈔”,是宋代的取鹽憑證,“引”是指有價證券,還可以作為“代幣”流通。據《宋史·通貨誌》,“鹽引每張,領鹽116.5斤,價6貫。”

    鹽業專賣就是國家實行壟斷經營。這種做法始於春秋時的齊國,始作俑者是管仲,但到秦朝和西漢初年,鹽業專賣實際上是廢除了。漢武帝想增強國力征服匈奴,於是采用大鹽商東郭威陽的意見,從元狩四年(公元前118年)起在全國實行鹽業官賣製度。在產鹽的28郡和36縣設置鹽官(均由原來的鹽商擔任),招募百姓由政府提供“牢盆”(煎鹽之鍋)等工具製鹽,成品鹽由政府定價收購、設官販運,實行專賣。

    明初商屯東到遼東,北到宣大,西到甘肅,南到交址,各處都有,其興盛對邊防軍糧儲備以及開發邊疆地區有一定作用。根據明朝政府的需要,除用糧米換取鹽引之外,有時也可用布絹、銀錢、馬匹等換取,但以糧換取是主要形式。憲宗成化年間停止各邊開中法,令鹽商於戶部、運司納糧換取鹽引。當時,隨著統治階級的日益腐敗

    ,皇室、宦官、貴族、官僚們見持有鹽引有利可圖,紛紛奏討鹽引,轉賣於鹽商,從中牟利。這一現象被稱為“占窩”。這種現象愈演愈烈,破壞了開中製度,也嚴重影響了政府的財政收入,改革鹽法以彌補國家的財政收入已勢在必行。孝宗弘治時,葉淇為戶部尚書,改舊製為商人以銀代米,交納於運司,解至太倉,再分給各邊,每引鹽輸銀三四錢不等,致太倉銀多至百餘萬,國家的財政收入驟增。因此邊地鹽商大都舉家內遷,商屯迅速破壞,邊軍糧食儲備也因此大減。明世宗時,楊一清又請召集商人開中,實行商屯。後經多人奏請,穆宗於隆慶二年(1568)以龐尚鵬為右僉都禦史,管理鹽政、屯田,督辦九邊屯務,他與陝西三邊總督王崇古詳細規劃在邊地推行屯田開中,但因此製敗壞日久,已難收得實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通房丫頭奮鬥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龍心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龍心貝並收藏通房丫頭奮鬥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