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的小崔讀不起書,卻非常渴望知識,鑿壁偷光的故事就真的在他身上發生過。
他拿小樹棍兒在爛泥潭裏劃拉練習寫字,甚至還嚐試寫詩,寫一首就對著大山大聲念一首,山穀裏時常迴蕩著他銅鑼般的大嗓門兒:“......詩和遠方,遠方,遠方......”
小崔16歲時終於去了他筆下的遠方。
其實也沒多遠,不過是另一個大點兒的山溝溝而已,告別麵朝黃土背朝天的父輩祖輩,外出打工賺錢。
簡單的包袱裏除了幹糧,還有一本《水滸傳》,一本《隋唐演義》,一本《射雕英雄傳》,但是其中一半字不認識。他臉皮厚,見人就請教,在火車上對小學生也不恥下問。
他撿過破爛,睡過牛棚和天橋,還慷慨地跟流浪狗分享過手中僅有的半個饅頭。
但他天性樂觀,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也能笑著扛,堅持不乞討,寧可選擇街頭賣唱。
賣唱得有資本吧?沒有樂器,不會打拍子,也不弄噱頭,就那麽幹嚎。
旁邊還有一個賣藝的小夥子,那個唱歌是真能要命,但小崔唱歌能要到錢。
要知道,小崔沒受過任何專業聲樂訓練,他隻是從小愛吼老家的民謠而已。
注意,是吼,不是哼,誰讓他嗓門兒大呢?
老天爺大概是可憐這少年一無所有,想來想去還是給了他一副好嗓子,舒伯特小夜曲也愣能讓他給吼成黃土高坡,還聽的人津津有味兒。
《青藏高原》這樣的歌,他竟然也可以張口就來,高音高亢,氣息平穩,不去學美聲簡直可惜了。
他倒是想學啊,可哪有錢交學費呢?
話說家裏那麽窮,從小隻有玉米和番薯吃,還吃不飽,更別提補充什麽維生素鈣鎂鋅什麽dha亂七八糟的。
就這樣,他還是爭氣地噌噌噌一個勁兒躥個兒,躥成了個大塊頭,一點兒不遜於那些喝牛奶吃牛肉長大的孩子,而且沒被激素和添加劑坑過。
因為長得高大又老氣,崔明思謊報了年齡,成功混進縣城一家工廠當操作工,往成衣上貼標簽。
工作量大,經常要上夜班,工友們困得東倒西歪,很容易把標簽貼錯,被發現了會扣工資的。
於是,不知有多少個夜晚,小崔操著大嗓門唱京劇版《兩隻老虎》,唱兒歌版《咱們工人有力量》,唱搖滾版《大王派我來巡山》,唱得大家精神抖擻,眼睛瞪得跟貓頭鷹似的,最後順利把工作做完。
有工友家裏出了事急需錢,小崔二話不說把自己剛領的工資全數奉上,連買個饅頭的毛票都沒留給自己。主要是沒想到,如果想到了可能多少得給自己留點兒。
工友感動地說:“小崔啊,你連我叫啥名兒都不知道,就把家當全給我了?我也不知道你全名叫啥呢。”
小崔大嘴咧到耳朵根:“俺全名兒叫崔雷鋒!”
他就是這樣一個有好東西大家分、有責任自己一肩挑的漢子。
上學不多,卻一直沒放棄見縫插針地讀書識字,隻要比他認字兒多就可以當他的老師。後來他的英語、法語、葡萄牙語和西班牙語就是這麽學出來的。
小崔的頭腦相當好用,為人又極仗義,朋友遍地都是。
一幫兄弟夥當中,他明明不是年齡最大的,但大家都喜歡尊稱他為“老大”,心甘情願跟著他混。他的慷慨仁義也吸引了無數貴人來到他的身旁。
某日,在酒吧打一天當中的第4份工的時候,洗手間裏用自學的急救法救了一位突發中風的法國老人,並且在救護車來之前一直跪地陪伴,讓老人枕在自己胳膊上。
老人痊愈之後為了報答,幫他聯係了法國的公益助學項目,還讓他住在自己家,傳授給他釀製頂級葡萄酒的秘訣。
雖然崔明思覺得舉手之勞讓人這樣報答不合適,但學習的機會他從不放過。
別說法語了,英文字他也大字不識一個。別說英文了,就連很多常用漢字,還是它認識他,他不認識它呢。
但是崔明思不怕,他用每個單詞念一千遍的笨辦法,在短短3個月內通過了原本應該是天書的法語考試。
法國老頭說:“我管你管到底了,你是我見過的最勤奮的小夥子。我敢打包票,你將來無論做什麽,都一定會成功。”
就這樣,人生之路被這個窮娃娃越走越寬,從重慶小麵寬成了熱幹麵,然後寬成了刀削麵、biangbiang麵,最後寬成了大餅子,從山溝溝到市裏、省裏、大洋彼岸,發家之路艱辛卻又充滿幸運、感動和傳奇色彩。
更神奇的是,他可以同時進軍很多不同領域,比如紅酒莊園是主業,副業是酒吧駐唱、阿爾卑斯山的撿垃圾人、深海潛水教練、深海攝影師......這裏的點點點至少應該有幾十個,而且每一樣不同工作他都做得風生水起,順便發個財。
就拿撿垃圾為例吧,隔三岔五他就坐飛機到阿爾卑斯山去。
專門來幫忙撿垃圾的,應該都是有覺悟有素質也不差錢兒的人,撿來撿去,崔明思就成立了一個公益組織,順便跟公益組織裏的幾位同僚發展出一個環保公司,專門研製“景區撿垃圾機器人”......
國內外很多名勝景區都成了他的客戶。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他的公司開得順理成章,前文所說的隨隨便便掙大錢的人就是他。
小白聽得意猶未盡:“那你跟巫山是怎麽認識的呢?”
彼時,巫山到法國出差,看見一群同胞大媽,圍著半截鐵塔似的蹲在地上的亞洲小夥嘰嘰喳喳說個不停。
巫山以為小夥遇到了什麽麻煩,便停下腳步。
隻見那皮膚黑黑的小夥忽然舉起手,用熟悉的語言向天發誓:“阿姨們,大媽大嬸姑奶奶們,多謝您們的關心!俺保證,俺一定在異國他鄉多喝熱水、多吃蔬菜水果、堅決不忘穿秋褲,這樣中了不,您們饒過俺吧!”
同胞大媽們聽了這才唿啦散開,一口一個“這才是聽話的好孩子”,放心地依次上了來時的旅遊大巴,換小夥在後麵大嗓門兒地叮囑:“您各位,一定要盯緊導遊不要盲目購物,看好自己的東西注意人身安全......”
直到目送著老年旅遊團遠去,小夥才繼續蹲在路邊敲鼓賣唱,唱得雖然沒有太多技巧,但貴在質樸、高亢、不帶絲毫功利心。
巫山彎腰,在他麵前帽子裏放下一疊大額鈔票。
巫山戴著蛤蟆鏡,小夥沒認出這個名人來,隻說兄弟你等下,把這個拿上,說完從包裏掏出一瓶頂級紅酒遞過去。
巫山懵了,你這是賣唱掙錢還是變相賣紅酒啊?
小夥說,俺不缺錢,賣唱是興趣愛好,謝謝兄弟捧場,有空一起喝兩杯嗎?
不喝不知道,小夥當真不缺錢,當時已經坐擁全法國最大的一座葡萄酒莊園,好多五星級酒店都是他的客戶,法語說得比普通話還溜。
小夥更不缺幽默感,分分鍾把冰山臉的巫山逗得捧腹大笑,這樣的人世上就沒幾個哦。
碰上頭圓的朋友,一聊聊得刹不住車。
走時,巫山問他要手機號,這是巫山頭一次主動管別人要手機號。
“俺從來不用手機,”崔明思大大咧咧又往嘴裏扒拉了半盤拍黃瓜,鼓得腮幫子起了兩個大包,“鹽係皮人暗都口撓地波。”
巫山:“好好說話!”
崔明思把黃瓜咽下去,這迴口齒利落多了:“聯係別人俺都靠腦電波。”
巫山大笑而去。
聯係業務的時候,要麽是小崔自己用座機給對方打電話,要麽是對方打小崔助理的手機,給家裏打電話也可以用座機,所以小崔還真不大用得到手機,也不喜歡被人追蹤和催促的感覺,他喜歡自由自在的,如果路邊看到一朵好看的花,就停下來仔仔細細欣賞個把小時的那種自由。
情誼一旦種下,腦電波就是肥料,催它發芽,催它開花,彼此惦念,哪怕人在天涯。
小白聽得入了迷,巫山的朋友咋這麽有趣啊!跟人家豐富的人生閱曆一比,自己算是白活了呢。
崔明思總是習慣扮演大哥大的角色,他很關照地給小白和巫山添了茶水,說:“都聊這久了菜咋還不來?嫩們都餓了吧?俺去催,誰讓俺姓崔呢?”
剛打開門,咣唧,一個托盤撞在了他的肚子上。
服務員妹子明明是把托盤端到胸這個位置的,可是崔明思太高了,誰讓別人的胸隻到他的肚子呢?
幸虧這女服務員平時去超市總是自己拎大包小包,有時候還自己扛米袋煤氣罐,算有把子力氣,她拚命穩住下盤,胳膊用上力......籲,好險!
服務員胸前別了個牌子,上麵寫著“王小花”。
知道今天宴會來的都是有頭有臉的客人,哪個都不敢得罪,王小花一個勁兒地跟崔明思道歉,小崔卻笑著說:“木事兒木事兒,反正這些東西早晚也要進肚子的,從嘴裏進去跟從肚臍眼兒裏進去,差別不大!”
王小花強忍著笑將湯湯水水碟碟碗碗碼上了桌,不算多,因為巫山提前聲明他吃的東西有限。
其中有一道特別惹眼特別香,擺盤特別好看,是一圈美貌的雞蛋花簇擁著一碟看起來鮮嫩多汁的肉類。
他拿小樹棍兒在爛泥潭裏劃拉練習寫字,甚至還嚐試寫詩,寫一首就對著大山大聲念一首,山穀裏時常迴蕩著他銅鑼般的大嗓門兒:“......詩和遠方,遠方,遠方......”
小崔16歲時終於去了他筆下的遠方。
其實也沒多遠,不過是另一個大點兒的山溝溝而已,告別麵朝黃土背朝天的父輩祖輩,外出打工賺錢。
簡單的包袱裏除了幹糧,還有一本《水滸傳》,一本《隋唐演義》,一本《射雕英雄傳》,但是其中一半字不認識。他臉皮厚,見人就請教,在火車上對小學生也不恥下問。
他撿過破爛,睡過牛棚和天橋,還慷慨地跟流浪狗分享過手中僅有的半個饅頭。
但他天性樂觀,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也能笑著扛,堅持不乞討,寧可選擇街頭賣唱。
賣唱得有資本吧?沒有樂器,不會打拍子,也不弄噱頭,就那麽幹嚎。
旁邊還有一個賣藝的小夥子,那個唱歌是真能要命,但小崔唱歌能要到錢。
要知道,小崔沒受過任何專業聲樂訓練,他隻是從小愛吼老家的民謠而已。
注意,是吼,不是哼,誰讓他嗓門兒大呢?
老天爺大概是可憐這少年一無所有,想來想去還是給了他一副好嗓子,舒伯特小夜曲也愣能讓他給吼成黃土高坡,還聽的人津津有味兒。
《青藏高原》這樣的歌,他竟然也可以張口就來,高音高亢,氣息平穩,不去學美聲簡直可惜了。
他倒是想學啊,可哪有錢交學費呢?
話說家裏那麽窮,從小隻有玉米和番薯吃,還吃不飽,更別提補充什麽維生素鈣鎂鋅什麽dha亂七八糟的。
就這樣,他還是爭氣地噌噌噌一個勁兒躥個兒,躥成了個大塊頭,一點兒不遜於那些喝牛奶吃牛肉長大的孩子,而且沒被激素和添加劑坑過。
因為長得高大又老氣,崔明思謊報了年齡,成功混進縣城一家工廠當操作工,往成衣上貼標簽。
工作量大,經常要上夜班,工友們困得東倒西歪,很容易把標簽貼錯,被發現了會扣工資的。
於是,不知有多少個夜晚,小崔操著大嗓門唱京劇版《兩隻老虎》,唱兒歌版《咱們工人有力量》,唱搖滾版《大王派我來巡山》,唱得大家精神抖擻,眼睛瞪得跟貓頭鷹似的,最後順利把工作做完。
有工友家裏出了事急需錢,小崔二話不說把自己剛領的工資全數奉上,連買個饅頭的毛票都沒留給自己。主要是沒想到,如果想到了可能多少得給自己留點兒。
工友感動地說:“小崔啊,你連我叫啥名兒都不知道,就把家當全給我了?我也不知道你全名叫啥呢。”
小崔大嘴咧到耳朵根:“俺全名兒叫崔雷鋒!”
他就是這樣一個有好東西大家分、有責任自己一肩挑的漢子。
上學不多,卻一直沒放棄見縫插針地讀書識字,隻要比他認字兒多就可以當他的老師。後來他的英語、法語、葡萄牙語和西班牙語就是這麽學出來的。
小崔的頭腦相當好用,為人又極仗義,朋友遍地都是。
一幫兄弟夥當中,他明明不是年齡最大的,但大家都喜歡尊稱他為“老大”,心甘情願跟著他混。他的慷慨仁義也吸引了無數貴人來到他的身旁。
某日,在酒吧打一天當中的第4份工的時候,洗手間裏用自學的急救法救了一位突發中風的法國老人,並且在救護車來之前一直跪地陪伴,讓老人枕在自己胳膊上。
老人痊愈之後為了報答,幫他聯係了法國的公益助學項目,還讓他住在自己家,傳授給他釀製頂級葡萄酒的秘訣。
雖然崔明思覺得舉手之勞讓人這樣報答不合適,但學習的機會他從不放過。
別說法語了,英文字他也大字不識一個。別說英文了,就連很多常用漢字,還是它認識他,他不認識它呢。
但是崔明思不怕,他用每個單詞念一千遍的笨辦法,在短短3個月內通過了原本應該是天書的法語考試。
法國老頭說:“我管你管到底了,你是我見過的最勤奮的小夥子。我敢打包票,你將來無論做什麽,都一定會成功。”
就這樣,人生之路被這個窮娃娃越走越寬,從重慶小麵寬成了熱幹麵,然後寬成了刀削麵、biangbiang麵,最後寬成了大餅子,從山溝溝到市裏、省裏、大洋彼岸,發家之路艱辛卻又充滿幸運、感動和傳奇色彩。
更神奇的是,他可以同時進軍很多不同領域,比如紅酒莊園是主業,副業是酒吧駐唱、阿爾卑斯山的撿垃圾人、深海潛水教練、深海攝影師......這裏的點點點至少應該有幾十個,而且每一樣不同工作他都做得風生水起,順便發個財。
就拿撿垃圾為例吧,隔三岔五他就坐飛機到阿爾卑斯山去。
專門來幫忙撿垃圾的,應該都是有覺悟有素質也不差錢兒的人,撿來撿去,崔明思就成立了一個公益組織,順便跟公益組織裏的幾位同僚發展出一個環保公司,專門研製“景區撿垃圾機器人”......
國內外很多名勝景區都成了他的客戶。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他的公司開得順理成章,前文所說的隨隨便便掙大錢的人就是他。
小白聽得意猶未盡:“那你跟巫山是怎麽認識的呢?”
彼時,巫山到法國出差,看見一群同胞大媽,圍著半截鐵塔似的蹲在地上的亞洲小夥嘰嘰喳喳說個不停。
巫山以為小夥遇到了什麽麻煩,便停下腳步。
隻見那皮膚黑黑的小夥忽然舉起手,用熟悉的語言向天發誓:“阿姨們,大媽大嬸姑奶奶們,多謝您們的關心!俺保證,俺一定在異國他鄉多喝熱水、多吃蔬菜水果、堅決不忘穿秋褲,這樣中了不,您們饒過俺吧!”
同胞大媽們聽了這才唿啦散開,一口一個“這才是聽話的好孩子”,放心地依次上了來時的旅遊大巴,換小夥在後麵大嗓門兒地叮囑:“您各位,一定要盯緊導遊不要盲目購物,看好自己的東西注意人身安全......”
直到目送著老年旅遊團遠去,小夥才繼續蹲在路邊敲鼓賣唱,唱得雖然沒有太多技巧,但貴在質樸、高亢、不帶絲毫功利心。
巫山彎腰,在他麵前帽子裏放下一疊大額鈔票。
巫山戴著蛤蟆鏡,小夥沒認出這個名人來,隻說兄弟你等下,把這個拿上,說完從包裏掏出一瓶頂級紅酒遞過去。
巫山懵了,你這是賣唱掙錢還是變相賣紅酒啊?
小夥說,俺不缺錢,賣唱是興趣愛好,謝謝兄弟捧場,有空一起喝兩杯嗎?
不喝不知道,小夥當真不缺錢,當時已經坐擁全法國最大的一座葡萄酒莊園,好多五星級酒店都是他的客戶,法語說得比普通話還溜。
小夥更不缺幽默感,分分鍾把冰山臉的巫山逗得捧腹大笑,這樣的人世上就沒幾個哦。
碰上頭圓的朋友,一聊聊得刹不住車。
走時,巫山問他要手機號,這是巫山頭一次主動管別人要手機號。
“俺從來不用手機,”崔明思大大咧咧又往嘴裏扒拉了半盤拍黃瓜,鼓得腮幫子起了兩個大包,“鹽係皮人暗都口撓地波。”
巫山:“好好說話!”
崔明思把黃瓜咽下去,這迴口齒利落多了:“聯係別人俺都靠腦電波。”
巫山大笑而去。
聯係業務的時候,要麽是小崔自己用座機給對方打電話,要麽是對方打小崔助理的手機,給家裏打電話也可以用座機,所以小崔還真不大用得到手機,也不喜歡被人追蹤和催促的感覺,他喜歡自由自在的,如果路邊看到一朵好看的花,就停下來仔仔細細欣賞個把小時的那種自由。
情誼一旦種下,腦電波就是肥料,催它發芽,催它開花,彼此惦念,哪怕人在天涯。
小白聽得入了迷,巫山的朋友咋這麽有趣啊!跟人家豐富的人生閱曆一比,自己算是白活了呢。
崔明思總是習慣扮演大哥大的角色,他很關照地給小白和巫山添了茶水,說:“都聊這久了菜咋還不來?嫩們都餓了吧?俺去催,誰讓俺姓崔呢?”
剛打開門,咣唧,一個托盤撞在了他的肚子上。
服務員妹子明明是把托盤端到胸這個位置的,可是崔明思太高了,誰讓別人的胸隻到他的肚子呢?
幸虧這女服務員平時去超市總是自己拎大包小包,有時候還自己扛米袋煤氣罐,算有把子力氣,她拚命穩住下盤,胳膊用上力......籲,好險!
服務員胸前別了個牌子,上麵寫著“王小花”。
知道今天宴會來的都是有頭有臉的客人,哪個都不敢得罪,王小花一個勁兒地跟崔明思道歉,小崔卻笑著說:“木事兒木事兒,反正這些東西早晚也要進肚子的,從嘴裏進去跟從肚臍眼兒裏進去,差別不大!”
王小花強忍著笑將湯湯水水碟碟碗碗碼上了桌,不算多,因為巫山提前聲明他吃的東西有限。
其中有一道特別惹眼特別香,擺盤特別好看,是一圈美貌的雞蛋花簇擁著一碟看起來鮮嫩多汁的肉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