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書怎麽也弄不明白,
自己明明背著一個大姑娘,
怎麽竟成了一塊兒棺材板呢?
這一年的春天來得特別早。剛閃過年,柳樹就迫不及待地吐出眉眼兒了;地頭溝邊兒的小草兒也打著嗬欠、伸著懶腰,從地皮下拱了出來,就連叫不上名字的小黃花,也在微微的暖風中興高采烈地朝人們不停地揮舞著小手兒。田間的麥子,受了冬天幾場大雪的滋潤,這會兒也綠油油的挺著個身子,就像懷胎十月的孕婦要分娩似的,抱足了勁地分蘖。站在田間地頭,我仿佛能夠聽到麥苗兒痛苦而幸福的“分娩”聲。
農村有句老話:“麥蓋三床被(指雪),頭枕饃饃睡。”看著眼前的陣勢,我料定今年應是一個豐收年景了。
這個季節,是農民們撈麥的季節。所謂撈麥,就是用鋤在麥壟間鋤地鬆土。這樣可以保墒除草,促使麥子分蘖。一到上工的時間,整個西河坡是紅旗招展,熱鬧非凡。一塊塊田野裏,一隊隊的男女社員們,各自成一字形排開,一邊鋤地,一邊說笑。跟著主人來到地裏的幾條狗們,似乎也有調不完的情,打不完的俏,在地裏一會兒追,一會兒咬,如漆似膠,戲鬧成一團。
我這個時候的任務,除了看坡護青,就是給他們燒“三根”茶。春秋換季時節,用蘆葦根、茅草根和黃花苗根熬茶喝,可以除火去熱,預防感冒。一到中間歇歇兒的時候,我的護青房前就圍滿了來喝茶的人。有用碗的,有用瓢的,這個喝完傳那個。喝完茶的,男人們有找一塊兒空地方,畫出棋盤占方的,有擺出我的象棋趁空殺兩盤的,有男男女女圍在一塊兒打撲克的,也有的幹脆四腳八叉地躺在地上痛痛快快休息一會兒。最熱鬧的是一堆女人們。她們嘻嘻哈哈說笑著,手中還不閑地做著各種針線活,納鞋底、做鞋幫、搓繩子,無不得心應手。最有趣的是搓繩子,像孩子們玩遊戲,左手用線吊著一個自製的陀螺(拉電線用的小瓷瓶,中間的空心處裝上一根筷子),右手心先在嘴上沾些唾沫,然後將陀螺在大腿上那麽猛地一搓,陀螺便在空中嗡嗡地旋轉起來。不一會兒工夫,一根繩子也就搓好了。
這些女人們瞧見二諸葛剛喝完茶走過來,就一下子把他圍住了,非要他給講個故事不可。二諸葛也不客氣,就地盤腿一坐,大家趕緊在他的麵前圍成了一圈,有坐的,也有站的,聽他講什麽故事。
二諸葛幹咳了一聲,清了清嗓子,說,有一個呆子,丈母娘病了,他提著一包雞蛋糕去看望。這老婆子因為有病,所以就睡著沒有起床,老伴兒一早就去街上給她抓藥去了,院門房門也都開了虛掩著。這呆女婿一進門,丈母娘本來就不愛見他,所以就沒拿眼看他,一扭身睡了個臉朝裏,不成想,身子一骨碌,被子也裹跑了,卻把屁股露到了外麵。屋裏光線暗,呆子的眼神本來就不好,大眼角還常常夾著兩疙瘩白糊糊的眼屎,這天也沒有細看,錯把丈母娘的屁股當成臉了,湊近問:“媽,你好些了吧?”見丈母娘不吭聲,拿了塊蛋糕就往屁股溝裏塞。丈母娘氣得放了個屁。這呆子一聽忙說:“媽,不用吹,這蛋糕是涼的,不燙嘴。”
呆子迴到家裏,腿腳有些殘疾、行動不太方便的老婆問他娘家媽的病情。呆子連聲說:“厲害!厲害!臉都腫得不分鼻子眼兒了!”
大家笑畢,有些女人們不幹了,說二諸葛是有意拿她們女人開笑,一定要罰他再講一個好的。二諸葛笑著連聲說絕對沒有惡意,絕對沒有惡意,可女人們一點也不通融,說二諸葛不講一個好的,就往他脖子裏灌土,兩個女的就在地上抓起土來,躍躍欲試。二諸葛沒有辦法,隻好接著給大家講故事。
二諸葛說,好好好,這迴講一個包你們女人滿意的。說是從前啊,有個父子倆一同進城。父親騎著驢子,兒子拿著鞭子在後頭跟著。路邊有人見了說:“自己騎著驢,讓孩子跟著跑,這當爹的也忍心呐!”父親聽了,趕緊讓兒子騎上驢,自己拿著鞭子在驢後麵跟著。走著走著,又聽路邊有人說:“真不像話,兒子騎驢,老子趕著!”父親一聽,又趕緊跨上驢和兒子一同騎著。走不遠,又有人笑著說:“一頭小毛驢,兩個大人騎,真是怕驢死得慢呐!”父親聽後又急忙下驢,和兒子一同趕著驢走。忽然,又有人說:“有驢不騎,真是怪人!”父子倆左右為難,沒有辦法,就把驢韁繩取下,把驢的四蹄捆上,兩人抬著驢進城,因為驢太沉,怕人擋路,所以邊走邊喊:“讓路!讓路!畜生來了!”
二諸葛的這個故事還沒講完,聽的人就忍不住笑個不停,等到講完的時候,大家就更是笑得前仰後合,女人們更是笑得有捂肚子的,有趴在別人肩膀上站不住的,有的竟把眼淚都笑出來了。鄉村女人們的笑很放肆,她們笑起來個個嘴巴都張得大大的,讓肚子裏的快樂沒遮沒攔地跑出來;這一點兒,城裏的女人是沒辦法與她們相比的。她們笑夠了,笑累了,慢慢不笑了。但看得出,快樂還罩在她們的臉上。她們心裏這下感到平衡了,剛才被第一個故事堵在心口的那股子惡氣這下理順了。也許在她們心裏,世界上的男人個個都不是東西,都該挨罵。
這會兒,鎮裏的快嘴二嬸說話了。快嘴二嬸算得上鎮子裏的一麵小廣播,嘴上從來沒有把門的,隻要一得空兒,最喜歡扭著個肥胖的屁股,東家到西家地閑串,所以,張家長李家短的事情,她這裏都知道。有時候,一些捕風捉影的事情,經她在女人堆裏一傳,就傳得像真的一樣,最後再傳到自己耳朵裏的時候,連快嘴二嬸自己都辨不出是自己製造出來的“新聞”了。據說那年,有天傍晚,二炮去鎮裏的寡婦張清荷家送米篩出來,偏巧被快嘴二嬸看見了。常言說,寡婦門前是非多,況且張寡婦還算有幾分姿色,這下,二炮的是非也就接踵而來了。
第二天,快嘴二嬸見到狗勝媳婦,壓低聲音說:“告訴你一件事,你可千萬別對外人說。昨兒個麻黑時候,我看見二炮從張寡婦家出來。都那個時候了,屋裏連個燈也沒亮,說不定他們倆有點兒那個呢!嘻嘻嘻……”
狗勝媳婦與石頭家的一照麵,就忍不住撕掉了嘴上的“封條”,說:“告訴你件事,你可千萬別跟外人說。二炮跟張寡婦勾上了!”
幾天後,石頭家的來快嘴二嬸家串門,又神秘兮兮地對快嘴二嬸說:“告訴你件事,你可千萬別同外人說。二炮鑽張寡婦的被窩了!”
“這事當真?”
“咳,外麵都傳開了,你還蒙在鼓裏呢!這迴,你的消息可不靈光(方言,靈通)了。”
快嘴二嬸聽罷,嘴裏的舌頭“嘖嘖嘖”地咂了半天,最後說:“怪不得早前兒個(幾天前的意思)麻黑時分,我見二炮慌慌張張從張寡婦家溜出來,原來真有這檔子事!嘻嘻嘻……”
這話傳來傳去,就在女人堆兒裏傳開了。有一次,快嘴二嬸正在鎮頭的老槐樹底下和幾個女人說笑,見二炮走來,就打趣地說,二炮,女人的味道好聞不?當時,二炮正在緊鑼密鼓地準備結婚的事,還以為快嘴二嬸是說的香秀,就笑笑走了,沒有在意。後來這話傳到了香秀姑姑的耳朵裏,香秀姑姑聽了非常惱火,便氣烘烘地來到二炮家要問個究竟。
二炮是個火藥脾氣。香秀姑姑的話一出口,就像“哧”地點響了一個兩響炮,二炮忽地從地上蹦起來,罵一聲“我x你媽”,提起刀就往快嘴二嬸家裏竄。嚇得一家人跟在後麵跑著追,生怕這混小子鬧出什麽事情來。二炮闖進快嘴二嬸家,一把抓住快嘴二嬸的領窩子,要她把事情說清楚,不然就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
快嘴二嬸哪見過這種陣勢,嚇得媽的一聲就坐在了地上,麵無血色。等弄清楚是怎麽一迴事後,才哭天抹淚地說,這話是聽石頭媳婦說的。
二炮迴頭就去找石頭媳婦,石頭媳婦說是聽狗勝媳婦說的;二炮一不做,二不休,扭頭就去找狗勝媳婦。找來找去,最後還是找到了快嘴二嬸這兒。快嘴二嬸賭咒發誓說“鑽張寡婦的被窩”的確不是她的原話,她當時隻是說看見二炮從張寡婦家出來。
香秀姑姑和二炮一家人因為害怕二炮鬧出禍來,擔驚受怕地跟著二炮跑了一圈子,親眼看見這事原來是以訛傳訛,並把草繩傳成了長蟲,才放下心來,繼續按部就班地準備他們的婚事。
按理,快嘴二嬸經了這次事情,嘴巴早該有所收斂,但俗話得好,“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快嘴二嬸仍是快嘴二嬸。這天,快嘴二嬸說,你們聽說了嗎?背山屯出了奇事了。
大家一聽,就把二諸葛放了,唿啦一下圍住了快嘴二嬸,問背山屯出啥奇事了。
快嘴二嬸說,不幾天前,正過年裏,背山屯有個寡婦——我當時聽到這裏,心裏暗笑,這快嘴二嬸怎麽總說寡婦的壞話,——這寡婦被背山屯的大隊支書纏上,強迫她幹那個事。你們想啊,蠓蟲過去都有個影兒的,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那事露餡兒以後,這不要臉的大隊支書放出話來說是人家寡婦勾引了他,寡婦感到沒臉活人了,大年下的,就喝藥死了!唉,留下了倆沒爹沒媽的半大孩子,——真是作孽啊!快嘴二嬸沒有說清是那個寡婦作孽,還是那個大隊支書作孽,接著就說寡婦死後不幾天,那個大隊支書也神經了。嘖嘖嘖……快嘴二嬸說到這裏,又習慣性地咂她的舌頭。我聽到這裏,腦袋轟地一聲,眼前金星直冒,差一點就要軟在地上。好在大家都在專心致誌地聽故事,沒人能注意到我的醜態。我相信,背山屯的寡婦不隻一個,但快嘴二嬸的話,讓我想起了除夕夜的那個噩夢。本來我隻是想那隻不過是一個夢,何必去多慮呢!但如此巧合的事,我卻怎麽也不敢相信,也不願相信。但願快嘴二嬸又是在這裏胡說八道哩吧。
快嘴二嬸咂完舌頭,接著說,這可真是惡有惡報,善有善報,這奇事還在後頭呢。說是有天晚上,鄰村有家為宅基地的事請大隊支書吃飯,支書吃完飯,一邊打著酒嗝,一邊哼著小曲兒,搖搖晃晃地往迴走。途中,支書遇到一漂亮姑娘在路旁圪蹴(方言,蹲)著哭泣,就忍不住上前問聽究竟。姑娘說,不小心崴了腳,走不成路了;離家還有一二十裏地,這可咋辦哪!說著就哭得更加傷心了。支書也圪蹴下來,滿嘴噴著酒氣,裝著關心的樣子問崴著哪了,就用手去摸姑娘的小腳,摸著摸著就把姑娘摟在了懷裏。姑娘也不推就,任這個混蛋在身上亂摸,摸著摸著他就要解姑娘的扣子,姑娘推開他的手說,這野地裏怪冷的,你背我迴家吧!支書一聽,說,我背你到大隊部去中不中?姑娘說中。
支書很激動,就背起姑娘往大隊部裏走。支書感到這姑娘很重,走沒有多遠的路,就汗流浹背,氣喘籲籲了。支書說,你個姑娘家咋會真沉(方言,這麽沉)?姑娘說,可能是你喝多了酒,渾身沒有勁兒的緣故吧!你要背不動就把我放下,我還是慢慢往家走吧!支書一聽忙說,背得動,背得動,其實你也不是太沉。他說這話的時候,其實自己已經是賴蛤蟆墊床腿——強支架子了,可姑娘是塊兒到嘴的鴨子肉,他哪裏能忍心讓她再白白地飛了。等他一步一步艱難地走到大隊部門口時,他終於支持不住了,一下子暈倒在地,趴在那裏起不來了。盡管如此,他卻還知道死死地反抱住姑娘不放,生怕那姑娘跑了。
第二天一早,人們發現支書趴在地上,唿唿地睡得像個死豬一樣,背上還壓著一塊兒嶄新的棺材板,不知是怎麽迴事,就趕緊掀開棺材板,把支書叫醒。支書醒來,還迷迷糊糊地說,姑娘,姑娘呢?我背著的姑娘呢?人們告訴他,哪來的啥姑娘,你背的是一塊兒棺材板,那塊兒棺材板在你身上壓了一夜。支書揉揉眼,仔細看了看那塊兒棺材板,說自己明明是背的姑娘,那姑娘腳崴了,是我把她背迴來的,怎麽會是棺材板呢?支書不停地說著“怎麽會是棺材板呢”這句話,一邊說,一邊不住歇兒(方言,不停)地繞著那塊兒棺材板轉圈子,別人再叫他,他也不理。人們看他是迷了魂兒了,就硬是把他送迴了家。
聽說這陣子家裏帶著他到處看都不見效,還偷偷地請了跳大神的來給他除魔,都不中用。
聽快嘴二嬸這麽一說,我雖然有些半信半疑,覺得這事太荒唐,但也在心裏寧願相信這是真的。夢中,閻王爺的那句話,“惡有惡報,善有善報;不是不報,時候沒到”,又清晰地在我的耳邊響起。說老實話,對背山屯支書的這種結局,我有點幸災樂禍了。這種心態,自然是為了那個可憐的女人而生的。
背山屯支書的為人也許並不怎麽壞,也許在幹了一些人事的同時,隻是好點兒女色而已。因為快嘴二嬸說,他神經後有許多人來看他。且不管到底是來看望他的病情,還是來看他的笑話,總歸是有人來看他,不至於壞到一堆臭狗屎的地步,人們連看的心思也沒有了。背山屯支書與我無冤無仇,我之所以有幸災樂禍之心,這也許是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些或多或少的不可告人的私心雜念,並且這種雜念常常會在一定程度上左右著你的情感、思想和行為,即使你是人們非常崇拜的偉人和英雄。人的本性其實就像一隻貓,既有捉鼠除害的天性,又時刻存有偷吃之心。世間的好人和壞人,也僅在這二者的輕重之間罷了。好人,未必就不會做出些壞事;壞人,一生也會做出一兩件被人稱讚的事情來。我是個既不想當好人,也不想幹壞事的人。做好人,太苦太累太難,連毛主席都說:“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但壞人的作為也著實讓人可憎。我是一介凡胎俗子,還是輕輕鬆鬆地做一個實實在在的常人,足矣。
自己明明背著一個大姑娘,
怎麽竟成了一塊兒棺材板呢?
這一年的春天來得特別早。剛閃過年,柳樹就迫不及待地吐出眉眼兒了;地頭溝邊兒的小草兒也打著嗬欠、伸著懶腰,從地皮下拱了出來,就連叫不上名字的小黃花,也在微微的暖風中興高采烈地朝人們不停地揮舞著小手兒。田間的麥子,受了冬天幾場大雪的滋潤,這會兒也綠油油的挺著個身子,就像懷胎十月的孕婦要分娩似的,抱足了勁地分蘖。站在田間地頭,我仿佛能夠聽到麥苗兒痛苦而幸福的“分娩”聲。
農村有句老話:“麥蓋三床被(指雪),頭枕饃饃睡。”看著眼前的陣勢,我料定今年應是一個豐收年景了。
這個季節,是農民們撈麥的季節。所謂撈麥,就是用鋤在麥壟間鋤地鬆土。這樣可以保墒除草,促使麥子分蘖。一到上工的時間,整個西河坡是紅旗招展,熱鬧非凡。一塊塊田野裏,一隊隊的男女社員們,各自成一字形排開,一邊鋤地,一邊說笑。跟著主人來到地裏的幾條狗們,似乎也有調不完的情,打不完的俏,在地裏一會兒追,一會兒咬,如漆似膠,戲鬧成一團。
我這個時候的任務,除了看坡護青,就是給他們燒“三根”茶。春秋換季時節,用蘆葦根、茅草根和黃花苗根熬茶喝,可以除火去熱,預防感冒。一到中間歇歇兒的時候,我的護青房前就圍滿了來喝茶的人。有用碗的,有用瓢的,這個喝完傳那個。喝完茶的,男人們有找一塊兒空地方,畫出棋盤占方的,有擺出我的象棋趁空殺兩盤的,有男男女女圍在一塊兒打撲克的,也有的幹脆四腳八叉地躺在地上痛痛快快休息一會兒。最熱鬧的是一堆女人們。她們嘻嘻哈哈說笑著,手中還不閑地做著各種針線活,納鞋底、做鞋幫、搓繩子,無不得心應手。最有趣的是搓繩子,像孩子們玩遊戲,左手用線吊著一個自製的陀螺(拉電線用的小瓷瓶,中間的空心處裝上一根筷子),右手心先在嘴上沾些唾沫,然後將陀螺在大腿上那麽猛地一搓,陀螺便在空中嗡嗡地旋轉起來。不一會兒工夫,一根繩子也就搓好了。
這些女人們瞧見二諸葛剛喝完茶走過來,就一下子把他圍住了,非要他給講個故事不可。二諸葛也不客氣,就地盤腿一坐,大家趕緊在他的麵前圍成了一圈,有坐的,也有站的,聽他講什麽故事。
二諸葛幹咳了一聲,清了清嗓子,說,有一個呆子,丈母娘病了,他提著一包雞蛋糕去看望。這老婆子因為有病,所以就睡著沒有起床,老伴兒一早就去街上給她抓藥去了,院門房門也都開了虛掩著。這呆女婿一進門,丈母娘本來就不愛見他,所以就沒拿眼看他,一扭身睡了個臉朝裏,不成想,身子一骨碌,被子也裹跑了,卻把屁股露到了外麵。屋裏光線暗,呆子的眼神本來就不好,大眼角還常常夾著兩疙瘩白糊糊的眼屎,這天也沒有細看,錯把丈母娘的屁股當成臉了,湊近問:“媽,你好些了吧?”見丈母娘不吭聲,拿了塊蛋糕就往屁股溝裏塞。丈母娘氣得放了個屁。這呆子一聽忙說:“媽,不用吹,這蛋糕是涼的,不燙嘴。”
呆子迴到家裏,腿腳有些殘疾、行動不太方便的老婆問他娘家媽的病情。呆子連聲說:“厲害!厲害!臉都腫得不分鼻子眼兒了!”
大家笑畢,有些女人們不幹了,說二諸葛是有意拿她們女人開笑,一定要罰他再講一個好的。二諸葛笑著連聲說絕對沒有惡意,絕對沒有惡意,可女人們一點也不通融,說二諸葛不講一個好的,就往他脖子裏灌土,兩個女的就在地上抓起土來,躍躍欲試。二諸葛沒有辦法,隻好接著給大家講故事。
二諸葛說,好好好,這迴講一個包你們女人滿意的。說是從前啊,有個父子倆一同進城。父親騎著驢子,兒子拿著鞭子在後頭跟著。路邊有人見了說:“自己騎著驢,讓孩子跟著跑,這當爹的也忍心呐!”父親聽了,趕緊讓兒子騎上驢,自己拿著鞭子在驢後麵跟著。走著走著,又聽路邊有人說:“真不像話,兒子騎驢,老子趕著!”父親一聽,又趕緊跨上驢和兒子一同騎著。走不遠,又有人笑著說:“一頭小毛驢,兩個大人騎,真是怕驢死得慢呐!”父親聽後又急忙下驢,和兒子一同趕著驢走。忽然,又有人說:“有驢不騎,真是怪人!”父子倆左右為難,沒有辦法,就把驢韁繩取下,把驢的四蹄捆上,兩人抬著驢進城,因為驢太沉,怕人擋路,所以邊走邊喊:“讓路!讓路!畜生來了!”
二諸葛的這個故事還沒講完,聽的人就忍不住笑個不停,等到講完的時候,大家就更是笑得前仰後合,女人們更是笑得有捂肚子的,有趴在別人肩膀上站不住的,有的竟把眼淚都笑出來了。鄉村女人們的笑很放肆,她們笑起來個個嘴巴都張得大大的,讓肚子裏的快樂沒遮沒攔地跑出來;這一點兒,城裏的女人是沒辦法與她們相比的。她們笑夠了,笑累了,慢慢不笑了。但看得出,快樂還罩在她們的臉上。她們心裏這下感到平衡了,剛才被第一個故事堵在心口的那股子惡氣這下理順了。也許在她們心裏,世界上的男人個個都不是東西,都該挨罵。
這會兒,鎮裏的快嘴二嬸說話了。快嘴二嬸算得上鎮子裏的一麵小廣播,嘴上從來沒有把門的,隻要一得空兒,最喜歡扭著個肥胖的屁股,東家到西家地閑串,所以,張家長李家短的事情,她這裏都知道。有時候,一些捕風捉影的事情,經她在女人堆裏一傳,就傳得像真的一樣,最後再傳到自己耳朵裏的時候,連快嘴二嬸自己都辨不出是自己製造出來的“新聞”了。據說那年,有天傍晚,二炮去鎮裏的寡婦張清荷家送米篩出來,偏巧被快嘴二嬸看見了。常言說,寡婦門前是非多,況且張寡婦還算有幾分姿色,這下,二炮的是非也就接踵而來了。
第二天,快嘴二嬸見到狗勝媳婦,壓低聲音說:“告訴你一件事,你可千萬別對外人說。昨兒個麻黑時候,我看見二炮從張寡婦家出來。都那個時候了,屋裏連個燈也沒亮,說不定他們倆有點兒那個呢!嘻嘻嘻……”
狗勝媳婦與石頭家的一照麵,就忍不住撕掉了嘴上的“封條”,說:“告訴你件事,你可千萬別跟外人說。二炮跟張寡婦勾上了!”
幾天後,石頭家的來快嘴二嬸家串門,又神秘兮兮地對快嘴二嬸說:“告訴你件事,你可千萬別同外人說。二炮鑽張寡婦的被窩了!”
“這事當真?”
“咳,外麵都傳開了,你還蒙在鼓裏呢!這迴,你的消息可不靈光(方言,靈通)了。”
快嘴二嬸聽罷,嘴裏的舌頭“嘖嘖嘖”地咂了半天,最後說:“怪不得早前兒個(幾天前的意思)麻黑時分,我見二炮慌慌張張從張寡婦家溜出來,原來真有這檔子事!嘻嘻嘻……”
這話傳來傳去,就在女人堆兒裏傳開了。有一次,快嘴二嬸正在鎮頭的老槐樹底下和幾個女人說笑,見二炮走來,就打趣地說,二炮,女人的味道好聞不?當時,二炮正在緊鑼密鼓地準備結婚的事,還以為快嘴二嬸是說的香秀,就笑笑走了,沒有在意。後來這話傳到了香秀姑姑的耳朵裏,香秀姑姑聽了非常惱火,便氣烘烘地來到二炮家要問個究竟。
二炮是個火藥脾氣。香秀姑姑的話一出口,就像“哧”地點響了一個兩響炮,二炮忽地從地上蹦起來,罵一聲“我x你媽”,提起刀就往快嘴二嬸家裏竄。嚇得一家人跟在後麵跑著追,生怕這混小子鬧出什麽事情來。二炮闖進快嘴二嬸家,一把抓住快嘴二嬸的領窩子,要她把事情說清楚,不然就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
快嘴二嬸哪見過這種陣勢,嚇得媽的一聲就坐在了地上,麵無血色。等弄清楚是怎麽一迴事後,才哭天抹淚地說,這話是聽石頭媳婦說的。
二炮迴頭就去找石頭媳婦,石頭媳婦說是聽狗勝媳婦說的;二炮一不做,二不休,扭頭就去找狗勝媳婦。找來找去,最後還是找到了快嘴二嬸這兒。快嘴二嬸賭咒發誓說“鑽張寡婦的被窩”的確不是她的原話,她當時隻是說看見二炮從張寡婦家出來。
香秀姑姑和二炮一家人因為害怕二炮鬧出禍來,擔驚受怕地跟著二炮跑了一圈子,親眼看見這事原來是以訛傳訛,並把草繩傳成了長蟲,才放下心來,繼續按部就班地準備他們的婚事。
按理,快嘴二嬸經了這次事情,嘴巴早該有所收斂,但俗話得好,“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快嘴二嬸仍是快嘴二嬸。這天,快嘴二嬸說,你們聽說了嗎?背山屯出了奇事了。
大家一聽,就把二諸葛放了,唿啦一下圍住了快嘴二嬸,問背山屯出啥奇事了。
快嘴二嬸說,不幾天前,正過年裏,背山屯有個寡婦——我當時聽到這裏,心裏暗笑,這快嘴二嬸怎麽總說寡婦的壞話,——這寡婦被背山屯的大隊支書纏上,強迫她幹那個事。你們想啊,蠓蟲過去都有個影兒的,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那事露餡兒以後,這不要臉的大隊支書放出話來說是人家寡婦勾引了他,寡婦感到沒臉活人了,大年下的,就喝藥死了!唉,留下了倆沒爹沒媽的半大孩子,——真是作孽啊!快嘴二嬸沒有說清是那個寡婦作孽,還是那個大隊支書作孽,接著就說寡婦死後不幾天,那個大隊支書也神經了。嘖嘖嘖……快嘴二嬸說到這裏,又習慣性地咂她的舌頭。我聽到這裏,腦袋轟地一聲,眼前金星直冒,差一點就要軟在地上。好在大家都在專心致誌地聽故事,沒人能注意到我的醜態。我相信,背山屯的寡婦不隻一個,但快嘴二嬸的話,讓我想起了除夕夜的那個噩夢。本來我隻是想那隻不過是一個夢,何必去多慮呢!但如此巧合的事,我卻怎麽也不敢相信,也不願相信。但願快嘴二嬸又是在這裏胡說八道哩吧。
快嘴二嬸咂完舌頭,接著說,這可真是惡有惡報,善有善報,這奇事還在後頭呢。說是有天晚上,鄰村有家為宅基地的事請大隊支書吃飯,支書吃完飯,一邊打著酒嗝,一邊哼著小曲兒,搖搖晃晃地往迴走。途中,支書遇到一漂亮姑娘在路旁圪蹴(方言,蹲)著哭泣,就忍不住上前問聽究竟。姑娘說,不小心崴了腳,走不成路了;離家還有一二十裏地,這可咋辦哪!說著就哭得更加傷心了。支書也圪蹴下來,滿嘴噴著酒氣,裝著關心的樣子問崴著哪了,就用手去摸姑娘的小腳,摸著摸著就把姑娘摟在了懷裏。姑娘也不推就,任這個混蛋在身上亂摸,摸著摸著他就要解姑娘的扣子,姑娘推開他的手說,這野地裏怪冷的,你背我迴家吧!支書一聽,說,我背你到大隊部去中不中?姑娘說中。
支書很激動,就背起姑娘往大隊部裏走。支書感到這姑娘很重,走沒有多遠的路,就汗流浹背,氣喘籲籲了。支書說,你個姑娘家咋會真沉(方言,這麽沉)?姑娘說,可能是你喝多了酒,渾身沒有勁兒的緣故吧!你要背不動就把我放下,我還是慢慢往家走吧!支書一聽忙說,背得動,背得動,其實你也不是太沉。他說這話的時候,其實自己已經是賴蛤蟆墊床腿——強支架子了,可姑娘是塊兒到嘴的鴨子肉,他哪裏能忍心讓她再白白地飛了。等他一步一步艱難地走到大隊部門口時,他終於支持不住了,一下子暈倒在地,趴在那裏起不來了。盡管如此,他卻還知道死死地反抱住姑娘不放,生怕那姑娘跑了。
第二天一早,人們發現支書趴在地上,唿唿地睡得像個死豬一樣,背上還壓著一塊兒嶄新的棺材板,不知是怎麽迴事,就趕緊掀開棺材板,把支書叫醒。支書醒來,還迷迷糊糊地說,姑娘,姑娘呢?我背著的姑娘呢?人們告訴他,哪來的啥姑娘,你背的是一塊兒棺材板,那塊兒棺材板在你身上壓了一夜。支書揉揉眼,仔細看了看那塊兒棺材板,說自己明明是背的姑娘,那姑娘腳崴了,是我把她背迴來的,怎麽會是棺材板呢?支書不停地說著“怎麽會是棺材板呢”這句話,一邊說,一邊不住歇兒(方言,不停)地繞著那塊兒棺材板轉圈子,別人再叫他,他也不理。人們看他是迷了魂兒了,就硬是把他送迴了家。
聽說這陣子家裏帶著他到處看都不見效,還偷偷地請了跳大神的來給他除魔,都不中用。
聽快嘴二嬸這麽一說,我雖然有些半信半疑,覺得這事太荒唐,但也在心裏寧願相信這是真的。夢中,閻王爺的那句話,“惡有惡報,善有善報;不是不報,時候沒到”,又清晰地在我的耳邊響起。說老實話,對背山屯支書的這種結局,我有點幸災樂禍了。這種心態,自然是為了那個可憐的女人而生的。
背山屯支書的為人也許並不怎麽壞,也許在幹了一些人事的同時,隻是好點兒女色而已。因為快嘴二嬸說,他神經後有許多人來看他。且不管到底是來看望他的病情,還是來看他的笑話,總歸是有人來看他,不至於壞到一堆臭狗屎的地步,人們連看的心思也沒有了。背山屯支書與我無冤無仇,我之所以有幸災樂禍之心,這也許是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些或多或少的不可告人的私心雜念,並且這種雜念常常會在一定程度上左右著你的情感、思想和行為,即使你是人們非常崇拜的偉人和英雄。人的本性其實就像一隻貓,既有捉鼠除害的天性,又時刻存有偷吃之心。世間的好人和壞人,也僅在這二者的輕重之間罷了。好人,未必就不會做出些壞事;壞人,一生也會做出一兩件被人稱讚的事情來。我是個既不想當好人,也不想幹壞事的人。做好人,太苦太累太難,連毛主席都說:“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但壞人的作為也著實讓人可憎。我是一介凡胎俗子,還是輕輕鬆鬆地做一個實實在在的常人,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