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親的轎子裏,新娘沒了,

    卻竄出一隻大黃狗來……

    三掌櫃的故事,我本想就此打住,可三公又告訴了我一些他家後來發生的事情。三掌櫃有個兒子,到了成家娶媳婦的年齡。老八嬸當年還是年輕的媳婦,她娘家有一個堂妹很有幾分姿色,而且也該談婚論嫁了,她就從中極力說合,當起了媒婆。老八嬸當年給他們穿針引線,並非隻是衝著一時的熱情,而是有所希圖,一是想在凡人鎮攀一門富有的親戚,二是事情若能說成,三掌櫃自是少不了有一份厚禮答謝。

    八嬸子要了兩個的生辰八字,讓娘家爹“小神仙”先給測了八字。凡人鎮一帶的民間有這樣一則順口溜:“豬猴不到頭,白馬怕青牛,金雞怕玉犬,龍兔淚相流,蛇虎一刀錯,羊鼠一旦休。”這雖為迷信,但鄉間的老百姓卻十分講究。“小神仙”測斷的結果是八字相合,兩家自是歡喜,訂下親事,三掌櫃少不得置了“四色大禮”下聘,商定秋後就操辦喜事。這一帶的鄉間,自古沿襲下來,多以秋天為婚娶佳期。形成這一風俗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秋天是一個收獲的季節,其時糧食歸倉,進入農閑,一來有時間舉辦隆重的婚禮,二來有糧食,辦起婚事就可以腳踏實地。三掌櫃家自然不缺錢短糧,但習俗還是要的。秋收剛過,當下兩親家加媒人,當麵鼓對麵鑼地收下彩禮,擇下黃道吉日,便開始忙起了迎娶事項。先一天,三掌櫃家的便請了鎮上的“名婆”來鋪了房。所謂“名婆”,就是一個有福氣、子孫多的老年婦女——因其丈夫尚在,證明其有福氣,子孫多則表明是昌盛之家。名婆一邊鋪床,一邊說些吉祥如意的話,無非是祝福新人和和美美,早生貴子,長命富貴之類,事後又在床上撒上了一些紅棗、桂圓、栗子、花生,象征著“早生貴子”,男男女女“花”著“生”。當天晚上,三掌櫃家的又叫來了本家的五歲小侄子來與自己那即將當新郎的兒子同睡新床,以求吉利。睡覺前還用糖果哄著小孩在床上滾翻跟頭兒,小孩一邊翻,掌櫃家的在一旁就不停地念叨著剛從八嬸嘴裏學來的幾句順口溜:“翻落鋪,生男孩;翻過來,生秀才;翻過去,生進士。”末了,還端出床底下的新尿盆,讓小孩嘩嘩地撒上一泡“童子尿”。

    婚事的準備都已就緒,可謂“萬事俱備,隻欠東風”了,卻哪成想到,在娶親的這天竟出了意外。本來,凡人鎮娶親是在白天,無奈十裏鄉俗九不同,八嬸娘家的嫁娶風俗卻必須要在晚上。據說這一風俗習慣源於明朝。相傳朱元璋曾在那一帶封過一個藩王,到明末時,襲位的藩王是個花花公子。他在府城的中心修建了一座王府,並在王府內建起一座數丈高的大假山,每天酒足飯飽後便在假山上到處張望,隻要看見花轎路過,就前去搶新娘。百姓為了避害,便將白天娶親改為夜裏娶親,新媳婦必須在卯時(天剛亮)下轎。從此成為風俗,一直延續至今。為了表示對女家的尊重,三掌櫃自然是順了女方家的規矩習慣。八嬸的娘家蛤蟆灣,距凡人鎮有三十多裏遠,空手也得走上幾個小時,所以送親的隊伍半夜就從蛤蟆灣擁著花轎上了路。

    秋天的夜路不冷不熱,轎夫們走得快,漸漸就把送親的人馬甩在了後邊。再說花轎裏的新媳婦,時間長了想解手又不好意思開口,隻好咬牙堅持。轎夫們走著走著迴頭一看,發現後麵的人被落得很遠,就在路邊的一口井邊停下來,一邊打水解渴,一邊等著後麵的人馬。這口井名字叫菊花井,傳說是個瞎子特意雇人打的。瞎子原是個大戶人家的後代,小倆口加個娃兒,靠祖傳下來的一份大家業過活。別看他是個瞎子,可心眼兒卻好得沒法說,經常給街坊四鄰和一些生活苦的人接濟行善,是遠近聞名的大善人。

    瞎子的門前是條大路,路邊有棵大樹。熱天人們從這裏路過時,總要在樹下歇歇腳,有時還到他家討點水喝。近處沒有井,連他家吃水也得要傭人到別處去挑。他想,要是這路邊有口井該多好啊!於是就自己拿錢雇人,在路邊打起井來。

    井打得很順利,沒幾天就快破隔了。他聽說快出水了,很高興,就讓媳婦攙著站在井邊,想聽聽水花翻滾的聲音。忽然,一道水柱從井裏噴出,直衝到他兩隻眼裏,他驚叫一聲捂住眼蹲到地上。人們慌了,圍著他不知咋辦才好。等了一會兒,他放開兩手,隻覺得眼前一片光明,能看見東西了!他低頭往井裏看看,隻見井裏的水打著旋兒往上翻,轉啊轉啊,那水紋轉成了一朵菊花樣!他趕緊叫人拿桶打水,打上來一看,桶裏也出現一朵菊花!舀到碗裏有菊花,倒在鍋裏有菊花!喝一口涼甜清香,還真有股菊花味兒!從此,人們就把這口井取名“菊花井”。

    轎夫們對這條道本是熟路,自然知道這口井的來曆。

    再說這轎中的新媳婦,見轎夫們放下轎子去井上喝水,便趁機悄悄地溜出來,躲到不遠處的一堆新砍的苞穀杆後方便起來。

    新媳婦離轎後,一隻大黃狗被轎裏的餃子和糕點的香氣吸引過來,鑽進沒人的花轎便吃起來。這時,後麵的人馬也已抬著嫁妝跟了上來,轎夫們就抬起花轎繼續趕路,還在解手的新媳婦想招唿又不好意思,眼看著花轎漸漸消失在夜暮中。

    這邊早已經做好了迎新娘的準備。八嬸就像總導演似的,忙裏忙外,一會兒讓大家在大門外用碎麥草隆起一盆火,火盆是讓剛下轎子的新娘來跨的,八嬸說新娘跨了火盆,就可以免去路途沾染的邪氣,又可以使今後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一會兒又教新郎如何對著新娘射箭,八嬸說這射箭是怕新娘在路上有鬼怪附身。張羅完這些,八嬸又要大家在正屋的門口擺好天地桌子,桌上的東西自然是由八嬸親自來擺放。八嬸先在桌子上搭上一條紅單子,然後擺放上鬥、秤、尺子之類。八嬸一邊擺著一邊給年輕人們講著,說這鬥是“聚寶盆”,鬥內插上柏枝,柏枝上綁上銅錢,這就是“搖錢樹”,“柏枝”又諧音“百子”,這是說小兩口日後能夠子孫滿堂;這秤呢一斤有十六個星(舊時的秤為十六兩秤),分別代表北鬥七星、南鬥六星和福祿壽三星,意為“吉星高照”,也可說“稱心如意”;這尺子呢……八嬸正要接著往下說,外麵的鞭炮便劈劈叭叭地響起來,鞭炮一響,說明新娘的花轎到了。在一片熱鬧聲中,人們唿啦一下圍住了花轎。轎簾一掀開,霍地衝出一隻大黃狗來,卻不見了新媳婦,人們嚇得四散而逃。這時八嬸卻跪在天地桌前連聲叫道:“這是狐大仙,快快跪拜!”人們便在一片慌亂中按著八嬸的要求,唿啦跪下一片,跟著八嬸禱告起來。

    卻說新媳婦解完手看見花轎走遠了,而自己的這身新娘打扮,又不能拋頭露麵,便藏到了一片尚未砍倒的苞穀地裏。天亮時遇到一個拾糞的老頭把她帶迴家中。好心的老漢牽著一頭毛驢,讓她坐在驢背上,太陽一杆子高時把她送到了新郎家,向三掌櫃說明了原委。剛才受了驚嚇的人們聽此一說,新媳婦失而複得,自是歡喜一片。三掌櫃畢恭畢敬地把老漢讓到上座,一家人拜了又拜,又讓一對兒新人認了幹親,宴罷又以厚禮相送,自此兩家往來不斷,傳為佳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田野,那間小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采菊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采菊人並收藏田野,那間小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