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老八嬸無米卻能炊出滿鍋噴香的米飯。
老八嬸在凡人鎮可不是個一般的人物,她是個女輩中的人精。據說年輕的時候,她和八叔靠一條小貨船在西河中南行北航為生。人說“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八嬸就曾經把“無米”炊出了一鍋香噴噴的大米飯。那次,八嬸兩口兒幫一個糧食販子運貨,貨主是個一毛不拔的鐵公雞,出了名的吝嗇鬼,運大米連麻袋都不舍得用,大米就滿滿地裝在船艙裏。這次航程,路上須吃一頓飯。八嬸就想趁機戲弄戲弄這個“鐵公雞”,故意 不帶自己的米麵上船。鐵公雞也早有戒心,他見老板不帶米麵上船,估摸八嬸要偷自己的米下鍋,一路上小心提防。到了晌午該做飯的時候,鐵公雞故意問晌午吃啥飯,八嬸說吃幹飯(凡人鎮一帶的人把大米飯叫幹飯)。鐵公雞心裏說,好!今兒個我就瞪著雙眼看著你拿啥做幹飯。
八嬸不慌不忙地在鍋裏添上水,蓋上鍋,拿個碗遞給八叔說上岸買點油和鹽,迴來熬魚湯。八叔上岸去了,八嬸就點火燒水。不一會鍋開了,不見八叔迴來,八嬸掀起鍋蓋拍子,順手往米堆上一摔,看看咕嘟嘟滾的一鍋水,罵了聲“死鬼男人”,又把鍋拍子蓋上去。停了一會兒還不見八叔迴來,又摔一迴鍋拍子。這樣反複幾次,一鍋大米飯可就做好了。鐵公雞一直幸災樂禍地坐在那裏,一邊抽煙一邊不眨眼地看著八嬸,沒見她往鍋裏下米呀,這一鍋幹飯是咋做成的?
飯做好了,八叔也迴來了。八叔迴來卻仍拿著一隻空碗。八叔說走得慌了,忘記帶錢了,油鹽沒買成。八叔的這一切都是八嬸事先安排好的,八叔隻是按八嬸的意思跑跑龍套而已。八嬸聽八叔說沒辦成事,佯裝生氣地說真笨,辦這點小事還用得著花錢?你來熬魚湯,我去弄油鹽。八嬸說著,接過碗就上岸去了。鐵公雞心裏想:這女人真不簡單!我得跟去看看她還會耍啥花樣兒能不花錢買油鹽?鐵公雞就扯個謊說要上岸買包煙,跟著八嬸後麵就上了岸。隻見八嬸來到油店門前,讓店主在碗裏打了半斤香油,一問價錢嫌貴,又把油“唿啦”倒迴油桶裏,端上空碗去了鹽店,讓店主給她稱了一斤鹽也倒在碗裏,仔細一看又嫌鹽不幹淨,“唿啦”一下又倒迴鹽缸裏,端上碗迴頭就走。這下鐵公雞可看出了竅門兒,先一迴那碗上粘了一層油,第二迴又粘了一層鹽,一個子兒沒花,油和鹽全有了。鐵公雞是很精能的人,受這一竅門兒的啟發,他一拍腦門,先前那一鍋大米飯他一下子全明白了。原來,這鍋拍子叫鍋中的開水熱氣一哈就濕了,濕拍子往米堆上一砸,就會粘上一層大米,再往鍋上使勁一磕,米就下鍋了。鐵公雞呀鐵公雞,人們都說你精能得一毛不拔,原來這女人比自己還精還能,自己身上的毛竟叫一個女人給不知不覺地拔了,真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啊。想到這裏,鐵公雞打心眼兒裏開始佩服眼前這個其貌不揚的女人了。
有一根筷子吃耦——專愛挑眼兒的人問了,那熬魚湯的魚是怎麽來的?這個很容易。你想,八嬸兩口子是經常靠走水路謀生的人,在西河裏秉叉捕魚的本領自然是有的。那用來熬湯的魚就是八叔做飯前泳魚叉從西河中捕上來的。
去年老八嬸在泰山廟街趕集,碰見一個冒失鬼,挑著兩捆芩刺在街上橫衝直撞地叫賣,紮了人還罵人家不長眼,一群人圍著他吵了起來。老八嬸心裏氣不過,走上前去給他們解和兒,對賣芩刺的說我正等著用芩刺紮院牆哩,你別在這兒閑吵了,快挑著跟我去吧!賣芩刺的這會兒正苦沒有台階下,老八嬸這一說,正好借坡下驢,挑上芩刺跟在老八嬸的屁股後,往一條深巷兒裏走去。這條巷叫陰死巷,陌生人不知道,巷頭寬,越往裏走越窄。走著走著不好走了,老八嬸哄他說就這一節兒窄,一過去就是我家了。一邊說一邊還幫賣芩刺的往裏拽,那人被芩刺捆擋著看不見前麵路的寬窄,就相信老八嬸的話,也在後麵使勁擁,結果芩刺捆兒越擠越緊,最後卡死在巷子裏了。老八嬸說你等等,我去喊家裏的人來幫幫忙,一會就來。老八嬸這一去自然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迴了。那個賣芩刺的正夾在兩捆芩刺中間進不得出不去犯難心的時候,老八嬸早繞出了街,蹚過西河,迴到了凡人鎮。
老八嬸的機智過人,在凡人鎮一直被鄉親們傳為美談。
老八嬸無米卻能炊出滿鍋噴香的米飯。
老八嬸在凡人鎮可不是個一般的人物,她是個女輩中的人精。據說年輕的時候,她和八叔靠一條小貨船在西河中南行北航為生。人說“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八嬸就曾經把“無米”炊出了一鍋香噴噴的大米飯。那次,八嬸兩口兒幫一個糧食販子運貨,貨主是個一毛不拔的鐵公雞,出了名的吝嗇鬼,運大米連麻袋都不舍得用,大米就滿滿地裝在船艙裏。這次航程,路上須吃一頓飯。八嬸就想趁機戲弄戲弄這個“鐵公雞”,故意 不帶自己的米麵上船。鐵公雞也早有戒心,他見老板不帶米麵上船,估摸八嬸要偷自己的米下鍋,一路上小心提防。到了晌午該做飯的時候,鐵公雞故意問晌午吃啥飯,八嬸說吃幹飯(凡人鎮一帶的人把大米飯叫幹飯)。鐵公雞心裏說,好!今兒個我就瞪著雙眼看著你拿啥做幹飯。
八嬸不慌不忙地在鍋裏添上水,蓋上鍋,拿個碗遞給八叔說上岸買點油和鹽,迴來熬魚湯。八叔上岸去了,八嬸就點火燒水。不一會鍋開了,不見八叔迴來,八嬸掀起鍋蓋拍子,順手往米堆上一摔,看看咕嘟嘟滾的一鍋水,罵了聲“死鬼男人”,又把鍋拍子蓋上去。停了一會兒還不見八叔迴來,又摔一迴鍋拍子。這樣反複幾次,一鍋大米飯可就做好了。鐵公雞一直幸災樂禍地坐在那裏,一邊抽煙一邊不眨眼地看著八嬸,沒見她往鍋裏下米呀,這一鍋幹飯是咋做成的?
飯做好了,八叔也迴來了。八叔迴來卻仍拿著一隻空碗。八叔說走得慌了,忘記帶錢了,油鹽沒買成。八叔的這一切都是八嬸事先安排好的,八叔隻是按八嬸的意思跑跑龍套而已。八嬸聽八叔說沒辦成事,佯裝生氣地說真笨,辦這點小事還用得著花錢?你來熬魚湯,我去弄油鹽。八嬸說著,接過碗就上岸去了。鐵公雞心裏想:這女人真不簡單!我得跟去看看她還會耍啥花樣兒能不花錢買油鹽?鐵公雞就扯個謊說要上岸買包煙,跟著八嬸後麵就上了岸。隻見八嬸來到油店門前,讓店主在碗裏打了半斤香油,一問價錢嫌貴,又把油“唿啦”倒迴油桶裏,端上空碗去了鹽店,讓店主給她稱了一斤鹽也倒在碗裏,仔細一看又嫌鹽不幹淨,“唿啦”一下又倒迴鹽缸裏,端上碗迴頭就走。這下鐵公雞可看出了竅門兒,先一迴那碗上粘了一層油,第二迴又粘了一層鹽,一個子兒沒花,油和鹽全有了。鐵公雞是很精能的人,受這一竅門兒的啟發,他一拍腦門,先前那一鍋大米飯他一下子全明白了。原來,這鍋拍子叫鍋中的開水熱氣一哈就濕了,濕拍子往米堆上一砸,就會粘上一層大米,再往鍋上使勁一磕,米就下鍋了。鐵公雞呀鐵公雞,人們都說你精能得一毛不拔,原來這女人比自己還精還能,自己身上的毛竟叫一個女人給不知不覺地拔了,真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啊。想到這裏,鐵公雞打心眼兒裏開始佩服眼前這個其貌不揚的女人了。
有一根筷子吃耦——專愛挑眼兒的人問了,那熬魚湯的魚是怎麽來的?這個很容易。你想,八嬸兩口子是經常靠走水路謀生的人,在西河裏秉叉捕魚的本領自然是有的。那用來熬湯的魚就是八叔做飯前泳魚叉從西河中捕上來的。
去年老八嬸在泰山廟街趕集,碰見一個冒失鬼,挑著兩捆芩刺在街上橫衝直撞地叫賣,紮了人還罵人家不長眼,一群人圍著他吵了起來。老八嬸心裏氣不過,走上前去給他們解和兒,對賣芩刺的說我正等著用芩刺紮院牆哩,你別在這兒閑吵了,快挑著跟我去吧!賣芩刺的這會兒正苦沒有台階下,老八嬸這一說,正好借坡下驢,挑上芩刺跟在老八嬸的屁股後,往一條深巷兒裏走去。這條巷叫陰死巷,陌生人不知道,巷頭寬,越往裏走越窄。走著走著不好走了,老八嬸哄他說就這一節兒窄,一過去就是我家了。一邊說一邊還幫賣芩刺的往裏拽,那人被芩刺捆擋著看不見前麵路的寬窄,就相信老八嬸的話,也在後麵使勁擁,結果芩刺捆兒越擠越緊,最後卡死在巷子裏了。老八嬸說你等等,我去喊家裏的人來幫幫忙,一會就來。老八嬸這一去自然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迴了。那個賣芩刺的正夾在兩捆芩刺中間進不得出不去犯難心的時候,老八嬸早繞出了街,蹚過西河,迴到了凡人鎮。
老八嬸的機智過人,在凡人鎮一直被鄉親們傳為美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