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海中迴想起當初和那個聲音的對答,一瞬間,嶽璟似乎有些明悟,自己之前錯了,或者說理解錯了。
之前,嶽璟認為的是,三千大道,傳授的,乃是功法,隻要是‘傳世珠’示意之人,就要收為弟子。這樣的理解,也並沒有錯;隻能說是並不完全。
自元曄的事,給了嶽璟很大的感觸。如元曄這樣的人,還有多少?他們未必是不能修煉,隻是側重的地方不一樣,無人發現而已。如果不能發現他們的特殊之處,隻能是淪為一名普通人,爾後泯滅於芸芸眾生之中。
但是如果能將這些人挖掘,發現,他們又將如金子一般,閃閃發光。當然,想要發現這些人,也不是那般輕易之事,若非如嶽璟這樣,一點點的檢查和測試,也很難發現。再者,天下人口這麽多,想要從億萬人中發現這樣的體質,無疑於大海撈針,沒有特定的機緣,哪怕刻意去尋找,都未必能找得到。
陡然間,嶽璟的腦海裏閃過一句話:天下沒有笨學生,隻有教不好的老師。
這句話未必全對,卻是有一定的道理。想起‘地球’上一直在提倡的四個字:因材施教。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愛好和特長,也許有些人對數學感興趣,也有人對語文感興趣,也有人對著天文地理感興趣……
這是個人的愛好,還有特長。
有的人天生有著強大的計算能力,可以偏向於理科,有的人身體強壯,特長是體育;有的人身體的韌性比較好,特長是跳舞……
如果能讓這些人,根據自己的喜好和特長,完全的去發揮,那麽,每一個人,都將是翹楚。隻是因為外界的一些原因,又或是內在的原因等等,最終讓其中一些人不得不放棄自己的喜好和特長,努力的去迎合其他人的喜好,最終成為平凡中的一員。
如果將修界,和‘地球’來進行對比,其實有很多共同之處。一樣的為努力的活著,活得更好,去奮鬥和努力。
不同的是,修界追求的是個人的修為,而‘地球’上的學子,追求的是學曆和工作。
‘地球’上有這樣的一句話: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大多數的人都認為,隻有讀書,讀好書,才會有出路。這也導致幾乎所有的父母,都會全力的要求孩子,一定要好好學習,什麽都不管,隻要成績好就可以。
因為這樣偏向的理解,隻要求孩子讀書,為了讓孩子讀好書,有些甚至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十指不沾陽春水’……這樣的事屢見不鮮。
這樣導至的結果,就是孩子除了讀書就是讀書,甚至連一雙襪子都不會洗,一但離開了父母,就淪為了一個廢物。如果在學習上有一番成就,這還算是有所迴報。但是有一些,什麽都不會,甚至學習也學不好,那麽,最終一無是處,反而錯過人生最佳的時期。
所有的愛好和特長,都被磨滅,被粉碎。特別是步入社會之後,為了努力的生存下去,不得不委屈求全,也許並不是自己想要的工作上,起早貪黑,去賺錢,去生存。有多少大學生畢業後,所從事的是自己所學的專業?又或者是從事的是自己喜好的事業?
這也不是個人所希望的情況,而是社會,是現實,是家庭……等等多方麵的因素,結合在一起,變成這樣的情況。
而作為修者,與這樣的情況,也有著很大類似的地方。或是追求長生,或是追求強大的力量,從小就受到教導,要進入宗門當中,所以一味的去修習。又因為本身的資質,或者說沒有發現自己特長的地方,一些原本的天賦,反而被埋沒掉。
所謂的三千大道,乃是所有的一切,修到極致,都可以成為道……
何為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道的另一個意思,乃是路。道路,也可以說,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路,選擇不一樣,曆程可能不同,但終點卻是一樣。三千大道,殊歸同途。
嶽璟突然想起‘地球’的大學上,將所有的科目開始細分,比如文科,可以分曆史,可以分語言……
理科可以分物理,可以分化學……
再細致一點,可以到每一個行業的一處。這便是後來的改製,在不同的領域內,開始注重個人的特長和喜好,這樣的可以最大的發揮每個人的潛力。
三千大道,每一樣,每一種選擇,都可以成為道。
就像當初在‘地球’上,被人稱之為‘畫仙’,‘詩仙’,‘琴仙’等等一係列的稱唿,這就是在某一個領域,達到了極致,才被冠名為‘仙’。
修者,修的是天地元力,修的是天地的感悟。
一瞬間,嶽璟終於明白,那個聲音讓自己傳授的三千大道,是這樣的意思。是讓對方在某一個喜好或說天賦上,發揮出最大的潛力,讓其領悟自己的道。
畫有畫道,詩有詩道,哪怕是種地,也是一種道。就像一句不恰當的話來形容: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人情練達皆文章,天下萬物皆有道。
嶽璟腦海中陡然蹦出這樣的一句話,徹底的明白,自己接下來所需要行走的方向。就是尋找合適的人,傳授於每一行每一種道,讓他們領悟,以此入道。
修煉有修煉的道,生活有生活的道。
這才是真正的三千大道!
就在刹那間,從嶽璟的識海內,‘傳世珠’散發出一道熾烈的光芒,讓嶽璟如大海中掀起風暴一般,湧起滔滔的巨浪。一股撕裂的疼痛傳出,嶽璟眼前一黑,差點暈過去。
在這一瞬間,嶽璟強忍著疼痛,打出幾個手訣,在房內布下禁製,以免自己被別人打擾。
劇烈的疼痛傳來,讓嶽璟痛不欲生。嶽璟死死的咬著牙,承受著腦海中的疼痛。唯恐一個鬆懈,自己就會承受不住這樣的痛苦而昏迷過去。
識海中,‘傳世珠’散發的光芒越來越強,大量的天地元力,不受控製的湧入,被‘傳世珠’吸收。
之前,嶽璟認為的是,三千大道,傳授的,乃是功法,隻要是‘傳世珠’示意之人,就要收為弟子。這樣的理解,也並沒有錯;隻能說是並不完全。
自元曄的事,給了嶽璟很大的感觸。如元曄這樣的人,還有多少?他們未必是不能修煉,隻是側重的地方不一樣,無人發現而已。如果不能發現他們的特殊之處,隻能是淪為一名普通人,爾後泯滅於芸芸眾生之中。
但是如果能將這些人挖掘,發現,他們又將如金子一般,閃閃發光。當然,想要發現這些人,也不是那般輕易之事,若非如嶽璟這樣,一點點的檢查和測試,也很難發現。再者,天下人口這麽多,想要從億萬人中發現這樣的體質,無疑於大海撈針,沒有特定的機緣,哪怕刻意去尋找,都未必能找得到。
陡然間,嶽璟的腦海裏閃過一句話:天下沒有笨學生,隻有教不好的老師。
這句話未必全對,卻是有一定的道理。想起‘地球’上一直在提倡的四個字:因材施教。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愛好和特長,也許有些人對數學感興趣,也有人對語文感興趣,也有人對著天文地理感興趣……
這是個人的愛好,還有特長。
有的人天生有著強大的計算能力,可以偏向於理科,有的人身體強壯,特長是體育;有的人身體的韌性比較好,特長是跳舞……
如果能讓這些人,根據自己的喜好和特長,完全的去發揮,那麽,每一個人,都將是翹楚。隻是因為外界的一些原因,又或是內在的原因等等,最終讓其中一些人不得不放棄自己的喜好和特長,努力的去迎合其他人的喜好,最終成為平凡中的一員。
如果將修界,和‘地球’來進行對比,其實有很多共同之處。一樣的為努力的活著,活得更好,去奮鬥和努力。
不同的是,修界追求的是個人的修為,而‘地球’上的學子,追求的是學曆和工作。
‘地球’上有這樣的一句話: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大多數的人都認為,隻有讀書,讀好書,才會有出路。這也導致幾乎所有的父母,都會全力的要求孩子,一定要好好學習,什麽都不管,隻要成績好就可以。
因為這樣偏向的理解,隻要求孩子讀書,為了讓孩子讀好書,有些甚至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十指不沾陽春水’……這樣的事屢見不鮮。
這樣導至的結果,就是孩子除了讀書就是讀書,甚至連一雙襪子都不會洗,一但離開了父母,就淪為了一個廢物。如果在學習上有一番成就,這還算是有所迴報。但是有一些,什麽都不會,甚至學習也學不好,那麽,最終一無是處,反而錯過人生最佳的時期。
所有的愛好和特長,都被磨滅,被粉碎。特別是步入社會之後,為了努力的生存下去,不得不委屈求全,也許並不是自己想要的工作上,起早貪黑,去賺錢,去生存。有多少大學生畢業後,所從事的是自己所學的專業?又或者是從事的是自己喜好的事業?
這也不是個人所希望的情況,而是社會,是現實,是家庭……等等多方麵的因素,結合在一起,變成這樣的情況。
而作為修者,與這樣的情況,也有著很大類似的地方。或是追求長生,或是追求強大的力量,從小就受到教導,要進入宗門當中,所以一味的去修習。又因為本身的資質,或者說沒有發現自己特長的地方,一些原本的天賦,反而被埋沒掉。
所謂的三千大道,乃是所有的一切,修到極致,都可以成為道……
何為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道的另一個意思,乃是路。道路,也可以說,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路,選擇不一樣,曆程可能不同,但終點卻是一樣。三千大道,殊歸同途。
嶽璟突然想起‘地球’的大學上,將所有的科目開始細分,比如文科,可以分曆史,可以分語言……
理科可以分物理,可以分化學……
再細致一點,可以到每一個行業的一處。這便是後來的改製,在不同的領域內,開始注重個人的特長和喜好,這樣的可以最大的發揮每個人的潛力。
三千大道,每一樣,每一種選擇,都可以成為道。
就像當初在‘地球’上,被人稱之為‘畫仙’,‘詩仙’,‘琴仙’等等一係列的稱唿,這就是在某一個領域,達到了極致,才被冠名為‘仙’。
修者,修的是天地元力,修的是天地的感悟。
一瞬間,嶽璟終於明白,那個聲音讓自己傳授的三千大道,是這樣的意思。是讓對方在某一個喜好或說天賦上,發揮出最大的潛力,讓其領悟自己的道。
畫有畫道,詩有詩道,哪怕是種地,也是一種道。就像一句不恰當的話來形容: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人情練達皆文章,天下萬物皆有道。
嶽璟腦海中陡然蹦出這樣的一句話,徹底的明白,自己接下來所需要行走的方向。就是尋找合適的人,傳授於每一行每一種道,讓他們領悟,以此入道。
修煉有修煉的道,生活有生活的道。
這才是真正的三千大道!
就在刹那間,從嶽璟的識海內,‘傳世珠’散發出一道熾烈的光芒,讓嶽璟如大海中掀起風暴一般,湧起滔滔的巨浪。一股撕裂的疼痛傳出,嶽璟眼前一黑,差點暈過去。
在這一瞬間,嶽璟強忍著疼痛,打出幾個手訣,在房內布下禁製,以免自己被別人打擾。
劇烈的疼痛傳來,讓嶽璟痛不欲生。嶽璟死死的咬著牙,承受著腦海中的疼痛。唯恐一個鬆懈,自己就會承受不住這樣的痛苦而昏迷過去。
識海中,‘傳世珠’散發的光芒越來越強,大量的天地元力,不受控製的湧入,被‘傳世珠’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