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在一點點流逝,所有人的表情都變得凝重起來,眾人不約而同地退後幾步遠離峽穀,時間仿佛被放慢了,過了很久,我終於聽到峽穀下方傳來一聲撞擊,不是入水聲,更像是敲打在金屬上的聲音。
聲音遠遠傳來很不真切,帶著一層層失了真的迴音,峽穀仿佛變成了一個大號擴音器,除了第一聲撞擊還能隱隱聽出真實感,其餘的聲音混在一起十分雜亂。
“四十八秒,如果不算空氣阻力之類的影響,這道峽穀差不多有五千米深。”阿川開口道。
五千米是不是少了點兒?我皺起眉頭,這種簡單的物理計算還難不倒我,如果真是五千米,應該是三十秒多點兒,我剛想開口,阿川就看透了我的心思,笑著把我的話堵了迴去:“別忘了聲音也要時間。”
我一驚,我還真忘了,如果算上聲音傳遞的時間,這道峽穀應該不足五千米,五千米在平地上覺得沒什麽,可如果垂直下來,已經超過地球上絕大部分的山脈了。
一道十幾米寬的窄縫怎麽會這麽深?我隻覺得不可思議,這麽深的峽穀,按理說下麵一定有水,但我們聽到的卻不是水聲,也不像撞在岩石上的聲音,我仔細迴味,這道聲音帶起的迴音很重,就像敲擊銅鍾的感覺,怎麽聽都更像是金屬。
一道過分深的峽穀也隻是令人驚奇而已,我們正想踏上龍橋,峽穀下方卻突然傳來一串模糊的摩擦聲,像是極為粗大的錨鏈晃動的聲響。
眾人臉色齊變,神哥也不例外,我們又一次後退,卻聽到下方的聲音更大了,這一次明顯聽到了水聲,隨即而來的就是一道沉重的撞擊聲。
峽穀下麵有東西!
撞擊感如地震一般從腳下襲來,我的身體明顯地晃了兩下,金屬鏈撞擊摩擦的聲音更響了,我能感覺到下麵鎖了一頭巨獸,而它被我們驚醒了。
沒再傳來撞擊聲,隻有嘩啦啦的金屬與水聲,我們站在巨門邊大氣都不敢出,我能看到峽穀裏緩緩升騰的霧氣變成了混亂的漩渦狀,一團一團似有什麽在攪動。
所有人眼裏都是震驚和迷茫,我們站在巨門邊做好了逃跑的準備,下麵的聲音卻漸漸小了,沒再有撞擊聲傳來,金屬的摩擦聲也不見了,霧氣漸漸平靜,恢複了流雲般平滑的樣子,那個不知名的巨物似乎隻是翻了個身,又繼續沉睡,絲毫沒有爬上來的打算。
我們站在門邊等了足有十分鍾,峽穀下方都沒再有聲音傳來,神哥的眉頭一直微微斂起,不知在想什麽。
“走吧。”
神哥低聲開口,率先走進,沒多耽擱直接從一條龍橋上走到對岸,腳步極輕,我們一個接一個地從橋上走過,不知怎麽,橋也不算窄,我的腿卻抖得厲害。
峽穀下沒再傳來任何聲音,我卻總覺得白色的霧氣中有什麽在盯著我,我的好奇心又被激起來了,如果繩子夠長,我真的很想下去看一看。
我趕緊把這個可怕的念頭打消,在心裏罵了自己一通,已經夠了,血咒即將解開,不要再節外生枝了。
前方是一片碩大的空地,我們走了差不多五十米,就看到一座雕梁畫棟黃瓦飛簷的建築,九重寶頂層層疊疊,一看就是屬於秦的建築風格,巍峨高樓把整個岩洞填滿,僅從上方的縫隙看不出後麵有什麽。
“這應該是秦始皇建的吧?”我不敢確定,對阿川問道。
阿川沒多說,隻是點頭,我們摘下防毒麵具,不知是不是那白霧的影響,幾乎聞不到門外的怪蟲氣味,我們踏上樓前的石階,走向正門,眼前高樓將傾,氣勢磅礴,但我知道這不是陵墓本來的樣子,這隻是秦始皇改建的,沒人知道這裏原本是什麽模樣,或許也有建築和雕刻,隻是再也看不到了。
眼前的紅漆木門古樸厚重,精致細密的雕刻巧奪天工,鋥亮如新,絲毫不見灰塵,好像每天都有人打掃擦拭,完全不像沉寂了兩千多年。
實在是太新了,甚至能聞到木料和紅漆的香氣,好像今天才剛剛建起一樣,神哥沒多停留,抬手推門,隨著輕微的“吱呀”聲,沉重的大門緩緩開啟,沒有灰塵撲麵,也沒有腐朽氣息吹來,鼻間反倒彌漫著一股濃重帶甜的馨香。
大殿很空曠,隻有殿中靠後的位置擺放著一架碩大的屏風,屏風上繪的是一幅山水圖,看大殿整體的布局,應該也是秦始皇搞出來的,屏風前擺放著一個不小的木架,上麵立著一個碩大而古怪的東西。
再近前就是一對造型奇特的瓶子,安置在距殿門不遠處,足有兩米高,殿中心則放著一個巨大的青銅香爐,嫋嫋青煙從中逸散,我們聞到的香氣正是它散發出的。
我不由生出恍如隔世之感,這裏完全不像陵墓,若再添上桌椅,分明是一處典雅的居室,老黃被香爐吸引了目光,此刻快步跑上前,吸了一大口香氣,一臉驚奇:“這是什麽香,都兩千多年了還沒燒完。”
“有點像龍涎香,還混進了別的香料,具體是什麽還真聞不出來,”阿川說著,把手電移向其中一個巨瓶,聲音立時變了,“果然沒那麽簡單。”
我們齊齊看向那個巨瓶,隻見它在手電光下呈現出玉一般的通透質感,卻又像是瓷器,最令人驚訝的是,瓶內竟然有東西,看影子的形狀分明是個人!
原本祥和靜謐的氣氛立時變得陰森恐怖起來,阿川把手電一移,照向另一個巨瓶,裏麵也映出了一個人影。
“這是什麽,真的是人?”我忍不住問道。
說實話,這對巨瓶雖然造型奇特,但看起來很漂亮,相對的蒜頭狀口底,瘦長腹上纏繞著一條立體的龍紋,頸部有雙耳,瓶口還有蓋,它的頸部細長,堪堪能塞進小臂,怎麽看都不可能把整個人塞進去。
“絕對是人,雖然這一對/比我認知裏的大得多,但它的確是魂瓶。”阿川肯定道。
“魂瓶?”老黃立馬來了興趣,還伸手敲了敲。
“魂瓶又叫皈依瓶,陪葬器的一種,宋元明比較多見,這個應該是後世流傳的前身,這種瓶子裏一般放的都是祭祀牲畜的五髒,人我也是第一次見,”阿川說著,又勾起嘴角笑了笑,“在秦朝或許還有另外的叫法吧。”
我看著魂瓶細長的頸隻覺得不舒服,裏麵的人形非常完整,不可能從瓶口塞進去,他們又是怎麽進去的?
胸腔裏全是沒來由的憋悶感,我遠離魂瓶沒再去看,又一次出現了,泰興墓下的玉棺,蠱王墓裏的石俑,還有這裏的魂瓶,全都是不可能塞進人的地方,卻又都真的裝進了人,或許世界上真的有隔空置物的法術吧。
大殿裏憑空多了幾分陰邪之氣,我向香爐走去,比起魂瓶,這個巨大的香爐製作得更為精美,鏤空的爐身上群龍戲珠,嫋嫋青煙恰從龍嘴中吐出,設計得極為巧妙,最重要的是,已經兩千多年了,裏麵的香料竟然還在焚燒,散發出莊重卻不失典雅的異香。
我從未聞過比這更好聞更複雜的香味,不知是如何配比出的,忍不住抬手掀起爐蓋,隻見裏麵是一塊印成梅花形的金黑色香料,明明燃燒了千年,卻連花紋都像剛放進去似的嶄新如初。
我該不是穿越了吧。
我又一次生出這種念頭,這裏實在不像是塵封了兩千年的陵墓,但我見識過燃不盡的鮫人油,出來一塊燃不盡的香料也沒那麽難以接受,我把爐蓋放迴去,隻見十九他們已經走向屏風前的古怪物品了。
那是一塊巨大的圓角方形物,三四厘米厚,被豎立著安置在木架上,大概有一米寬,一米半長,底為白色,上麵有兩道藍紫色的交錯紋路,看起來非常怪異。
這兩道紋路構成十字架般的形狀,將整個表麵分成三塊,紋路並非直線,而是彎彎曲曲的水一樣的波紋狀,密度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有點像等高線地形圖裏山區較為密集之地的地圖,沒有規則,也不成文字。
白色的底色上也布滿了若隱若現的藍紫色花紋,呈現短棒或點狀,沒有規律,不均勻地灑在其中,像天然美玉中的綿,不僅沒有破壞它的美感,反倒多了幾分野趣。
它的表麵被打磨得很光滑,卻沒有石頭和玉的冰冷,光滑中還帶著些微粗糙的感覺,兩者結合一點兒也不矛盾,我不知該如何形容它,唯一的缺點就是它散發著一股怪味,或許是被香料熏染了太多年,這股味道極淡,隻有把鼻子湊上去才能聞到。
“這東西……不會吧?”阿川露出古怪的神情。
“這是什麽?玉?”我問道。
“不,這東西長得和三界牌一模一樣,我不知道它還能不能叫三界牌,實在是……”阿川露出思索的模樣,沒想到他還有詞窮的時候。
聲音遠遠傳來很不真切,帶著一層層失了真的迴音,峽穀仿佛變成了一個大號擴音器,除了第一聲撞擊還能隱隱聽出真實感,其餘的聲音混在一起十分雜亂。
“四十八秒,如果不算空氣阻力之類的影響,這道峽穀差不多有五千米深。”阿川開口道。
五千米是不是少了點兒?我皺起眉頭,這種簡單的物理計算還難不倒我,如果真是五千米,應該是三十秒多點兒,我剛想開口,阿川就看透了我的心思,笑著把我的話堵了迴去:“別忘了聲音也要時間。”
我一驚,我還真忘了,如果算上聲音傳遞的時間,這道峽穀應該不足五千米,五千米在平地上覺得沒什麽,可如果垂直下來,已經超過地球上絕大部分的山脈了。
一道十幾米寬的窄縫怎麽會這麽深?我隻覺得不可思議,這麽深的峽穀,按理說下麵一定有水,但我們聽到的卻不是水聲,也不像撞在岩石上的聲音,我仔細迴味,這道聲音帶起的迴音很重,就像敲擊銅鍾的感覺,怎麽聽都更像是金屬。
一道過分深的峽穀也隻是令人驚奇而已,我們正想踏上龍橋,峽穀下方卻突然傳來一串模糊的摩擦聲,像是極為粗大的錨鏈晃動的聲響。
眾人臉色齊變,神哥也不例外,我們又一次後退,卻聽到下方的聲音更大了,這一次明顯聽到了水聲,隨即而來的就是一道沉重的撞擊聲。
峽穀下麵有東西!
撞擊感如地震一般從腳下襲來,我的身體明顯地晃了兩下,金屬鏈撞擊摩擦的聲音更響了,我能感覺到下麵鎖了一頭巨獸,而它被我們驚醒了。
沒再傳來撞擊聲,隻有嘩啦啦的金屬與水聲,我們站在巨門邊大氣都不敢出,我能看到峽穀裏緩緩升騰的霧氣變成了混亂的漩渦狀,一團一團似有什麽在攪動。
所有人眼裏都是震驚和迷茫,我們站在巨門邊做好了逃跑的準備,下麵的聲音卻漸漸小了,沒再有撞擊聲傳來,金屬的摩擦聲也不見了,霧氣漸漸平靜,恢複了流雲般平滑的樣子,那個不知名的巨物似乎隻是翻了個身,又繼續沉睡,絲毫沒有爬上來的打算。
我們站在門邊等了足有十分鍾,峽穀下方都沒再有聲音傳來,神哥的眉頭一直微微斂起,不知在想什麽。
“走吧。”
神哥低聲開口,率先走進,沒多耽擱直接從一條龍橋上走到對岸,腳步極輕,我們一個接一個地從橋上走過,不知怎麽,橋也不算窄,我的腿卻抖得厲害。
峽穀下沒再傳來任何聲音,我卻總覺得白色的霧氣中有什麽在盯著我,我的好奇心又被激起來了,如果繩子夠長,我真的很想下去看一看。
我趕緊把這個可怕的念頭打消,在心裏罵了自己一通,已經夠了,血咒即將解開,不要再節外生枝了。
前方是一片碩大的空地,我們走了差不多五十米,就看到一座雕梁畫棟黃瓦飛簷的建築,九重寶頂層層疊疊,一看就是屬於秦的建築風格,巍峨高樓把整個岩洞填滿,僅從上方的縫隙看不出後麵有什麽。
“這應該是秦始皇建的吧?”我不敢確定,對阿川問道。
阿川沒多說,隻是點頭,我們摘下防毒麵具,不知是不是那白霧的影響,幾乎聞不到門外的怪蟲氣味,我們踏上樓前的石階,走向正門,眼前高樓將傾,氣勢磅礴,但我知道這不是陵墓本來的樣子,這隻是秦始皇改建的,沒人知道這裏原本是什麽模樣,或許也有建築和雕刻,隻是再也看不到了。
眼前的紅漆木門古樸厚重,精致細密的雕刻巧奪天工,鋥亮如新,絲毫不見灰塵,好像每天都有人打掃擦拭,完全不像沉寂了兩千多年。
實在是太新了,甚至能聞到木料和紅漆的香氣,好像今天才剛剛建起一樣,神哥沒多停留,抬手推門,隨著輕微的“吱呀”聲,沉重的大門緩緩開啟,沒有灰塵撲麵,也沒有腐朽氣息吹來,鼻間反倒彌漫著一股濃重帶甜的馨香。
大殿很空曠,隻有殿中靠後的位置擺放著一架碩大的屏風,屏風上繪的是一幅山水圖,看大殿整體的布局,應該也是秦始皇搞出來的,屏風前擺放著一個不小的木架,上麵立著一個碩大而古怪的東西。
再近前就是一對造型奇特的瓶子,安置在距殿門不遠處,足有兩米高,殿中心則放著一個巨大的青銅香爐,嫋嫋青煙從中逸散,我們聞到的香氣正是它散發出的。
我不由生出恍如隔世之感,這裏完全不像陵墓,若再添上桌椅,分明是一處典雅的居室,老黃被香爐吸引了目光,此刻快步跑上前,吸了一大口香氣,一臉驚奇:“這是什麽香,都兩千多年了還沒燒完。”
“有點像龍涎香,還混進了別的香料,具體是什麽還真聞不出來,”阿川說著,把手電移向其中一個巨瓶,聲音立時變了,“果然沒那麽簡單。”
我們齊齊看向那個巨瓶,隻見它在手電光下呈現出玉一般的通透質感,卻又像是瓷器,最令人驚訝的是,瓶內竟然有東西,看影子的形狀分明是個人!
原本祥和靜謐的氣氛立時變得陰森恐怖起來,阿川把手電一移,照向另一個巨瓶,裏麵也映出了一個人影。
“這是什麽,真的是人?”我忍不住問道。
說實話,這對巨瓶雖然造型奇特,但看起來很漂亮,相對的蒜頭狀口底,瘦長腹上纏繞著一條立體的龍紋,頸部有雙耳,瓶口還有蓋,它的頸部細長,堪堪能塞進小臂,怎麽看都不可能把整個人塞進去。
“絕對是人,雖然這一對/比我認知裏的大得多,但它的確是魂瓶。”阿川肯定道。
“魂瓶?”老黃立馬來了興趣,還伸手敲了敲。
“魂瓶又叫皈依瓶,陪葬器的一種,宋元明比較多見,這個應該是後世流傳的前身,這種瓶子裏一般放的都是祭祀牲畜的五髒,人我也是第一次見,”阿川說著,又勾起嘴角笑了笑,“在秦朝或許還有另外的叫法吧。”
我看著魂瓶細長的頸隻覺得不舒服,裏麵的人形非常完整,不可能從瓶口塞進去,他們又是怎麽進去的?
胸腔裏全是沒來由的憋悶感,我遠離魂瓶沒再去看,又一次出現了,泰興墓下的玉棺,蠱王墓裏的石俑,還有這裏的魂瓶,全都是不可能塞進人的地方,卻又都真的裝進了人,或許世界上真的有隔空置物的法術吧。
大殿裏憑空多了幾分陰邪之氣,我向香爐走去,比起魂瓶,這個巨大的香爐製作得更為精美,鏤空的爐身上群龍戲珠,嫋嫋青煙恰從龍嘴中吐出,設計得極為巧妙,最重要的是,已經兩千多年了,裏麵的香料竟然還在焚燒,散發出莊重卻不失典雅的異香。
我從未聞過比這更好聞更複雜的香味,不知是如何配比出的,忍不住抬手掀起爐蓋,隻見裏麵是一塊印成梅花形的金黑色香料,明明燃燒了千年,卻連花紋都像剛放進去似的嶄新如初。
我該不是穿越了吧。
我又一次生出這種念頭,這裏實在不像是塵封了兩千年的陵墓,但我見識過燃不盡的鮫人油,出來一塊燃不盡的香料也沒那麽難以接受,我把爐蓋放迴去,隻見十九他們已經走向屏風前的古怪物品了。
那是一塊巨大的圓角方形物,三四厘米厚,被豎立著安置在木架上,大概有一米寬,一米半長,底為白色,上麵有兩道藍紫色的交錯紋路,看起來非常怪異。
這兩道紋路構成十字架般的形狀,將整個表麵分成三塊,紋路並非直線,而是彎彎曲曲的水一樣的波紋狀,密度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有點像等高線地形圖裏山區較為密集之地的地圖,沒有規則,也不成文字。
白色的底色上也布滿了若隱若現的藍紫色花紋,呈現短棒或點狀,沒有規律,不均勻地灑在其中,像天然美玉中的綿,不僅沒有破壞它的美感,反倒多了幾分野趣。
它的表麵被打磨得很光滑,卻沒有石頭和玉的冰冷,光滑中還帶著些微粗糙的感覺,兩者結合一點兒也不矛盾,我不知該如何形容它,唯一的缺點就是它散發著一股怪味,或許是被香料熏染了太多年,這股味道極淡,隻有把鼻子湊上去才能聞到。
“這東西……不會吧?”阿川露出古怪的神情。
“這是什麽?玉?”我問道。
“不,這東西長得和三界牌一模一樣,我不知道它還能不能叫三界牌,實在是……”阿川露出思索的模樣,沒想到他還有詞窮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