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陳國孝宣帝陳頊最近心情不太好,北方的戰事一直沒有取得突破性的進展,長此對峙下去,對於進攻方的陳國可不是好事**(


    陳頊不過四十來歲的年紀,正是揮斥方遒,大幹一場的好年紀,而且他剛登上皇位不幾年,正是需要功績坐穩江山,壓服眾人


    自從三國以來,中華大地的紛爭戰火就從未真正消失過雖然奸詐的司馬懿父子活活拖死了曹操父子,放倒了諸葛亮和阿鬥,滅了東吳,成了最後的贏家


    也許是曹、孫、劉三人見不得司馬氏家的人作威作福,惱怒其背主棄義,也或者是司馬氏的狠毒惹怒了上蒼司馬氏名不正言不順得來的江山還未坐穩,八王之亂便爆發了偌大一個中國,本就因為三國之亂而元氣大傷,是因為這場內鬥而奄奄一息,恰好給了北方胡人可乘之機


    曆史上第一次,擁有優良血統,先進文化的漢民族成為了蠻族鐵蹄下的奴隸,你所能想象到的,慘無人道的事情幾乎每時每刻都在發生麵對著黎民百姓的哀嚎慘叫,山川大地的哭訴,曾今不可一世的司馬氏隻知道狼狽而逃,驚慌失措,一路越過淮河,跨過長江,終於在長江南安恢複了政權,史稱東晉


    王與馬共天下


    雖然司馬氏依舊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但這個國家卻不再是他們獨斷專行的琅琊王司馬睿不過是個逃難的皇族,能有多少實力,若非南方豪族支持,東晉焉能建立?


    這個王家不是別家,正是有著聖王羲之的王家王家這麽做,也許有著忠君報國的意思,不過分量究竟占了多少旁人就不好說了當然,在世族門閥眼中,一切有利於家族發展的行動都是好的,是應當給與支持和鼓勵的


    司馬氏身為皇族,天之驕子,天威不容侵犯,怎會允許大權旁落,處處收人掣肘接下來的事情就太簡單了,君臣之間的矛盾爆發了,一番你死我活的爭鬥,最終卻是兩敗俱傷,至於北上收複失地,解救難民的事情隻能是紙上談兵


    平民百姓的死活,在權貴心中與雞豚狗彘的生死並無什麽區別,他們的眼中隻有利益,無論是直接還是間接這就是黑暗的封建時代的悲哀,也是最真實的人性


    鷸蚌相爭,餘溫得利東晉大將桓玄乘機作亂,劉裕便起兵勤王,最終掃平障礙,篡位當了皇帝也許因為司馬氏的皇位名不正言不順,天下便由此開了先河今天臣服,明天叛亂,倒戈一擊,場麵極其混亂


    宋齊梁陳,朝代如走馬燈一般地迭著普通老百姓對於這種現象似乎也是習以為常,早就麻木了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何談忠心?去他嗎的,那玩意兒值個幾錢幾兩


    陳霸先起家的路子和劉裕大同小異,他逼走了王琳,稱王稱霸但因為梁國的內亂,國力衰退,北齊突然出兵南下,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了江淮之地


    地盤來的太容易,北齊皇室自然不怎麽重視,尤其是草包的高緯當政之後,江淮之地成了名副其實的草箭,可有可無


    正是因為這種心理,陳國不過十萬大軍就能一路勢如破竹,攻城掠地,毫不暢快若是高緯有點腦子,調撥高歡留下的幾萬精兵南下,不說斛律光,高長恭,獨孤永業這些驍將,就是王琳一個人,有堅城為依托,又得民心,吳明徹的步伐又何至於如此之快?


    高緯昏庸無能,北周武帝宇文邕和陳孝宣帝陳頊都十分欣喜前者終於可以大展宏圖,吞並北齊,實現祖先的理想,一雪數十年來的恥辱後者則可以輕易收複失地,可以窺伺北進,有了這些功勳,朝中反對的聲音一定可以煙消雲散,百姓之中自然也不敢再有別的心思


    然而,就在吳明徹一路高歌猛進時,卻被高長恭和王琳硬生生攔住了去路一番苦鬥,陳國竟然大敗虧輸,若非手上還有幾座齊國的城池,陳頊的顏麵損失定然大


    很多時候陳頊都感歎,高緯不是自己的敵人而是朋友能征慣戰的斛律光死了,死得何其冤枉;威望盛隆,豪勇過人的蘭陵王又得不到重用,至於降將王琳對南方作戰經驗豐富,但北齊朝廷卻沒人看得起他


    這些對陳頊都是好消息,休整了數月,陳頊再次發動北伐,不惜一切代價一定要攻破淮州,越過淮河北齊早已不比當初,一旦高長恭兵敗,陳*軍從淮河到黃河基本不會遇到什麽困難


    陳頊的盤算不錯,準備的也相當充分,但淮州的堅固程度完全乎了陳頊的想象


    在這個世道,有錢才是王道,尤其是亂世之中是如此高興經營紡紗廠,製造奇家具所賺的錢基本都用來訓練軍隊和加強城防建設尤其是人的名,樹的影有寬厚仁慈的高長恭坐鎮,無數窮途末路的流民蜂擁而至有錢有人,何事不成?


    言歸正傳,陳頊花了大力氣,眼看著合州即將告破,自然甚是興奮就在這時,城中突然傳出《長生訣》的消息長生不死,誰人不是夢寐以求?而且坊間還有傳聞,擁有《長生訣》者得天下無論是長生,還是稱霸,對於陳頊這種誌存高遠的人自然有著無限的誘惑力


    這邊廂,陳頊正準備尋覓《長生訣》,那邊廂卻突然傳出司馬複獲得了《長生訣》,正準備以此起義這消息給與陳頊的震驚程度絲毫不比《長生訣》差


    當皇帝的人是極其敏感的,一切和謀反作亂有關的東西勢必會遭到雷霆般的打擊,縱使父子兄弟也不容情何況陳家的皇位來得不光明,自然對叛亂加害怕,尤其是此次帶頭的居然是晉朝餘孽司馬氏


    盡管司馬氏和自己也是一丘之貉,但別人畢竟是統一過天下的主,雖然最後落寞了,但陳頊對他們的實力卻不敢小覷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再加上南方的形勢甚是複雜,大大小小的家族關係盤根錯節,居心叵測,渾水摸魚的是不在少數


    陳頊猶如芒刺在背,司馬複不亡他寢食難安無論坊間傳聞真假,陳頊都要徹查到底,一定要徹底粉碎司馬複複辟的舉動


    東窗事發,司馬複盡管準備還不充分,此時也隻能提前發動叛亂


    公元574年七月二十五日,晉室遺孤司馬複在交州在今越南境內揭竿而起,誓師複辟陳國的西南邊陲頓時雲集響應,同時舉起反陳大旗的竟然有七個州,拉起了五萬兵馬雖然都不怎麽富庶,但聲勢卻十分好大


    交州距離建康甚遠,陳霸先,陳頊父子也是鞭長莫及司馬氏數代人在此經營,雖然突發事件讓他們有些倉促,但卻並未多少慌亂


    陳國西南邊陲背靠大海,陳頊隻當是天然的屏障,再加上地域貧瘠,他自然沒有布置多少兵馬而且北方正和北齊開戰,精兵悍將也多在那裏,一時間竟在司馬複手上吃了大虧


    陳*軍措手不及,一路被司馬複殺得大敗虧輸隻是短短五天功夫,司馬複竟然攻占了桂州,麾下兵馬是達到了十萬之巨


    消息傳至建康,陳頊又驚又怒雖然桂州西南多是貧瘠之地,並不怎麽適合耕種,但被司馬複占據的地盤怎麽說也占了近全國麵積的六分之一如果陳頊再不采取措施,陳國境內本就不安分的世族門閥怕是就會有所動作,到時候自己哭都來不及了


    兩線作戰,兵家大忌陳頊當機立斷,立即命令吳明徹,黃法氍等放棄北伐,黃法氍迴城固守,以防高長恭突襲,吳明徹則率領部分精銳士卒馬不停蹄地迴援國內,平複叛亂


    就在無數江湖俠客紛紛潛入陳國,大肆尋找《長生訣》,司馬複做反將陳國鬧得雞飛狗跳之時,盤踞在淮河北岸的吳三桂也有了動作


    七月二十六日這天,吳三桂突然出兵三萬北上,以摧枯拉朽之勢將除高興麾下的四州之外,參與叛亂的州郡收入囊中但吳三桂的野心卻遠不止如此,他隻是休整了三天便再次向北出擊在城中流民的配合下,吳三桂隻花費了極小的代價便攻占了兗州


    南陽王,太尉高綽剛到濟州,正準備樂嗬幾天,卻不想叛匪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滅了兗州,距離自己隻有百餘裏


    吳三桂氣勢洶洶,聲勢浩大的模樣頓時讓這個從小錦衣玉食的王爺心驚膽顫折磨起貧民百姓,高綽倒是頭頭是道,心狠手辣,冷酷無情,但麵對著那十萬瘋狂暴怒的叛軍,高綽就是個膿包高綽怕了,一心隻想著自保,命令濟州城嚴防死守,平叛之事哪裏還顧得上


    司馬複造反,陳頊暫時退兵已是必然,王琳和高長恭頓時大減,高興也不必再為此擔憂相較於外界的混亂與紛爭,青州等四州卻是出奇的平靜祥和有了陳潛的先例,轄地內富商士紳在高興的威逼利誘下頓時偃旗息鼓,變得本分起來而對於普通百姓來說,他們得了最大的實惠,有糧有地,足矣


    臨近八月,高興愈發繁忙起來八月一日,青州等四州有頭有臉的人都會前來青州開會,這是關乎今後基業的大事,馬虎不得高興整日忙得暈頭轉向,房的火燭是通宵達旦,張順之等人看在心裏,既是感動又是心疼


    和高興最親近的人都知道,對於金錢名利高興並不在乎,他隻是想做一些事情,為最悲慘的人們,也為這個瘋狂的世界


    “明天就是八月一日了,又是一個的開始”高興放下手中的狼毫,看著窗外黑漆漆的窗外,低聲呢喃著昏黃的燭光照在他臉上,有些飄渺迷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建隋大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水濤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水濤濤並收藏建隋大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