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章 瀕死(三更)
毒醫風華,盛寵太子妃 作者:上官青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齊灤到了雲南後,首先就同淩琥一起著手處理迴真南教的事情。
因為他是太子,再加上如今淩鼎勢力銳減,淩齊氏又死了,曾經顯赫的明王府勢力一落千丈,元熙帝早先又已經讓雲南州府把雲南的情形給捋順了,再無搗亂之人,所以淩琥這會兒跟雲南州府移交教中之事進行的十分順利。
在齊灤和淩琥到了雲南十多日後,他們就將迴真南教的事情處理完了。接下來要處理的事情,就是明王府中地庫之中的那些金銀財物了。
齊灤在來之前就同淩遙分析過,處理迴真南教之事應該是會很順利的,陸家的人不會搗亂,但是,接下來運送明王府地庫內金銀財物的事情隻怕就沒有那麽順利了。陸家的人一定也會得到情報,等到了那時,隻怕是要出亂子的。
但即便是這樣,齊灤還是要盡全力防範的。
所以,在開始運送明王府地庫之中的金銀財物時,除了雲南州府給出的那些衙役,這一路上,齊灤還安排身邊的兩千五百人去護送,並讓淩琥親自押送,還讓常庭和杜生隨隊押送,他坐鎮王府指揮。
齊灤初步估算了一下,要想把明王府的金銀財物全部運完,且全部運送到楚州去由戶部的人接手,並且由當地駐軍接手押送,一共需要五趟,也就是說,淩琥要跟著押送五趟才行。之後全部運送到京城之後,存放在一個地方,等到將來淩琥歸京時,戶部查賬之後,再行與戶部分這筆金銀財物。
但是,為了保護這些金銀財物的安全,淩琥覺得辛苦一點也無妨。總不能讓陸家趁虛而入的。
齊灤安排好這些之後,雖然自己覺得萬無一失,但是仍舊是要提神戒備的。他坐鎮王府,也並不敢走遠,隻是一日黃昏空閑時,忽而就想起自己到雲南來已經將近半個月了,卻還未去張氏和淩綸的墳前祭拜過。
當初淩遙與他說起張氏和淩綸要遷到雲南王府祖墳裏來時,就成頗為惆悵的與他提起過,說到時她就不能時時祭拜自己的母親和弟弟了。那時,他還安慰淩遙說,若淩遙想去雲南,他一定會帶淩遙來雲南祭拜她的母親和弟弟的。
隻是連著事多,她未曾提起過這件事,而他也未曾想起這件事。如今他既然來了雲南,此時又已經無事了,便想著淩遙又不在身邊,他就著這個時候,去明王府的祖墳中祭拜一下張氏和淩綸也是好的,畢竟他也說不準淩遙具體什麽時候來雲南。
這會兒既然起了這個念頭,自當是替淩遙去張氏和淩綸那裏盡一盡心的。
齊灤想到這裏,當即自己取了一盞燈,尋了明王府的管家帶路,一路就往明王府的祖墳去了。
明王府的祖墳也並不是很遠。就在王府祠堂的外頭。自百年前迴真貴族淩家退到雲南來之後,這裏就被圈定成了淩家的祖墳,百年間死的淩家人都埋在了這裏。張氏和淩綸也在其中。
當時夜色還未濃重不能視物,天際邊還有一抹殘陽如血,齊灤又是練武之人,眼力極好,在遠遠的接近墳陵的時候,就看見張氏墓前竟然站著一個人,那人一身黑衣,根本看不清麵目如何。
齊灤早先就聽這管家一路說話,說這明王府的祖墳一直都是不許外人進來的,素來也沒有人敢來這裏,而他一路行來,也確實沒有看見外人出現,這會兒冷不丁看見一個黑衣人出現在張氏的墳前,齊灤立時心生警覺,當即便疾步走過去出聲嗬斥道:“什麽人亂闖!”
那黑衣人一驚,往齊灤這邊迅速看了一眼,還沒等齊灤和明王府的管家趕到,他便迅捷轉身,幾個縱身就躍入叢林之中,消失在夜色中了。
齊灤心中起疑,忙吩咐管家帶了人四處去找,卻連根毛都沒有找到,齊灤祭拜完了張氏和淩綸後,望著墓前擺放著的那一束花,眸光裏有疑惑有淡漠,臨走之時,吩咐管家繼續找,一定要找到這個來張氏墓前祭拜的神秘黑衣人是誰。
跟著來的管家自然應承了,等齊灤走後,他就忙著帶人去找這個神秘人是誰去了。
齊灤還是很好奇會是誰能進來祭拜張氏的,他後來想著,還怕是張家的人,還特意派人去查了,才知道並非是張家的人,多方的調查結果都顯示,那個神秘黑衣人跟張家以及張氏任何認識的人都沒有關係,完完全全就是一個陌生的新出現的人。
隻不過,一夜過去了,誰都查不出這個人的來曆和蹤跡。
齊灤心裏原本還在琢磨這件事的,可是到了下午,他就沒有功夫再琢磨這件事了。
因為,陸家的人打來了。
陸家軍兩萬人,直接攻打雲南邊境。齊灤接報時,他身邊就隻有狄晉崇在。他一來雲南就將各處駐軍調來雲南,這會兒驗過兵符趕到雲南的駐軍隻有一萬五千人,加上雲南當地兵勇,也隻有一萬七千人。
另外的兩萬駐軍還未趕到。
齊灤執劍披戰甲笑問狄晉崇:“二哥,與我一同出戰嗎?”
狄晉崇亦已披上戰甲,聞聽此言,長聲大笑道:“你我兄弟並肩作戰!我怎能讓你一人去應戰!”
狄晉崇豪氣笑道:“陸家兩萬人,咱們這邊有一萬七千人,城外對陣,也不會輸給他們!”
自從陸家軍叛離大齊後,這數十年征戰之中,大齊再未與陸家軍戰過一場,陸家軍數十年韜光養晦,如今進犯大齊,卻也沒有人會怕他們!就算陸家軍聲震沙場,他們的太子殿下也不是吃素的!
盡管齊灤的鐵甲衛不在這裏,但齊灤亦是神勇無敵,他與狄晉崇配合無間,二人皆披黑色戰甲,騎馬當先,頭盔之上紅纓飄動,隨著戰鼓擂響,帶著一萬七千人往陸家軍衝殺而去。
齊灤知道此役要速戰速決,又一心要衝潰陸家軍,要讓陸家軍一次就嚐到大齊軍的厲害。
所以,他並沒有製定什麽戰術和策略,他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帶著所有人去拚殺,將陸家軍殺個片甲不留,所有人都是能殺多少就殺多少,讓陸家人嚐到聞風喪膽的滋味,這就是他的目的。
而隻要一次擊潰了陸家軍的信心,之後拖延幾日,等援軍到來之後,他們就可以數倍兵力全殲陸家軍,到時候,說不定可以趁勢攻入南疆,收複南疆也未可知。
齊灤已有幾年未曾在沙場之上這般飲血拚殺了,一萬七千人與敵軍兩萬人混戰在一起,他殺得興起,長劍揮舞起來,也沒有什麽花哨動作,隻是看見敵方一人就徑自砍去,一路斬殺,身邊的屍體倒是漸漸壘了起來,地上頭顱亂滾,都在他身邊堆成了一座山。
陸家軍看了浴血霸氣殺人的齊灤,俱是聞風喪膽,心驚肉跳,皆是且站且退,不敢再靠近齊灤周身之內,而大齊軍看見自家太子殿下這般神勇,仿佛都被注入了無窮的力量和士氣,每個人都顧不得自己身上的傷,一個個的都將長槍揮舞起來,隻管拚殺敵人。
隻是這般殺得興起,很容易就會陷入重重圍困之中,畢竟陸家軍越聚越攏,不敢靠近的人太多,反而將狄晉崇和他身邊的一小隊護衛給包圍了起來,周圍全是被殺紅了眼的陸家軍,狄晉崇的這一小隊人再是神勇,卻也拚殺不出去了。
眼看著自己離齊灤越來越遠,看著陸家軍的包圍圈越來越緊,看著自己身邊的人一個個都倒下了,最終隻剩下自己,狄晉崇卻仍是不肯屈服。
即便被陸家軍的長槍刺中雙腿,被陸家軍的長劍劃破長眉,即便是血糊住了狄晉崇的眼睛,他也還是不肯屈服!
隻是,他身上的劇痛和周遭的情形都在提醒著他,隻怕這一役,他們是能贏的。但是,他卻好像是要死了……這死亡的結局,他似乎是躲不過去了。
看著周遭想要殺他的陸家軍,狄晉崇忽而就想起自己的大哥來,在北戎的戰場上,大哥在瀕死的那一刻,是不是也如他一般,覺得馬革裹屍,才是拚殺疆場的軍人最後的和最好的歸宿呢?
狄晉崇心裏有一點點的慶幸,幸好他沒有如大哥一般成親,他如果死了,是不會拖累任何人的,也不會累他的妻子跟著他傷心了……哎,真好啊,他不成婚這個決定,現在看來,真是個明智的決定啊。
想到這裏的時候,狄晉崇的腦海中卻不由自主的浮現出那個小丫頭的麵容來了。
是他要離開京城的那個夜裏,他去找淩禟道別,卻在不經意的轉身,看見了月夜之下小丫頭那雙晶瑩一片的眼眸,那雙眼睛裏,寫滿了對他的情意啊。
狄晉崇忽而心生不舍,如果他死在了這裏,小丫頭會傷心的吧?一想到這個,他覺得好像心有些疼了,他舍不得小丫頭傷心啊……
-本章完結-
因為他是太子,再加上如今淩鼎勢力銳減,淩齊氏又死了,曾經顯赫的明王府勢力一落千丈,元熙帝早先又已經讓雲南州府把雲南的情形給捋順了,再無搗亂之人,所以淩琥這會兒跟雲南州府移交教中之事進行的十分順利。
在齊灤和淩琥到了雲南十多日後,他們就將迴真南教的事情處理完了。接下來要處理的事情,就是明王府中地庫之中的那些金銀財物了。
齊灤在來之前就同淩遙分析過,處理迴真南教之事應該是會很順利的,陸家的人不會搗亂,但是,接下來運送明王府地庫內金銀財物的事情隻怕就沒有那麽順利了。陸家的人一定也會得到情報,等到了那時,隻怕是要出亂子的。
但即便是這樣,齊灤還是要盡全力防範的。
所以,在開始運送明王府地庫之中的金銀財物時,除了雲南州府給出的那些衙役,這一路上,齊灤還安排身邊的兩千五百人去護送,並讓淩琥親自押送,還讓常庭和杜生隨隊押送,他坐鎮王府指揮。
齊灤初步估算了一下,要想把明王府的金銀財物全部運完,且全部運送到楚州去由戶部的人接手,並且由當地駐軍接手押送,一共需要五趟,也就是說,淩琥要跟著押送五趟才行。之後全部運送到京城之後,存放在一個地方,等到將來淩琥歸京時,戶部查賬之後,再行與戶部分這筆金銀財物。
但是,為了保護這些金銀財物的安全,淩琥覺得辛苦一點也無妨。總不能讓陸家趁虛而入的。
齊灤安排好這些之後,雖然自己覺得萬無一失,但是仍舊是要提神戒備的。他坐鎮王府,也並不敢走遠,隻是一日黃昏空閑時,忽而就想起自己到雲南來已經將近半個月了,卻還未去張氏和淩綸的墳前祭拜過。
當初淩遙與他說起張氏和淩綸要遷到雲南王府祖墳裏來時,就成頗為惆悵的與他提起過,說到時她就不能時時祭拜自己的母親和弟弟了。那時,他還安慰淩遙說,若淩遙想去雲南,他一定會帶淩遙來雲南祭拜她的母親和弟弟的。
隻是連著事多,她未曾提起過這件事,而他也未曾想起這件事。如今他既然來了雲南,此時又已經無事了,便想著淩遙又不在身邊,他就著這個時候,去明王府的祖墳中祭拜一下張氏和淩綸也是好的,畢竟他也說不準淩遙具體什麽時候來雲南。
這會兒既然起了這個念頭,自當是替淩遙去張氏和淩綸那裏盡一盡心的。
齊灤想到這裏,當即自己取了一盞燈,尋了明王府的管家帶路,一路就往明王府的祖墳去了。
明王府的祖墳也並不是很遠。就在王府祠堂的外頭。自百年前迴真貴族淩家退到雲南來之後,這裏就被圈定成了淩家的祖墳,百年間死的淩家人都埋在了這裏。張氏和淩綸也在其中。
當時夜色還未濃重不能視物,天際邊還有一抹殘陽如血,齊灤又是練武之人,眼力極好,在遠遠的接近墳陵的時候,就看見張氏墓前竟然站著一個人,那人一身黑衣,根本看不清麵目如何。
齊灤早先就聽這管家一路說話,說這明王府的祖墳一直都是不許外人進來的,素來也沒有人敢來這裏,而他一路行來,也確實沒有看見外人出現,這會兒冷不丁看見一個黑衣人出現在張氏的墳前,齊灤立時心生警覺,當即便疾步走過去出聲嗬斥道:“什麽人亂闖!”
那黑衣人一驚,往齊灤這邊迅速看了一眼,還沒等齊灤和明王府的管家趕到,他便迅捷轉身,幾個縱身就躍入叢林之中,消失在夜色中了。
齊灤心中起疑,忙吩咐管家帶了人四處去找,卻連根毛都沒有找到,齊灤祭拜完了張氏和淩綸後,望著墓前擺放著的那一束花,眸光裏有疑惑有淡漠,臨走之時,吩咐管家繼續找,一定要找到這個來張氏墓前祭拜的神秘黑衣人是誰。
跟著來的管家自然應承了,等齊灤走後,他就忙著帶人去找這個神秘人是誰去了。
齊灤還是很好奇會是誰能進來祭拜張氏的,他後來想著,還怕是張家的人,還特意派人去查了,才知道並非是張家的人,多方的調查結果都顯示,那個神秘黑衣人跟張家以及張氏任何認識的人都沒有關係,完完全全就是一個陌生的新出現的人。
隻不過,一夜過去了,誰都查不出這個人的來曆和蹤跡。
齊灤心裏原本還在琢磨這件事的,可是到了下午,他就沒有功夫再琢磨這件事了。
因為,陸家的人打來了。
陸家軍兩萬人,直接攻打雲南邊境。齊灤接報時,他身邊就隻有狄晉崇在。他一來雲南就將各處駐軍調來雲南,這會兒驗過兵符趕到雲南的駐軍隻有一萬五千人,加上雲南當地兵勇,也隻有一萬七千人。
另外的兩萬駐軍還未趕到。
齊灤執劍披戰甲笑問狄晉崇:“二哥,與我一同出戰嗎?”
狄晉崇亦已披上戰甲,聞聽此言,長聲大笑道:“你我兄弟並肩作戰!我怎能讓你一人去應戰!”
狄晉崇豪氣笑道:“陸家兩萬人,咱們這邊有一萬七千人,城外對陣,也不會輸給他們!”
自從陸家軍叛離大齊後,這數十年征戰之中,大齊再未與陸家軍戰過一場,陸家軍數十年韜光養晦,如今進犯大齊,卻也沒有人會怕他們!就算陸家軍聲震沙場,他們的太子殿下也不是吃素的!
盡管齊灤的鐵甲衛不在這裏,但齊灤亦是神勇無敵,他與狄晉崇配合無間,二人皆披黑色戰甲,騎馬當先,頭盔之上紅纓飄動,隨著戰鼓擂響,帶著一萬七千人往陸家軍衝殺而去。
齊灤知道此役要速戰速決,又一心要衝潰陸家軍,要讓陸家軍一次就嚐到大齊軍的厲害。
所以,他並沒有製定什麽戰術和策略,他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帶著所有人去拚殺,將陸家軍殺個片甲不留,所有人都是能殺多少就殺多少,讓陸家人嚐到聞風喪膽的滋味,這就是他的目的。
而隻要一次擊潰了陸家軍的信心,之後拖延幾日,等援軍到來之後,他們就可以數倍兵力全殲陸家軍,到時候,說不定可以趁勢攻入南疆,收複南疆也未可知。
齊灤已有幾年未曾在沙場之上這般飲血拚殺了,一萬七千人與敵軍兩萬人混戰在一起,他殺得興起,長劍揮舞起來,也沒有什麽花哨動作,隻是看見敵方一人就徑自砍去,一路斬殺,身邊的屍體倒是漸漸壘了起來,地上頭顱亂滾,都在他身邊堆成了一座山。
陸家軍看了浴血霸氣殺人的齊灤,俱是聞風喪膽,心驚肉跳,皆是且站且退,不敢再靠近齊灤周身之內,而大齊軍看見自家太子殿下這般神勇,仿佛都被注入了無窮的力量和士氣,每個人都顧不得自己身上的傷,一個個的都將長槍揮舞起來,隻管拚殺敵人。
隻是這般殺得興起,很容易就會陷入重重圍困之中,畢竟陸家軍越聚越攏,不敢靠近的人太多,反而將狄晉崇和他身邊的一小隊護衛給包圍了起來,周圍全是被殺紅了眼的陸家軍,狄晉崇的這一小隊人再是神勇,卻也拚殺不出去了。
眼看著自己離齊灤越來越遠,看著陸家軍的包圍圈越來越緊,看著自己身邊的人一個個都倒下了,最終隻剩下自己,狄晉崇卻仍是不肯屈服。
即便被陸家軍的長槍刺中雙腿,被陸家軍的長劍劃破長眉,即便是血糊住了狄晉崇的眼睛,他也還是不肯屈服!
隻是,他身上的劇痛和周遭的情形都在提醒著他,隻怕這一役,他們是能贏的。但是,他卻好像是要死了……這死亡的結局,他似乎是躲不過去了。
看著周遭想要殺他的陸家軍,狄晉崇忽而就想起自己的大哥來,在北戎的戰場上,大哥在瀕死的那一刻,是不是也如他一般,覺得馬革裹屍,才是拚殺疆場的軍人最後的和最好的歸宿呢?
狄晉崇心裏有一點點的慶幸,幸好他沒有如大哥一般成親,他如果死了,是不會拖累任何人的,也不會累他的妻子跟著他傷心了……哎,真好啊,他不成婚這個決定,現在看來,真是個明智的決定啊。
想到這裏的時候,狄晉崇的腦海中卻不由自主的浮現出那個小丫頭的麵容來了。
是他要離開京城的那個夜裏,他去找淩禟道別,卻在不經意的轉身,看見了月夜之下小丫頭那雙晶瑩一片的眼眸,那雙眼睛裏,寫滿了對他的情意啊。
狄晉崇忽而心生不舍,如果他死在了這裏,小丫頭會傷心的吧?一想到這個,他覺得好像心有些疼了,他舍不得小丫頭傷心啊……
-本章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