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角的一座鍍金西洋小鍾,“喳喳”走針的聲音。外頭的風撲在窗欞之上,吹得玻璃微微作響。也不知道過了多久,易連怡才說道:“老三,你別誤會,開槍打傷你的人,並不是我派去的。”
易連愷笑了笑。並沒有答話。
易連怡仿佛是自言自語,又仿佛是喟歎:“說了你也不肯信,我把你關在醫院裏,其實是一片好心。”
易連愷這才道:“那真是多謝大哥了,不過我傷還沒有好,我看我還是迴醫院去吧。”
“十多年前我從馬上摔下來,成了一個廢人,那時候我就灰了心。說實話,我天天躺在床上,那些虛名浮利。榮華富貴,對我來說,何曾有半分用處?”易連怡慢條斯理地道:“老三,這迴我之所以插進一杠子來,其實是不想看老二殺個迴馬槍。實話跟你說了吧,刺客是老二派的人,早潛進城來,就等著給你一搶。我聽見你受了傷,才命人把醫院圍起來。老頭子已經是那個樣子了,你要再倒下去,咱們易家可就完了。老二要是趁著這空子進城,未必不撿了好處去。”
易連愷似笑非笑,道:“多謝大哥。”
“我知道你不肯信,畢竟我和他是一母同胞,我為什麽反倒要幫你卻不幫他?”易連怡微微仰起身子,可是他胸下便失了知覺,隻不過略一動彈,便有重新仰倒在椅背上,“我也不怕再告訴你一件事,我從馬上摔下來,就是老二害我的。”
易連愷略略動容,揚起眉頭,似乎是若有所詢。
“別裝糊塗了,事情到了今天這地步,咱們打開天窗說亮話。”易連怡道,“你也知道是老二害我一生成了廢人,所以你早防著老二,甚至還想將計就計來陷害老二——別問我為什麽知道,這家裏什麽事,我其實都知道,不過有些我願意說,有些我也不想說罷了。不止我知道這事,我猜父親心裏,其實也隱約知道一點。所以這麽多年,他雖然重用老二,但未必沒有戒備之心。所以他老人家才把你打發到昌鄴去,我想他就是為了留條後路,順便也保全你。父親待你,總是不教你吃虧的。沒想到老二連半點父子親情都不念,反倒先下手為強,來了一出‘逼宮’把你給漏在了符遠城外,你來了一手倒脫靶,輕輕鬆鬆將他攆到西北。老三,其實我是挺樂見你這一招的,起碼替我出了口氣。隻是你這個糊塗可裝得大了。一裝裝了十幾年,連父親都覺得你不堪重用,從來沒想過給你軍中之職,可是你卻是咱們兄弟幾個中間,心機最深沉的一個。你成日地胡鬧,可是做起事情來,
卻是一點也不拖泥帶水呢。”
易連愷坐在那裏,此時方才輕描淡寫地笑了笑,說道:“大哥這是誇我呢,還是罵我呢。要說到心機深沉,我和老二,隻怕加起來也追不上大哥。大哥這十幾年來深藏不露,才真真叫連愷佩服。”
易連怡笑了笑:“我把你關了這些日子,你心裏有怨氣我知道。不過你身上的傷不好,不在醫院裏把傷養好,也沒辦法出來辦事情。我也是為你的身體著想。”
易連愷道:“原來大哥還有事情交給我辦,隻是不知道大哥是要我去跟老二辦交涉呢,還是要我去跟李重年辦交涉?”
易連怡哈哈大笑,他下肢癱軟,笑起來的時候也隻是胸腔震動,可是聲音宏亮,顯得極是痛快:“老三啊老三,父帥說你聰明卻糊塗,你竟連他老人家也瞞過去了。你這麽個人精,哪裏卻有半分糊塗了?”
易連愷笑道:“大哥眼下要差我辦事,所以隻管誇我。其實隻要是大哥叫我辦事,我自然會盡心盡力,也不用拿話這樣哄我。”
易連怡曲著雙指在扶手上輕叩,昂著頭倒似若有所思的樣子:“你既然已經猜到了,咱們兄弟說話,也不必藏著掖著。沒錯,現在我想叫你去吧老二請迴來,畢竟這麽多年的恩怨,我和他得當麵鼓對鼓、鑼對鑼地說清楚了,才算是個局。”
易連愷搖了搖頭:“大哥這可是為難我了,老二是我帶人圍城給打跑的,若是差我去向李帥說項,我還可以勉力一試。叫我去把老二找迴來,大哥想,他新仇舊恨一股腦發作,如何肯聽得進我的一言半語?我徒勞往返也罷了,耽擱了大哥的大事,那可就不好了。”
易連怡微笑道:“我哪裏有什麽大事,不過是統共才兄弟三個,我又是這等殘廢身軀,還不知道能拖幾年,老二在外頭我委實不放心,不如將他找迴來,有些話說清楚了,可也死而無憾了。”
易連愷道:“既然大哥將話說到了這份上,我自然是要替大哥去走這一趟的。不過老二心性狡猾,我盡量去勸他,他鑰匙不肯來,我也沒轍。”
易連怡仍舊是滿臉微笑,說道:“隻要你好生相勸,老二總不至於不識抬舉。”他稍稍一頓。又道:“外頭兵荒馬亂的,我知道你不放心三弟妹。所以三妹妹就留在府裏,我命人好生保護她的安全,你盡管放心去辦事,等你迴來,保證三妹妹毫發無損。”
易連愷笑道:“大哥對我的關照,那真是沒得說了。”
易連怡也笑道:“咱
們自家兄弟,不用這樣見外。”
他們兩個既客氣又親熱地說著話,秦桑心裏的寒意卻一陣陣湧起,易連怡讓易連愷去辦得事情,明明就是借刀殺人。隻怕易連愷還沒有見著易連慎,就會死在亂軍之中。而且易連怡這番話的意思,明明是要將自己扣做人質,以此脅迫易連愷。這兩個人話裏話外的弦外之音,卻是滴水不漏。她抬起眼睛來看易連愷,他卻並不瞧她,隻是笑吟吟地道:“那麽擇日不如撞日,我即刻動身出城就是了。隻是秦桑留在這裏,還要煩大哥大嫂多多照應。”
易連怡道:“三弟也不用心急,你身上有傷,這樣的天氣匆匆出城,叫我這做兄長的於心何忍。”他說道,“我叫人略備了些酒菜,待與三弟共飲幾杯,也算是餞別之宴。”
易連愷道:“那真是多謝大哥了,不過連愷身上有傷,酒就免了,大哥的餞行之語愧不敢當。”
易連怡道:“我倒忘了你的傷。不過你遠行在即,想必還有許多話交代三妹妹。我也不做不識趣的人了,左右你們的屋子還收拾在那裏,不如我叫廚房做個火鍋送過去,你們小夫妻就在房裏吃飯,也好說說私房話。今天你們就留在府裏,明天一早你再出城吧。”
易連愷道:“大哥想的真是周到,真真叫連愷無話可說。”
易連怡道:“我特不耽擱你們小兩口話別了,你們就去吧。”
易連愷此時方才望著易連怡道:“大哥對我的照應,我這輩子也不會忘記的。”
易連怡輕笑了一聲:“三弟果然是年輕氣盛,一輩子這種話,可是輕易說不得的。”他似乎是倦了,神色冷淡下來,揮了揮手,說道,“你們去吧。”
易連愷因為是你幼子,所以從前一直住在上房西邊的跨院裏頭。從抄手遊廊走進去,彎彎曲曲頗有一點路。他因為傷後走路吃力的緣故,所以易連怡命人用滑竿抬了他,直接將他們送迴房裏去。
雖然符州時氣緩和,但是被朔風一吹,顯得越發孤伶伶形銷骨立。秦桑扶著滑竿的扶手,一路走著,隻是默默地想著心思,待進了他們從前住的小院,方才抬起頭來。這裏原是易連愷婚前所居,後來兩個人結婚,重新又粉刷裝飾過,不過他們從婚後就別居昌鄴,這裏的屋子一年到頭,空著的時候居多。但易連怡顯然命人重新灑掃過,屋子裏極是整潔。
院子裏本來種著幾株桂花樹,不過天氣寒冷,桂樹固然枝葉凋落一盡,而台階下種的萱草亦近皆枯黃,被風吹動漱漱作響
。秦桑隔窗看了看院子裏空落落的桂樹,又見易連愷臉色蒼白,於是問:“是不是傷口痛?”
易連愷搖了搖頭。這個時候易連怡遣的人也到了,當下兩人住口不言。廚房倒是知道他們兩個人的口味,除了送來一個極大的紫蟹銀魚火鍋,另外還有幾樣清淡時蔬。尤其有一樣涼拌寸金瓜,素來為易連愷所愛。存金瓜其實就是洞子裏培出來的小黃瓜,用地窖圍了火坑,慢慢養出來瓜苗,舊曆年前後結出小黃瓜,不過一兩寸長短,細如人參,歲初天寒之時價昂如金,所以又叫寸金瓜。廚房裏的人布置完碗筷,便退了出去,易連愷見秦桑坐在那裏怔怔地出神,便說道:“先吃飯吧,天塌下來,也吃了飯再說。”
秦桑見他這樣灑脫,於是也暫時拋開一切愁緒,坐下來先替他舀了一碗湯。兩個人對著熱氣騰騰的火鍋,隻是易連愷傷後忌口甚多,自然沒有多少胃口,而秦桑更是吃不下什麽,隔著火鍋蒸騰的白色水汽,兩個人扶筷相望。過了片刻,還是易連愷先開口,說道:“你放心吧,我答允你的事情,一定會辦到。”
秦桑恍惚間似乎在出神,聽到他這句話,倒像是半天沒有迴過神來,怔怔地問:“你答應我的什麽事?”
易連愷卻笑了笑,並沒有答話。反倒拈起了那寸金瓜,說道:“往日見著這個,倒不覺得稀罕。小時候家裏還有好些莊子,都培著洞子貨。還記得年年下大雪的時候,莊子上派人往家裏送年貨。像這種寸金瓜,都是拿棉絮包了,擱在漆盒子裏送到家裏來,唯恐路上凍傷了。一樣寸金瓜,一樣黃芽菜,每年過年的時候,總不缺這兩樣。這幾年用了新式的鍋爐,不再燒炕了,這種洞子貨也出得少了。”
秦桑見他此時倒娓娓講起這些閑話了,不由得微微詫異,可是這種離愁別緒的時候,如果不講這些閑話,可又有什麽旁的話來說呢?所以她也就笑了笑,說道:“等你迴來的時候,說不定南邊的黃瓜都有得賣了。”因為符州有鐵路和水路通向鑒州,而鑒州地處東南,比符遠的氣候更加溫暖濕潤,所以有些時令提前的蔬菜,都是由鑒州運到符州來的。
易連愷扶著牙筷,說道:“說不定事情辦得快,十天半月我就迴來了,你也別太擔心。”
電燈下本來照著熱氣騰騰的火鍋,透著那蒸起來的熱氣,秦桑倒覺得他的臉色更白了幾分似的。所以明明是說著安慰的話,但心裏那塊千斤似的大石,如何放得下來。
如此草草地吃過了飯,本來天光就短,還沒有一會兒天色就黑下來
,過了片刻,卻聽見細微的敲窗之聲,原來是下雨了。他們這間屋子,原本北窗之下種了有梧桐與芭蕉,最宜於聽雨。不過這時候梧桐樹自然還沒有長葉子,而芭蕉去年的枯葉,也早就被剪盡了。所以雨點直接就打在窗子的玻璃上,沒一會兒,雨下得更大了,而屋子裏的電燈雖然隻管亮著,但是暈黃的燈光,伴著窗外不遠處,樹木被風雨聲吹吹動的聲音,到仿佛古廟孤燈一般,聽在耳中,別有另一種淒涼之意。
秦桑倒想起最初新婚的洞房之夜,也是這樣一人冷雨瀟瀟的晚上。那時候她心境更如死灰一般。易家是所謂的文明家庭,雖然婚禮還是依了舊俗,不過她與易連愷在結婚之前,卻是見過幾次的。不過每次見麵的時候,總會有其他的人在一塊兒。時代的風氣是舉行婚禮之前的未婚夫妻見麵,那是一定要帶上各自的朋友。一來是未免尷尬,二來是雖然西方的風氣盛行,世代簪纓的大戶人家,卻還是多少帶著點守舊的做派,不作興千斤小姐獨自出門。所以每次和易連愷在一起,都是花團錦簇,一大屋子的人,偶爾上大菜館子去吃西餐,也免不了有很多朋友在場。
所以直到婚禮之後,秦桑才是第一次獨自見到易連愷。那時候除了新嫁娘的嬌羞之外,更多的是一種惶恐和茫然。將來的生活是什麽樣子,她是委實沒有半分把握。若是嫁給旁的人,縱然不至於舉案齊眉,可是她也不會覺得這樣的不踏實。易家雖然是新興的人家,可是這樣動亂的年代裏,又是這樣一個手握兵權的封疆大吏,嫁到這樣的人家裏來,當時心裏盡是忐忑不安。
幸好那天易家的客人多,雖然禮節繁複,可是辦婚事的人家,自然極是熱鬧,而且這一熱鬧,一直到了半夜時分還沒有安靜下來。那個時候秦桑心裏,總覺得七上八下的。雖然做新娘子隻能老老實實地坐在那裏,而娘家帶來的幾個女仆,也將湧到洞房裏來圍觀的女客們,敷衍得極好,可是到了半夜時分,前麵戲台上唱的戲,隔得老遠老遠的一聲半聲,傳到後麵來,倒想是很多年前她同父母一起去明園看戲。明園的戲台子還是搭在水上,隔著半個明湖,那鑼鼓喧天和戲子婉轉的歌喉,就像隔著一層輕紗似的,又飄渺又清冷,再熱鬧的戲文聽在耳朵裏,都覺得有一層疏離之意。
她坐在那裏,聽著前麵飄渺的歌聲,一句半句斷斷續續傳來,心底下隻是一片茫然,像是一腳踏空了,總沒個著落之處。一直到了夜深人靜時分,風雨之聲漸起,可是前頭的歡聲笑語,愈發的明顯。那個時候她在想些什麽呢?大抵是什麽都沒有去想,隻是
坐在那裏,眼觀鼻鼻觀心,她還記得那天聽到前麵唱的是全本的《花田錯》,明明是出頂有趣的滑稽戲,唱念做打極是熱鬧,可是因為遠,那鑼鼓的聲音咚咚、鏘鏘鏘、咚咚、鏘鏘鏘……聽在耳朵裏,卻像是雨聲一般無限淒涼。
雨越下越大,新房裏雖然用著電燈,可是照著老派的規矩,還是點了一對龍鳳紅燭。酩酊大醉的易連愷被人抬進來的時候,她大約在心裏鬆了一口氣吧。畢竟兩個人還算是陌生人,這樣的情形下見麵,總比清醒的時候好。那時候她就覺得,人生清醒著,還不如醉過去呢。
易連愷跟她說第一句話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早上。他們到上房去給易繼培請安,然後走迴到自己的院子裏,屋子裏正巧沒有客人,廚房送了早飯來。她拿起勺子來隨意吃了一勺粥,忽然聽到易連愷說:“妹妹,昨天我都醉糊塗了,實在是對不住你。”
那時候她在想什麽呢?隻記得自己略有些慌亂地放下了勺子,連耳朵邊都燒得通紅,也沒有抬起頭來看他。洞房之夜,做丈夫的喝得
易連愷笑了笑。並沒有答話。
易連怡仿佛是自言自語,又仿佛是喟歎:“說了你也不肯信,我把你關在醫院裏,其實是一片好心。”
易連愷這才道:“那真是多謝大哥了,不過我傷還沒有好,我看我還是迴醫院去吧。”
“十多年前我從馬上摔下來,成了一個廢人,那時候我就灰了心。說實話,我天天躺在床上,那些虛名浮利。榮華富貴,對我來說,何曾有半分用處?”易連怡慢條斯理地道:“老三,這迴我之所以插進一杠子來,其實是不想看老二殺個迴馬槍。實話跟你說了吧,刺客是老二派的人,早潛進城來,就等著給你一搶。我聽見你受了傷,才命人把醫院圍起來。老頭子已經是那個樣子了,你要再倒下去,咱們易家可就完了。老二要是趁著這空子進城,未必不撿了好處去。”
易連愷似笑非笑,道:“多謝大哥。”
“我知道你不肯信,畢竟我和他是一母同胞,我為什麽反倒要幫你卻不幫他?”易連怡微微仰起身子,可是他胸下便失了知覺,隻不過略一動彈,便有重新仰倒在椅背上,“我也不怕再告訴你一件事,我從馬上摔下來,就是老二害我的。”
易連愷略略動容,揚起眉頭,似乎是若有所詢。
“別裝糊塗了,事情到了今天這地步,咱們打開天窗說亮話。”易連怡道,“你也知道是老二害我一生成了廢人,所以你早防著老二,甚至還想將計就計來陷害老二——別問我為什麽知道,這家裏什麽事,我其實都知道,不過有些我願意說,有些我也不想說罷了。不止我知道這事,我猜父親心裏,其實也隱約知道一點。所以這麽多年,他雖然重用老二,但未必沒有戒備之心。所以他老人家才把你打發到昌鄴去,我想他就是為了留條後路,順便也保全你。父親待你,總是不教你吃虧的。沒想到老二連半點父子親情都不念,反倒先下手為強,來了一出‘逼宮’把你給漏在了符遠城外,你來了一手倒脫靶,輕輕鬆鬆將他攆到西北。老三,其實我是挺樂見你這一招的,起碼替我出了口氣。隻是你這個糊塗可裝得大了。一裝裝了十幾年,連父親都覺得你不堪重用,從來沒想過給你軍中之職,可是你卻是咱們兄弟幾個中間,心機最深沉的一個。你成日地胡鬧,可是做起事情來,
卻是一點也不拖泥帶水呢。”
易連愷坐在那裏,此時方才輕描淡寫地笑了笑,說道:“大哥這是誇我呢,還是罵我呢。要說到心機深沉,我和老二,隻怕加起來也追不上大哥。大哥這十幾年來深藏不露,才真真叫連愷佩服。”
易連怡笑了笑:“我把你關了這些日子,你心裏有怨氣我知道。不過你身上的傷不好,不在醫院裏把傷養好,也沒辦法出來辦事情。我也是為你的身體著想。”
易連愷道:“原來大哥還有事情交給我辦,隻是不知道大哥是要我去跟老二辦交涉呢,還是要我去跟李重年辦交涉?”
易連怡哈哈大笑,他下肢癱軟,笑起來的時候也隻是胸腔震動,可是聲音宏亮,顯得極是痛快:“老三啊老三,父帥說你聰明卻糊塗,你竟連他老人家也瞞過去了。你這麽個人精,哪裏卻有半分糊塗了?”
易連愷笑道:“大哥眼下要差我辦事,所以隻管誇我。其實隻要是大哥叫我辦事,我自然會盡心盡力,也不用拿話這樣哄我。”
易連怡曲著雙指在扶手上輕叩,昂著頭倒似若有所思的樣子:“你既然已經猜到了,咱們兄弟說話,也不必藏著掖著。沒錯,現在我想叫你去吧老二請迴來,畢竟這麽多年的恩怨,我和他得當麵鼓對鼓、鑼對鑼地說清楚了,才算是個局。”
易連愷搖了搖頭:“大哥這可是為難我了,老二是我帶人圍城給打跑的,若是差我去向李帥說項,我還可以勉力一試。叫我去把老二找迴來,大哥想,他新仇舊恨一股腦發作,如何肯聽得進我的一言半語?我徒勞往返也罷了,耽擱了大哥的大事,那可就不好了。”
易連怡微笑道:“我哪裏有什麽大事,不過是統共才兄弟三個,我又是這等殘廢身軀,還不知道能拖幾年,老二在外頭我委實不放心,不如將他找迴來,有些話說清楚了,可也死而無憾了。”
易連愷道:“既然大哥將話說到了這份上,我自然是要替大哥去走這一趟的。不過老二心性狡猾,我盡量去勸他,他鑰匙不肯來,我也沒轍。”
易連怡仍舊是滿臉微笑,說道:“隻要你好生相勸,老二總不至於不識抬舉。”他稍稍一頓。又道:“外頭兵荒馬亂的,我知道你不放心三弟妹。所以三妹妹就留在府裏,我命人好生保護她的安全,你盡管放心去辦事,等你迴來,保證三妹妹毫發無損。”
易連愷笑道:“大哥對我的關照,那真是沒得說了。”
易連怡也笑道:“咱
們自家兄弟,不用這樣見外。”
他們兩個既客氣又親熱地說著話,秦桑心裏的寒意卻一陣陣湧起,易連怡讓易連愷去辦得事情,明明就是借刀殺人。隻怕易連愷還沒有見著易連慎,就會死在亂軍之中。而且易連怡這番話的意思,明明是要將自己扣做人質,以此脅迫易連愷。這兩個人話裏話外的弦外之音,卻是滴水不漏。她抬起眼睛來看易連愷,他卻並不瞧她,隻是笑吟吟地道:“那麽擇日不如撞日,我即刻動身出城就是了。隻是秦桑留在這裏,還要煩大哥大嫂多多照應。”
易連怡道:“三弟也不用心急,你身上有傷,這樣的天氣匆匆出城,叫我這做兄長的於心何忍。”他說道,“我叫人略備了些酒菜,待與三弟共飲幾杯,也算是餞別之宴。”
易連愷道:“那真是多謝大哥了,不過連愷身上有傷,酒就免了,大哥的餞行之語愧不敢當。”
易連怡道:“我倒忘了你的傷。不過你遠行在即,想必還有許多話交代三妹妹。我也不做不識趣的人了,左右你們的屋子還收拾在那裏,不如我叫廚房做個火鍋送過去,你們小夫妻就在房裏吃飯,也好說說私房話。今天你們就留在府裏,明天一早你再出城吧。”
易連愷道:“大哥想的真是周到,真真叫連愷無話可說。”
易連怡道:“我特不耽擱你們小兩口話別了,你們就去吧。”
易連愷此時方才望著易連怡道:“大哥對我的照應,我這輩子也不會忘記的。”
易連怡輕笑了一聲:“三弟果然是年輕氣盛,一輩子這種話,可是輕易說不得的。”他似乎是倦了,神色冷淡下來,揮了揮手,說道,“你們去吧。”
易連愷因為是你幼子,所以從前一直住在上房西邊的跨院裏頭。從抄手遊廊走進去,彎彎曲曲頗有一點路。他因為傷後走路吃力的緣故,所以易連怡命人用滑竿抬了他,直接將他們送迴房裏去。
雖然符州時氣緩和,但是被朔風一吹,顯得越發孤伶伶形銷骨立。秦桑扶著滑竿的扶手,一路走著,隻是默默地想著心思,待進了他們從前住的小院,方才抬起頭來。這裏原是易連愷婚前所居,後來兩個人結婚,重新又粉刷裝飾過,不過他們從婚後就別居昌鄴,這裏的屋子一年到頭,空著的時候居多。但易連怡顯然命人重新灑掃過,屋子裏極是整潔。
院子裏本來種著幾株桂花樹,不過天氣寒冷,桂樹固然枝葉凋落一盡,而台階下種的萱草亦近皆枯黃,被風吹動漱漱作響
。秦桑隔窗看了看院子裏空落落的桂樹,又見易連愷臉色蒼白,於是問:“是不是傷口痛?”
易連愷搖了搖頭。這個時候易連怡遣的人也到了,當下兩人住口不言。廚房倒是知道他們兩個人的口味,除了送來一個極大的紫蟹銀魚火鍋,另外還有幾樣清淡時蔬。尤其有一樣涼拌寸金瓜,素來為易連愷所愛。存金瓜其實就是洞子裏培出來的小黃瓜,用地窖圍了火坑,慢慢養出來瓜苗,舊曆年前後結出小黃瓜,不過一兩寸長短,細如人參,歲初天寒之時價昂如金,所以又叫寸金瓜。廚房裏的人布置完碗筷,便退了出去,易連愷見秦桑坐在那裏怔怔地出神,便說道:“先吃飯吧,天塌下來,也吃了飯再說。”
秦桑見他這樣灑脫,於是也暫時拋開一切愁緒,坐下來先替他舀了一碗湯。兩個人對著熱氣騰騰的火鍋,隻是易連愷傷後忌口甚多,自然沒有多少胃口,而秦桑更是吃不下什麽,隔著火鍋蒸騰的白色水汽,兩個人扶筷相望。過了片刻,還是易連愷先開口,說道:“你放心吧,我答允你的事情,一定會辦到。”
秦桑恍惚間似乎在出神,聽到他這句話,倒像是半天沒有迴過神來,怔怔地問:“你答應我的什麽事?”
易連愷卻笑了笑,並沒有答話。反倒拈起了那寸金瓜,說道:“往日見著這個,倒不覺得稀罕。小時候家裏還有好些莊子,都培著洞子貨。還記得年年下大雪的時候,莊子上派人往家裏送年貨。像這種寸金瓜,都是拿棉絮包了,擱在漆盒子裏送到家裏來,唯恐路上凍傷了。一樣寸金瓜,一樣黃芽菜,每年過年的時候,總不缺這兩樣。這幾年用了新式的鍋爐,不再燒炕了,這種洞子貨也出得少了。”
秦桑見他此時倒娓娓講起這些閑話了,不由得微微詫異,可是這種離愁別緒的時候,如果不講這些閑話,可又有什麽旁的話來說呢?所以她也就笑了笑,說道:“等你迴來的時候,說不定南邊的黃瓜都有得賣了。”因為符州有鐵路和水路通向鑒州,而鑒州地處東南,比符遠的氣候更加溫暖濕潤,所以有些時令提前的蔬菜,都是由鑒州運到符州來的。
易連愷扶著牙筷,說道:“說不定事情辦得快,十天半月我就迴來了,你也別太擔心。”
電燈下本來照著熱氣騰騰的火鍋,透著那蒸起來的熱氣,秦桑倒覺得他的臉色更白了幾分似的。所以明明是說著安慰的話,但心裏那塊千斤似的大石,如何放得下來。
如此草草地吃過了飯,本來天光就短,還沒有一會兒天色就黑下來
,過了片刻,卻聽見細微的敲窗之聲,原來是下雨了。他們這間屋子,原本北窗之下種了有梧桐與芭蕉,最宜於聽雨。不過這時候梧桐樹自然還沒有長葉子,而芭蕉去年的枯葉,也早就被剪盡了。所以雨點直接就打在窗子的玻璃上,沒一會兒,雨下得更大了,而屋子裏的電燈雖然隻管亮著,但是暈黃的燈光,伴著窗外不遠處,樹木被風雨聲吹吹動的聲音,到仿佛古廟孤燈一般,聽在耳中,別有另一種淒涼之意。
秦桑倒想起最初新婚的洞房之夜,也是這樣一人冷雨瀟瀟的晚上。那時候她心境更如死灰一般。易家是所謂的文明家庭,雖然婚禮還是依了舊俗,不過她與易連愷在結婚之前,卻是見過幾次的。不過每次見麵的時候,總會有其他的人在一塊兒。時代的風氣是舉行婚禮之前的未婚夫妻見麵,那是一定要帶上各自的朋友。一來是未免尷尬,二來是雖然西方的風氣盛行,世代簪纓的大戶人家,卻還是多少帶著點守舊的做派,不作興千斤小姐獨自出門。所以每次和易連愷在一起,都是花團錦簇,一大屋子的人,偶爾上大菜館子去吃西餐,也免不了有很多朋友在場。
所以直到婚禮之後,秦桑才是第一次獨自見到易連愷。那時候除了新嫁娘的嬌羞之外,更多的是一種惶恐和茫然。將來的生活是什麽樣子,她是委實沒有半分把握。若是嫁給旁的人,縱然不至於舉案齊眉,可是她也不會覺得這樣的不踏實。易家雖然是新興的人家,可是這樣動亂的年代裏,又是這樣一個手握兵權的封疆大吏,嫁到這樣的人家裏來,當時心裏盡是忐忑不安。
幸好那天易家的客人多,雖然禮節繁複,可是辦婚事的人家,自然極是熱鬧,而且這一熱鬧,一直到了半夜時分還沒有安靜下來。那個時候秦桑心裏,總覺得七上八下的。雖然做新娘子隻能老老實實地坐在那裏,而娘家帶來的幾個女仆,也將湧到洞房裏來圍觀的女客們,敷衍得極好,可是到了半夜時分,前麵戲台上唱的戲,隔得老遠老遠的一聲半聲,傳到後麵來,倒想是很多年前她同父母一起去明園看戲。明園的戲台子還是搭在水上,隔著半個明湖,那鑼鼓喧天和戲子婉轉的歌喉,就像隔著一層輕紗似的,又飄渺又清冷,再熱鬧的戲文聽在耳朵裏,都覺得有一層疏離之意。
她坐在那裏,聽著前麵飄渺的歌聲,一句半句斷斷續續傳來,心底下隻是一片茫然,像是一腳踏空了,總沒個著落之處。一直到了夜深人靜時分,風雨之聲漸起,可是前頭的歡聲笑語,愈發的明顯。那個時候她在想些什麽呢?大抵是什麽都沒有去想,隻是
坐在那裏,眼觀鼻鼻觀心,她還記得那天聽到前麵唱的是全本的《花田錯》,明明是出頂有趣的滑稽戲,唱念做打極是熱鬧,可是因為遠,那鑼鼓的聲音咚咚、鏘鏘鏘、咚咚、鏘鏘鏘……聽在耳朵裏,卻像是雨聲一般無限淒涼。
雨越下越大,新房裏雖然用著電燈,可是照著老派的規矩,還是點了一對龍鳳紅燭。酩酊大醉的易連愷被人抬進來的時候,她大約在心裏鬆了一口氣吧。畢竟兩個人還算是陌生人,這樣的情形下見麵,總比清醒的時候好。那時候她就覺得,人生清醒著,還不如醉過去呢。
易連愷跟她說第一句話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早上。他們到上房去給易繼培請安,然後走迴到自己的院子裏,屋子裏正巧沒有客人,廚房送了早飯來。她拿起勺子來隨意吃了一勺粥,忽然聽到易連愷說:“妹妹,昨天我都醉糊塗了,實在是對不住你。”
那時候她在想什麽呢?隻記得自己略有些慌亂地放下了勺子,連耳朵邊都燒得通紅,也沒有抬起頭來看他。洞房之夜,做丈夫的喝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