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迷迷糊糊地安慰自己:就衝著他對待子女這一份與眾不同的開明;就衝著他沒有狹隘的尊卑意識,誠心誠意地把寶福一家當成自己人;就衝著他眼睛裏有著我老爸才有的熟悉……這個人,叫他一聲老爹好像也不覺得很委屈……
晚飯就擺在融軒。說實話,我也不知道這裏應該怎麽稱唿才合適,是該叫它餐廳?客廳?還是家庭聚會場所?總之,這個位於後花園的大廳,布置得典雅舒適。舒適到讓人一想起“融軒”兩個字,就自然而然地生出一種暖融融的感覺來。
鏤花的木窗都開著,窗外是大片的花園,一種花瓣毛茸茸紅豔豔的大花朵開得到處都是。庭院裏還掛了不少燈籠,正在薄薄的暮色中泛著暖融融的光。
我的麵前是一張大圓桌,上麵已經擺好了酒菜,香噴噴的,都是我沒見過的東西。
我的左邊是舞潮的老爹記文則,右邊是舞潮的小弟弟敏言和母親梅清。老爹的左邊是記敏之、舞秀、張夫人。最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寶福和福嫂也在座——這記老爺果真不簡單,拿管家當自己家人一樣對待,難怪這兩個武林好漢會被他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吃得死死的。
我轉頭去看記老爺,他正帶著一副寵溺的表情給幾個兒女夾菜;再看張夫人,正笑著跟福嫂聊天;再看看舞潮的娘,拿著手帕正低著頭給兒子擦口水。這情景讓我沒來由地就想起曾經看過的一個廣告,一個慈眉善目的老爺子笑嗬嗬地說:“幸福,就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一頓團圓飯。”我的眼眶忍不住有點發熱。
這一陣突如其來的感動,讓我徹底打消了實話實說的念頭。看著眼前這和睦的一家人,那一句“其實舞潮已經死了”的話怎麽也說不出口。另外,我得承認,我心裏還有那麽一點點潛藏的私心。
我,西夏,從來就沒有過這種和一大家子人坐在一起吃飯的經曆。從小到大,即使是過年的時候,家裏也隻有我和老爸兩個人圍著電視聽外麵放鞭炮。我一直鬧不明白我們怎麽會連一個親戚都沒有。但是老爸是從來不提這個的,我也不敢問。有時候我也偷偷地想:難不成我爸媽是私奔出來的?已經跟兩邊家庭都斷了聯係?
“路上累了吧?”記老爺的聲音在我頭頂響起,我抬起頭,怔怔地看著他充滿了慈愛的眼睛,恍惚之間,心裏湧起一種熟悉的感覺……
我突發奇想,是不是他真的就是我自己的老爸?神差鬼使地也來到了這個世界?
“好羊出好毛,好毛紡好線……”我還沒有想好究竟要不要試探他一番,試探的話已經不經大腦直接從嘴裏冒了出來。話已出口,我也隻能滿懷期待地緊盯著他的臉,等待著那個不可知的答案。
以前看電視的時候,我那個缺少幽默細胞的老爸居然難得地幽默了一把,在人家恆源祥的廣告後麵又補了兩句:“……好毛線織好毛衣,好毛衣賣好價錢。”這是隻有我們父女兩個才知道的笑話……
記老爺的嘴角愕然地挑了起來,然後慈愛地將溫暖的手掌撫上我的額頭,“這又是敏之教給你的什麽民諺吧?”我的心突然一沉。
盡管在我心裏,原本就沒有抱多大的希望,但是,一點失望還是不露痕跡地湧上心頭。也許,這樣也好……
我的老爸是研究曆史的,這一點,從我的名字“西夏”兩個字上就能看得出來。他一個古板的書呆子,隻知道研究學問,沒有什麽融滑變通的能力,真要來到這個世界,未必就能生活得如魚得水。我不禁歎了口氣。孔子不是說過嘛:既來之,則安之。
一抬頭,正好看到敏之衝我扮鬼臉。想來是因為記老爺的那一句“又是敏之教給你……”的話吧。
“我們一家終於又團圓了。”記老爺端起了酒杯,一雙好看的眼睛在燭光裏閃閃發亮,“我已經去祠堂上了香,感謝列祖列宗保佑我們記家的子嗣。”說著,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我看大家都舉杯,也學著他們的樣子把酒杯裏的紅色液體一口幹了。
酸酸的,甜甜的,有淡淡的酒味。這記老爺竟然讓自己的子女光明正大地飲酒?!
“這一杯,感謝小環丫頭的在天之靈。”記老爺說著神情凝重地舉起了第二杯酒,“如果沒有小環,潮兒恐怕……我已經派了人遷迴小環的屍骨,她就作為我記家的人入葬記家墓園。”全家人一起又幹了一杯。
“這一杯,感謝寶福大哥和福嫂子,如果不是你們二位,潮兒至今還流落在山野……”記老爺說不下去了,一仰頭將杯中的酒幹了。
寶福和福嫂趕緊也把酒幹了。
記老爺輕輕拍了拍我的發頂,柔聲說:“潮兒,給你寶叔和福嫂敬酒。”一旁的丫鬟上來斟滿了酒杯,我小心翼翼地端著酒杯站了起來,正搜腸刮肚地想著說點什麽祝酒詞呢,福嫂已經撲哧一聲笑了出來,“三小姐還真是有老爺年輕時候的風範,不但跟那獵戶人家混得熟絡,路上還收了兩個孩子呢。”記老爺“哦”了一聲,含笑望著我。我避開他的視線,結結巴巴地說:“大黑、小黑都不小了,再混下去,真就成了地痞無賴了。”記老爺的眼睛笑吟吟的,讓我覺得裏麵流動著一種莫名的熟悉,依稀覺得那是我老爸的眼裏才會有的東西……
寶福嗬嗬笑道:“虎父無犬子,來,幹了!”於是,我又幹了一杯。
這還是我來到這個世界後第一次喝酒,而且是在長輩的允許之下光明正大地喝。我迷迷糊糊地安慰自己:就衝著他對待子女這一份與眾不同的開明;就衝著他沒有狹隘的尊卑意識,誠心誠意地把寶福一家當成自己人;就衝著他眼睛裏有著我老爸才有的熟悉……這個人,叫他一聲老爹好像也不覺得很委屈……
想了想,又安慰自己:如果心裏實在接受不了,就當他是養父好了。
後來,我好像又喝了一杯,一杯之後又來了一杯……
關於那天晚上,殘留在我印象中的最後一個清晰的畫麵,是敏之摟著老爹的脖子,老爹一隻胳膊抱著敏言,敏言的胳膊又抓著舞秀,我呢,我就緊摟著他的另外一隻胳膊哭得驚天動地,一聲一聲地喊“老爹”……
哭夠了?睡著了?
後來的事,我就完全沒有印象了。隻記得隱隱約約中有人在我耳邊說:“這孩子,定是受了不少的委屈……”
小黑的拳頭一下揮到了我的眼前。這小子,吃了兩頓飽飯果然長了不少力氣。
我稍微向旁邊一閃,撈著他的手腕順勢掰到了他的背後,然後飛起一腳把背後偷襲我的大黑踹飛出去。
“好啦,好啦!”小黑皺著臉開始鬼叫,“認輸!認輸!女俠饒命!”其實我也有點拿不住他了。不管我有多麽豐富的實戰經驗,畢竟舞潮是個半大孩子的身體,力氣有限。
大黑也從地上爬了起來,齜牙咧嘴地揉著自己的屁股。
這是在我自己的院子裏,迎雪坐在屋簷下麵笑嘻嘻地給我們沏茶。午後的陽光暖洋洋地照著三個泥猴子,還是大黑最先笑了出來,“你再長大兩歲,真就打不過你了。”我鄙夷地瞥了他一眼,“明明現在就打不過我!”大黑也不惱,仍舊笑嘻嘻的。
他和小黑因為年紀小,每天上午要跟記家的幾個孩子一起上課,下午的時候舞秀做女紅,我就躲在自己院子裏拿他們兩個做陪練。
無論如何,我這身功夫,說得謙虛一點,我這身抓人的技巧是不能丟的。也許是因為保留了原來的職業習慣,我始終處於極度缺乏安全感的狀態。所以,盡管換了場景,但是要麵對這樣一個陌生的世界,我必須要有足夠的能力自保。
生活在記府,日子果然要比在虎子家舒服得多,當然也比我當警察的時候舒服得多。至少我不用自己做飯洗衣服,不過是每天上午都要跟別的孩子一起寫寫字念念書罷了。偶爾在淡淡的墨香裏,也會讓我恍惚覺得又迴到了童年時代:老爸坐在書桌後麵看書,我則老老實實坐在他對麵練大字,他總是說我寫得不好,隻有一次,舉著我剛臨的一篇趙令時的《浣溪沙》歎了一句:“這一筆柳楷,還真有幾分你祖母的風範。”我估計他最後悔的一件事就是聽從了鄰居的建議送我去柔道班。因為從那時候起,我就徹底和他希望中的大家閨秀的形象分道揚鑣了。尤其是在父親過世後,我已經有很多年都沒有再碰過筆墨了。
我沒有見過舞潮原來的筆跡,也許是小孩子的字體本來就處在不斷變化的狀態之中,所以筆跡的不同並沒有引來舞潮家人的什麽疑問,記老爹甚至還有一次在飯桌上誇獎我:“潮兒的字越發長進了。”
啪的一聲,一塊小石頭砸在我的肩膀上,打斷了我的魂遊天外。
我衝著騎坐在牆頭上那個悠閑自在的肇事者怒目而視,而肇事者則衝著我扮鬼臉。
“你屬猴子嗎?”我白他一眼,“天天爬在牆頭上。”肇事者睜大了眼睛反問我:“什麽是猴子?”我再白他一眼。這個記敏之,在人前的時候,總是一副老成持重的大家公子風範,其實背地裏是最愛惹是生非的。不過,他今天出現在這裏倒是很奇怪。
“你不是和左丞相府的小公子一起去了香山書院嗎?”我好奇地問他。聽舞秀說,中京那一幫無聊的公子哥們最喜歡去那裏附庸風雅了。當然,她的原話是“切磋學問”。
記敏之做了一個無聊的表情,然後利落地從牆頭跳了下來,睜大了眼睛上下打量我,“你行啊,幾個月不見,身手好像比原來厲害了……”我衝他晃了晃拳頭,“想試試?”敏之搖搖頭,一雙酷似老爹的大眼睛狡黠地眨巴了兩下,低聲問我:“有熱鬧,去不去看?”我頓時精神一振。大黑、小黑也兩眼冒光地湊了過來。
敏之咳嗽了一聲,裝模作樣地挺直了腰身,擺出一副長兄的姿態,伸手指了指我身上剛才摔打時弄到臉上去的泥汙,說:“去洗洗臉,換件幹淨衣服。”大黑、小黑不明所以地對視一眼,問他:“幹嗎?”敏之哼了一聲,說:“你們幾個髒兮兮的,就這麽跟著我上街,我多沒麵子?!”上街?我們還真是沒上過街。
於是我很沒形象地跟著這幾個小破孩一起歡唿了兩聲,四散跑開去找洗臉盆。
晚飯就擺在融軒。說實話,我也不知道這裏應該怎麽稱唿才合適,是該叫它餐廳?客廳?還是家庭聚會場所?總之,這個位於後花園的大廳,布置得典雅舒適。舒適到讓人一想起“融軒”兩個字,就自然而然地生出一種暖融融的感覺來。
鏤花的木窗都開著,窗外是大片的花園,一種花瓣毛茸茸紅豔豔的大花朵開得到處都是。庭院裏還掛了不少燈籠,正在薄薄的暮色中泛著暖融融的光。
我的麵前是一張大圓桌,上麵已經擺好了酒菜,香噴噴的,都是我沒見過的東西。
我的左邊是舞潮的老爹記文則,右邊是舞潮的小弟弟敏言和母親梅清。老爹的左邊是記敏之、舞秀、張夫人。最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寶福和福嫂也在座——這記老爺果真不簡單,拿管家當自己家人一樣對待,難怪這兩個武林好漢會被他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吃得死死的。
我轉頭去看記老爺,他正帶著一副寵溺的表情給幾個兒女夾菜;再看張夫人,正笑著跟福嫂聊天;再看看舞潮的娘,拿著手帕正低著頭給兒子擦口水。這情景讓我沒來由地就想起曾經看過的一個廣告,一個慈眉善目的老爺子笑嗬嗬地說:“幸福,就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一頓團圓飯。”我的眼眶忍不住有點發熱。
這一陣突如其來的感動,讓我徹底打消了實話實說的念頭。看著眼前這和睦的一家人,那一句“其實舞潮已經死了”的話怎麽也說不出口。另外,我得承認,我心裏還有那麽一點點潛藏的私心。
我,西夏,從來就沒有過這種和一大家子人坐在一起吃飯的經曆。從小到大,即使是過年的時候,家裏也隻有我和老爸兩個人圍著電視聽外麵放鞭炮。我一直鬧不明白我們怎麽會連一個親戚都沒有。但是老爸是從來不提這個的,我也不敢問。有時候我也偷偷地想:難不成我爸媽是私奔出來的?已經跟兩邊家庭都斷了聯係?
“路上累了吧?”記老爺的聲音在我頭頂響起,我抬起頭,怔怔地看著他充滿了慈愛的眼睛,恍惚之間,心裏湧起一種熟悉的感覺……
我突發奇想,是不是他真的就是我自己的老爸?神差鬼使地也來到了這個世界?
“好羊出好毛,好毛紡好線……”我還沒有想好究竟要不要試探他一番,試探的話已經不經大腦直接從嘴裏冒了出來。話已出口,我也隻能滿懷期待地緊盯著他的臉,等待著那個不可知的答案。
以前看電視的時候,我那個缺少幽默細胞的老爸居然難得地幽默了一把,在人家恆源祥的廣告後麵又補了兩句:“……好毛線織好毛衣,好毛衣賣好價錢。”這是隻有我們父女兩個才知道的笑話……
記老爺的嘴角愕然地挑了起來,然後慈愛地將溫暖的手掌撫上我的額頭,“這又是敏之教給你的什麽民諺吧?”我的心突然一沉。
盡管在我心裏,原本就沒有抱多大的希望,但是,一點失望還是不露痕跡地湧上心頭。也許,這樣也好……
我的老爸是研究曆史的,這一點,從我的名字“西夏”兩個字上就能看得出來。他一個古板的書呆子,隻知道研究學問,沒有什麽融滑變通的能力,真要來到這個世界,未必就能生活得如魚得水。我不禁歎了口氣。孔子不是說過嘛:既來之,則安之。
一抬頭,正好看到敏之衝我扮鬼臉。想來是因為記老爺的那一句“又是敏之教給你……”的話吧。
“我們一家終於又團圓了。”記老爺端起了酒杯,一雙好看的眼睛在燭光裏閃閃發亮,“我已經去祠堂上了香,感謝列祖列宗保佑我們記家的子嗣。”說著,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我看大家都舉杯,也學著他們的樣子把酒杯裏的紅色液體一口幹了。
酸酸的,甜甜的,有淡淡的酒味。這記老爺竟然讓自己的子女光明正大地飲酒?!
“這一杯,感謝小環丫頭的在天之靈。”記老爺說著神情凝重地舉起了第二杯酒,“如果沒有小環,潮兒恐怕……我已經派了人遷迴小環的屍骨,她就作為我記家的人入葬記家墓園。”全家人一起又幹了一杯。
“這一杯,感謝寶福大哥和福嫂子,如果不是你們二位,潮兒至今還流落在山野……”記老爺說不下去了,一仰頭將杯中的酒幹了。
寶福和福嫂趕緊也把酒幹了。
記老爺輕輕拍了拍我的發頂,柔聲說:“潮兒,給你寶叔和福嫂敬酒。”一旁的丫鬟上來斟滿了酒杯,我小心翼翼地端著酒杯站了起來,正搜腸刮肚地想著說點什麽祝酒詞呢,福嫂已經撲哧一聲笑了出來,“三小姐還真是有老爺年輕時候的風範,不但跟那獵戶人家混得熟絡,路上還收了兩個孩子呢。”記老爺“哦”了一聲,含笑望著我。我避開他的視線,結結巴巴地說:“大黑、小黑都不小了,再混下去,真就成了地痞無賴了。”記老爺的眼睛笑吟吟的,讓我覺得裏麵流動著一種莫名的熟悉,依稀覺得那是我老爸的眼裏才會有的東西……
寶福嗬嗬笑道:“虎父無犬子,來,幹了!”於是,我又幹了一杯。
這還是我來到這個世界後第一次喝酒,而且是在長輩的允許之下光明正大地喝。我迷迷糊糊地安慰自己:就衝著他對待子女這一份與眾不同的開明;就衝著他沒有狹隘的尊卑意識,誠心誠意地把寶福一家當成自己人;就衝著他眼睛裏有著我老爸才有的熟悉……這個人,叫他一聲老爹好像也不覺得很委屈……
想了想,又安慰自己:如果心裏實在接受不了,就當他是養父好了。
後來,我好像又喝了一杯,一杯之後又來了一杯……
關於那天晚上,殘留在我印象中的最後一個清晰的畫麵,是敏之摟著老爹的脖子,老爹一隻胳膊抱著敏言,敏言的胳膊又抓著舞秀,我呢,我就緊摟著他的另外一隻胳膊哭得驚天動地,一聲一聲地喊“老爹”……
哭夠了?睡著了?
後來的事,我就完全沒有印象了。隻記得隱隱約約中有人在我耳邊說:“這孩子,定是受了不少的委屈……”
小黑的拳頭一下揮到了我的眼前。這小子,吃了兩頓飽飯果然長了不少力氣。
我稍微向旁邊一閃,撈著他的手腕順勢掰到了他的背後,然後飛起一腳把背後偷襲我的大黑踹飛出去。
“好啦,好啦!”小黑皺著臉開始鬼叫,“認輸!認輸!女俠饒命!”其實我也有點拿不住他了。不管我有多麽豐富的實戰經驗,畢竟舞潮是個半大孩子的身體,力氣有限。
大黑也從地上爬了起來,齜牙咧嘴地揉著自己的屁股。
這是在我自己的院子裏,迎雪坐在屋簷下麵笑嘻嘻地給我們沏茶。午後的陽光暖洋洋地照著三個泥猴子,還是大黑最先笑了出來,“你再長大兩歲,真就打不過你了。”我鄙夷地瞥了他一眼,“明明現在就打不過我!”大黑也不惱,仍舊笑嘻嘻的。
他和小黑因為年紀小,每天上午要跟記家的幾個孩子一起上課,下午的時候舞秀做女紅,我就躲在自己院子裏拿他們兩個做陪練。
無論如何,我這身功夫,說得謙虛一點,我這身抓人的技巧是不能丟的。也許是因為保留了原來的職業習慣,我始終處於極度缺乏安全感的狀態。所以,盡管換了場景,但是要麵對這樣一個陌生的世界,我必須要有足夠的能力自保。
生活在記府,日子果然要比在虎子家舒服得多,當然也比我當警察的時候舒服得多。至少我不用自己做飯洗衣服,不過是每天上午都要跟別的孩子一起寫寫字念念書罷了。偶爾在淡淡的墨香裏,也會讓我恍惚覺得又迴到了童年時代:老爸坐在書桌後麵看書,我則老老實實坐在他對麵練大字,他總是說我寫得不好,隻有一次,舉著我剛臨的一篇趙令時的《浣溪沙》歎了一句:“這一筆柳楷,還真有幾分你祖母的風範。”我估計他最後悔的一件事就是聽從了鄰居的建議送我去柔道班。因為從那時候起,我就徹底和他希望中的大家閨秀的形象分道揚鑣了。尤其是在父親過世後,我已經有很多年都沒有再碰過筆墨了。
我沒有見過舞潮原來的筆跡,也許是小孩子的字體本來就處在不斷變化的狀態之中,所以筆跡的不同並沒有引來舞潮家人的什麽疑問,記老爹甚至還有一次在飯桌上誇獎我:“潮兒的字越發長進了。”
啪的一聲,一塊小石頭砸在我的肩膀上,打斷了我的魂遊天外。
我衝著騎坐在牆頭上那個悠閑自在的肇事者怒目而視,而肇事者則衝著我扮鬼臉。
“你屬猴子嗎?”我白他一眼,“天天爬在牆頭上。”肇事者睜大了眼睛反問我:“什麽是猴子?”我再白他一眼。這個記敏之,在人前的時候,總是一副老成持重的大家公子風範,其實背地裏是最愛惹是生非的。不過,他今天出現在這裏倒是很奇怪。
“你不是和左丞相府的小公子一起去了香山書院嗎?”我好奇地問他。聽舞秀說,中京那一幫無聊的公子哥們最喜歡去那裏附庸風雅了。當然,她的原話是“切磋學問”。
記敏之做了一個無聊的表情,然後利落地從牆頭跳了下來,睜大了眼睛上下打量我,“你行啊,幾個月不見,身手好像比原來厲害了……”我衝他晃了晃拳頭,“想試試?”敏之搖搖頭,一雙酷似老爹的大眼睛狡黠地眨巴了兩下,低聲問我:“有熱鬧,去不去看?”我頓時精神一振。大黑、小黑也兩眼冒光地湊了過來。
敏之咳嗽了一聲,裝模作樣地挺直了腰身,擺出一副長兄的姿態,伸手指了指我身上剛才摔打時弄到臉上去的泥汙,說:“去洗洗臉,換件幹淨衣服。”大黑、小黑不明所以地對視一眼,問他:“幹嗎?”敏之哼了一聲,說:“你們幾個髒兮兮的,就這麽跟著我上街,我多沒麵子?!”上街?我們還真是沒上過街。
於是我很沒形象地跟著這幾個小破孩一起歡唿了兩聲,四散跑開去找洗臉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