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允有了一種嘩了狗的感覺,說實話當他看到鐵血軍的戰績,身為一個出將入相,跟匈奴人血戰的重臣他是不願意相信的。因為,如果鐵血軍的戰績是真的,那麽他取得的所謂的大勝跟鐵血軍比起來真是小巫見大巫,比都沒法比。這些年他正是因為支撐著朝廷的危局,才成為了第一功臣,位極人臣,但是顯然突然知道自己這些年做的事情都不算什麽,這讓一向都自我感覺良好的鞠允會怎麽想?


    而且鞠允跟劉琨可是好友,世上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幫親不幫理,下意識的他就想要把楚雲定性為亂臣賊子,但是剛要張口他就想起了鐵血軍的實力,他的話硬生生收了迴來。


    不管怎麽說鐵血軍拖住了匈奴人的主力對他們有很大的幫助,萬一跟他交惡,這個楚雲跟趙染一樣投降匈奴人怎麽辦?鞠允雖然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是他能成為長安朝廷的擎天之柱也不是傻子。


    沉吟了一番,所有人都看向了自己,鞠允知道自己不能不表態了:“陛下,不管是劉並州還是楚惟忠都是朝廷重臣,不管雙方為什麽互相攻訐咱們都不能擅自行動,必須把事情搞清楚了再說。”


    鞠允這是下決定和稀泥了,他是知道匈奴人多麽的厲害,以前一直有劉琨和拓跋鮮卑幫忙牽製,現在又出現了鐵血軍,他覺得這是一個機會。


    鞠允本來還沒想好,說著說著條理就清晰起來,對啊,我管你劉琨和楚惟忠有什麽矛盾,隻要幫朝廷做事,我才不管誰對誰錯,哪怕這個楚惟忠真的像劉琨說的野心勃勃。


    別看長安在這段時間亂序取勝,但是鞠允知道朝廷真的不是匈奴人的對手,鞠允整理了一下思路繼續說道:“劉並州對朝廷忠心耿耿,這麽多年他的為人我們都一清二楚,但是既然是人就難免犯錯,說不定劉並州收到了小人的挑唆。當然上黨郡的楚惟忠也的確很不像話,前段時間咱們的計劃,楚惟忠竟然置若罔聞,不過我們不能一棍子打死。我覺得我們應該給楚惟忠機會,讓他證明自己對朝廷的忠心,既然楚惟忠說他擊退過幾十萬匈奴大軍,手下更是猛將如雲,何不讓他出兵攻擊平陽,以解朝廷之危?”


    鞠允說完所有人都眼前一亮,鞠允說的的確是個好辦法,他們獨自抵擋匈奴人早就受不了了,而在以前劉琨依仗鮮卑人,的確經常讓匈奴人頭疼,但是鮮卑人雖然忠於朝廷,但是也絕不會看著朝廷過分強大,他們不會為朝廷出死力的,好幾次明明占據大好形勢,鮮卑人卻不出手,反而撤軍,這也是朝廷一直被匈奴人壓製的原因之一。鮮卑人再怎麽說的天花亂墜,他們都是胡人。


    現在突然冒出鐵血軍這麽一個強有力的漢人勢力,而且在他們看來鐵血軍不像是幽州王浚那樣難以控製,畢竟王浚很得一些世家的支持,這簡直就是分裂朝廷的勢力,挖朝廷的根基。朝廷也是足有世家支持的,本來琅琊王司馬睿的存在就挖了朝廷的一半牆角了,王浚再挖一部分這簡直就是不共戴天之仇,而鐵血軍卻不是這樣。因此就算是鐵血軍驟然崛起,但是還是沒有讓幾個重臣放在心上。在他們看來,沒有世家支持的鐵血軍是不可能跟王浚一樣成為朝廷的威脅的,哪怕他們兵強馬壯,哪怕楚雲說的戰績都是真的。這幾個人的眼光還是局限在以前,根本不知道楚雲鐵血軍就是不依靠世家支持的宗旨。鐵血軍跟這個時代所有的漢家勢力都不一樣,說起來楚雲跟重用寒門的曹孟德還真有些像,不過楚雲做得比曹操還要徹底。隻有楚雲才知道把這些人看不起的泥腿子發動起來有多麽可怕的後果,這可是後世實驗過得。


    “不過劉並州也不能不安撫。”索琳說完眾人全都紛紛點頭,很快幾個人就商議出一份他們覺得很妥當的計劃,在這個世界上你算計別人的時候,別人也很可能算計你。當然你能讓別人算計就表現出你起碼有那個能力,絕大部分的人先讓人家算計都沒這個資格。楚雲和鐵血軍被一些自認為是旗手的人當成了一枚重要棋子,讓楚雲知道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了。


    直到幾個月後,這群自以為是的朝廷重臣才知道了他們的想法是多麽的可笑。


    在建興三年最初的幾個月裏鐵血軍迎來了難得的安寧,石勒在幽州鏖戰;匈奴人在舔洗傷口,等待對長安的下一次攻擊;南方司馬睿被流民起義弄得焦頭爛額;而劉琨也沒有任何動作,楚雲則開始了新一輪的整軍計劃。


    楚雲準備把旅級升級為師級,一個師下設兩個步兵旅和一個騎兵旅,當然因為戰略的需要,一個師也可能是三個步兵旅或者三個騎兵旅,這一次的整軍計劃得到了所有武將的支持,畢竟這可關係到自己的前途。


    因為匈奴人的進攻,楚雲被迫組建了幾個暫時的旅,這些旅楚雲並不準備解散,但是很多都沒經過係統的訓練,因此楚雲進攻上郡的計劃要推遲一段時間,一旦等楚雲的計劃徹底實施完畢,就是鐵血軍下一次戰爭的開始。


    上郡前幾年被改為了新興郡,曾經是劉琨和朝廷聯係的樞紐,當年劉琨強盛的時候,這裏駐紮著大軍護衛著長安的安全,一旦朝廷有難,大軍隨時可以支援。但是現在已經徹底荒廢了,這裏胡漢聚集,魚龍混雜,朝廷的命令失去了對上郡的控製,而權勢最大的卻成了幾個羌胡部落,這幾個部落暗地裏都是西涼支持,算是西涼的外圍勢力,楚雲進攻他們不算是跟西涼撕破臉皮,這也算試一下西涼的反應。


    上郡的衰敗可以說是劉琨一手造成的,永嘉五年,拓跋猗盧派拓跋六修帶兵駐紮到改名為新興郡的上郡援助並州刺史劉琨。劉琨的牙門將邢延獻給劉琨一塊碧石,劉琨將這塊碧石送給拓跋六修,拓跋六修又到邢延那裏索求碧石,沒有得到,就抓走邢延的妻子兒女。邢延發怒,帶領所轄的軍隊襲擊拓跋六修,拓跋六修撤走,邢延於是獻出新興向漢趙投降,並請求軍隊來攻打並州。當然按照楚雲的話來說,這是神石惹的禍,拓跋六修把邢延獻出的寶石當成了神石,而到底是不是就隻有死去的邢延和劉琨知道了。


    邢延的背叛徹底讓劉琨和朝廷直接聯係的樞紐徹底丟失,當然匈奴人也並沒有直接控製這裏,劉聰把這裏的土著羌胡的幾個首領分封為了太守,而西涼張軌也不甘寂寞,他又拉又打,把這些羌胡拉攏成為了他的人。而匈奴人名義上是他的地盤,但是實際上的確是張軌掌控的。從這裏也能看得出張軌野心勃勃,並不想人們想象的那樣是朝廷的忠臣,否則他也不會暗自行動,就算是成功了,也沒有想過還給劉琨。這種行徑讓朝廷和劉琨失去了直接聯係的可能,可見西涼張家的忠誠,也不過就是有利可圖而已。這些消息都是監察司打探出來的消息,甚至連匈奴人和長安朝廷都不知道上郡的實際掌控者並不是匈奴漢國。


    當然這件事必須等楚雲整軍完畢之後,否則一旦西涼出兵,鐵血軍勢必要跟西涼張家打一場,西涼鐵騎從漢代至今都是彪悍的代名詞,張家經營西涼幾十年,雖然楚雲認為他們比起石勒、匈奴、鮮卑弱小,但是並不是軟柿子。楚雲想要徹底擊敗張家掌控西涼,還有的忙。


    楚雲把劉壁、郭栓子等高級將領全部召迴,劉壁作為鐵血軍名義上的武將第一人這段時間遠沒有郭栓子、周斌、郭勇、趙虎等獨當一麵的人耀眼,但是他卻接手了預備役,保證了鐵血軍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功勞也是很大,在戰爭結束之後,楚雲立刻把他從預備役調了迴來,並且準備讓他獨當一麵,至於具體去哪,還需要楚雲考慮,對於劉壁的忠誠,楚雲基本上完全放心了,而且他的才能也很不錯,如果不用楚雲覺得可惜。再說了他在上黨郡娶妻生子,楚雲才不擔心他有異心。


    經過長時間的考慮,楚雲決定成立十三個師,其中既有騎兵和步兵的混合師,也有純步兵師和純騎兵師。


    其中鐵血騎作為鐵血軍最精銳的騎兵部隊,擴展成為了鐵血師,楚雲親自擔任鐵血師師帥,鐵血師由三個旅構成,分別為鐵血師第一旅、第二旅和第三旅,每個旅為四千人,鐵血騎成為了一個擁有一萬兩千人的師級作戰單位,鐵血師除了人數少於匈奴漢國的禁軍部隊,戰鬥力絲毫不差,是鐵血軍一等一的部隊。三個旅的旅帥分別為毛羽、冉良和崔貞,毛羽就不用說了,冉良則是在劉桀攻打中陽城的時候立下了赫赫戰功,被楚雲破格提拔。至於崔貞則是受了打擊,楚雲把他弄到了身邊,算是照顧自己這個便宜小舅子。


    而除了鐵血師這個特殊的師級部隊,其餘的還有八個以騎步混合的師或者是純步兵師以及四個純騎兵師,八個正規師大部分師帥都是獨當一麵的存在。


    其中方大山拔得頭籌,被楚雲任命為鐵一師的師帥,畢竟方大山是跟隨自己最早的幾個人之一,雖然方大山的水平有些勉強,但是楚雲尊重了方大山的意見,他還想在作戰部隊。鐵一師除了方大山本來的騎一旅,其餘的就是步十旅、步十一旅,這兩個步兵師駐紮在太原郡的在鄔縣和祁縣,防備劉琨,楚雲也沒有讓他們調防,索性楚雲救人命方大山的鐵一師駐紮在在鄔縣和祁縣一線。


    鐵二師的師帥是跟方大山同時投靠自己的二蛋也就是周斌,他表現出了強悍的防守天賦,楚雲十分器重他,因此把他原來的老部隊步一旅、步九旅、步十二旅整合為了鐵二師,駐地依舊是釜口關。楚雲準備對西線用兵,所以負責整個上黨郡東側的重任就交給了周斌。


    鐵三師的師帥是自己的鐵杆嫡係趙虎,他還是駐紮在晉城-天井關一線,鐵三師也是由他的老部隊騎四旅為班底,加上步二旅和步七旅,他負責上黨郡的南側安全。


    鐵四師師帥是楚雲的徒弟郭勇,他則負責平金穀這個關鍵的樞紐,雖然楚雲占據了鄔縣和祁縣,但是平金穀的戰略位置依舊是極其重要,郭勇的忠心和能力都是鐵血軍中頂尖的人才,楚雲非常的放心。而鐵四師依舊是騎二旅、步五旅、步六旅這三個立了大功的功勳旅組成,不過為了安全,楚雲調集騎暫五旅也加入鐵四師,郭勇的手下是少有的由四個旅組成的師,可見楚雲對郭勇和平金穀的看重。


    鐵五師師帥為馬輝,他更進一步成為了歸降派的兩位師帥之一,不但是他的能力不俗,也是楚雲為了提升歸降派的影響力,文臣方麵有高良成和呂望,武將方麵楚雲也大力提拔。鐵五師由步八旅、暫一旅、暫五旅、暫八旅四個步兵旅構成,奉命駐紮在中陽城,因為地理位置太重要,所以他手下有四個步兵旅。


    鐵六師師帥是原步四旅旅長房艾,他手下由步四旅、暫三旅、暫四旅三個步兵旅,負責離石城、藺縣和中陽河沿岸的鄔堡。當然隻有三個旅一萬五千人是無法防禦這麽大的地方的,楚雲讓西河郡的兩萬郡兵協助,這些郡兵的實力遠不如精銳戰兵,但是讓他們防禦鄔堡還是不錯的。西河郡跟上黨郡不一樣,它也是唯一一個有郡兵的郡,上黨郡郡守府就沒有直屬的郡兵。


    鐵七師師帥是原步三旅的旅長王道,鐵七師由步三旅、騎九旅、騎十旅構成,除了保持了步三旅原來駐守上黨郡任務,他們還需要隨時支援其他地方,畢竟他們可是有兩個旅的騎兵。


    鐵八師的師帥是方勇,這個寒門出身的守門官從預備旅旅長到戰兵旅長再到現在的師帥一步一個腳印走上了他的人生巔峰。鐵八師由三個新建的旅構成,分別為暫一旅、暫六旅、暫七旅,就是最久的暫一旅也才僅僅幾個月而已,他們駐紮在離石城修整,隨時準備跟隨楚雲進攻上郡。


    除了這八個正軌師還有四個純騎兵師,雖然級別是一樣的,但是騎兵師的人數遠少於正軌師,這四個騎兵師駐紮在離石城,也是楚雲組建的跟隨自己進攻上郡的部隊,畢竟胡人多騎兵,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


    騎一師師帥黃村由騎三旅、騎暫一旅構成。


    騎二師師帥劉海由騎五旅、騎暫二旅構成。


    騎三師師帥左頌由騎七旅、騎暫四旅構成,左頌成為歸降派的另一位巨頭。


    騎四師師帥魯忠由騎六旅、騎暫三旅構成。


    這四個師加上鐵八師都是楚雲準備帶去進攻上郡的部隊,他們沒有自己的駐地,這幾個旅長不跟前幾個師帥一樣能夠獨當一麵,都有各自的缺點,不是戰功資曆不夠就是以進攻見長。當然成分也很複雜,方勇和左頌是屬於降軍一派,但是方勇也隸屬於上黨郡一派,左頌是跟馬輝、高良成、呂望一樣屬於司隸州降人一派。劉海和魯忠又代表著胡人一派,楚雲手下胡人並不少,就連劉壁都屬於這一派。但是劉海和魯忠又不屬於胡人派係中相同的一派,魯忠是匈奴人,劉壁和劉海屬於雜胡,他們為了表現對楚雲的忠誠,互相之間不光不和諧反而競爭嚴重。而黃村本來應該屬於元老派,畢竟他跟隨楚雲很早,也是流民出身,但是偏偏娶了一個元老派叛徒的女兒,因此不受元老派的待見。


    總之楚雲為了平衡自己手下各派派係也是花費了功夫,當然不管怎麽平衡,楚雲手下的嫡係還是占據重要的一部分。楚雲手下現在大體分為元老派、上黨郡本土派、西河郡本土派、降人派和胡人派五大勢力。


    但是五個大派係還分為很多小派係,其中的紛雜不比朝廷中的派係少,其中元老派勢力最大,大部分的文臣武將都出自於這個幫派,武將中最早跟隨楚雲的元老派實力最雄厚,郭栓子、方大山、郭勇、趙虎、周斌、房艾都是元老派。文臣中的王廉、張彤、房艾也屬於元老派。當然這些家夥也可以說是楚雲的絕對嫡係,大部分人都緊緊地跟在楚雲左右。


    但是元老派的人也不是鐵板一塊,郭栓子、方大山、郭勇、周斌、趙虎這五個獨當一麵的大將跟王廉、房卿、房艾就不是很和諧,前幾個人是泥腿子出身,連寒門都算不上,跟後麵三個世家出身的元老派關係絕對不怎麽和睦。而張彤則自成一體,他不跟任何一個人交好,可以算是一個孤臣,但是他越是這樣,楚雲越是器重,它反而成為元老派中第一人,擔任西河郡郡守。


    其餘的幾個派係中雖然降人派勢力越來越大,但是現在階段上黨幫還是第二強大的,其中文臣中有樊高、楚成林、李晉和多位地方上的縣令、縣丞,他們官位雖然不高,但是卻人多勢眾,因為元老派武將多,文臣少的特點,他們占據了文臣中的半壁江山。不過隨著楚雲大力提拔西河幫、降人派,他們在文臣中的話語權也在縮水,楚雲是不會允許他們一派獨大。武將中的方勇也是上黨幫唯一的高級武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武俠世界夢長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秦聖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秦聖翔並收藏武俠世界夢長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