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連著昏迷了兩日,醒轉時,還是沒能看到宋郎生。
府邸裏派出的人馬沿著京外大道小途追了幾日,皆無功而返。
他便如憑空消失一般,杳無音訊。
初初還抱有幾分僥幸,空守後愈發心灰意冷,太子來了我亦前言不搭後語的催他迴宮理政務,他想多關切幾句,我便翻身蓋被任憑眼淚埋藏在棉絮之中。
眾人隻當我見不著駙馬憂思成疾,唯一知道底細的周文瑜每日施針見我神情恍惚,尋不到得以勸慰之詞,唯有長歎以伴。
持續奄奄一息的消息不脛而走,朝廷為之所震,雖分不清是震撼還是振奮,但前來公主府探病的官員自此絡繹不絕。
柳伯將他們通通攔在門外。
朝臣們疑慮更深——監國公主究竟是生了什麽病令太醫束手無策?大理寺卿宋駙馬究竟去往哪兒遲遲未曾露麵?皇上依舊昏睡,長此以往,太子一人能否挑起國之重擔?
某些蠢蠢欲動與不安的氣味自廟堂彌散入坊間,一時謠言四起,人心惶惶。
當然,這些俱是阿左阿右同我說的。
自打那夜後,我便如活死人般朝夕橫在床上,離世在即,哪還有什麽心事去理會什麽朝局不朝局?
隻恨不得立時毒發身亡,兩耳再不用聽聞這些煩心事才好。
奈何我的影衛阿左是個話嘮,他見我賴在榻上悶聲不響,閑來有空就滔滔不絕的述著府外境況,大至廟堂風雲,小到街坊磕磣,事無巨細,栩栩如生。
就在他第七十八次打斷我的黯然傷懷思念夫婿時,終究還是成功的逼我開口了。
“讓你去監視采蜜,你是把本公主的話當耳邊風嗎?”
倒掛在窗外的阿左怔怔的探著頭,“公、公主……您終於不會再這樣消沉下去了麽……”
我閉了閉眼道:“我數三下……”
阿左非常聽話的消失了。
我翻了個身趴在床上,卷開袖口看了一眼青紫的筋脈,無力的撓了撓頭。
阿右從側門的陰影後走出,小心的看著我的神色,張了張口,半天沒有說一句話。
我用餘光慢慢瞥向她,問:“那晚,周文瑜同我說的話,阿左沒有聽到,你是都聽到了吧?”
阿右眼波微微動了動,仿佛快要擰出水來,我橫了她一眼,“你這兩天總用哭喪的臉瞧我,別以為我看不出
來。”
阿右呆了呆,“公主,這幾日你不是都……”
我唉聲歎氣了一會兒,慢條斯理的爬下床,步至窗台前,問道:“阿右,你進明鑒司有多久了?”
阿右未曾想我會忽然問起這,隻一愣,利落答道:“屬下七歲進司,至今已有十三年了。”
“十三年……”我緩緩道,“一個女子來說最美好的的年華盡耗於此,你可曾悔過?”
阿右抬起眼看我:“阿右自幼便是孤兒,若非明鑒司收留,豈會苟活至今?這條路既是阿右自己選的,談何悔說?”
我微微一笑,眼見院外粉白花紅正豔,尤是那棠花蕊朵濃烈,“若你身中奇毒,命不久矣,見我有難,仍會護我麽?”
阿右毅然道:“但凡阿右還剩一口氣,都會盡力護殿下周全。”
清風拂過裙角,我看向她,“所以啊阿右,連你都做得到的事,我又怎麽會做不到呢?因畏死而等死,乃世間第一蠢事。”
她的臉上出現迷茫的表情,又似乎是聽懂了我的意思,“莫非……殿下這幾日的萎靡都是裝出來的?”
我搖了搖頭,“那倒不盡然。”
那夜淚濕滿襟,我在塌上想著入夢,夢裏想,睡醒又想,卻無論都想不透為何屋外的團團簇簇還正盛著,我卻要凋零了。
明明好容易才想起宋郎生便是大哥哥,明明團聚近在咫尺……
偏生那采蜜出現後,一切都開始開始變得飄忽不定。
雖然她看上去隻是在府中養病什麽手腳也沒有動過,但她若真什麽也不做,我又何以至此?
按兵不動……難道隻是看上去不動?
父皇曾說過,若無法探析敵人從何處下手,那便試想一遍若無敵人的存在,事情會演變的模樣。
那日我正要同宋郎生說清我便是小妹妹……若我娓娓道來,許多猜忌亦能隨之消散,那之後許多又何至難以啟齒?
采蜜突如其來的出現,令我害怕宋郎生不信任我,便想找出那本棠心簿。卻因發現簿旁那封父皇的信,打消了我坦白的念頭。
我唯恐宋郎生誤解,獨攬所有秘密,隻等調查清楚再從長計議。
可蕭其棠啊蕭其棠,你怎麽就忘了,那明黃色的信封如此醒目,你要察覺早該察覺了,豈會恰恰在那檔口才冒出來?
我咬緊壓根,登時隻覺得冷汗涔涔。
謀人謀心,采蜜背後的那個人,對我的一切包括行事手法皆了若指掌。
數日來公主重病早已鬧得滿城風雨,宋郎生但凡知曉一二,不可能這般不聞不問。他既不迴來尋我,不是來不了,就是處在無從得知外界的險境。
念及於此,我忍不住迴頭,問阿右:“今日已是臘月二十七了?”
阿右點頭。
“這些天來,武娉婷可有來找過我?”
阿右又點了點頭,“柳管事見公主病恙,並未通報。”
我抱膝在房裏繞了半圈,沉吟道:“我會讓柳伯差人請她來公主府一趟,在此以前……阿右,你先幫我確認一件事。”
碧空如洗,湖心亭竹簾半卷,暖爐燃炭焚香,妙妙凡間。
武娉婷坐在石桌邊,一身桃衫映的人比花嬌,我悠悠然的撥著茶蓋,“此乃太湖碧螺春,武姑娘不必拘禮。”
她抬袖飲盡,待放下茶杯便道:“京中近日傳聞公主身患奇疾,我原還以為……”頓了頓,“不知殿下今日公然請我入府,是何用意?”
我沒有立刻答她,“你可還記得今天是何日子?”
武娉婷聞言眼中旋即閃過一絲恨意,“民女至死難忘。”
七年前的今日,臘月二十七,鏢局滅門一案震驚皇城,正是武娉婷失去至親之日。
我歎了歎,“邀你進府,在睽睽眾目之中與你長談,不為別的,自是為了引出你的仇人。”
武娉婷惑然,“公主不是說風離此人陰險狡詐,普通的誘敵難以令他中計麽?”
我飲了口茶水潤了潤嗓子,道:“原是我們低估了他……總之現下,莫要說誘敵,大抵我們一舉一動他都瞧在眼裏了罷……”
武娉婷聞言警惕的四處望了望,“這——”
“既然風離最想知道的便是君錦之的秘密,不如就以此做餌。”
武娉婷大驚,“公主此話何意?”
“你若去了你爹臨終前同你說的秘地之處,風離自會出現,彼時本宮的人自會助你一臂之力,將其捉拿歸案。”
武娉婷倏然起身,“我爹寧死也不願吐露的秘密,我又豈能輕易告之他人?”
我托腮問,“你爹不說,是因為他明白說了也是死,不說或還能保住你……再者,這秘密原本便是君錦之想要告之他的兒子,這麽多年來,你可知君錦之之
子是生是死,人在何處?”
我自是萬萬不會告訴你他便是當今駙馬。反正宋郎生已娶了我進門,秘密就算被我知曉也不算流落外人之手。
武娉婷想了想,狐疑看向我:“我又焉知殿下是否另有居心,同風離一樣處心積慮隻為套我說出這個秘地?”
我無奈歎息,“難道武姑娘寧不報父兄大仇也要守住一個陌路人的秘密?”
見她咬牙不答,我索性也不打啞謎了,“你不願說,那也無妨……本宮隻不過是想提醒一句,天底下能抗衡風離之人除本宮外,你未必能等到第二人……若要單刀赴會,那才是遂了風離的意,寒了你爹的心。”
她的身體不易察覺的一僵,須臾方道:“他能將所有一切都瞧在眼裏,即便布下埋伏,又豈會上鉤?”
我驀地一笑,“他會。”
“何以見得?”
“他能七年不動聲色暗中監視你,足見這秘地對他有多麽重要。如今終於等到你有所動靜,本宮又要坐收漁利,怎會輕易罷休?”我道:“莫要說埋伏,哪怕天羅地網,他都會想盡辦法闖破的。”
武娉婷頷首握拳,神情變幻莫測,隱隱然似是在掙紮,又想妥協。我百無聊賴的捧著白瓷茶碗把玩,隻聽她道:“民女有一個條件……”
我頓住手上的動作,抬眸看她。她沒有避開我的眼神,“若殿下能與民女共赴秘地,共敵風離,我便告知殿下,秘地處在何處。”
我頗為惆悵的揉了揉眉毛。
不就是怕我過河拆橋到時候倒打一耙嘛?
想拴著我當人質就直說……就我現在這副腎虛體弱的模樣如何共敵那隻鳳梨?
我皮笑肉不笑道:“多謝信任,合作愉快。”
西方的天際已染上霞紅,武娉婷一離開阿右就冒出影來:“迴稟公主,一切正如公主所料,接下來,該怎樣做?”
我道:“武娉婷已然說出那秘地之所了,正是青麟巒之上。”
阿右一怔,“青麟山?不就是靈山邊上的那連綿的萬墳之崗?”
我頷首道:“我已答應了武娉婷與她同往,就在今夜。”
阿右大驚失色,“這……萬萬不可,殿下千金之軀,豈可身犯險境?”
我攤手喟歎了一聲,“可武姑娘說,若無本宮陪同她便會害怕,她一怕沒準就不記得秘地是在那座墳塚之內了啊。”
“殿下,那武娉婷絕不可信!”
我笑了笑,“你跟了我這麽久,還不知本宮料事如神麽?”
“縱她所言不假,依公主如今的身子……”
“本宮有自己的考量。”我截住她的話頭,“你速速去找陶主事,命明鑒司三十八影衛協同完成此次行動。”
阿右似乎不願領命,輕聲道:“若想要三十八影衛傾出,隻怕陶主事未必……”
我從袖口處掏出明鑒司的令牌,遞給她,“你拿著這個告訴他,這是本宮最後一次以明鑒司之主的身份下的令。”
阿右低著頭不接,顫著肩問我:“為何要選擇明鑒司的影衛保護殿下……殿下大可調動京兆兵馬重重圍繞青麟山,如此一來那賊子便是有滔天本事,也難傷及殿下分毫……”
我摸了摸鼻子,提點道:“你可知賊子是誰?”
阿右愣住,沒搞懂狀況,“阿右不知……”
我說:“既不知敵人是誰,任何人都有可能會是敵人。”
不錯,我既手握統兵之權,大可告之太子弟弟讓都指揮使司出令,此行定然無恙。
可當年那個鳳梨,能自由出入刑部,調派軍隊追殺君錦之一行人,在朝中顯然有一席之地,其實力不可小覷。
若貿然調軍埋伏,提前泄露秘地之所,讓鳳梨捷足先登,那麽我的計策也難以施展了。
這一點,我想鳳梨應當也是料到的,所以不論我如何部署,他都篤定我不敢興師動眾,自然會放開手腳,對我進行正麵攻擊。
而我等的,正是這一場正麵對決。
阿右又問:“那為何一定急於今夜……既要埋伏,就讓屬下先去查探萬墳崗的地勢部署周全更為穩妥……”
這一迴,我沒有迴答阿右的話。
隻攢出了一個笑,“一個影衛問了這麽多已是逾越了,阿右,聽令吧。”
迴寢屋後,我招來柳伯讓他吩咐膳房弄些吃的,這幾日他見我食不下咽,應是受到了驚嚇,故而我話還未完,他老淚縱橫道:“老奴定不辱使命……”接著跐溜一聲就沒影了。
所以待我挪駕至偏廳,望見足足三大桌天南地北的美味菜肴時,頓時預感自己會不會在見到鳳梨時就活活撐死。
所幸我尚存幾分理智,隻扒了半碗米飯半隻醉雞半隻烤鴨和兩條清風鯢魚後及時收了口。
然後
胃脹到連周神醫給我開的藥都喝不下,隻好偷偷端迴房拿去澆花。
大敵當前,果然還是不能被美食所誘啊。
想當初煦方剛變成聶然時我就是因吃光了銀兩才走上了絕路,怎地又重蹈覆轍了呢。
念及於此我執筆的手不由顫了顫,雖說在麵臨死亡上我有著豐富的經曆與實戰體驗,但我竟從不知遺書是如此磬筆難書,以至半個時辰都未能交代完想要囑托太子弟弟的話,最終隻得以“姐的音容笑貌會時常繞梁三日,勿思勿怕”潦草收尾,隻盼太子弟弟能夠耐心讀到最後。
早知今日,當年和衛清衡學習寫文章時就應多請教下遺囑的格式才是,也不至於連一封寫給夫君的信都不知從何寫起。
我不知該不該述清事情始末,若是什麽也不說就這樣撒手人寰,實難想象他會否遺恨終身;可若是告之他我是為了除掉風離才走上了這條絕路,他會不會猜到我真正的意圖呢?
我坐在書案前,生出世事無常的蒼茫之感,久久無從落筆。
亥時末刻,阿右如期而迴。
她表示那三十八影衛已然整裝待發,其中有十人提前勘察地形,加上她和阿左,至少有三十人將會藏在不同方位處保護我,不管發生什麽突發狀況都以保護我為己任。
她一說完阿左就從窗口跳了進來,道:“屬下已聽從公主的吩咐把那采蜜五花大綁關於府中的地牢之中了。”
我瞥了他一眼,深沉道:“那就好。今夜有整個明鑒司的影衛都來保護我,你們也莫要過於緊張了。”
我背對著他們,推開這府邸樓閣的木窗。
入夜時分的京城逐漸褪去燈火,隔著沉沉夜色看不盡浮沉。
難得是夜空晴朗,星光灑落在青石長路上,平添了幾分靜雅。
然放前望去,長長一排通明的燈籠懸於半空,那些燈籠,那些宋郎生說過在我失蹤時他遙望的燈籠,此時此刻映的我心口莫名一窒。
迴眸時彤彤紅光落入眼中,閃現出的記憶逐漸清晰起來——
兩年前的那個清晨,我早早醒來,興師動眾的監督禮部將千盞燈籠掛在京城指定的各大街小巷。
那天,是宋郎生的壽辰。
我為他畫了畫,為他在玉龍山莊搭了壯觀的戲台,為他裝點了整個京都。
可我尚且記得那時我的心情並不雀躍。
不日前,他
似父皇鬧了什麽矛盾,忽地對我疏遠了起來,甚至搬離公主府住在大理寺中半月不迴。任憑我如何傷情傷心,他都巋然不動的視我如浮雲,其冷漠比初初成親時尤甚。
我想不透他冷落我的理由。
自陳家村火場逃生之日起,我倆心結已解,恨不能時刻相守,那段日子的濃情蜜意豈會一夕之間蕩然無存?
隻可惜當時我一門心思均在調查夏陽侯及青姑諸人之上,待迴過神察覺不妥時,已無從得知問題根源出在何處。
我徹夜難眠,卻彷徨不知何解。
直到翻開棠心簿,看到那片巴掌大的紙楓,才突迴憶起十三歲那年在靈山之上,我眼望楓紅逐漸枯黃,一時傷感脫口道:“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
難得當時伴我在身邊的大哥哥沒有毒舌的反駁我楓屬葉不屬花。
隻是在迴宮前,他拉住我,攤開我的掌心,將一片繪的栩栩如生的紙楓放上。
他說:“總有百轉千迴不退之心,花如是,人亦如是。”
這樣的情話令人難以招架,我久久無法抑製心中的動容,最後才道:“這是你送我的第一件禮物。”
他嗯了一聲,“就當是聘禮吧。”
我詫異的抬起頭,他若無其事的轉過身,耳根卻是通紅。
夕陽拉長了他的背影,我凝視許久,輕輕的說:“總有一天,我會迴你一片全京城最大最閃的紅楓。”
那是年少時的許諾,楓還是那片楓,人還是那個人,可百轉千迴之後情已迴不去最初的純粹了。
我決心把那份遲了許多年的禮送給他,作為他的生辰禮物。
那日,我托他大理寺的同僚將邀他之信交予他。
我想在當初相遇的地方,讓他看世間最美的楓,訴說我藏在心中多年的情。
我在靈山上等了又等,等到日落西山,終於在不遠處彎彎繞繞的山道上看到了那一抹熟悉的紅影。
他連官袍都未來得及褪下,就趕來這兒應約了,足見他心底始終還是有我的。
我燃起了手中的煙火,當彩焰在夜空中綻開時,山下京中的燈籠一時點亮。
火紅的籠光星星點點蜿蜒為線,像瀑布流水般傾瀉開來,從這處望去,恰恰繪成一片巨大的楓,刹時,天地一片緋紅。
那一刻,我不知怎地,像是一刹那迴到了年少時,撫著砰然的心
,不知所措的迴過身,背對著他。
直待腳步聲臨近,停在咫尺的地方。
我遠眺望夜幕下的燈籠光華,“我知道你會來。”
他沒有說話,我想他或許在惱我莫名其妙把他約來此處,遂說道:“今日是駙馬壽誕,想來此刻大家都在山下莊內等著賀壽,有些話在那麽多人麵前我沒法說,所以才……”我頓了頓,仰起頭,“才想在這兒單獨和你待一會兒。”
他依舊沒有說什麽,我輕輕道:“好些日子未見,我好像連話都不知該怎麽同你說了,今後……你我就會生疏的如同陌生人麽?……真不甘心啊,我喜歡了你那麽久,比你想象的還要久。”
“你可知,你我最初相遇的地方是在哪兒麽?”我仰頭,“正是此處……”
身後的人微微一動,我拽著衣角,一鼓作氣道:“……這些過往,我本不會提及。雖然我偶爾會盼你想起我,但畢竟時隔經年,我害怕即便你聽了,也未必願意為我停留,我害怕你根本從未在意過,那麽那段最令我珍視的過往也就化為一場空了……”
“原本……你我分別後,我遇到了另一個人,險些就要動搖了……”
“但當你我在陳家村重逢時,你冒生命之險救了我,你甚至不記得我是當年那個女孩,卻還能同我說出那番話……”我用指尖拂去了淚,“那一刻,我真的想過,隻要能活下來,即便父皇反對,即使遭全天下人非議,即使要我拋棄這公主身份,我也在所不惜……”
我停了下來,深吸了一口氣,“……我曾說過,有朝一日,會迴你一片全京城最大最閃的紅楓……”
“難道此時此刻看著此景,你還想不起我是誰嗎?”
那一句擲地有聲的質問,任他再是遲鈍也不難猜出我是小妹妹吧?
如果當時,在我身後聽到這句話的人,當真是宋郎生就好了。
隻不過,當我轉過身,卻見到了另外一個人。
煦方。
正是那個還沒能記起自己是夏陽侯世子的煦方。
我瞠目結舌的張開口:“你是煦、煦方?怎、怎麽會是你?”
他一身紫袍素雅,早已不是陳家村時的那番模樣。此時怔怔的看著我,卻不應我,我不明就裏,方才明明瞧見了身著官袍的宋郎生,怎地一個轉頭就換了一個人呢?
我心急如焚,正打算繞過他去尋人,卻聽到煦方淡淡道:“他走
了。”
我止下步伐。
煦方緩緩轉眸,“你說話之際,他就在我們身後的樹旁聽著,隻不過,聽到一半就離去了。”
我不可置信的望著煦方。
倘若果宋郎生當真未聽完就離去,那隻能說明,他以為我的話,是說給另一個人聽的。
我顫著聲問:“你明知我不是在和你說話,為何不聲不響不打斷我?”
熠熠月光下,煦方清雋的麵龐冰涼。
這個人,還是那個在陳家村救過我的煦方麽?
我恍惚了一瞬,“你為何會來京城,為何會在此處……你是,你是故意讓駙馬誤解的?”
他還是沒有迴答我,我心中雖有疑慮,一想到宋郎生極有可能誤解了我負氣離去,便顧不上多問,隻管徑直而去,欲要追上駙馬。
可煦方卻一把將我握住,我想我大抵是知道他這樣做的理由,心下一軟,“煦方,我以為,你會支持我去追求我想要的。”
他漆黑的眼珠波光流轉,“是你說的,對一個人好,不是任由她的心意縱容她的想法。”
我愕然道:“所以讓原本相愛的人因誤會而分開,就是你對人好的方式麽?”
“可是他、他對你並非出自真心!”
我惱道:“你不過是一個記憶全無的外人,憑什麽這樣說?”
“他其實——”煦方欲言又止,“總之,他不行,你不能和他在一起……現在,現在也必須呆在我身邊,不能去追他,否則,否則……”
我看他前言不搭後語思緒甚亂,“我雖不知你是何居心,可你畢竟救過我,我不怪你,我們……就此別過罷。”
“方才!”煦方抬高了他的聲音,“你說你遇到了一個險些另你動搖的人,是……我麽?”
我心頭霎了一霎,直直看著他。
說這番話,本意隻是想讓駙馬心生醋意,未料竟讓煦方聽了去。
這下我卻不知當從何說起。
漆黑的天幕孤月皎皎,他垂下眼,問:“那日,如果我早他一步救下你,那麽你,是不是就會為我動搖了?”
不知為何,他這樣的神色落在眼裏,便如吞了金般心中沉甸甸的。
誠然類似的問題,他在村裏時似乎就不止問過我一次。
隻可惜,答案,從未變過。
“這
府邸裏派出的人馬沿著京外大道小途追了幾日,皆無功而返。
他便如憑空消失一般,杳無音訊。
初初還抱有幾分僥幸,空守後愈發心灰意冷,太子來了我亦前言不搭後語的催他迴宮理政務,他想多關切幾句,我便翻身蓋被任憑眼淚埋藏在棉絮之中。
眾人隻當我見不著駙馬憂思成疾,唯一知道底細的周文瑜每日施針見我神情恍惚,尋不到得以勸慰之詞,唯有長歎以伴。
持續奄奄一息的消息不脛而走,朝廷為之所震,雖分不清是震撼還是振奮,但前來公主府探病的官員自此絡繹不絕。
柳伯將他們通通攔在門外。
朝臣們疑慮更深——監國公主究竟是生了什麽病令太醫束手無策?大理寺卿宋駙馬究竟去往哪兒遲遲未曾露麵?皇上依舊昏睡,長此以往,太子一人能否挑起國之重擔?
某些蠢蠢欲動與不安的氣味自廟堂彌散入坊間,一時謠言四起,人心惶惶。
當然,這些俱是阿左阿右同我說的。
自打那夜後,我便如活死人般朝夕橫在床上,離世在即,哪還有什麽心事去理會什麽朝局不朝局?
隻恨不得立時毒發身亡,兩耳再不用聽聞這些煩心事才好。
奈何我的影衛阿左是個話嘮,他見我賴在榻上悶聲不響,閑來有空就滔滔不絕的述著府外境況,大至廟堂風雲,小到街坊磕磣,事無巨細,栩栩如生。
就在他第七十八次打斷我的黯然傷懷思念夫婿時,終究還是成功的逼我開口了。
“讓你去監視采蜜,你是把本公主的話當耳邊風嗎?”
倒掛在窗外的阿左怔怔的探著頭,“公、公主……您終於不會再這樣消沉下去了麽……”
我閉了閉眼道:“我數三下……”
阿左非常聽話的消失了。
我翻了個身趴在床上,卷開袖口看了一眼青紫的筋脈,無力的撓了撓頭。
阿右從側門的陰影後走出,小心的看著我的神色,張了張口,半天沒有說一句話。
我用餘光慢慢瞥向她,問:“那晚,周文瑜同我說的話,阿左沒有聽到,你是都聽到了吧?”
阿右眼波微微動了動,仿佛快要擰出水來,我橫了她一眼,“你這兩天總用哭喪的臉瞧我,別以為我看不出
來。”
阿右呆了呆,“公主,這幾日你不是都……”
我唉聲歎氣了一會兒,慢條斯理的爬下床,步至窗台前,問道:“阿右,你進明鑒司有多久了?”
阿右未曾想我會忽然問起這,隻一愣,利落答道:“屬下七歲進司,至今已有十三年了。”
“十三年……”我緩緩道,“一個女子來說最美好的的年華盡耗於此,你可曾悔過?”
阿右抬起眼看我:“阿右自幼便是孤兒,若非明鑒司收留,豈會苟活至今?這條路既是阿右自己選的,談何悔說?”
我微微一笑,眼見院外粉白花紅正豔,尤是那棠花蕊朵濃烈,“若你身中奇毒,命不久矣,見我有難,仍會護我麽?”
阿右毅然道:“但凡阿右還剩一口氣,都會盡力護殿下周全。”
清風拂過裙角,我看向她,“所以啊阿右,連你都做得到的事,我又怎麽會做不到呢?因畏死而等死,乃世間第一蠢事。”
她的臉上出現迷茫的表情,又似乎是聽懂了我的意思,“莫非……殿下這幾日的萎靡都是裝出來的?”
我搖了搖頭,“那倒不盡然。”
那夜淚濕滿襟,我在塌上想著入夢,夢裏想,睡醒又想,卻無論都想不透為何屋外的團團簇簇還正盛著,我卻要凋零了。
明明好容易才想起宋郎生便是大哥哥,明明團聚近在咫尺……
偏生那采蜜出現後,一切都開始開始變得飄忽不定。
雖然她看上去隻是在府中養病什麽手腳也沒有動過,但她若真什麽也不做,我又何以至此?
按兵不動……難道隻是看上去不動?
父皇曾說過,若無法探析敵人從何處下手,那便試想一遍若無敵人的存在,事情會演變的模樣。
那日我正要同宋郎生說清我便是小妹妹……若我娓娓道來,許多猜忌亦能隨之消散,那之後許多又何至難以啟齒?
采蜜突如其來的出現,令我害怕宋郎生不信任我,便想找出那本棠心簿。卻因發現簿旁那封父皇的信,打消了我坦白的念頭。
我唯恐宋郎生誤解,獨攬所有秘密,隻等調查清楚再從長計議。
可蕭其棠啊蕭其棠,你怎麽就忘了,那明黃色的信封如此醒目,你要察覺早該察覺了,豈會恰恰在那檔口才冒出來?
我咬緊壓根,登時隻覺得冷汗涔涔。
謀人謀心,采蜜背後的那個人,對我的一切包括行事手法皆了若指掌。
數日來公主重病早已鬧得滿城風雨,宋郎生但凡知曉一二,不可能這般不聞不問。他既不迴來尋我,不是來不了,就是處在無從得知外界的險境。
念及於此,我忍不住迴頭,問阿右:“今日已是臘月二十七了?”
阿右點頭。
“這些天來,武娉婷可有來找過我?”
阿右又點了點頭,“柳管事見公主病恙,並未通報。”
我抱膝在房裏繞了半圈,沉吟道:“我會讓柳伯差人請她來公主府一趟,在此以前……阿右,你先幫我確認一件事。”
碧空如洗,湖心亭竹簾半卷,暖爐燃炭焚香,妙妙凡間。
武娉婷坐在石桌邊,一身桃衫映的人比花嬌,我悠悠然的撥著茶蓋,“此乃太湖碧螺春,武姑娘不必拘禮。”
她抬袖飲盡,待放下茶杯便道:“京中近日傳聞公主身患奇疾,我原還以為……”頓了頓,“不知殿下今日公然請我入府,是何用意?”
我沒有立刻答她,“你可還記得今天是何日子?”
武娉婷聞言眼中旋即閃過一絲恨意,“民女至死難忘。”
七年前的今日,臘月二十七,鏢局滅門一案震驚皇城,正是武娉婷失去至親之日。
我歎了歎,“邀你進府,在睽睽眾目之中與你長談,不為別的,自是為了引出你的仇人。”
武娉婷惑然,“公主不是說風離此人陰險狡詐,普通的誘敵難以令他中計麽?”
我飲了口茶水潤了潤嗓子,道:“原是我們低估了他……總之現下,莫要說誘敵,大抵我們一舉一動他都瞧在眼裏了罷……”
武娉婷聞言警惕的四處望了望,“這——”
“既然風離最想知道的便是君錦之的秘密,不如就以此做餌。”
武娉婷大驚,“公主此話何意?”
“你若去了你爹臨終前同你說的秘地之處,風離自會出現,彼時本宮的人自會助你一臂之力,將其捉拿歸案。”
武娉婷倏然起身,“我爹寧死也不願吐露的秘密,我又豈能輕易告之他人?”
我托腮問,“你爹不說,是因為他明白說了也是死,不說或還能保住你……再者,這秘密原本便是君錦之想要告之他的兒子,這麽多年來,你可知君錦之之
子是生是死,人在何處?”
我自是萬萬不會告訴你他便是當今駙馬。反正宋郎生已娶了我進門,秘密就算被我知曉也不算流落外人之手。
武娉婷想了想,狐疑看向我:“我又焉知殿下是否另有居心,同風離一樣處心積慮隻為套我說出這個秘地?”
我無奈歎息,“難道武姑娘寧不報父兄大仇也要守住一個陌路人的秘密?”
見她咬牙不答,我索性也不打啞謎了,“你不願說,那也無妨……本宮隻不過是想提醒一句,天底下能抗衡風離之人除本宮外,你未必能等到第二人……若要單刀赴會,那才是遂了風離的意,寒了你爹的心。”
她的身體不易察覺的一僵,須臾方道:“他能將所有一切都瞧在眼裏,即便布下埋伏,又豈會上鉤?”
我驀地一笑,“他會。”
“何以見得?”
“他能七年不動聲色暗中監視你,足見這秘地對他有多麽重要。如今終於等到你有所動靜,本宮又要坐收漁利,怎會輕易罷休?”我道:“莫要說埋伏,哪怕天羅地網,他都會想盡辦法闖破的。”
武娉婷頷首握拳,神情變幻莫測,隱隱然似是在掙紮,又想妥協。我百無聊賴的捧著白瓷茶碗把玩,隻聽她道:“民女有一個條件……”
我頓住手上的動作,抬眸看她。她沒有避開我的眼神,“若殿下能與民女共赴秘地,共敵風離,我便告知殿下,秘地處在何處。”
我頗為惆悵的揉了揉眉毛。
不就是怕我過河拆橋到時候倒打一耙嘛?
想拴著我當人質就直說……就我現在這副腎虛體弱的模樣如何共敵那隻鳳梨?
我皮笑肉不笑道:“多謝信任,合作愉快。”
西方的天際已染上霞紅,武娉婷一離開阿右就冒出影來:“迴稟公主,一切正如公主所料,接下來,該怎樣做?”
我道:“武娉婷已然說出那秘地之所了,正是青麟巒之上。”
阿右一怔,“青麟山?不就是靈山邊上的那連綿的萬墳之崗?”
我頷首道:“我已答應了武娉婷與她同往,就在今夜。”
阿右大驚失色,“這……萬萬不可,殿下千金之軀,豈可身犯險境?”
我攤手喟歎了一聲,“可武姑娘說,若無本宮陪同她便會害怕,她一怕沒準就不記得秘地是在那座墳塚之內了啊。”
“殿下,那武娉婷絕不可信!”
我笑了笑,“你跟了我這麽久,還不知本宮料事如神麽?”
“縱她所言不假,依公主如今的身子……”
“本宮有自己的考量。”我截住她的話頭,“你速速去找陶主事,命明鑒司三十八影衛協同完成此次行動。”
阿右似乎不願領命,輕聲道:“若想要三十八影衛傾出,隻怕陶主事未必……”
我從袖口處掏出明鑒司的令牌,遞給她,“你拿著這個告訴他,這是本宮最後一次以明鑒司之主的身份下的令。”
阿右低著頭不接,顫著肩問我:“為何要選擇明鑒司的影衛保護殿下……殿下大可調動京兆兵馬重重圍繞青麟山,如此一來那賊子便是有滔天本事,也難傷及殿下分毫……”
我摸了摸鼻子,提點道:“你可知賊子是誰?”
阿右愣住,沒搞懂狀況,“阿右不知……”
我說:“既不知敵人是誰,任何人都有可能會是敵人。”
不錯,我既手握統兵之權,大可告之太子弟弟讓都指揮使司出令,此行定然無恙。
可當年那個鳳梨,能自由出入刑部,調派軍隊追殺君錦之一行人,在朝中顯然有一席之地,其實力不可小覷。
若貿然調軍埋伏,提前泄露秘地之所,讓鳳梨捷足先登,那麽我的計策也難以施展了。
這一點,我想鳳梨應當也是料到的,所以不論我如何部署,他都篤定我不敢興師動眾,自然會放開手腳,對我進行正麵攻擊。
而我等的,正是這一場正麵對決。
阿右又問:“那為何一定急於今夜……既要埋伏,就讓屬下先去查探萬墳崗的地勢部署周全更為穩妥……”
這一迴,我沒有迴答阿右的話。
隻攢出了一個笑,“一個影衛問了這麽多已是逾越了,阿右,聽令吧。”
迴寢屋後,我招來柳伯讓他吩咐膳房弄些吃的,這幾日他見我食不下咽,應是受到了驚嚇,故而我話還未完,他老淚縱橫道:“老奴定不辱使命……”接著跐溜一聲就沒影了。
所以待我挪駕至偏廳,望見足足三大桌天南地北的美味菜肴時,頓時預感自己會不會在見到鳳梨時就活活撐死。
所幸我尚存幾分理智,隻扒了半碗米飯半隻醉雞半隻烤鴨和兩條清風鯢魚後及時收了口。
然後
胃脹到連周神醫給我開的藥都喝不下,隻好偷偷端迴房拿去澆花。
大敵當前,果然還是不能被美食所誘啊。
想當初煦方剛變成聶然時我就是因吃光了銀兩才走上了絕路,怎地又重蹈覆轍了呢。
念及於此我執筆的手不由顫了顫,雖說在麵臨死亡上我有著豐富的經曆與實戰體驗,但我竟從不知遺書是如此磬筆難書,以至半個時辰都未能交代完想要囑托太子弟弟的話,最終隻得以“姐的音容笑貌會時常繞梁三日,勿思勿怕”潦草收尾,隻盼太子弟弟能夠耐心讀到最後。
早知今日,當年和衛清衡學習寫文章時就應多請教下遺囑的格式才是,也不至於連一封寫給夫君的信都不知從何寫起。
我不知該不該述清事情始末,若是什麽也不說就這樣撒手人寰,實難想象他會否遺恨終身;可若是告之他我是為了除掉風離才走上了這條絕路,他會不會猜到我真正的意圖呢?
我坐在書案前,生出世事無常的蒼茫之感,久久無從落筆。
亥時末刻,阿右如期而迴。
她表示那三十八影衛已然整裝待發,其中有十人提前勘察地形,加上她和阿左,至少有三十人將會藏在不同方位處保護我,不管發生什麽突發狀況都以保護我為己任。
她一說完阿左就從窗口跳了進來,道:“屬下已聽從公主的吩咐把那采蜜五花大綁關於府中的地牢之中了。”
我瞥了他一眼,深沉道:“那就好。今夜有整個明鑒司的影衛都來保護我,你們也莫要過於緊張了。”
我背對著他們,推開這府邸樓閣的木窗。
入夜時分的京城逐漸褪去燈火,隔著沉沉夜色看不盡浮沉。
難得是夜空晴朗,星光灑落在青石長路上,平添了幾分靜雅。
然放前望去,長長一排通明的燈籠懸於半空,那些燈籠,那些宋郎生說過在我失蹤時他遙望的燈籠,此時此刻映的我心口莫名一窒。
迴眸時彤彤紅光落入眼中,閃現出的記憶逐漸清晰起來——
兩年前的那個清晨,我早早醒來,興師動眾的監督禮部將千盞燈籠掛在京城指定的各大街小巷。
那天,是宋郎生的壽辰。
我為他畫了畫,為他在玉龍山莊搭了壯觀的戲台,為他裝點了整個京都。
可我尚且記得那時我的心情並不雀躍。
不日前,他
似父皇鬧了什麽矛盾,忽地對我疏遠了起來,甚至搬離公主府住在大理寺中半月不迴。任憑我如何傷情傷心,他都巋然不動的視我如浮雲,其冷漠比初初成親時尤甚。
我想不透他冷落我的理由。
自陳家村火場逃生之日起,我倆心結已解,恨不能時刻相守,那段日子的濃情蜜意豈會一夕之間蕩然無存?
隻可惜當時我一門心思均在調查夏陽侯及青姑諸人之上,待迴過神察覺不妥時,已無從得知問題根源出在何處。
我徹夜難眠,卻彷徨不知何解。
直到翻開棠心簿,看到那片巴掌大的紙楓,才突迴憶起十三歲那年在靈山之上,我眼望楓紅逐漸枯黃,一時傷感脫口道:“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
難得當時伴我在身邊的大哥哥沒有毒舌的反駁我楓屬葉不屬花。
隻是在迴宮前,他拉住我,攤開我的掌心,將一片繪的栩栩如生的紙楓放上。
他說:“總有百轉千迴不退之心,花如是,人亦如是。”
這樣的情話令人難以招架,我久久無法抑製心中的動容,最後才道:“這是你送我的第一件禮物。”
他嗯了一聲,“就當是聘禮吧。”
我詫異的抬起頭,他若無其事的轉過身,耳根卻是通紅。
夕陽拉長了他的背影,我凝視許久,輕輕的說:“總有一天,我會迴你一片全京城最大最閃的紅楓。”
那是年少時的許諾,楓還是那片楓,人還是那個人,可百轉千迴之後情已迴不去最初的純粹了。
我決心把那份遲了許多年的禮送給他,作為他的生辰禮物。
那日,我托他大理寺的同僚將邀他之信交予他。
我想在當初相遇的地方,讓他看世間最美的楓,訴說我藏在心中多年的情。
我在靈山上等了又等,等到日落西山,終於在不遠處彎彎繞繞的山道上看到了那一抹熟悉的紅影。
他連官袍都未來得及褪下,就趕來這兒應約了,足見他心底始終還是有我的。
我燃起了手中的煙火,當彩焰在夜空中綻開時,山下京中的燈籠一時點亮。
火紅的籠光星星點點蜿蜒為線,像瀑布流水般傾瀉開來,從這處望去,恰恰繪成一片巨大的楓,刹時,天地一片緋紅。
那一刻,我不知怎地,像是一刹那迴到了年少時,撫著砰然的心
,不知所措的迴過身,背對著他。
直待腳步聲臨近,停在咫尺的地方。
我遠眺望夜幕下的燈籠光華,“我知道你會來。”
他沒有說話,我想他或許在惱我莫名其妙把他約來此處,遂說道:“今日是駙馬壽誕,想來此刻大家都在山下莊內等著賀壽,有些話在那麽多人麵前我沒法說,所以才……”我頓了頓,仰起頭,“才想在這兒單獨和你待一會兒。”
他依舊沒有說什麽,我輕輕道:“好些日子未見,我好像連話都不知該怎麽同你說了,今後……你我就會生疏的如同陌生人麽?……真不甘心啊,我喜歡了你那麽久,比你想象的還要久。”
“你可知,你我最初相遇的地方是在哪兒麽?”我仰頭,“正是此處……”
身後的人微微一動,我拽著衣角,一鼓作氣道:“……這些過往,我本不會提及。雖然我偶爾會盼你想起我,但畢竟時隔經年,我害怕即便你聽了,也未必願意為我停留,我害怕你根本從未在意過,那麽那段最令我珍視的過往也就化為一場空了……”
“原本……你我分別後,我遇到了另一個人,險些就要動搖了……”
“但當你我在陳家村重逢時,你冒生命之險救了我,你甚至不記得我是當年那個女孩,卻還能同我說出那番話……”我用指尖拂去了淚,“那一刻,我真的想過,隻要能活下來,即便父皇反對,即使遭全天下人非議,即使要我拋棄這公主身份,我也在所不惜……”
我停了下來,深吸了一口氣,“……我曾說過,有朝一日,會迴你一片全京城最大最閃的紅楓……”
“難道此時此刻看著此景,你還想不起我是誰嗎?”
那一句擲地有聲的質問,任他再是遲鈍也不難猜出我是小妹妹吧?
如果當時,在我身後聽到這句話的人,當真是宋郎生就好了。
隻不過,當我轉過身,卻見到了另外一個人。
煦方。
正是那個還沒能記起自己是夏陽侯世子的煦方。
我瞠目結舌的張開口:“你是煦、煦方?怎、怎麽會是你?”
他一身紫袍素雅,早已不是陳家村時的那番模樣。此時怔怔的看著我,卻不應我,我不明就裏,方才明明瞧見了身著官袍的宋郎生,怎地一個轉頭就換了一個人呢?
我心急如焚,正打算繞過他去尋人,卻聽到煦方淡淡道:“他走
了。”
我止下步伐。
煦方緩緩轉眸,“你說話之際,他就在我們身後的樹旁聽著,隻不過,聽到一半就離去了。”
我不可置信的望著煦方。
倘若果宋郎生當真未聽完就離去,那隻能說明,他以為我的話,是說給另一個人聽的。
我顫著聲問:“你明知我不是在和你說話,為何不聲不響不打斷我?”
熠熠月光下,煦方清雋的麵龐冰涼。
這個人,還是那個在陳家村救過我的煦方麽?
我恍惚了一瞬,“你為何會來京城,為何會在此處……你是,你是故意讓駙馬誤解的?”
他還是沒有迴答我,我心中雖有疑慮,一想到宋郎生極有可能誤解了我負氣離去,便顧不上多問,隻管徑直而去,欲要追上駙馬。
可煦方卻一把將我握住,我想我大抵是知道他這樣做的理由,心下一軟,“煦方,我以為,你會支持我去追求我想要的。”
他漆黑的眼珠波光流轉,“是你說的,對一個人好,不是任由她的心意縱容她的想法。”
我愕然道:“所以讓原本相愛的人因誤會而分開,就是你對人好的方式麽?”
“可是他、他對你並非出自真心!”
我惱道:“你不過是一個記憶全無的外人,憑什麽這樣說?”
“他其實——”煦方欲言又止,“總之,他不行,你不能和他在一起……現在,現在也必須呆在我身邊,不能去追他,否則,否則……”
我看他前言不搭後語思緒甚亂,“我雖不知你是何居心,可你畢竟救過我,我不怪你,我們……就此別過罷。”
“方才!”煦方抬高了他的聲音,“你說你遇到了一個險些另你動搖的人,是……我麽?”
我心頭霎了一霎,直直看著他。
說這番話,本意隻是想讓駙馬心生醋意,未料竟讓煦方聽了去。
這下我卻不知當從何說起。
漆黑的天幕孤月皎皎,他垂下眼,問:“那日,如果我早他一步救下你,那麽你,是不是就會為我動搖了?”
不知為何,他這樣的神色落在眼裏,便如吞了金般心中沉甸甸的。
誠然類似的問題,他在村裏時似乎就不止問過我一次。
隻可惜,答案,從未變過。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