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璿璣門?”佳陽訝異的張了張口,這兩年蒙王兄寧攸颺的器重,為寧國處理了許多情報和奏折,關於璿璣門她也了解一二。
江湖上亦正亦邪的門派,在寧國的幾座大城皆設有分支,更傳聞璿璣門的門主是今日武林的半個主人且是一位神秘女子,難不成……
“駙馬的意思是說,阿予姐姐和璿璣門有什麽聯係?”她想到這一層先把自己嚇了一跳,然後心中動了動又問道:“那鳳公子他?”
嬴華知道眼前的溫婉佳人即將嫁給自己,以她的身份地位必然會成為日後的濁滄王後,所以有意提點她一些事實,卻沒想到她的頭腦如此清晰,能夠馬上聯想到鳳朝歌。
於是他含著一絲欣賞的笑意,讚美道:“公主真是聰慧!”
佳陽震驚於嬴華傳遞出的消息,又圓又亮的眸子蒙上一層水霧,然後笑的有些苦澀,當日初見雲舒便心折於她的容貌風采,那不冷不熱的笑意如同高山冷泉,飛揚的紅裙如同罌粟花開。
當日鳳朝歌與王兄的棋局她未看透,卻因三言兩語得那人讚了一聲冰雪聰慧,如今看來,聰慧也隻能是聰慧,並不是能與他攜手並肩,漫步山河的相約相守,原來她真的從一開始便種下了難以企及的奢望……
她閉上眼輕輕吸氣,將目中的溫熱淚光掩下,世間有千般萬般的遺憾,若那人執手的是阿予姐姐,那麽……她心服口服。
佳陽的麗眸再度睜開,那片朦朧煙雨盡數散去,揚起清和而堅強的笑容,對嬴華頷首道:“佳陽多謝駙馬提點。”
嬴華微怔,心中對佳陽泫然欲泣的表情有些不以為然,正暗自歎息天下間隻有那麽一個灑脫驕傲的廣陵,卻見佳陽如此,於是也笑了笑:“嬴華之幸。”
躺在馬車中的人悠悠轉醒,忍著一身傷痕轉了轉眼眸,將視線落在嬴華和佳陽身上,嗓音沙啞:“佳陽,你怎麽親自來了此處?”
“王兄,你醒了?!”佳陽驚喜的看向寧攸颺,然後迴答道:“贏世子前日來宮中做客,聽到閔太傅說起王兄的事才陪臣妹一起前來!”雖然她總覺得閔太傅是故意將消息透露給世子,但…這都不重要。
寧攸颺看了眼嬴華,在楚國時他們還是為求娶雲舒而來的對手,如今竟是妹婿的關係,真是有意思。
“多謝贏世子相救。”
可是嬴華卻閃了閃目光,頗具深意的對寧攸颺道:“寧王殿下客氣了,要說相救也非嬴華之功,實在是佳陽公主手中有一件寶貝。”
佳陽方才忍住的淚水漾出眼眶,帶著慶幸的笑意將金色令牌放在了寧攸颺手中:“這是之前阿予姐姐給我的令牌,曾說它日江湖有難可保我一時性命,還好嬴世子提點,不然王兄便真的被常山王給害了!”說到此處,她聲音帶著些狠厲。
原來江湖上有一個小宗門派名叫桃花境,雖然沒什麽高強的武功和內功,可門內有一則最出名的手藝叫迴春術,做的就是生剝人皮易人容顏的活計,且隻做那些美麗容顏,因是生剝十分陰損,為江湖人所不齒忌憚。
但佳陽不知,桃花境這小宗早在幾年之前便被璿璣門收歸門下受其庇護,與百妍宮一樣聽從雲舒號令,所以當阮兒見到令牌找到桃花境宗的時候,他們便派出了一名身量與寧王相似的弟子,易容投入常山王府,隻為代替寧攸颺一死。
寧攸颺用手握著金色令牌,心中一片溫熱,知道是雲舒無意中又救了自己一命,他是欣喜的,卻朝著佳陽苦笑了一聲:“佳陽,你可知你阿予姐姐交給你的是怎樣的力量?”
那饕餮圖案、十二瓣蓮以及鏤空的舒字雲紋可以號令武林群雄,無論是暗殺還是可敵千軍的一派之主,還是易顏改容或收集各國情報,都可以輕易做到,可雲舒卻十分大方的將這牌子給了佳陽,或者……她的本意是保護自己。
寧攸颺心下感動無比,麵上卻絲毫不動,隻將略帶深意的目光投射在嬴華臉上,他記得……讓鳳朝歌和雲舒共掌江湖這個主意,便是眼前這個明朗高貴的男子所出。
而他……到底是想要看一看這令牌的作用?還是想引起鳳朝歌和雲舒的反目?總之不會是單純為了救他。
“贏世子對這結果還滿意?”寧攸颺不願把話說清,隻是試探疑問。
沒想到嬴華絲毫沒有被看透的窘迫,隻是哈哈一笑,帶著磅礴大氣和讓人欽佩的明朗:“若寧王說的是救人的結果,在下覺得自己押對了,至於其他……”他目光灼灼,毫不避諱的看向寧攸颺:“他們也必有自己需要麵對的事實,你說對麽?”
寧攸颺被他的氣勢驚到,那是怎樣一種自信,敢於將自己的謀劃和心意擺在眾人之前,不懼天下人的質疑,卻又讓人不由的生出臣服之意,這人…仿佛是天生的王者!
相比嬴華,寧攸颺知道自己繼承王位更像是趕鴨子上架,若不是因為父王一直想娶他性命,若不是太傅閔直苦苦相求,若不是為了身處在水深火熱中的寧國百姓,他真願躲在一處世外桃源,安然的了此一生。
若如此,即算是拚了身家性命,他也願意守護自己心愛的女子,不為世俗所苦,陪她閑雲野鶴瀟灑一生。
這人人追逐的天下大業是他的拖累,讓他與自己心愛的女子相識相知,卻注定錯過……
想到此處,寧攸颺覺得心中一痛,忍不住嗆咳了幾聲,不妨將傷勢牽動,從嘴角溢出血來。
“王兄!”佳陽心疼地握緊寧攸颺的手,為他逝去嘴角的血跡。
嬴華摸了摸他的脈,知道是心緒不穩所引起,於是稍微放下心來,問了如今的當務之急:“如今寧國已和疏國開戰,據我所知鳳朝歌和雲舒都不在境內,常山王又起兵謀反,你打算怎麽做?”
寧攸颺的唿吸漸漸平緩下來,他雖樂於寬容,但畢竟是一國之君,決不能容許有人為了自己的私利挑起兩國戰事。
他目光冰涼,答道:“常山王謀反,當誅,我們先迴京中將邊境將領曹韋換下,曹韋押迴京中問罪,至於邊境,將戰事拖緩。”
佳陽按照寧攸颺所說擬了一封書信,蓋上了自己的印信和寧攸颺的印鑒,讓親信傳迴京中交給太傅閔直。
江湖上亦正亦邪的門派,在寧國的幾座大城皆設有分支,更傳聞璿璣門的門主是今日武林的半個主人且是一位神秘女子,難不成……
“駙馬的意思是說,阿予姐姐和璿璣門有什麽聯係?”她想到這一層先把自己嚇了一跳,然後心中動了動又問道:“那鳳公子他?”
嬴華知道眼前的溫婉佳人即將嫁給自己,以她的身份地位必然會成為日後的濁滄王後,所以有意提點她一些事實,卻沒想到她的頭腦如此清晰,能夠馬上聯想到鳳朝歌。
於是他含著一絲欣賞的笑意,讚美道:“公主真是聰慧!”
佳陽震驚於嬴華傳遞出的消息,又圓又亮的眸子蒙上一層水霧,然後笑的有些苦澀,當日初見雲舒便心折於她的容貌風采,那不冷不熱的笑意如同高山冷泉,飛揚的紅裙如同罌粟花開。
當日鳳朝歌與王兄的棋局她未看透,卻因三言兩語得那人讚了一聲冰雪聰慧,如今看來,聰慧也隻能是聰慧,並不是能與他攜手並肩,漫步山河的相約相守,原來她真的從一開始便種下了難以企及的奢望……
她閉上眼輕輕吸氣,將目中的溫熱淚光掩下,世間有千般萬般的遺憾,若那人執手的是阿予姐姐,那麽……她心服口服。
佳陽的麗眸再度睜開,那片朦朧煙雨盡數散去,揚起清和而堅強的笑容,對嬴華頷首道:“佳陽多謝駙馬提點。”
嬴華微怔,心中對佳陽泫然欲泣的表情有些不以為然,正暗自歎息天下間隻有那麽一個灑脫驕傲的廣陵,卻見佳陽如此,於是也笑了笑:“嬴華之幸。”
躺在馬車中的人悠悠轉醒,忍著一身傷痕轉了轉眼眸,將視線落在嬴華和佳陽身上,嗓音沙啞:“佳陽,你怎麽親自來了此處?”
“王兄,你醒了?!”佳陽驚喜的看向寧攸颺,然後迴答道:“贏世子前日來宮中做客,聽到閔太傅說起王兄的事才陪臣妹一起前來!”雖然她總覺得閔太傅是故意將消息透露給世子,但…這都不重要。
寧攸颺看了眼嬴華,在楚國時他們還是為求娶雲舒而來的對手,如今竟是妹婿的關係,真是有意思。
“多謝贏世子相救。”
可是嬴華卻閃了閃目光,頗具深意的對寧攸颺道:“寧王殿下客氣了,要說相救也非嬴華之功,實在是佳陽公主手中有一件寶貝。”
佳陽方才忍住的淚水漾出眼眶,帶著慶幸的笑意將金色令牌放在了寧攸颺手中:“這是之前阿予姐姐給我的令牌,曾說它日江湖有難可保我一時性命,還好嬴世子提點,不然王兄便真的被常山王給害了!”說到此處,她聲音帶著些狠厲。
原來江湖上有一個小宗門派名叫桃花境,雖然沒什麽高強的武功和內功,可門內有一則最出名的手藝叫迴春術,做的就是生剝人皮易人容顏的活計,且隻做那些美麗容顏,因是生剝十分陰損,為江湖人所不齒忌憚。
但佳陽不知,桃花境這小宗早在幾年之前便被璿璣門收歸門下受其庇護,與百妍宮一樣聽從雲舒號令,所以當阮兒見到令牌找到桃花境宗的時候,他們便派出了一名身量與寧王相似的弟子,易容投入常山王府,隻為代替寧攸颺一死。
寧攸颺用手握著金色令牌,心中一片溫熱,知道是雲舒無意中又救了自己一命,他是欣喜的,卻朝著佳陽苦笑了一聲:“佳陽,你可知你阿予姐姐交給你的是怎樣的力量?”
那饕餮圖案、十二瓣蓮以及鏤空的舒字雲紋可以號令武林群雄,無論是暗殺還是可敵千軍的一派之主,還是易顏改容或收集各國情報,都可以輕易做到,可雲舒卻十分大方的將這牌子給了佳陽,或者……她的本意是保護自己。
寧攸颺心下感動無比,麵上卻絲毫不動,隻將略帶深意的目光投射在嬴華臉上,他記得……讓鳳朝歌和雲舒共掌江湖這個主意,便是眼前這個明朗高貴的男子所出。
而他……到底是想要看一看這令牌的作用?還是想引起鳳朝歌和雲舒的反目?總之不會是單純為了救他。
“贏世子對這結果還滿意?”寧攸颺不願把話說清,隻是試探疑問。
沒想到嬴華絲毫沒有被看透的窘迫,隻是哈哈一笑,帶著磅礴大氣和讓人欽佩的明朗:“若寧王說的是救人的結果,在下覺得自己押對了,至於其他……”他目光灼灼,毫不避諱的看向寧攸颺:“他們也必有自己需要麵對的事實,你說對麽?”
寧攸颺被他的氣勢驚到,那是怎樣一種自信,敢於將自己的謀劃和心意擺在眾人之前,不懼天下人的質疑,卻又讓人不由的生出臣服之意,這人…仿佛是天生的王者!
相比嬴華,寧攸颺知道自己繼承王位更像是趕鴨子上架,若不是因為父王一直想娶他性命,若不是太傅閔直苦苦相求,若不是為了身處在水深火熱中的寧國百姓,他真願躲在一處世外桃源,安然的了此一生。
若如此,即算是拚了身家性命,他也願意守護自己心愛的女子,不為世俗所苦,陪她閑雲野鶴瀟灑一生。
這人人追逐的天下大業是他的拖累,讓他與自己心愛的女子相識相知,卻注定錯過……
想到此處,寧攸颺覺得心中一痛,忍不住嗆咳了幾聲,不妨將傷勢牽動,從嘴角溢出血來。
“王兄!”佳陽心疼地握緊寧攸颺的手,為他逝去嘴角的血跡。
嬴華摸了摸他的脈,知道是心緒不穩所引起,於是稍微放下心來,問了如今的當務之急:“如今寧國已和疏國開戰,據我所知鳳朝歌和雲舒都不在境內,常山王又起兵謀反,你打算怎麽做?”
寧攸颺的唿吸漸漸平緩下來,他雖樂於寬容,但畢竟是一國之君,決不能容許有人為了自己的私利挑起兩國戰事。
他目光冰涼,答道:“常山王謀反,當誅,我們先迴京中將邊境將領曹韋換下,曹韋押迴京中問罪,至於邊境,將戰事拖緩。”
佳陽按照寧攸颺所說擬了一封書信,蓋上了自己的印信和寧攸颺的印鑒,讓親信傳迴京中交給太傅閔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