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太穀縣外,一處高台,李長定登高望遠,遙視齊都,滾滾烽煙,凜凜刀光,隔著千山萬水,他都看得清清楚楚。


    自從淩霄奉旨迴京,李長定就站在這裏,一連幾天,不吃不喝,看著齊國國都的氣運變化,看著齊國的那根天柱如何搖搖欲墜,周圍的魚龍雜蛇是如何地彼此廝殺,直到大戲落幕,洪磊由蛇化蛟,扶持天柱。


    “龍戰於野,其血玄黃啊!”幾天的觀摩,李長定隻覺獲益匪淺,陽神之內,靈光波動,又有一顆道行寶珠將欲成形。


    蛟龍之氣雖不是真龍天子之氣,但勉強也算龍氣一類分支,內含龍氣奧妙,帶著一絲的先天玄奧,而一國天柱,更是龍氣根本,關係萬民。


    在國家發展到現代社會,民智大開,龍氣散盡之前,人道奧妙,十成裏麵有九成在於龍氣變化!


    “師尊。”端木聰順著崎嶇山道,輕盈迅捷,快步而來,走到李長定身後,微一躬身,遞過去一張紙條,道:“南邊傳來消息,李樂拜司馬度為帥,領兵五萬,進發雲陽。”


    “哦。不想李樂還能有如此雄心!人都道溫柔鄉是英雄塚,何況李樂這種好色之徒?這些年的酒色還沒有把他掏空嗎?”


    李長定嗬嗬笑道,接過紙條,仔細看過後,恍然大悟,才接著笑道:“原來是司馬度以卸甲歸田,再不入朝為籌碼,才逼得李樂如此發奮啊!”


    “李樂能有司馬度這樣的手下,真是難得啊!”想到那對君臣,端木聰忍不住搖搖頭,歎息一聲,絕對是史無前例呀!


    李樂與司馬度,一個將朝中之事盡數托付,自己躲在深宮之中,專門享樂,從不過問皇宮之外的事情,一個手握重兵,權傾朝野,滿朝上下無人膽敢不服,但卻忠心耿耿,毫無僭越。


    “他們兩人相遇,這是他們兩人共同的幸運,如若不然,以司馬度獨斷專行,大權獨攬,恃才傲物的性格,換了任何一個別的君主,都容不了他。至於李樂,嗬嗬,我都說過了。沒有司馬度,不過一介庸才!”李長定真力一吐,將手中紙條擊為齏粉,山風唿號間,粉末隨之滿空飄散,零落山間,再無蹤跡。


    “有意思,北齊這邊大戲連台,不想南梁那裏也是鑼鼓喧天,精彩紛呈啊!”李長定轉身望向南方,果然可見一股雄壯軍氣,刀光劍影,森森帶煞,法度嚴謹,自南梁之地出發,沛然莫擋,擊向雲陽。


    三年前,李樂自立為王,改國號為梁。


    “師尊,雲陽王不過塚中枯骨,司馬度此去必勝,雲陽之地一下,南方之地,大半都在梁國治下,一統南國已是必然,而現在周將軍還隻是太穀縣令,兵不過一百,地不過數十裏,我們是不是該行動了?不然豈不是太遲了?”端木聰皺著眉頭,難得地有些心急。


    “誒,你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周瑜現在雖然的確隻是一個小小的縣令,但自齊王發跡之時便跟隨在側,齊國上下,不論是朝堂還是民間,甚至是軍中,受其恩惠者眾矣!門生故吏遍天下,可謂根基深厚。若非如此,齊王為何如此忌憚周瑜,非要處之而後快?”


    李長定仔細看看南邊的龍脈氣運,做到心中有數,於是又轉身向北,麵對著齊都,淡然而笑。


    “麵對周瑜在齊國的勢力,這些年來,齊王雖然竭力打壓,但牽連太廣,他也不想殺得血流成河,而且其中關係錯綜複雜,許多人更不是他想殺就能下得了手的。”李長定淡淡解釋著。


    端木聰低頭沉思,他雖然武功高強,江湖經驗豐富,但是朝廷之中的各色政治關係可說是這世上最複雜的,一時之間有些理不出頭緒,不明白齊國朝廷中,有什麽樣的人是和周瑜關係匪淺,齊王卻殺不了的。


    難得見自己聰明的弟子皺眉苦思,李長定不由一樂,於是輕聲提點道:“那個老酒鬼!”


    “啊!是他啊!”周瑜在太穀縣時,有一個老者時常來找他飲酒談事,痛罵王石等人,說周瑜走後,這齊國上下是越來越不像樣了!此人身份尊貴,是齊王幼時老師,更是洪氏族人,與齊王關係親密,但看他和周瑜的往來,他與周瑜的情分也是不淺啊!


    “如何?明白了?齊國上下,像老酒鬼這樣的人可是不少,而且無一不是位高權重,軍中朝中都有巨大的威望和影響力!畢竟,周瑜和齊王曾經關係好到穿同一條褲子。”看著恍然大悟的端木聰,李長定如此說道。


    “弟子受教。”端木聰神色一正,躬身一禮。


    “嗯,所以我說,周瑜欲要取齊國,隻需除去幾個艱難的障礙,便可易如反掌。”


    “可,這幾個艱難的障礙,何時才能除去啊?”端木聰想到南邊的大好形勢,不由皺眉焦急。司馬度雖然才能出眾,世間少有,但他為人苛刻,在許多事情上一味用強,更是看不起黎民百姓,隻是一味袒護世家大族的利益,不符合濟世宗的宗旨。


    “不急,不急,就快了。”李長定看著齊國搖搖欲墜的天柱,洪氏一族越發衰敗的氣運,笑著安撫端木聰道。


    發生在齊國國都的政變非常成功,至少政變的幕後主謀洪磊是這麽認為的。而之所以會這麽成功,他應該要感謝兩個人一個是王石,一個是淩霄。


    王石為了圍殺淩霄,唯恐不能成功,於是將欲情道的高手盡數聚集,包括那些在外統兵的,也統統召迴,然後被淩霄在皇宮裏麵一個一個地殺了個幹幹淨淨。


    是以,洪磊登基成為齊王之後,手握大權,不用派兵去四處剿殺可能會有的欲情道餘孽,因為一下子死了那麽多的高手,連掌教都身受重傷,欲情道的道統能不能傳承下去還是個問題,還如何為患?


    爭奪天下的這個舞台上,欲情道已然徹底地退場了!


    當然,下令通緝,痛打落水狗的事洪磊還是必須要做,畢竟他打的是清君側的名義,小齊王的死還要按在他們的頭上。


    小齊王死沒死隻有淩霄知道,但他是必須要死的,這明眼人都清楚,於是,隨便從街上找來一具差不多的屍體,把臉弄爛,齊王就死了,不死也死了!


    登基之後,洪磊大肆封賞,他的手下大多榮升高位,手握大權,對於淩霄更是加官進爵,厚愛有加。


    雖然心中十分忌憚淩霄,恨不得立刻奪走他的兵權,當初攻打皇宮之所以會花那麽多時間,他帶領兵馬,圍而不打,欲要借刀殺人,也是一個主要原因。哪裏想到,淩霄這麽兇猛,武功之高,已然到了大宗師的級別。


    於是洪磊立刻改變策略,厚賞有加,釋放各種善意,做出種種姿態,欲要拉攏淩霄。


    對於洪磊的各種拉攏示好,淩霄就隻有一個態度——不為所動,洪磊登基之後,淩霄就借口邊關有緊急要務,欲要迴歸邊境龍城。


    於是,齊王洪磊在淩霄率軍而去的時候,帶著文武百官,乘著彩車龍禦,旌旗招展,鑼鼓喧天,長長的隊伍,威嚴顯赫,出城十裏相送。


    對此,淩霄不以為意,隻是盡了為臣者該有的禮節,便帶著五千邊軍,從容而去,毫不留戀。


    一路舟車勞頓,迴到龍城之後,淩霄則是一如既往地整軍治民,守境安邦,就好像齊國仍是原來的樣子。


    而齊國國都,皇宮內的洪磊剛剛登基,急要拿權,於是他就把王石做過的事又做了一邊,對內提拔親信,排除異己,對外緊抓軍權,在各個軍中安插親信,任人為親。


    很正常的做法,換了任何一個人上台,都會是這樣。如果隻是如此,洪磊這個齊王的位置隻會做得越來越穩。


    可惜……


    ======================================================================


    多謝多元太虛同誌的打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道修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劍無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劍無崖並收藏人道修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