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機巧坊?幾十年沒去了,不知那裏現在怎麽樣了。正好一起去看看吧。”李長定笑著道。


    隨後,李長定和身後的一些學生弟子走到一片區域,那裏坐落著一個個工坊,整齊有序,鱗次櫛比。


    “師尊,您閉關之後,機巧坊越見繁榮,弟子於是進行了一番整頓,左邊的這些工坊,做的都是些機巧之物,如袖箭、護心鏡等等,讓外出遊曆的弟子攜帶防身。右邊的這些工坊都是一些經過改進的農具水車以及其他工坊匠器之類,利於生產。”


    說著,江無冬走到一座刷白的牆壁之前,指著上麵的地圖道:“這是這機巧坊的大概地圖。”


    “不錯。”李長定看著牆上的分布圖,欣慰地道,當初他建立的機巧坊隻是生產一些自己要用的東西,現在看來,江無冬他們受墨家思想影響,開始明白濟世救民不能僅僅隻靠醫術。


    墨子即是大思想家,同時也是有名的科學家,墨家機關術更是流傳千年的奇幻傳說。


    墨子和公輸班一樣,是有名的能工巧匠,都曾用木料製成一種器械木鳶,能在空中飛上三天而不落。但墨子卻認為,製作一隻飛鳶不算“巧”,隻有“利於人”的事物,才能稱作“巧”。


    江無冬他們會在這機巧坊中增設改進農具水車之類的工坊,可見那幾十卷《墨書》他們沒有白白看。李長定自然是心中高興。


    接著,眾人走進印刷坊,將書冊交給工匠,由他們準備印刷。當然,所用印刷術不是本世界通用的雕版印刷,而是活字印刷術。


    活字印刷術不是李長定直接傳授的,而是他招來工匠,要求他們改進印刷術。工匠們實驗改進了十數次,都不能使李長定滿意,直到其中一個聰明的年輕工匠靈機一動,再經過一番鑽研,活字印刷術就出來了。


    不要懷疑古代工匠的智慧,有些時候你甚至不用給他們提供思路,條件成熟的時候,該出來的東西自然就會出來了。


    從印刷書坊出來後,李長定又在附近工坊走了一圈。


    工坊之中是一個個衣著樸素的濟世宗弟子,他們正全神貫注地做著自己的工作。


    李長定一一檢視他們所製作的工具,袖箭護心鏡之類的機關物品精巧絕倫,農具水車之類的工具樸實耐用,易於操作,各有特色,但都品質出色,李長定看了十分滿意。


    “這些工具是否普及開來了?”一圈轉下來後,李長定向江無冬問道。


    “剛剛鋪展開來。”江無冬皺著眉頭,麵露憂色。


    “哦,具體情況是怎麽樣的,你且細細說來。”李長定道。


    “是,師尊。我濟世宗弟子平日裏除了讀書練功,學醫煉藥外,還要耕作稼軒,這是師尊定下的規矩。”


    “賴其力者生,不賴其力者不生。此為墨子之語,貧道深以為然,自願從之,我濟世宗門下,也當如此。欲要不勞而獲者,煩請另尋他處。”李長定淡淡地感歎了幾句。


    李長定之所以崇拜墨子,原因很多,這裏暫且說三個。


    一個,他的高德雅量,另一個,他為了天下安寧的理想奮力一生,即便是極端仇視墨家學說的孟子也說:“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還有一個就是他對待勞動的態度。


    在《非樂》中墨子提出人與禽獸的區別是人能勞動生產,而禽獸不能。


    “強從事則財用足。”這是墨子的另一個關於勞動的觀點。他認為真正創造財富的是生產勞動。和幾乎不提勞動者,說來說去都是道德仁義的儒家來說,其進步性已然是不言而喻的了。


    “墨子之言,弟子也是無比讚同的。”江無冬也是貧苦出身,又心性正直,自然對於勞動和勞動者很有歸屬感。


    “讚同是一迴事,能夠持而行之是另一迴事。你執掌濟世宗,有四個字須臾不可忘卻,那就是——以、身、作、則!”李長定拍了拍江無冬的肩膀以為鼓勵。


    他知道江無冬小時候吃了很多苦,更是佩服他學武之後能夠走上正途。江湖上麵,許多殺人劫徑的江洋大盜,其實大多也是貧苦出身。他們弱小的時候仇視欺壓自己的人,等自己強大了,搖身一變,卻成了自己一直仇視的人。


    實在可笑啊!


    “老師,這句話你當初將宗主之位傳給江師兄的時候就說過一次了。這些年來,江師兄以身作則,恪守門規,早晚忙碌,宗門上下無一不服,大家心中都是萬分欽佩的。”一個與江無冬關係較好的學生出言說道。


    “這點為師自然知道。”李長定笑著轉身對那學生點點頭,隨後對江無冬道:“切記戒驕戒躁,再接再厲!”


    “弟子明白。”


    “嗯,接著說吧。”這時,諸人走到了墨義堂,李長定為首帶頭,領著眾人,先是朝著大堂中央,那座墨子雕像躬身為禮,接著各自入座。


    李長定雖然是濟世宗創派祖師,但是卻已然退位,按理該是江無冬坐於首座。濟世宗門規嚴謹,李長定也是以身作則,坐在了長老的位置上。


    諸人入座後,江無冬開口道:“師尊在時,濟世宗弟子要讀書練功,采藥學醫,稼軒耕作,但卻不從事工坊作業。後來我為了便於各色農具和工具的推廣,就要求弟子學習簡單的工具製作工藝,在外遊曆時,若是遇到適宜之處,可在當地推廣。”


    “嗯,結果如何?”李長定安然端坐,輕捋長須,淡然一笑,開口問道。


    “隻要是我濟世宗弟子推廣之處,再去之時,除非赤貧之身,無錢求購,不然皆已用之。可惜,最近兵荒馬亂,便是有這些農具利於生產,也是無濟於事啊!”


    “寧為太平犬,不做亂世人啊。”李長定感歎了幾句,便將這些事暫時放下,諸人一起開始商討濟世宗的一些其他事情。


    墨義堂是濟世宗的一個開會地點,濟世宗若是有什麽難以決斷的事情,都會召集有關的人員,進行開會商討。這個規矩也是李長定製定的。


    當然,商討是眾人一起商討,但是決斷之權卻掌握在宗主一人手中,除非是在場八成的長老都反對,方能作廢。


    這迴開會,討論的還是亂世之中濟世宗的處事之策。不過不再是弟子出遊的事情,而是濟世宗在天下各處的產業應該如何處理。


    這個會開了一個時辰。期間李長定基本不說話,隻是看著宗內弟子的表現。意料之中,濟世宗內已經有了派係的雛形。


    這很正常,陳獨秀有一句名言:黨外無黨,帝王思想,黨內無派,千奇百怪。


    人數隻要達到三個,就能分出關係遠近,何況濟世宗幾千上萬人,而且成立了有幾十年了。有派係的雛形和苗頭,一點都不奇怪。


    ====================================================================


    多謝多元太虛同誌,小人小平同誌兩位的打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道修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劍無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劍無崖並收藏人道修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