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靈識寄托法,由淺入深,依次是忘我篇、齊物篇、化靈篇、寄托篇、混一篇、化生篇。
修成忘我篇便是入神之境,便如看書之人忘了自己在看書,仿佛自己化身書中人物,為他們的悲歡離合而動情,時而悲戚,時而興奮。
修成齊物篇便是神合之境,便是看書之人完全投入,在精神上和書中人物合為一體,同喜同悲,感同身受。
這與入神之境是有區別的,入神之境的人雖然忘我入神,但卻帶著自我的習慣,看待書中的世界常常會不自覺地以自身的角度出發,無法做到和書中人物同喜同悲。因為同樣一件事,比如被書中女主角責備,那主角也許會感到溫馨,因為女友關心自己,而有些看客也許反而會心煩,心中冒出這樣的念頭:男子漢大丈夫怎能被小女子說教?
而齊物篇的神合之境就不是這樣了,書中人物的所思所想便是你的所思所想,就好像書中的人物在你的精神上活了過來,感同身受。
化靈篇的種靈之境隻是一個過渡,一個由齊物到寄托的過渡過程,最終目的是練成寄托篇,達到氣合之境。
氣合之境比神合之境又進一層,神合之境你再和書中人物同喜同悲,同思同想,也隻是精神上的貼合,你畢竟不是他,有他的思想也沒有他的遭遇,比如主角被人一刀砍斷了手臂,再是感同身受,你作為一個讀者也不會感覺到疼痛,之後生活的種種不便你也體會不到,而氣合之境,那就是正真地合為一體了。
練到這個地步,靈識寄托法可說是登堂入室,真正有成了,而磨難劫數也開始一一浮現,其中最明顯,最兇險的就是——身份錯位。
你都真正地和別人融為一體了,你還是原來的你嗎?
李長定在修煉到這一步的時候就深思熟慮過,練萬物冊的寄托篇不算什麽,因為動物植物太過簡單,對李長定構不成影響,但是天地冊的寄托篇就不同了,天地大道何等浩瀚巍峨,人身與之相比不過滄海一粟,若是真的要寄托天地,時時刻刻都有道化融合的兇險。
所以,在真正修煉萬物冊的寄托篇之前,李長定就猜想了種種可能遇到的難關劫數,在事前做出種種計劃準備,借來三清觀的鎮宮法器——醒世鍾,同時叫來爺爺李雲奇,老師張墨林,忘年之交符應之三位五階作為護法,消耗的物資人情難以計數。
所以說,修道之路,財法侶地,若是沒有同修道侶,沒有能夠在關鍵時刻助你一臂之力的夥伴,沒有人可以順順利利地修煉下去。
即便是有種種準備,還有三個五階護法,李長定那一次也差點迴不來了,如果不是他道心堅定,福緣深厚,勉強於道化邊緣停了下來,懸崖勒馬,他就生死道消了。
不過那次經曆雖然兇險,卻也是難得的曆練,迴來之後雖然法力有所損失,但是道心卻是被打磨地越加堅韌,不畏千難險阻,誓要步步向前!隻因為無盡風光在險峰!
“爸,修煉長生本來就是千難萬險,遇到困難是很正常的,沒有困難才是不正常啊!”李長定解釋道。
“話是這麽說,可你已經不是修煉之中遇到苦難了,你這是特意地在懸崖邊跑馬,而且還是每天一趟啊!”李清雨不由得有些著急了。
“想要得偷天之功,怎可不犯殺頭之險,風險越大收益越大,我這段時間的進步父親你也是知道的,道心越發純粹,剔透潔淨,道行越見高深,玄妙莫測,法力越加深厚,如山似海。”
“行了,別再往自己臉上貼金了,我知道你是有進步,有很大的進步,道心道行我不知道,但是法力確實越來越深厚了。你一個晚上修煉所增進的法力估計比我苦練十年所得的還要高。便如每天早上吸納朝陽紫氣為例,便是同為五階的父親也沒你吸收的多。但是,值得麽?”
李長定笑了笑,神色莫名,“值得麽?爸,現在的我已然越過了五階中級天人同體,內外如一的境界,達到了五階高級,天地烘爐,已經開始準備錘煉先天一氣了。我成為五階才多久?五年,即便是去掉元靈之體的輔助,我也有信心在十年內達到五階高級,相比於那些修道百十年卻無寸進的五階,你覺得值得麽?”
“若非是全身心投入天地的大循環中,以靈識寄托法達到氣合天地的地步,我是沒有那麽快明白何為先天一氣的。更不會有如斯的進步。”
“你!你!哎,罷了,你的成就要比我高,心裏該是有譜的,連父親都沒說什麽,我有什麽可說的呢?”李清雨歎了口氣,心中有頹然,有自責,但更多的卻是擔憂,對自己孩子前途的擔憂。
“爸,放心吧。我這不是越來越好了麽?以前不用醒世種可是叫不醒我的,後來隻需用我自己仿製的驚神鍾就夠了,驚神鍾一開始的時候不敲個震天響我可沒多少反映,到現在你隻不過敲了三下我就醒了。我的進步可說是神速了呢。”李長定笑嗬嗬地道。
見李清雨還是沉默不語,李長定於是岔開話題,笑著催促道:“爸,快出發吧。別讓老媽等著急了,不然有你好受的。”
李清雨一聽,臉色尷尬,強撐著擺出一副一家之主的模樣,“有什麽好怕的,讓你媽多等會兒好了。”嘴裏這麽說,實際上卻立刻進屋收拾東西,接著揮揮手就離開了,可謂行動迅速,風風火火。隻是在離開前還是忍不住告誡了李長定一句:“小心啊!千萬注意安全啊!”
“放心吧,我會的。”李長定微笑地道。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這首唐朝孟郊的《遊子吟》難怪會成為千古名句,隻因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是超越時代,不分國界的。詩中所寫的雖然是母親與孩子之間的親情,但是父子之情也是一樣的,隻是作為男性的父親感情不夠細膩,表現方式與母親不同。
目送李清雨順著碎石小路走入山林消失無蹤,李長定身形一轉,化作一道純白元氣,如煙似雲,快速飄飛入丹房,旋風一樣鑽入自己肉身的眉心祖竅,陽神入體。
陽神入體,不過一個唿吸,肉身經脈裏充盈流淌的內息靈氣便被煉化為最精純的法力融入陽神,不分彼此。
法力,五階之前指的是武者內息、祭祀聖力,五階之後特指陽神的力量。
李長定每晚陽神散化天地之間,寄托虛空,參與天地能量流轉,氣合自然,等到早上轉醒,陽神重新匯聚,總會裹挾些許的天地元氣,這些天地元氣和李長定的陽神經過一晚上的水乳0交融,彼此同化很容易就被他煉化為了法力。
和這些法力相比,沒有陽神主持,隻是出於肉身本能吐納唿吸所得的法力無論是量上還是質上都相差甚遠。但是蚊子腿再小也是肉,修煉之道次第而進,作為一個修者不該放棄任何一點增強自身的可能。
陽神歸竅,李長定接著又煉了一爐煉氣丹。
隨著修為的增進,對於力量的掌控越來越細致入微,此時煉製這些凡俗丹藥對他來說已是非常容易了,早上開爐煉丹,掌握火候,到中午的時候就練成了。要是放在以前,這爐煉氣丹少說也要煉個七天。
丹藥煉成,拿幾個葫蘆裝起來,放在一邊。看一邊牆上,上麵掛滿了各色葫蘆,其中大部分是李長定的作品,也有不少是他父親李清雨所煉製。
“算算日子,今天也該去交貨了。”說著李長定取來一隻大大的布袋,拿在手中撐開口袋,抖了一抖,袋口憑空生出一股旋風,牆上的葫蘆受這旋風一吸,一個個地淩空旋轉,滴溜溜地就飛入了布袋中。
不一會兒丹房的牆上已是一片空白,所有的藥葫蘆都裝進了布袋,李長定再將剛練出來的幾葫蘆煉氣丹放進裏麵,把口袋一紮,滿滿的一人多高的布袋鼓鼓囊囊。
李長定將這個布袋往背上一背,走出丹房,踏上山間的碎石小路,離開了這裏。
這布袋也是李長定煉製的一件法器,可惜他還隻是五階,隻能破碎虛空,沒有壺中日月,袖裏乾坤之類的空間技能,否則何須如此跌份!堂堂五階搞得和街頭破爛王一樣?
------------------------------------------------------------------------多謝杏子非言同誌,居家道士同誌的打賞
靈識寄托法,由淺入深,依次是忘我篇、齊物篇、化靈篇、寄托篇、混一篇、化生篇。
修成忘我篇便是入神之境,便如看書之人忘了自己在看書,仿佛自己化身書中人物,為他們的悲歡離合而動情,時而悲戚,時而興奮。
修成齊物篇便是神合之境,便是看書之人完全投入,在精神上和書中人物合為一體,同喜同悲,感同身受。
這與入神之境是有區別的,入神之境的人雖然忘我入神,但卻帶著自我的習慣,看待書中的世界常常會不自覺地以自身的角度出發,無法做到和書中人物同喜同悲。因為同樣一件事,比如被書中女主角責備,那主角也許會感到溫馨,因為女友關心自己,而有些看客也許反而會心煩,心中冒出這樣的念頭:男子漢大丈夫怎能被小女子說教?
而齊物篇的神合之境就不是這樣了,書中人物的所思所想便是你的所思所想,就好像書中的人物在你的精神上活了過來,感同身受。
化靈篇的種靈之境隻是一個過渡,一個由齊物到寄托的過渡過程,最終目的是練成寄托篇,達到氣合之境。
氣合之境比神合之境又進一層,神合之境你再和書中人物同喜同悲,同思同想,也隻是精神上的貼合,你畢竟不是他,有他的思想也沒有他的遭遇,比如主角被人一刀砍斷了手臂,再是感同身受,你作為一個讀者也不會感覺到疼痛,之後生活的種種不便你也體會不到,而氣合之境,那就是正真地合為一體了。
練到這個地步,靈識寄托法可說是登堂入室,真正有成了,而磨難劫數也開始一一浮現,其中最明顯,最兇險的就是——身份錯位。
你都真正地和別人融為一體了,你還是原來的你嗎?
李長定在修煉到這一步的時候就深思熟慮過,練萬物冊的寄托篇不算什麽,因為動物植物太過簡單,對李長定構不成影響,但是天地冊的寄托篇就不同了,天地大道何等浩瀚巍峨,人身與之相比不過滄海一粟,若是真的要寄托天地,時時刻刻都有道化融合的兇險。
所以,在真正修煉萬物冊的寄托篇之前,李長定就猜想了種種可能遇到的難關劫數,在事前做出種種計劃準備,借來三清觀的鎮宮法器——醒世鍾,同時叫來爺爺李雲奇,老師張墨林,忘年之交符應之三位五階作為護法,消耗的物資人情難以計數。
所以說,修道之路,財法侶地,若是沒有同修道侶,沒有能夠在關鍵時刻助你一臂之力的夥伴,沒有人可以順順利利地修煉下去。
即便是有種種準備,還有三個五階護法,李長定那一次也差點迴不來了,如果不是他道心堅定,福緣深厚,勉強於道化邊緣停了下來,懸崖勒馬,他就生死道消了。
不過那次經曆雖然兇險,卻也是難得的曆練,迴來之後雖然法力有所損失,但是道心卻是被打磨地越加堅韌,不畏千難險阻,誓要步步向前!隻因為無盡風光在險峰!
“爸,修煉長生本來就是千難萬險,遇到困難是很正常的,沒有困難才是不正常啊!”李長定解釋道。
“話是這麽說,可你已經不是修煉之中遇到苦難了,你這是特意地在懸崖邊跑馬,而且還是每天一趟啊!”李清雨不由得有些著急了。
“想要得偷天之功,怎可不犯殺頭之險,風險越大收益越大,我這段時間的進步父親你也是知道的,道心越發純粹,剔透潔淨,道行越見高深,玄妙莫測,法力越加深厚,如山似海。”
“行了,別再往自己臉上貼金了,我知道你是有進步,有很大的進步,道心道行我不知道,但是法力確實越來越深厚了。你一個晚上修煉所增進的法力估計比我苦練十年所得的還要高。便如每天早上吸納朝陽紫氣為例,便是同為五階的父親也沒你吸收的多。但是,值得麽?”
李長定笑了笑,神色莫名,“值得麽?爸,現在的我已然越過了五階中級天人同體,內外如一的境界,達到了五階高級,天地烘爐,已經開始準備錘煉先天一氣了。我成為五階才多久?五年,即便是去掉元靈之體的輔助,我也有信心在十年內達到五階高級,相比於那些修道百十年卻無寸進的五階,你覺得值得麽?”
“若非是全身心投入天地的大循環中,以靈識寄托法達到氣合天地的地步,我是沒有那麽快明白何為先天一氣的。更不會有如斯的進步。”
“你!你!哎,罷了,你的成就要比我高,心裏該是有譜的,連父親都沒說什麽,我有什麽可說的呢?”李清雨歎了口氣,心中有頹然,有自責,但更多的卻是擔憂,對自己孩子前途的擔憂。
“爸,放心吧。我這不是越來越好了麽?以前不用醒世種可是叫不醒我的,後來隻需用我自己仿製的驚神鍾就夠了,驚神鍾一開始的時候不敲個震天響我可沒多少反映,到現在你隻不過敲了三下我就醒了。我的進步可說是神速了呢。”李長定笑嗬嗬地道。
見李清雨還是沉默不語,李長定於是岔開話題,笑著催促道:“爸,快出發吧。別讓老媽等著急了,不然有你好受的。”
李清雨一聽,臉色尷尬,強撐著擺出一副一家之主的模樣,“有什麽好怕的,讓你媽多等會兒好了。”嘴裏這麽說,實際上卻立刻進屋收拾東西,接著揮揮手就離開了,可謂行動迅速,風風火火。隻是在離開前還是忍不住告誡了李長定一句:“小心啊!千萬注意安全啊!”
“放心吧,我會的。”李長定微笑地道。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這首唐朝孟郊的《遊子吟》難怪會成為千古名句,隻因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是超越時代,不分國界的。詩中所寫的雖然是母親與孩子之間的親情,但是父子之情也是一樣的,隻是作為男性的父親感情不夠細膩,表現方式與母親不同。
目送李清雨順著碎石小路走入山林消失無蹤,李長定身形一轉,化作一道純白元氣,如煙似雲,快速飄飛入丹房,旋風一樣鑽入自己肉身的眉心祖竅,陽神入體。
陽神入體,不過一個唿吸,肉身經脈裏充盈流淌的內息靈氣便被煉化為最精純的法力融入陽神,不分彼此。
法力,五階之前指的是武者內息、祭祀聖力,五階之後特指陽神的力量。
李長定每晚陽神散化天地之間,寄托虛空,參與天地能量流轉,氣合自然,等到早上轉醒,陽神重新匯聚,總會裹挾些許的天地元氣,這些天地元氣和李長定的陽神經過一晚上的水乳0交融,彼此同化很容易就被他煉化為了法力。
和這些法力相比,沒有陽神主持,隻是出於肉身本能吐納唿吸所得的法力無論是量上還是質上都相差甚遠。但是蚊子腿再小也是肉,修煉之道次第而進,作為一個修者不該放棄任何一點增強自身的可能。
陽神歸竅,李長定接著又煉了一爐煉氣丹。
隨著修為的增進,對於力量的掌控越來越細致入微,此時煉製這些凡俗丹藥對他來說已是非常容易了,早上開爐煉丹,掌握火候,到中午的時候就練成了。要是放在以前,這爐煉氣丹少說也要煉個七天。
丹藥煉成,拿幾個葫蘆裝起來,放在一邊。看一邊牆上,上麵掛滿了各色葫蘆,其中大部分是李長定的作品,也有不少是他父親李清雨所煉製。
“算算日子,今天也該去交貨了。”說著李長定取來一隻大大的布袋,拿在手中撐開口袋,抖了一抖,袋口憑空生出一股旋風,牆上的葫蘆受這旋風一吸,一個個地淩空旋轉,滴溜溜地就飛入了布袋中。
不一會兒丹房的牆上已是一片空白,所有的藥葫蘆都裝進了布袋,李長定再將剛練出來的幾葫蘆煉氣丹放進裏麵,把口袋一紮,滿滿的一人多高的布袋鼓鼓囊囊。
李長定將這個布袋往背上一背,走出丹房,踏上山間的碎石小路,離開了這裏。
這布袋也是李長定煉製的一件法器,可惜他還隻是五階,隻能破碎虛空,沒有壺中日月,袖裏乾坤之類的空間技能,否則何須如此跌份!堂堂五階搞得和街頭破爛王一樣?
------------------------------------------------------------------------多謝杏子非言同誌,居家道士同誌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