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魚好好的在湖中遊,原本還擔心它們遊到河中,但是兩人觀察一陣發現這些魚隻在湖裏遊,不過兩人還有些煩惱,小湖有兩畝多半,撈魚恐怕要麻煩一些。
“我從朋友那裏弄了一些種子。”李默帶著宋謹來到放糧食的地方,糧食放在野餐墊上,野餐墊也隔潮,田地裏的泥土看起來有些濕潤,糧食潮了就不好了,以後還是要想辦法弄個架子什麽的。全都搬完後李默指了指地上的麻袋。
宋謹打開麻袋,發現裏麵是一包一包的種子,拿起一袋上麵有名稱和標示,‘草莓4號。’“這是實驗種子嗎?”
“這個啊,他給我打個清單的。”李默從麻袋中翻了翻,“這呢。”拿著那張紙看了一下,“這個草莓4號是前年培育的紅珠,味道非常好,不過不好儲存采摘也麻煩,隻能用手摘。所以盡管好吃可種的少,咱們市裏種子買的不算好。他給我選的種子都是同種當中味道最好的。”
宋謹接過清單一看,李默這個朋友還挺細心把介紹還給打了出來。
接著再翻一下袋子裏麵隻有一小部分有名稱,大多數都是編號,想要知道是什麽種子還要跟清單上編號確定。
“這種子種類還挺多的,咱們市裏難道都能種嗎?”這麻袋裏的種子大多是一斤一袋的,粗略看一下就有上百袋了,其實還有一些種子不占地方,肯定比他估計的還要多,基本上北方能種的蔬菜水果差不多都有。
“他們就是種子公司,去年開始還做網上銷售,所以種子的類型特別多。不過這裏有一些重的,還有幾種花種。”李默當時說他們公司種子那樣都來點,他那朋友也實在直接從庫裏調。
有了種子也不是能馬上種植的,他們倆都沒種過地,手上也沒有農具,所以還要等一等。
出了空間倆人煮了冰箱裏的凍餃子,然後就開始上網查資料,清單複印下來,倆人分工去網上尋找每種蔬菜水果種植情況。
第二天李默去了公司,他的公司是材料公司專門做建築材料的,平常都很忙的,不過現在天氣熱,市裏的工程都停工了,他事情也少了,今天去公司準備跟幾個主管去一趟倉庫,檢查一下高溫情況下材料情況,他很少囤貨,這次卻是沒辦法誰讓日曬突然就那樣嚴重,很多工地都停工了,材料也就沒運出去。
宋謹從網上找了一家本市賣農具的,跟他們溝通了一下定了一些傳統的農具像鍬鎬什麽的,最後還買了一個他們推薦的手拉犁開溝起壟器,他想要種田養家禽,一方麵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另一方麵就是突然得到空間的新鮮感,那些小說裏不都這麽說嗎,得了空間肯定要種田哪。所以這完全是隨性的。看著對方推薦的農具覺著好就買了。
結果等晚上兩個人一起去農具公司取貨的時候,李默就看到那個小型的聯合收割機。
“你怎麽還買這個了?”李默有點奇怪。
“這是收割機,我挑了好半天,可以用柴油也可以用蓄電池。很方便,要是種水稻和小麥,就可以用它收割了。”宋謹看著不是很大的小型收割機很是得意。
李默張了張嘴最終還是沒說什麽,得了他喜歡就買吧,或許明天跟朋友聯係一下,買點水稻種子和小麥種子,還真成農民了。
今天李默開著公司的送貨車,東西都能裝進去,走到半路倆人下車去後麵把東西收進空間,再把準備好的糧食從空間裏拿出來。
倆人直接開車去了李默家裏,實際上跟宋謹家中都公寓隻隔了一條街,當初宋爸爸知道小兒子不準備去魔都,還迴原來的城市,滿心的不願意,可架不住小兒子堅持,宋謹在大城市念書幾年也呆夠了,總覺著自己不適合大城市的快節奏,小城市生活更舒坦,宋爸爸沒招,就給他買了中都公寓的房子。不然以宋謹的工資水平想買這個高檔公寓還要奮鬥幾年。
李默那時候對宋謹有意思,正好家裏房子拆遷就攛掇父母將房子買到街對麵的花園小區。
李默的感情問題早就被家裏接受,父母還算開明,沒逼著他改變,李默的姐姐李梅比李默大五歲,六年前結的婚,丈夫趙峰跟她是大學同學,家裏是南方的,父母早就去世了,有兩個哥哥結婚後跟他關係有些疏遠,大學的學費都是趙峰自己打工掙來的。
兩人結婚後就跟嶽父嶽母一起生活,說起來趙峰對嶽父嶽母跟親爸媽似得,相比起來李默做的反倒不多,所以李默對這個姐夫很敬重。
李家在花園小區中心位置,五號樓一單元四樓兩間都是,買房的時候考慮到李媽媽喜歡種些東西,東北人還願意下個大醬積個酸菜,所以就買了帶閣樓和露台的頂樓,父母那邊是家裏拆遷款加上父母積蓄還有姐姐姐夫的積蓄買的四室兩廳帶閣樓的,因為地界好價格有點高,裝修還是李默包了,李默自己買了對麵那間兩室兩廳的。這個是他住的,原想著以後宋謹也能跟他一起住過來,不過想到兩人的空間,還是小心點好,就保密性來說中都公寓那裏更好,反正離的也不遠。
停在樓洞口,周圍靜悄悄的,李默下車看了看這個點,沒有什麽人,倆人在路上商量過了,要是直接將東西放到屋裏,家裏人也會覺著奇怪,幹脆晚點過來搬東西,應該沒那麽顯眼。
李默給樓上打了個電話,沒一會李默的姐夫父親姐姐都下來了。
“怎麽買這麽多糧食?”雖然兒子電話裏說了,可李父還是覺著有些多。十多袋糧還有一些桶裝油。
“先上去再說,小聲點。”李默說道。如果說昨個賣糧他還有些猶疑,今天就是確定了,現在糧油公司都控製出貨了,他朋友早上給他打電話讓他趕緊把糧食弄走,明天上邊要清查。以後想這樣買糧都不容易了。
幾個人一人扛著一袋子糧食,李梅從下麵看著。
宋謹平常運動少,一袋糧食扛著有點費勁,到是李默力氣好像很大,扛了兩袋子都沒事。
糧食送到李默屋裏,李媽在樓上看著五歲的外孫,見到他們上來趕緊幫忙。
“小謹累著了吧,別下去了,讓他們去。我煮了酸梅湯,你喝點。”宋謹來過幾次,李媽媽一項熱情。
“不用,我不怎麽累,再走一趟就差不多了。”東西拿迴來一半,剩下的在空間裏放著,以後再往迴拿。
宋謹到底喝了一杯酸梅湯才下去,這時候李默他們已經跑第二趟了。第二趟李梅也扛著一袋子大米,李父在下麵歇氣。
宋謹看著李梅扛著大米上來也不像他似得氣喘籲籲,心中翹起一個大拇指,這就是女漢子呀,特厲害,他還真是要運動運動了。
到了下麵就剩兩袋子,李默一個人包了,這人好像吃了大力丸。
剩下的一人兩桶油上樓。
到了樓上李媽媽倒好了酸梅湯,大家喝了又去衛生間洗了洗臉上手上的麵粉。
折騰一會,一家子才坐下來。
“怎麽一下子買了這老多糧食吃不了要長蟲的。”一項會過日子的李媽媽說。
“我也是聽說的,全國各地都大旱,糧食今年也就南方幾個地方能有些產量,其它省份恐怕都絕產了,這還是好的估計,現在南邊情況也不太好。”
“是,我看新聞裏南邊幾個省份開始下雨,已經持續一個星期了。”李父很關注新聞。
“國家儲備挺多的吧,不會缺糧吧。”趙峰眉頭緊了緊說道。
李默點點頭“糧食是夠多,隻是—”李默停頓一下下意識的壓低聲音“我那個糧油公司的朋友說,上邊正準備控製糧食供應,有消息說以後幾年天氣情況還跟今年一樣。”
“嘶——”幾個人忍不住倒吸口氣,然後神色都凝重起來。
現在人生活看似跟以前一樣,實際上有些事情默默地發生著。
作為老師關注的多是學校的事情,今年因為天氣原因中考時間推遲,這是從沒發生的,趙峰李梅所在醫院每天接診大量的病患,其中脫水曬傷的人數每天都在增加。李媽媽在露台上種的一些蔬菜都被曬死了。路邊的樹木也都曬得幹枯。
這些事情可能對普通民眾來說隻是有些可怕,自家做好保護少出門,日子還是一樣過。
可這樣的情況對那些研究的專家來說就是大事情,隻是為了不使民眾恐慌很多消息都被掩蓋了。為了可能的災難,國家在提前做著準備。
不過這樣的消息也隱瞞不了多久,等國家一控製糧食,恐慌依然會來。
“那我明天出去再買些糧食吧。”李媽媽小時候也挨過餓,聽到消息還是很緊張的。
“還是我和趙峰去吧,我聽我班上人說現在賣糧的地方搶購的挺嚴重呢,媽你再擠壞了。”李梅趕緊打住母親的念頭。
“是啊媽,明天我和小梅都休息,我們倆去。”趙峰說道。
“姐姐夫糧食不用買了,這米麵一年內是不會缺了,不夠了我再找我朋友想想辦法,他在糧油公司總能有些門路,你們倆明天把家裏常用的東西,調料鹽什麽的買一些就好,這些東西不一定缺,可要真是爆發搶購狂潮,這些東西價格也上來了。還有給楠楠買些奶粉,這個多買點,聽說現在有小孩喝鮮奶中毒的。”
“是呢,我們醫院就接了好幾個,好像是當天牛奶,早上送晚上取,結果就壞了。現在楠楠都喝奶粉呢。”
“咱們是不是也買點東西存著?”宋謹也有點擔心。
李默笑笑,現在宋謹說話都是咱們咱們的,雖然還沒挑明,可倆人這種關係已經說明很多事了。
“你想買就買點,聽說現在超市晚上開業了,明天晚上就去。”他對現在的天氣情況也不看好,以前雖然有大旱的記載,可從來沒聽說光照這麽嚴重,這情況不正常。
而且那架飛機失事的飛機,到現在還沒有一個具體原因,新聞裏也沒了消息,到是顧明跟他說了好像上邊壓了下來,並不是因為恐怖襲擊,好像跟現在的天氣情況有關,還不是他們這一架,好像國外也有好多架飛機因莫名原因爆炸。
他不知道顧明從哪裏得到的消息,網上沒有報道,可他嚐試上了一下訂票網,發現很多國際航班都取消了。國內也有好多線路停止運行,飛機票現在也不好賣了。
很顯然有些原因上邊不能說。
如果這種光照情況不解決,那麽情況就不會樂觀,人們都是從眾的,如果真的產生恐慌,事情就會更糟糕,這也是李默送糧迴家十分小心的原因,他可不想自家收到騷擾。
“我從朋友那裏弄了一些種子。”李默帶著宋謹來到放糧食的地方,糧食放在野餐墊上,野餐墊也隔潮,田地裏的泥土看起來有些濕潤,糧食潮了就不好了,以後還是要想辦法弄個架子什麽的。全都搬完後李默指了指地上的麻袋。
宋謹打開麻袋,發現裏麵是一包一包的種子,拿起一袋上麵有名稱和標示,‘草莓4號。’“這是實驗種子嗎?”
“這個啊,他給我打個清單的。”李默從麻袋中翻了翻,“這呢。”拿著那張紙看了一下,“這個草莓4號是前年培育的紅珠,味道非常好,不過不好儲存采摘也麻煩,隻能用手摘。所以盡管好吃可種的少,咱們市裏種子買的不算好。他給我選的種子都是同種當中味道最好的。”
宋謹接過清單一看,李默這個朋友還挺細心把介紹還給打了出來。
接著再翻一下袋子裏麵隻有一小部分有名稱,大多數都是編號,想要知道是什麽種子還要跟清單上編號確定。
“這種子種類還挺多的,咱們市裏難道都能種嗎?”這麻袋裏的種子大多是一斤一袋的,粗略看一下就有上百袋了,其實還有一些種子不占地方,肯定比他估計的還要多,基本上北方能種的蔬菜水果差不多都有。
“他們就是種子公司,去年開始還做網上銷售,所以種子的類型特別多。不過這裏有一些重的,還有幾種花種。”李默當時說他們公司種子那樣都來點,他那朋友也實在直接從庫裏調。
有了種子也不是能馬上種植的,他們倆都沒種過地,手上也沒有農具,所以還要等一等。
出了空間倆人煮了冰箱裏的凍餃子,然後就開始上網查資料,清單複印下來,倆人分工去網上尋找每種蔬菜水果種植情況。
第二天李默去了公司,他的公司是材料公司專門做建築材料的,平常都很忙的,不過現在天氣熱,市裏的工程都停工了,他事情也少了,今天去公司準備跟幾個主管去一趟倉庫,檢查一下高溫情況下材料情況,他很少囤貨,這次卻是沒辦法誰讓日曬突然就那樣嚴重,很多工地都停工了,材料也就沒運出去。
宋謹從網上找了一家本市賣農具的,跟他們溝通了一下定了一些傳統的農具像鍬鎬什麽的,最後還買了一個他們推薦的手拉犁開溝起壟器,他想要種田養家禽,一方麵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另一方麵就是突然得到空間的新鮮感,那些小說裏不都這麽說嗎,得了空間肯定要種田哪。所以這完全是隨性的。看著對方推薦的農具覺著好就買了。
結果等晚上兩個人一起去農具公司取貨的時候,李默就看到那個小型的聯合收割機。
“你怎麽還買這個了?”李默有點奇怪。
“這是收割機,我挑了好半天,可以用柴油也可以用蓄電池。很方便,要是種水稻和小麥,就可以用它收割了。”宋謹看著不是很大的小型收割機很是得意。
李默張了張嘴最終還是沒說什麽,得了他喜歡就買吧,或許明天跟朋友聯係一下,買點水稻種子和小麥種子,還真成農民了。
今天李默開著公司的送貨車,東西都能裝進去,走到半路倆人下車去後麵把東西收進空間,再把準備好的糧食從空間裏拿出來。
倆人直接開車去了李默家裏,實際上跟宋謹家中都公寓隻隔了一條街,當初宋爸爸知道小兒子不準備去魔都,還迴原來的城市,滿心的不願意,可架不住小兒子堅持,宋謹在大城市念書幾年也呆夠了,總覺著自己不適合大城市的快節奏,小城市生活更舒坦,宋爸爸沒招,就給他買了中都公寓的房子。不然以宋謹的工資水平想買這個高檔公寓還要奮鬥幾年。
李默那時候對宋謹有意思,正好家裏房子拆遷就攛掇父母將房子買到街對麵的花園小區。
李默的感情問題早就被家裏接受,父母還算開明,沒逼著他改變,李默的姐姐李梅比李默大五歲,六年前結的婚,丈夫趙峰跟她是大學同學,家裏是南方的,父母早就去世了,有兩個哥哥結婚後跟他關係有些疏遠,大學的學費都是趙峰自己打工掙來的。
兩人結婚後就跟嶽父嶽母一起生活,說起來趙峰對嶽父嶽母跟親爸媽似得,相比起來李默做的反倒不多,所以李默對這個姐夫很敬重。
李家在花園小區中心位置,五號樓一單元四樓兩間都是,買房的時候考慮到李媽媽喜歡種些東西,東北人還願意下個大醬積個酸菜,所以就買了帶閣樓和露台的頂樓,父母那邊是家裏拆遷款加上父母積蓄還有姐姐姐夫的積蓄買的四室兩廳帶閣樓的,因為地界好價格有點高,裝修還是李默包了,李默自己買了對麵那間兩室兩廳的。這個是他住的,原想著以後宋謹也能跟他一起住過來,不過想到兩人的空間,還是小心點好,就保密性來說中都公寓那裏更好,反正離的也不遠。
停在樓洞口,周圍靜悄悄的,李默下車看了看這個點,沒有什麽人,倆人在路上商量過了,要是直接將東西放到屋裏,家裏人也會覺著奇怪,幹脆晚點過來搬東西,應該沒那麽顯眼。
李默給樓上打了個電話,沒一會李默的姐夫父親姐姐都下來了。
“怎麽買這麽多糧食?”雖然兒子電話裏說了,可李父還是覺著有些多。十多袋糧還有一些桶裝油。
“先上去再說,小聲點。”李默說道。如果說昨個賣糧他還有些猶疑,今天就是確定了,現在糧油公司都控製出貨了,他朋友早上給他打電話讓他趕緊把糧食弄走,明天上邊要清查。以後想這樣買糧都不容易了。
幾個人一人扛著一袋子糧食,李梅從下麵看著。
宋謹平常運動少,一袋糧食扛著有點費勁,到是李默力氣好像很大,扛了兩袋子都沒事。
糧食送到李默屋裏,李媽在樓上看著五歲的外孫,見到他們上來趕緊幫忙。
“小謹累著了吧,別下去了,讓他們去。我煮了酸梅湯,你喝點。”宋謹來過幾次,李媽媽一項熱情。
“不用,我不怎麽累,再走一趟就差不多了。”東西拿迴來一半,剩下的在空間裏放著,以後再往迴拿。
宋謹到底喝了一杯酸梅湯才下去,這時候李默他們已經跑第二趟了。第二趟李梅也扛著一袋子大米,李父在下麵歇氣。
宋謹看著李梅扛著大米上來也不像他似得氣喘籲籲,心中翹起一個大拇指,這就是女漢子呀,特厲害,他還真是要運動運動了。
到了下麵就剩兩袋子,李默一個人包了,這人好像吃了大力丸。
剩下的一人兩桶油上樓。
到了樓上李媽媽倒好了酸梅湯,大家喝了又去衛生間洗了洗臉上手上的麵粉。
折騰一會,一家子才坐下來。
“怎麽一下子買了這老多糧食吃不了要長蟲的。”一項會過日子的李媽媽說。
“我也是聽說的,全國各地都大旱,糧食今年也就南方幾個地方能有些產量,其它省份恐怕都絕產了,這還是好的估計,現在南邊情況也不太好。”
“是,我看新聞裏南邊幾個省份開始下雨,已經持續一個星期了。”李父很關注新聞。
“國家儲備挺多的吧,不會缺糧吧。”趙峰眉頭緊了緊說道。
李默點點頭“糧食是夠多,隻是—”李默停頓一下下意識的壓低聲音“我那個糧油公司的朋友說,上邊正準備控製糧食供應,有消息說以後幾年天氣情況還跟今年一樣。”
“嘶——”幾個人忍不住倒吸口氣,然後神色都凝重起來。
現在人生活看似跟以前一樣,實際上有些事情默默地發生著。
作為老師關注的多是學校的事情,今年因為天氣原因中考時間推遲,這是從沒發生的,趙峰李梅所在醫院每天接診大量的病患,其中脫水曬傷的人數每天都在增加。李媽媽在露台上種的一些蔬菜都被曬死了。路邊的樹木也都曬得幹枯。
這些事情可能對普通民眾來說隻是有些可怕,自家做好保護少出門,日子還是一樣過。
可這樣的情況對那些研究的專家來說就是大事情,隻是為了不使民眾恐慌很多消息都被掩蓋了。為了可能的災難,國家在提前做著準備。
不過這樣的消息也隱瞞不了多久,等國家一控製糧食,恐慌依然會來。
“那我明天出去再買些糧食吧。”李媽媽小時候也挨過餓,聽到消息還是很緊張的。
“還是我和趙峰去吧,我聽我班上人說現在賣糧的地方搶購的挺嚴重呢,媽你再擠壞了。”李梅趕緊打住母親的念頭。
“是啊媽,明天我和小梅都休息,我們倆去。”趙峰說道。
“姐姐夫糧食不用買了,這米麵一年內是不會缺了,不夠了我再找我朋友想想辦法,他在糧油公司總能有些門路,你們倆明天把家裏常用的東西,調料鹽什麽的買一些就好,這些東西不一定缺,可要真是爆發搶購狂潮,這些東西價格也上來了。還有給楠楠買些奶粉,這個多買點,聽說現在有小孩喝鮮奶中毒的。”
“是呢,我們醫院就接了好幾個,好像是當天牛奶,早上送晚上取,結果就壞了。現在楠楠都喝奶粉呢。”
“咱們是不是也買點東西存著?”宋謹也有點擔心。
李默笑笑,現在宋謹說話都是咱們咱們的,雖然還沒挑明,可倆人這種關係已經說明很多事了。
“你想買就買點,聽說現在超市晚上開業了,明天晚上就去。”他對現在的天氣情況也不看好,以前雖然有大旱的記載,可從來沒聽說光照這麽嚴重,這情況不正常。
而且那架飛機失事的飛機,到現在還沒有一個具體原因,新聞裏也沒了消息,到是顧明跟他說了好像上邊壓了下來,並不是因為恐怖襲擊,好像跟現在的天氣情況有關,還不是他們這一架,好像國外也有好多架飛機因莫名原因爆炸。
他不知道顧明從哪裏得到的消息,網上沒有報道,可他嚐試上了一下訂票網,發現很多國際航班都取消了。國內也有好多線路停止運行,飛機票現在也不好賣了。
很顯然有些原因上邊不能說。
如果這種光照情況不解決,那麽情況就不會樂觀,人們都是從眾的,如果真的產生恐慌,事情就會更糟糕,這也是李默送糧迴家十分小心的原因,他可不想自家收到騷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