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穆祿氏當初和年氏都能成為貴妃,不是因為生兒育女,完全就是因為家裏的關係。


    不過,也因為家裏的關係,所以,她們二人不會有孩子,這就和四爺的養母孝懿皇後,十阿哥的姨母孝昭皇後一樣。


    別說皇後不會讓二人有,哪怕四爺也不會允許,畢竟那時候四爺最放在心裏的還是弘暉,怎麽可能會讓家裏有軍權的小妾懷上孩子呢?


    這不是危害弘暉的地位嘛。


    因此,舒穆祿氏此生最恨的,不會是沈琳,隻是皇後。


    那時候弘晝上戰場的時候,舒穆祿氏也是有和家裏打過招唿的,讓人家盡量配合。


    在她看來,倘若弘晝能上位,可比弘時或者弘曆強多了。


    弘時麽是她老對頭皇後唯一的兒子,在她眼來,誰上位也比弘時上位來得強。


    至於弘曆,她和李氏壓根不和,李氏常常陰陽怪氣的,讓她心裏不舒服,所以,相比較而言,她還是比較傾向讓弘晝上位的。


    怎麽著在沈琳手下過日子,也不會差。


    應該說一開始,弘晝和人家相處還真是不錯的,可壞就壞在,舒穆祿大伯他剋扣軍晌,軍商勾結,把黑心棉的棉衣棉褲讓士兵穿上。


    弘晝雖然談不上嫉惡如仇,也談不上什麽愛民如子,可真出了事,那絕對是公事公辦的。


    要知道,正是因為人家士兵穿了舒穆祿大伯和人家商人勾結提供的黑心棉棉褲棉襖,導致那戰役的失敗,整整陣亡了三萬士兵。


    至於傷殘的,更加不計其數。


    而人家大伯居然還說,別人都這麽幹的,還咬出了好些人。


    應該說,弘晝這麽多年來,和漕幫的人打交道,和江南地界兒的官員,還有兩廣那邊的官員打交道。他也不再是那種初出茅廬的後生哥了。


    很多不平事,他都知道。可問題是,他管不了。


    而這次,對於人家大伯,他是肯定要嚴懲的。


    倘若人家大伯沒咬出這麽多人來還好,可咬出這麽多人來了,特別是現在西北,正處於用將領的時候。弘晝能幹的也就是把人家的口供記錄下來,然後傳召。


    他想瞞也瞞不住啊!!


    弘晝的意思則是讓人家將領們將功贖罪,要不然還能怎麽辦?


    倘若根據人家大伯供出來的辦人,估計整個西北軍營一半將領全部要換。


    弘晝倒是想換啊,全部換上聽他話的,全部是他的嫡係,可他能嗎?他敢嗎?


    他一換,還不被弘時或者弘曆扣上叛國的罪名啊!!


    再說了,他能換。他敢換,四爺信任他,也得他手下有能人啊!!


    因此。弘晝對人家隻能是安撫。


    人是被他安撫下去了,不過。舒穆祿大伯就倒黴了,弘晝已經叫人嚴格保護他了,可是,他還是死在大牢裏,最重要的是,人家大伯在京城的兒子和孫子也全慘遭毒手。


    可以說,人家大伯那一支完全滅了。


    雖然人家知道,人家侄女是宮裏的貴妃,可又如何?


    那時候人家大伯咬出來的人這麽多。得罪這麽多人,你知道是誰幹的?


    壓根查不出好麽!!


    這件事。弘晝也有向四爺說過的,四爺能怎麽辦,人也死了,更何況,人家大伯不僅貪贓枉法,還蠢,四爺都不想說這人是自己小妾的大伯,太丟臉了,還罷了好長時間的臉色給舒穆祿氏。


    舒穆祿氏不能對四爺怎麽樣,可她把這筆帳記在了心上。


    當她得知孩子保不住了,自然是悲痛萬份的,而這時候李氏就上門了。


    李氏的意思是,反正這個小孩子保不住了,那麽拿來栽贓陷害弘晝不是很好?


    怎麽著也得利益最大化不是?


    反正肯定是不會有人相信是舒穆祿氏自己處理的,至於太醫哪兒更加好打發了。


    難道他敢和皇帝去說,是因為他的照料之下,所以舒穆祿氏的孩子沒了?


    他項上腦袋還要不要了!!


    因此,在舒穆祿氏和李氏的聯合之下,弘晝就成了害死未出生「弟弟」的最魁禍首。


    而四爺還查到,這件事,隱隱約約還有弘瞻的影子在裏麵,可是,具體弘瞻幹了什麽,卻查不出來。


    星德和永琸迴來,也給四爺帶了一個不算怎麽好的消息,應該說是比較打臉的消息吧。


    那時候年氏不是收了一個南洋的公主當女兒麽,而弘晝懷疑,人家壓根不是真正的公主。


    而星德和永琸這次去吧,打探到了,還真的不是啥公主,而是人家國王弟弟的女兒。


    放在大清,那就是和碩親王的女兒。


    親王的女兒和國王的女兒,差別可是挺大的。


    人家國王也解釋了,主要是自己適齡的那位女兒也過世了,弟弟的女兒呢又傾慕大清的文化,他又覺得,弟弟的女兒和他的女兒其實也沒差別,所以就這麽頂替了。


    人家認錯態度挺好的,據星德說,他一上門提這件事,人家就認了,而且為了向大清認錯,還提供了挺多的商貿優惠方案給大清,希望大清能揭過此事。


    雖然星德和商家是滿意了,不過,四爺的麵子挺下不來的,畢竟他可是封了公主的,還是年貴妃的女兒,他多沒麵子。


    可已經成了事實了,他也改變不了了。


    也幸好,之前他也說過,以後無論哪個南洋的公主來,絕對不再封為公主了,要不然,那些南洋的公主郡主還不成群結隊的來大清找男人?


    而這次星德帶迴來的人,有一部分是南洋的讀書人,人家想來大清學習一些專業知識,比方說造船方麵的,比方說紡織類的,比方說茶葉,釀酒類的,人家特別的渴望,因此,星德帶了一大幫人過來。


    中原大地的君王一向有個很不好的習慣。那就是對番邦來的人,特別的熱情。一般是人家隻要說幾句好話,或者說做為番國,帝王就會賞賜很多的金銀啦,很多的專業技術啦。


    就像這次,四爺聽說了,也點了點頭,然後讓十六去操辦此事了。


    沈琳一聽。覺得四爺簡直太沒保衛意識了,怎麽可以把大清如此重要的智慧財產權無私的讓給南洋的小國家呢?


    雖然後來侵犯大清沒有南洋的這些國家,可是後世的時候,那些南洋的國家,可也是勾結美帝給咱國家添堵的好麽。


    你把人家當人,可人家可一直把你們當傻老冒好麽!!


    「皇上啊,妾身覺得,你讓那些南洋的技術人員,讀書人員來咱這兒學習那些技術。真不是件好事。」


    這天四爺過來,沈琳便開始說起此事了。


    四爺一聽,就皺起了眉頭。你說這前朝的事,你管這麽多幹嘛啊?


    你真這麽空。把圓明園的事兒好好處理啊。


    園子的事麽交給奴才的,也不知道這貨一天到晚在幹嘛的,整天瞎要聽前朝的事兒,像話麽!!


    最重要的是,之前這貨還挺關心弘晝的事,現在居然隻字不提,你說有你這麽當額娘的嗎?


    「讀書倒是挺好的,但隻能規定讀論語啊這種四書五經,別的像本草綱目啊啥的那就算了!!」


    要知道南洋的巫蠱那叫一個出名。雖然據說人家是從咱大清的苗蠱變化而來,可你怎麽知道。人家沒從像本草綱目那種有學科性的書裏受到啟發,然後運用到巫蠱上麵?


    至於別的有技術性的更加不能讓人家學了,釀酒啊,茶葉教個毛啊,至於絲綢啥的,更加不能教了。


    雖然人家哪兒也有會的,可咱這兒的精良好麽,咱這兒的技術優秀好麽,教會徒弟餓死師傅。


    而且,人家會了,以後咱大清的商人還怎麽去哪兒發展貿易啊,還怎麽賺人家的銀子啊。


    四爺聽了很是無語,道,「就拿茶葉或者酒來說,每家都有人家獨特的配方,像官方也就知道大概的一個方向,具體的,哪裏會知道的,你想的也未必太多了吧。」


    更何況,這是國家層麵上的事,你怎麽能用這種眼光看呢?


    是揚我國威的好時候好麽!!


    沈琳一聽,立即道,「那人家從咱們這兒學會了,迴了家還不是可以自己一遍又一遍的仿造啊,人家有的是時間好麽。就拿酒來說,其實別的都不重要,最重要的就是水的問題。」


    沈琳頓了頓又道,「萬一人家哪兒的水質比咱們的好,以後釀出來的酒比咱們的好,怎麽辦?咱對得起咱中華的老祖宗嗎?至於茶葉絲綢啥的更加不用說了。」


    「再說了,人家幹嘛來學咱的技術,天知道人家是真來學技術,還是來偷咱的兵防啥的,至於造船技術更加不能教會人家了,還有火藥啥的!!」


    人家會造大船了,火藥更加進步了,天知道,人家會不會提前開始什麽鴉片戰爭呢!!


    應該說一開始的時候,四爺對人家來學還挺高興的,萬邦來賀,那也就在唐朝,還有前朝永樂大帝那時候。


    可現在被那貨這麽一說,四爺也覺得沈琳說得挺有理的。


    「朕已經答應他們了!!」


    「是啊,是答應了,不是讓人家學習嘛,能學的書本知識可多了,先讓他們學書本上的知識,再說了,咱們不是農業大國嘛,學學種地,養牛養雞鴨的,學什麽技術啊,這技術是隨便亂學的嗎??」


    「不如這樣吧,你倒是交份東西上來,朕看看,倘若可行的,就按你說得做,當然了,朕也就看看,參考參考。」


    四爺和沈琳說道,又想著,其實可以把這個當成是作業,布置給三個兒子。


    弘瞻和弘晝不一樣,以前弘晝對這種一向不內行,他隻喜歡幹活,但動腦子的事,一直以來,那就是弘暾,或者沈琳,紮拉芬幫他想。


    至於他在外麵的時候,也是富察府幫他請的幕僚,所以,他隻要做一個決斷那就行了。


    而弘瞻則不一樣。


    他隱約感覺,四爺估計是已經猜出他的想法了,所以,很多時候,四爺布置下來的,他就知道,那是在考驗他。


    他沒有自己的人手,最大的幫手是十七,還有四爺對沈琳的寵,四爺對這個小兒子的寵。


    所以,他也隻能自己想。


    他和弘晝不同的就是,在他眼裏,額娘的腦袋沒他的厲害,你說女人能幹啥呢,對吧?


    沈琳給四爺的方案有點類似九年製義務教育。


    南洋來的讀書人也好技術人員也好,咱首先得教會你們中華文化,漢語,滿語,至於四書五經的,自然也得教會人家。


    人家讀不了啥國子監的,不過,可以讀南洋國際學校,學製是六加三,總共九年。


    每年都會有兩次的考核,各科都有考試,不合格,給一次補考機會,失敗,請走人,反正現在迴南洋也挺方便的。


    而這個學費,則是你們南洋國家出,至於住宿夥食則由大清出,在學校裏,每上六天課,休一天。


    沈琳還特地註明了,不休息那是不人道的,而休一天,一來是讓人家去京城各地消費,促進京城的經濟,二來,人家想打探些啥的,也打探不了啊,畢竟才一天。


    京城三大營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進去的不是?


    而你在上課的六天裏,那是絕對不允許出學校大門的。


    你想啊,你漢語啊,滿語啊都還不會講,不懂京城的風土人情,萬一你和咱京城的人幹架可怎麽得了?


    咱這兒的民風一向很彪悍好麽!


    所以,前兩年,你還是乖乖學習漢語和滿語吧。


    至於有些人是早就會漢語和滿語的你想出去,也行,在讀書的六天內想出去,必須提前要報告,然後經過上級先生的審批。


    審批周期為十天,人家先生又不是吃飽了專給你審批的。


    人家也是要上課的不是,所以,你慢慢等吧。


    別說咱嚴格要求,也是為了你們好啊,畢竟,你們身為國際友人,咱得保護你的安全。


    想強行出去的,你必須得簽名,萬一你在京城被人勒索,被人打傷打殘,全權由你自己負責,什麽湯藥費,傷殘廢全部自己槓,咱大清絕對不來負責一分錢,畢竟是你自己要出去的。


    你既然想出去,那就得有自保的能力不是?


    沈琳在這裏又括號註明,你說想出去的,肯定有問題,要不然,強行出去幹嘛?


    所以,真要出去的,隻要人家簽下那保證書,到時候就找人打一頓,也不用打得太嚴重,打斷一條腿,打殘一隻手啥的就行。(未 完待續 ~^~)


    ps:感謝愛彥吉的平安符,感謝願雲翔的四張月票,感謝雨夜魅火的兩張月票,麽麽大家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佛前青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佛前青蓮並收藏穿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