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無量尺到底是什麽級別的東西?竟然讓這些自命清高的老頭子都露出這樣的神情。”
西門劍將一顆翠綠色的靈果扔進嘴裏,眼睛打量著摩訶雲娜手中的玉尺,卻什麽也看不出來。
這尺子外表看上去平平無奇,沒有霞光流淌,也沒有寶氣衝天,連一絲屬於靈兵的靈威也沒有顯示出來,和普通的玉尺差不多,如果不是看到這麽多人趨之若鶩,他都以為這是一把普通的玉尺了。
這也怪不了西門劍無知,這把尺子隻是儒門聖人早期使用過的尺子,名聲不顯,知道這柄尺子的人不多,其中大部分都是儒門弟子。
此時大殿內一些修習瞳術的人已經施展瞳術查看那無量尺了,西門劍自然也不例外,金色的瞳孔裏麵出現一個複雜的圖紋,一雙眼睛射出了數寸的金芒。
一時之間,各處亮起一雙雙泛著各色光芒的瞳孔,不過能夠看清無量尺底細的不多,瞳術不僅稀少,而且功能單一,能夠鑒別物品的更是不多,那些使用瞳術的人,九人裏麵隻有三兩人能夠看出了無量尺的底細,其中當然也包括了西門劍。
然而,讓西門劍有些失望的是,這一把讓那幾個大儒都趨之若鶩的無量尺隻不過是一件上品靈兵而已,而不是想象中的神兵。
失望的同時,他心裏又泛起一絲疑惑,一柄上品靈兵為什麽會引起那幾個大儒如此重視?
要知道儒門大儒的實力很強,除了壽命方麵之外,其他方麵都不比真人境的修行者差,上品靈兵對於其他人來講不是什麽稀罕之物才對。
其實西門劍雖然借助《金睛術》看出了無量尺的品級,但是卻沒有看出無量尺一個隱藏的特性,說到底《金睛術》的級別還是有點低,已經逐漸跟不上他現在的修為進度了,要不然憑借那洞察特效的威力,這個隱藏的特性是逃不過他眼睛的。
隻有那幾個儒門大儒心裏清楚,這件靈兵雖然隻是一件上品靈兵,如果落在儒門弟子手中,卻能夠發揮出半神兵的威力,一件半神兵足以讓真人境強者重視,更何況這還是儒門聖人用過的物品,那幾個大儒自然是心動無比。
前來參加這次宴會的三名大儒在閖州乃是整個大漢天朝名氣都不小,雖然沒有入朝為官,但是桃李滿天下,周圍的儒門弟子大都是三人的學生。
“梁老頭怎麽辦,無量尺已經銷聲匿跡數百年了,意義重大,不能落在外人手裏,我們幾個老頭子要不要下場作詩一首?”
“孔兄,這恐怕有些不妥,看那漓江龍王的語氣是讓在場的英才俊傑爭奪這柄尺子,咱們幾個老家夥出手,怕是勝之不武,傳出去也不是很好聽。”
“有道理,作詩原本就是咱們儒門最擅長的東西,其他宗門那些老家夥雖然嘴裏不說,但是心裏肯定不服去,咱們幾個老家夥要是下場,那些人肯定會借題發揮,難免出現什麽變故,這樣還不如就讓那些年輕人來吧。”
“有道理。”
“那就這樣辦吧。”
三名大儒暗自討論一番之後,互相點了點頭,就端坐在座位上閉目養神,等著自家學生的發揮,其實也正如三名大儒想象的那樣,其他宗門的長老聽到要比作詩,心中頓時不願意了,若是論修為,自家的弟子絕對不會輸給儒門那些書呆子,但是輪作詩,根本就是自取其辱。
不過看在漓江龍王的麵子上,這些人才沒有出來反對,而是一個個盯著那三個大儒,露出嫉妒的神色。
大殿內,大部分宗門弟子聽到比作詩的時候,心裏都是十分失望的,但是盡管如此,不少人也打算試一試,萬一贏了呢。
五行劍宗的陳傑正好也懷有這樣的僥幸心理,因為他正好曾經看過一首以江為題的詩,這首詩沒有流傳出去,所以極少人知道。
將文房四寶擺在桌麵上,他伸手提著一支毛筆,正醞釀思路的時候,卻發現自家師妹閻馨正注視著另外一個方向。
他順著方向一看,立刻就見到了坐在角落裏的西門劍,心中頓時不舒服了,任誰看到自己心愛的女人關注其他男人的時候,心裏都不會舒服。
西門劍對無量尺一點興趣也沒有,此時隻顧著吃東西,桌案上狼狽不堪。
陳傑見狀,臉上露出一絲鄙視,傳音道:“小地方出身就是小地方出身,沒見過世麵,這些靈果佳釀你以前沒吃過吧,那就多吃點,機會難得,否則以後想要再吃,就沒有那麽容易了。”
西門劍抬頭與之對視,露出一個不屑的表情,沒搭理,繼續吃自己的東西。
這時候,卻聽到了閻馨的傳音,“西門劍,你在詩詞方麵的天份怎麽樣?那無量尺我很想要,如果可以的話,能否幫忙,算我欠你一個人情。”
西門劍聞言,動作微微一頓,略作沉思,輕輕點點頭,閻馨當年在臥虎崗的時候,對自己多有照顧,幫個小忙,是應該的。
閻馨見狀,那一對充滿英氣的劍眉一揚,臉上露出一絲欣喜,她求助西門劍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周圍那些師兄師弟肚子裏麵有多少墨水,她一清二楚,想要贏根本就是癡人說夢,但是無量尺對她來講真的十分重要,所以才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求助西門劍。
看到自己師妹和那西門劍眉目傳情,陳傑差點咬碎那一口銀牙,他將毛筆重重插在墨硯上,沾滿墨水,然後在雪白的紙張上麵,龍飛鳳舞寫出幾行字。
陳傑的動作,頓時讓周圍的那些師兄妹驚詫不已,誰也沒想到他真的這麽快就將詩給作出來了。
對於文人來講,臨場應景之詩最難得,相較平時用心推敲,關鍵不在時間長短,而在於靈感和積累。
就算再擅長作詩的人,也是平日積累著好句,等到需要使用的時候,才有錦繡華章。
另一邊,西門劍將旁邊的文房四寶拿過來,在墨硯中注水,細細磨著墨,目光卻越過眾人,臉上浮出一絲極淡的笑容,記憶升起千百詩篇?以江為題的詩,在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有不少,隨便抄一首,應該也能獨占鼇頭了。
呃,不對,讀書人不應該說抄,這是借鑒。
他提起筆來,靜靜飽蘸濃墨。
西門劍將一顆翠綠色的靈果扔進嘴裏,眼睛打量著摩訶雲娜手中的玉尺,卻什麽也看不出來。
這尺子外表看上去平平無奇,沒有霞光流淌,也沒有寶氣衝天,連一絲屬於靈兵的靈威也沒有顯示出來,和普通的玉尺差不多,如果不是看到這麽多人趨之若鶩,他都以為這是一把普通的玉尺了。
這也怪不了西門劍無知,這把尺子隻是儒門聖人早期使用過的尺子,名聲不顯,知道這柄尺子的人不多,其中大部分都是儒門弟子。
此時大殿內一些修習瞳術的人已經施展瞳術查看那無量尺了,西門劍自然也不例外,金色的瞳孔裏麵出現一個複雜的圖紋,一雙眼睛射出了數寸的金芒。
一時之間,各處亮起一雙雙泛著各色光芒的瞳孔,不過能夠看清無量尺底細的不多,瞳術不僅稀少,而且功能單一,能夠鑒別物品的更是不多,那些使用瞳術的人,九人裏麵隻有三兩人能夠看出了無量尺的底細,其中當然也包括了西門劍。
然而,讓西門劍有些失望的是,這一把讓那幾個大儒都趨之若鶩的無量尺隻不過是一件上品靈兵而已,而不是想象中的神兵。
失望的同時,他心裏又泛起一絲疑惑,一柄上品靈兵為什麽會引起那幾個大儒如此重視?
要知道儒門大儒的實力很強,除了壽命方麵之外,其他方麵都不比真人境的修行者差,上品靈兵對於其他人來講不是什麽稀罕之物才對。
其實西門劍雖然借助《金睛術》看出了無量尺的品級,但是卻沒有看出無量尺一個隱藏的特性,說到底《金睛術》的級別還是有點低,已經逐漸跟不上他現在的修為進度了,要不然憑借那洞察特效的威力,這個隱藏的特性是逃不過他眼睛的。
隻有那幾個儒門大儒心裏清楚,這件靈兵雖然隻是一件上品靈兵,如果落在儒門弟子手中,卻能夠發揮出半神兵的威力,一件半神兵足以讓真人境強者重視,更何況這還是儒門聖人用過的物品,那幾個大儒自然是心動無比。
前來參加這次宴會的三名大儒在閖州乃是整個大漢天朝名氣都不小,雖然沒有入朝為官,但是桃李滿天下,周圍的儒門弟子大都是三人的學生。
“梁老頭怎麽辦,無量尺已經銷聲匿跡數百年了,意義重大,不能落在外人手裏,我們幾個老頭子要不要下場作詩一首?”
“孔兄,這恐怕有些不妥,看那漓江龍王的語氣是讓在場的英才俊傑爭奪這柄尺子,咱們幾個老家夥出手,怕是勝之不武,傳出去也不是很好聽。”
“有道理,作詩原本就是咱們儒門最擅長的東西,其他宗門那些老家夥雖然嘴裏不說,但是心裏肯定不服去,咱們幾個老家夥要是下場,那些人肯定會借題發揮,難免出現什麽變故,這樣還不如就讓那些年輕人來吧。”
“有道理。”
“那就這樣辦吧。”
三名大儒暗自討論一番之後,互相點了點頭,就端坐在座位上閉目養神,等著自家學生的發揮,其實也正如三名大儒想象的那樣,其他宗門的長老聽到要比作詩,心中頓時不願意了,若是論修為,自家的弟子絕對不會輸給儒門那些書呆子,但是輪作詩,根本就是自取其辱。
不過看在漓江龍王的麵子上,這些人才沒有出來反對,而是一個個盯著那三個大儒,露出嫉妒的神色。
大殿內,大部分宗門弟子聽到比作詩的時候,心裏都是十分失望的,但是盡管如此,不少人也打算試一試,萬一贏了呢。
五行劍宗的陳傑正好也懷有這樣的僥幸心理,因為他正好曾經看過一首以江為題的詩,這首詩沒有流傳出去,所以極少人知道。
將文房四寶擺在桌麵上,他伸手提著一支毛筆,正醞釀思路的時候,卻發現自家師妹閻馨正注視著另外一個方向。
他順著方向一看,立刻就見到了坐在角落裏的西門劍,心中頓時不舒服了,任誰看到自己心愛的女人關注其他男人的時候,心裏都不會舒服。
西門劍對無量尺一點興趣也沒有,此時隻顧著吃東西,桌案上狼狽不堪。
陳傑見狀,臉上露出一絲鄙視,傳音道:“小地方出身就是小地方出身,沒見過世麵,這些靈果佳釀你以前沒吃過吧,那就多吃點,機會難得,否則以後想要再吃,就沒有那麽容易了。”
西門劍抬頭與之對視,露出一個不屑的表情,沒搭理,繼續吃自己的東西。
這時候,卻聽到了閻馨的傳音,“西門劍,你在詩詞方麵的天份怎麽樣?那無量尺我很想要,如果可以的話,能否幫忙,算我欠你一個人情。”
西門劍聞言,動作微微一頓,略作沉思,輕輕點點頭,閻馨當年在臥虎崗的時候,對自己多有照顧,幫個小忙,是應該的。
閻馨見狀,那一對充滿英氣的劍眉一揚,臉上露出一絲欣喜,她求助西門劍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周圍那些師兄師弟肚子裏麵有多少墨水,她一清二楚,想要贏根本就是癡人說夢,但是無量尺對她來講真的十分重要,所以才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求助西門劍。
看到自己師妹和那西門劍眉目傳情,陳傑差點咬碎那一口銀牙,他將毛筆重重插在墨硯上,沾滿墨水,然後在雪白的紙張上麵,龍飛鳳舞寫出幾行字。
陳傑的動作,頓時讓周圍的那些師兄妹驚詫不已,誰也沒想到他真的這麽快就將詩給作出來了。
對於文人來講,臨場應景之詩最難得,相較平時用心推敲,關鍵不在時間長短,而在於靈感和積累。
就算再擅長作詩的人,也是平日積累著好句,等到需要使用的時候,才有錦繡華章。
另一邊,西門劍將旁邊的文房四寶拿過來,在墨硯中注水,細細磨著墨,目光卻越過眾人,臉上浮出一絲極淡的笑容,記憶升起千百詩篇?以江為題的詩,在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有不少,隨便抄一首,應該也能獨占鼇頭了。
呃,不對,讀書人不應該說抄,這是借鑒。
他提起筆來,靜靜飽蘸濃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