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尖銳的笑聲,如同魔聲貫耳一般,耳膜仿佛都要破掉了,要知道在這裏的人都不是普通人,就算其中一名小兵也是開辟了丹田的修行者,盡管有真氣護在耳朵,也有不少人難以承受,臉露痛楚,若是普通人恐怕已經被震爆體了。
轟轟轟······
原本擺放在校場邊緣的數十口裝滿清水的大水缸開始翻湧起來,繼而猛然炸開,升起一條條數丈高的水柱,甚是壯觀。
看到這一幕,在那些騎軍之中,不少人臉露震驚,看向點將台上那道坐著也有一人多高的肉山,這些驕兵悍將的眼神都發生了變化,此時他們哪裏還不明白,眼前這位武陵王和外界傳言的根本不一樣,一點也不荒唐,分明就是一個扮豬吃老虎的梟雄人物。
“可惡,老家夥的實力又變強了!”
劉橫騎在龍血蛟馬,轉頭看著遠處那些破裂的水缸,眼睛微微眯起,露出一絲獰色,之前統領騎軍的意氣風發瞬間沒有了,對他來講,這可不是一件好事情,武陵王實力越強,活得越久,那麽他達成心願的時間也隨之不斷延長。
想到這裏,他不由想起淨世庵,原本武陵王由於年歲較大,資質平庸,就算有靈丹妙藥相助,成就也是有限,但是也不知道淨世庵用來什麽辦法,竟然讓他的修為能夠不斷突破瓶頸,一日千裏,現在就算是他也不知道自己這位父親的修為已經達到了哪一步。
笑聲停止之後,“哢嚓!”站在武將首位,全身披甲的馮啟明上前一步,拱手行禮道:“王爺,鐵浮屠雖然成軍,但是人數隻有五千,與號稱三十萬的羽林禁軍相比,還差得遠,末將懇請王爺擴大鐵浮屠的規模,至少達到十萬人。”
其實十萬人還遠遠達不到他心中的要求,按照他心中的標準,鐵騎的數量起碼要達到二十萬人馬,才有可能擊敗神都那三十萬羽林禁衛。
羽林禁衛左右二衛大多數都是步軍,騎軍隻有十萬,如果能夠操練出二十萬鐵浮屠,擊敗羽林衛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看著馮啟明那期盼的眼神,武陵王劉礁臉上露出彌勒佛般的笑容,搖頭道:“不行不行,啟明難道忘記了大漢律例,藩王私軍不能超過一萬人馬嗎?擴軍十萬,我怕人都還沒有招齊,聖上禦桌上彈劾本王的奏章就會堆積如山了。”
“王爺英明,啟明將軍真是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單單為了養活這五千騎軍,王府的開支已經是捉襟見肘了,十萬人馬,你真當王府是開錢莊的?”
站在左列第一位的那個老文官踮起腳尖橫跨一步出列,對著武陵王拱手一禮,斜著眼睛看著身旁的馮啟明陰陽怪氣道,要知道這不是一般的軍隊,而是全部由修行者組成的軍隊,養鐵浮屠一個普通騎兵的糧餉,已經足夠養活一屯百人的普通士兵了。
在藩王府,宛如一個小朝廷,文官負責內政,武官負責操練軍隊和防務,文武之間也不是十分和睦,特別是涉及到財政方麵的時候,總會發生爭執。
畢竟錢就這麽點,軍費方麵用多了,其他方麵自然就變少了,文官的愛好和武將不同,除了名聲之外就是錢財了,他們不統兵自然不在乎軍隊怎麽樣,拿到手裏的利益才是真。
“賈大人說得對,之前咱們練這五千的騎軍,連聖上都驚動了,還派來了三千羽林衛過來,明為保護王爺實質上是什麽大家都心知肚明,將軍還要練軍?說不定下次整支羽林禁軍都被派過來了。”
在文官隊列中,立刻有人站出來聲援自己的頂頭上司。
“沒錯,這軍練不得,而且王府私軍隻要保護王爺就可以了,又不用去邊疆上戰場,練那麽多人做什麽?想要謀反——”
那文官說到這裏臉色突然一僵,剩下的話頓時被憋會了肚子裏麵,此時周圍的氣氛仿佛凝固了一般,點將台上,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他的神色,武陵王臉色雖然依然掛著笑臉,但是一雙眯眯眼裏麵卻泛著冰冷的殺機。
“啪!”
那文官猛然跪在地上,狠狠在自己臉上扇一巴掌,求饒道:“王爺恕罪,下官一時糊塗,口不擇言,罪該萬死!”
“嗬嗬,你倒是有自知之明,既然罪該萬死,你就領罪吧。”
劉礁淡淡說道,聲音裏麵沒有一絲情感,同時兩名全身籠罩在黑色甲凱裏麵的甲士從下麵走了上來,將軟成一灘的文官拉了下去,沒過多久不遠處便傳來一聲慘叫,接著那文官的首級就被那兩名甲士呈了上來,一名從四品的文官,就這樣被砍了腦袋。
“拿下去吧。”
劉礁看著那血淋淋的首級擺了擺手,“此人雖然該死,不過念其為本王效力多年的份上,厚葬。”
“諾!”
兩名甲士領命,恭敬地退了下去。
半響之後,武陵王看著安靜的點將台,繼續笑嗬嗬道:“好了,練軍的事情就這樣吧,接下來我們來談一談龍王誕的事情,嗯,趙昌君,獻祭給漓江龍王的祭品都準備妥當了嗎?”
排在文官末尾的趙昌君聽到這話,連忙走出來恭敬道:“雖然除了一些小意外,不過都已經準備妥當了,今晚能夠如期進行祭祀。”
“很好,橫兒,濮城的城防接管下來了沒有?本王絕對不容許有人破壞今晚的祭祀。”
“爹,你放心吧,孩兒已經安排好了,三千騎軍,其中一千人接管了四大城門,剩下這兩千人馬我等下就安排他們在祭壇附近駐守,保證沒有問題。”
劉橫胸有成足道。
“很好。”
武陵王劉礁滿意地點了點頭,漓江龍王對他來講十分重要,正因為這樣,這幾年他才會如此重視龍王誕,如果能夠將漓江龍王拉攏,那麽他的計劃就差不多可以收尾了。
二月初八,夜。
神都,欽天監觀星台上站著一名須發如雪,布鞋淨襪,身上一件八卦紫金道袍的老道,他外披一件出塵的雪白的鶴氅,衣決飄動間,隱約有幾分得證大道的長生氣派,突然他抬頭望向天空,臉色微變,“兇星入月,瑩惑守心,七殺破軍,為什麽會突然出現此等星象,之前居然一點征兆也沒有,不行,得趕緊稟告聖上。”
轟轟轟······
原本擺放在校場邊緣的數十口裝滿清水的大水缸開始翻湧起來,繼而猛然炸開,升起一條條數丈高的水柱,甚是壯觀。
看到這一幕,在那些騎軍之中,不少人臉露震驚,看向點將台上那道坐著也有一人多高的肉山,這些驕兵悍將的眼神都發生了變化,此時他們哪裏還不明白,眼前這位武陵王和外界傳言的根本不一樣,一點也不荒唐,分明就是一個扮豬吃老虎的梟雄人物。
“可惡,老家夥的實力又變強了!”
劉橫騎在龍血蛟馬,轉頭看著遠處那些破裂的水缸,眼睛微微眯起,露出一絲獰色,之前統領騎軍的意氣風發瞬間沒有了,對他來講,這可不是一件好事情,武陵王實力越強,活得越久,那麽他達成心願的時間也隨之不斷延長。
想到這裏,他不由想起淨世庵,原本武陵王由於年歲較大,資質平庸,就算有靈丹妙藥相助,成就也是有限,但是也不知道淨世庵用來什麽辦法,竟然讓他的修為能夠不斷突破瓶頸,一日千裏,現在就算是他也不知道自己這位父親的修為已經達到了哪一步。
笑聲停止之後,“哢嚓!”站在武將首位,全身披甲的馮啟明上前一步,拱手行禮道:“王爺,鐵浮屠雖然成軍,但是人數隻有五千,與號稱三十萬的羽林禁軍相比,還差得遠,末將懇請王爺擴大鐵浮屠的規模,至少達到十萬人。”
其實十萬人還遠遠達不到他心中的要求,按照他心中的標準,鐵騎的數量起碼要達到二十萬人馬,才有可能擊敗神都那三十萬羽林禁衛。
羽林禁衛左右二衛大多數都是步軍,騎軍隻有十萬,如果能夠操練出二十萬鐵浮屠,擊敗羽林衛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看著馮啟明那期盼的眼神,武陵王劉礁臉上露出彌勒佛般的笑容,搖頭道:“不行不行,啟明難道忘記了大漢律例,藩王私軍不能超過一萬人馬嗎?擴軍十萬,我怕人都還沒有招齊,聖上禦桌上彈劾本王的奏章就會堆積如山了。”
“王爺英明,啟明將軍真是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單單為了養活這五千騎軍,王府的開支已經是捉襟見肘了,十萬人馬,你真當王府是開錢莊的?”
站在左列第一位的那個老文官踮起腳尖橫跨一步出列,對著武陵王拱手一禮,斜著眼睛看著身旁的馮啟明陰陽怪氣道,要知道這不是一般的軍隊,而是全部由修行者組成的軍隊,養鐵浮屠一個普通騎兵的糧餉,已經足夠養活一屯百人的普通士兵了。
在藩王府,宛如一個小朝廷,文官負責內政,武官負責操練軍隊和防務,文武之間也不是十分和睦,特別是涉及到財政方麵的時候,總會發生爭執。
畢竟錢就這麽點,軍費方麵用多了,其他方麵自然就變少了,文官的愛好和武將不同,除了名聲之外就是錢財了,他們不統兵自然不在乎軍隊怎麽樣,拿到手裏的利益才是真。
“賈大人說得對,之前咱們練這五千的騎軍,連聖上都驚動了,還派來了三千羽林衛過來,明為保護王爺實質上是什麽大家都心知肚明,將軍還要練軍?說不定下次整支羽林禁軍都被派過來了。”
在文官隊列中,立刻有人站出來聲援自己的頂頭上司。
“沒錯,這軍練不得,而且王府私軍隻要保護王爺就可以了,又不用去邊疆上戰場,練那麽多人做什麽?想要謀反——”
那文官說到這裏臉色突然一僵,剩下的話頓時被憋會了肚子裏麵,此時周圍的氣氛仿佛凝固了一般,點將台上,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他的神色,武陵王臉色雖然依然掛著笑臉,但是一雙眯眯眼裏麵卻泛著冰冷的殺機。
“啪!”
那文官猛然跪在地上,狠狠在自己臉上扇一巴掌,求饒道:“王爺恕罪,下官一時糊塗,口不擇言,罪該萬死!”
“嗬嗬,你倒是有自知之明,既然罪該萬死,你就領罪吧。”
劉礁淡淡說道,聲音裏麵沒有一絲情感,同時兩名全身籠罩在黑色甲凱裏麵的甲士從下麵走了上來,將軟成一灘的文官拉了下去,沒過多久不遠處便傳來一聲慘叫,接著那文官的首級就被那兩名甲士呈了上來,一名從四品的文官,就這樣被砍了腦袋。
“拿下去吧。”
劉礁看著那血淋淋的首級擺了擺手,“此人雖然該死,不過念其為本王效力多年的份上,厚葬。”
“諾!”
兩名甲士領命,恭敬地退了下去。
半響之後,武陵王看著安靜的點將台,繼續笑嗬嗬道:“好了,練軍的事情就這樣吧,接下來我們來談一談龍王誕的事情,嗯,趙昌君,獻祭給漓江龍王的祭品都準備妥當了嗎?”
排在文官末尾的趙昌君聽到這話,連忙走出來恭敬道:“雖然除了一些小意外,不過都已經準備妥當了,今晚能夠如期進行祭祀。”
“很好,橫兒,濮城的城防接管下來了沒有?本王絕對不容許有人破壞今晚的祭祀。”
“爹,你放心吧,孩兒已經安排好了,三千騎軍,其中一千人接管了四大城門,剩下這兩千人馬我等下就安排他們在祭壇附近駐守,保證沒有問題。”
劉橫胸有成足道。
“很好。”
武陵王劉礁滿意地點了點頭,漓江龍王對他來講十分重要,正因為這樣,這幾年他才會如此重視龍王誕,如果能夠將漓江龍王拉攏,那麽他的計劃就差不多可以收尾了。
二月初八,夜。
神都,欽天監觀星台上站著一名須發如雪,布鞋淨襪,身上一件八卦紫金道袍的老道,他外披一件出塵的雪白的鶴氅,衣決飄動間,隱約有幾分得證大道的長生氣派,突然他抬頭望向天空,臉色微變,“兇星入月,瑩惑守心,七殺破軍,為什麽會突然出現此等星象,之前居然一點征兆也沒有,不行,得趕緊稟告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