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次見到馮英,嬴子嬰在他的身上感覺到了濃厚的滄桑之色。自從聽了秦王的勸告,這個被毀掉容貌的鐵麵將軍便很少帶上麵具了。他眼角的皺紋和耳畔的鬢白可謂是越來越顯眼,不明真相的人或許認為這個將軍已經四五十歲了,可他的年紀才剛剛三十四歲。他比嬴子嬰大八歲,是嬴子嬰在這個世上唯一有血脈之親的親屬。按照輩分,嬴子嬰應該稱他為表兄,他兩之間最為相似的便是那一雙眉毛,如果不是馮英左側那被削斷的斷眉,他倆的眉毛都差不多。
在嬴子嬰心中,馮英也算得上他的頭號心腹。對他的信任,還在蒯徹、馬逸之上。嬴子嬰先在書房召見了馮英,然後便問及了月氏國的事情。馮英款款而談,便將如何整頓月氏,如何對陣匈奴的事都一一說了,他說話條理分明,嬴子嬰關心的細節都被他說得絲毫不落。聽到已經同匈奴交過手了,嬴子嬰眉頭一皺,向馮英問道:“匈奴左賢王一死,那冒頓必然會為兒子報仇!依你所見,匈奴的實力到底如何?”
馮英沉思了一會方道:“匈奴兵兇狠毒辣,而且來去如風,都是一群精銳之士。如果相較於秦國,除了我所率領的貪狼騎外,其他的部隊恐怕皆有不如。”
嬴子嬰便問:“與章燕的隴西鐵騎相比呢?”
馮英在未入月氏的時候便知道章燕的隴西鐵騎,他答道:“隴西騎兵經過了關東大戰之後,倒是能與匈奴騎兵對抗。不過章燕如今的隴西鐵騎不過幾千人,數量遠遠不如匈奴的騎兵。”
嬴子嬰又問:“那加上步卒呢?”
馮英此時卻一臉鄭重的說道:“臣以為在草原之上,唯有騎兵才能對抗騎兵。再精銳的步卒,一旦進入草原,也不能與騎兵並論。騎兵來去如風,他們並不需要硬衝步卒擺出的方陣,他們隻需要在步卒行軍的時候偷襲騷擾,要不了多久步卒自然廢了。”
嬴子嬰點點頭,繼續問道:“那依照你的估計,匈奴現在擁有多少兵馬?”
馮英並未遲疑就迴答道:“依臣之見,冒頓王如果真要花幾個月的時間召集兵馬的話,大約能聚集四十萬兵馬!不過這差不多就是匈奴的舉國之力了!而依照匈奴的秉性,冒頓也不可能花費那麽多的時間來召集兵馬,畢竟匈奴物資短缺,一旦開始召集兵馬,物資用得極快,這樣的話待冬季到來的時候就很難過冬!所以冒頓的常備兵馬不會超過二十萬!真正的精銳也最多不過十萬人!匈奴部落眾多,各部首領彼此不服,冒頓縱然有心,也不能將戰爭拖得太久。”
“那月氏國如今又有多少人馬?”
“烏哈已經坐穩了月氏王位,雖然還有很多部落根本不聽王旗的號令,但過冬之後來投靠王部的會越來越多,依照月氏國的國力,到時候起碼能聚集十萬兵馬。當然,月氏國的兵馬與匈奴兵差距頗大!我能敗匈奴左賢王,靠的是出其不意的偷襲。可即便是那樣,我那晚所殺的匈奴兵不過一萬多人,更多的人是因為天黑慌亂逃走了,而戰後統計,我所帶的三萬月氏騎兵,損失了足足五千多人,連我的貪狼騎也損失了三百餘人。這足以見得匈奴騎兵的戰力彪悍!那些散逃的匈奴騎兵,早晚會迴去的。”
嬴子嬰聞言豁然變色,如果靠偷襲也才這點戰果,那足以見得匈奴人是何等的兇悍?按照馮英的說話,這根本不能算是擊敗,隻能算是擊潰!想到這裏,嬴子嬰頗為苦澀的問道:“依照秦國如今的狀況,縱然與月氏聯手,恐怕也抵擋不住匈奴!何況,孤還不知道項羽是否會登基!如果項羽登基的話,秦楚決戰很快便會到來,到那時候秦國根本無暇顧及匈奴!”
“什麽!”乍聽此言,馮英便大驚失色。他枯坐半響方苦悶的說道:“如果項羽登基,秦國危矣!”
嬴子嬰也一臉焦慮的歎道:“是啊!如果沒有匈奴,孤又何懼此事?項羽登基未見得是好事,但匈奴在後,孤絕不容許項羽登基稱帝!”
楚國彭城,北門驛館。
穿戴整齊的池裳已經拿起了國書,他按了按頭上高山冠,對鏡相視良久,方才走出屋子。屋外麵,隨之入楚的使眾都一個個望著池裳,而池裳卻麵無表情的從眾人之間走過,隨著他每一步邁出,眾人便讓開了一點空間。直到池裳快要走出眾人的圍繞時,一人卻突然抓住了池裳的手。
池裳轉身而望,站在他麵前的是秦王親自派來的劍師韓則,池裳知道他曾經是秦王的貼身護衛,曾經孤身入楚刺殺項羽。韓則目光炯炯的看著池裳,對他說道:“池先生,你是個智者,不應該死在這種地方。不如將國書交給我吧!”
九姑娘豁然變色,但她張了張嘴,卻沒發出聲來。
池裳目視著韓則,從韓則的眼中,他看出了真意。然而他卻將手從韓則手裏抽出,轉而笑道:“大國之交,不斬來使。楚國是大國,想必不會殺我。我是秦國的使者,既然已經邁出了秦國的土地,我將代表的就是整個秦國!所以,這位置我不能和你交換!”
言畢,池裳便抽身離去,韓則在後大唿:“先生!”
池裳哈哈大笑,拂袖歌曰:“吾既來兮則安兮!九龍挽兮亦不迴!”
歌聲畢,人已去遠。
楚王宮,楚王項羽正匯聚群臣接見蜀國使者,蜀國來使乃蜀相張正,此人正撅著屁股向楚王朝拜,嘴裏盡吐阿諛之詞。他呈遞蜀王國書,搖頭晃腦的說道:“蜀王見白虹匯於楚地,半夜又升騰起萬丈紅霞。此乃上天示意,楚王貴不可言,當為人間至尊!”
言畢,屁股繼續高撅,高唿:“楚皇萬歲!”
一語畢,驚得項羽手中國書陡然落地,他張了張嘴,勉強笑道:“蜀王好意孤已經心領,你且先下去吧!”
張正前唿後擁卻被項羽唿退,臉上難掩失望之色,但他畢竟不敢說什麽,隻好訕笑稱是,這便退下去了。看到蜀使離去,項羽心中那股厭煩之氣才稍解,他皺眉哼道:“如此小人豈能為相?”
項羽雖說得小聲,卻被挨坐在一旁的範增聽見。原來項羽尊重範增,便在自己身下設了一個位置,整個朝中除了範增與項羽能坐,其人人皆要站跪行禮。這一套,他卻是向秦始皇帝學的,開始的時候覺得很舒服,後麵也覺得別扭,當他想改的時候範增卻說這樣很好,於是項羽任其這樣了。範增在下麵低咳了一聲,項羽立知失言,便揮手向宦官說道:“去將秦國使者傳進來!”
宦官來傳,池裳整理了一下衣裳,便昂首挺胸的隨著宦官進宮。入得宮殿,池裳目不斜視,直視著項羽便這麽走了過來。被項羽的虎目一逼,池裳的臉上也未見有絲毫懼色。項羽見池裳如此模樣,心中倒覺得此人不錯!
池裳走近,便微微欠了欠身,拿出秦王手書,向項羽說道:“秦國使臣池裳代秦王問候楚王!”
旁邊範增厲視道:“既入楚國!為何不拜?”
池裳淡淡的瞟了範增一眼,向範增施禮道:“後學末進見過亞父!”
範增微微頷首,池裳卻不看他,轉身迴稟項羽道:“臣之君乃秦君而非楚君!自然不拜楚王!”
項羽嗯了一聲,算是迴答。不過知道項羽的人都明白,一旦項羽吭聲就代表他已經不怪罪此事,不然的話直接就叫人拖出去砍了。
項羽隨意的問道:“秦使所來何事?”
池裳答道:“秦王知道楚王欲登九五,所以派臣送上兩樣賀禮!”
項羽一皺眉,顯然也不肯輕信秦王會發出好心來送上什麽賀禮。項羽見池裳身無長物,便眯眼問道:“賀禮何在?”
池裳答道:“賀禮在宮門外,不過入朝的時候那宦官不讓我帶來!”
項羽厲視那宦官,那宦官噗通一聲跪在地上,磕頭稟道:“卑下見秦使所帶之物不像是是賀禮,所以——!”
宦官還未說完,便聽得項羽一聲厲喝:“砍了!”殿中走出兩名帶刀衛士,一言不發的走到宦官麵前,拔出腰刀便將宦官的首級砍下。而那宦官就跪在池裳旁邊,一刀下去,那鮮血都濺到池裳的臉上去了。
項羽見池裳被鮮血噴了一臉,卻連眉頭都未皺一下,便帶著冷笑詢問道:“如何?”
池裳依舊那樣直挺挺的看著項羽,漠然道:“其血尚溫!”
項羽哼了一聲,向殿下喝道:“虞子期!”
一將出列:“末將在!”
“去將秦使所送之禮帶上來!”
“喏!”
虞子期離去,兩個甲士便拖著宦官的屍身離開,見得滿殿的血腥,不少大臣都臉色蒼白,有的甚至以袖掩麵不忍看下去。過了一會,虞子期便抱著一塊靈牌入殿。項羽視牌而笑:“此乃何物?”
池裳淡淡的說道:“此乃始皇帝的靈位!楚王既然要登基,免不了要祭拜始皇帝,這便是秦王所贈的第一件禮物!”
項羽仰頭大笑,等笑夠了之後,他的眼睛已經隱隱乏紅,他死死的盯著池裳,又問:“第二件禮物呢?”
池裳從袖中摸出了一方印綬,彎腰呈遞道:“此乃秦王所贈的玉璽,可讓楚王以做傳國之用!”
項羽哼道:“呈上來!”
有宦官將印綬從池裳手中取出,轉呈給項羽,項羽摸印而視,見此印不過就是一塊頑石雕成的,上麵刻著四個字“彘犬弄朝!”
項羽看後又是大笑,將印扔在地上,問池裳道:“秦國果然貧窮,竟然刻石為印!”
池裳淡淡的說道:“秦王說了,玉器配貴族,楚王不過就是亂臣賊子,所以隻配得上頑石!”
項羽臉色一變,卻又生生的按捺下去,他眯著眼說道:“把秦王書信呈上來吧!”
又由宦官傳遞,項羽取信看了一半,便將信撕成了碎片!當項羽再一次抬起頭的時候,他的一雙眼已經變得通紅,整個人如同一隻按耐不住的野獸,死死盯著池裳。過了一會,項羽才從牙縫裏擠出了一句話:“架油鍋!”
項羽說完,早有甲士將池裳按倒,用繩索將其捆成了粽子,項羽便向朝中眾臣說道:“諸位可隨之一觀。”
言畢,便帶著群臣走出了大殿。
武場之上,已經堆好了一堆木柴,上麵懸著一口黝黑的鐵鍋,鐵鍋裏盛滿了油,項羽及臣子走到了閱兵台上,靜等著油鍋煮沸。待士卒傳稟油已經煮沸之後,項羽便讓人將池裳押上來,他目視著池裳道:“秦王借你之手不過是想激怒於孤!孤一怒必然殺人!如此看來是秦王想借孤之手來殺你!孤看你是個人才,如果能投降楚國,孤不僅不殺你,還賜你高官厚祿!你以為如何?”
池裳盯著油鍋說道:“這麽大一鍋油,足以讓普通的百姓所食一年有餘,不可輕易浪費!”
項羽揮袖,便有甲士將池裳舉起,至始至終池裳都未說一句話,便由著甲士將他抬到油鍋邊。當甲士要將池裳投下去的時候,項羽一掌擊在欄杆上,大吼道:“慢著!”
讓人將池裳抬迴來後,項羽盯著他看了良久,轉而歎道:“如此忠臣卻不能為我所用!也罷!子嬰小兒哪怕犧牲掉一個忠臣的性命也不願讓孤稱帝,那便如他願吧!你迴去後傳稟給子嬰,就說孤給他與之一戰的機會!待孤親手取下他的首級後,再稱帝不遲!”
池裳的身上渾身還冒著油煙,他一身狼狽的站在項羽麵前,目光卻非常複雜。聽得項羽讓他離開,池裳搖頭歎道:“我真希望楚王能殺我,殺了我的楚王不過就是一介匹夫,早晚被秦王所擒。”
說完之後,就這麽離開了。項羽盯著池裳的背影,苦惱道:“如此忠臣卻不屬於我,可恨!”
項羽這句看似無意的話,卻激得身後眾臣跪地高唿:“大王豈知隻有秦國有忠臣耶?”
將軍虞子期、鍾離味、季明、侑士傑更是咆哮大唿道:“吾等誓取子嬰之頭獻給大王!”
項羽聞言大笑,他此時的大笑與先前的笑聲分外不同,笑聲中透露出無比的灑脫,痛快淋漓之極。在楚王笑聲的感染下,眾臣都不約而同的大笑。
站在項羽身旁的範增在心中歎道:“籍兒乃天下明君,他擁有如此眾多的忠義之臣,又何愁不能一統天下?”心中卻突然生起一個念頭:或許真的是我心太急了。(未完待續。)
在嬴子嬰心中,馮英也算得上他的頭號心腹。對他的信任,還在蒯徹、馬逸之上。嬴子嬰先在書房召見了馮英,然後便問及了月氏國的事情。馮英款款而談,便將如何整頓月氏,如何對陣匈奴的事都一一說了,他說話條理分明,嬴子嬰關心的細節都被他說得絲毫不落。聽到已經同匈奴交過手了,嬴子嬰眉頭一皺,向馮英問道:“匈奴左賢王一死,那冒頓必然會為兒子報仇!依你所見,匈奴的實力到底如何?”
馮英沉思了一會方道:“匈奴兵兇狠毒辣,而且來去如風,都是一群精銳之士。如果相較於秦國,除了我所率領的貪狼騎外,其他的部隊恐怕皆有不如。”
嬴子嬰便問:“與章燕的隴西鐵騎相比呢?”
馮英在未入月氏的時候便知道章燕的隴西鐵騎,他答道:“隴西騎兵經過了關東大戰之後,倒是能與匈奴騎兵對抗。不過章燕如今的隴西鐵騎不過幾千人,數量遠遠不如匈奴的騎兵。”
嬴子嬰又問:“那加上步卒呢?”
馮英此時卻一臉鄭重的說道:“臣以為在草原之上,唯有騎兵才能對抗騎兵。再精銳的步卒,一旦進入草原,也不能與騎兵並論。騎兵來去如風,他們並不需要硬衝步卒擺出的方陣,他們隻需要在步卒行軍的時候偷襲騷擾,要不了多久步卒自然廢了。”
嬴子嬰點點頭,繼續問道:“那依照你的估計,匈奴現在擁有多少兵馬?”
馮英並未遲疑就迴答道:“依臣之見,冒頓王如果真要花幾個月的時間召集兵馬的話,大約能聚集四十萬兵馬!不過這差不多就是匈奴的舉國之力了!而依照匈奴的秉性,冒頓也不可能花費那麽多的時間來召集兵馬,畢竟匈奴物資短缺,一旦開始召集兵馬,物資用得極快,這樣的話待冬季到來的時候就很難過冬!所以冒頓的常備兵馬不會超過二十萬!真正的精銳也最多不過十萬人!匈奴部落眾多,各部首領彼此不服,冒頓縱然有心,也不能將戰爭拖得太久。”
“那月氏國如今又有多少人馬?”
“烏哈已經坐穩了月氏王位,雖然還有很多部落根本不聽王旗的號令,但過冬之後來投靠王部的會越來越多,依照月氏國的國力,到時候起碼能聚集十萬兵馬。當然,月氏國的兵馬與匈奴兵差距頗大!我能敗匈奴左賢王,靠的是出其不意的偷襲。可即便是那樣,我那晚所殺的匈奴兵不過一萬多人,更多的人是因為天黑慌亂逃走了,而戰後統計,我所帶的三萬月氏騎兵,損失了足足五千多人,連我的貪狼騎也損失了三百餘人。這足以見得匈奴騎兵的戰力彪悍!那些散逃的匈奴騎兵,早晚會迴去的。”
嬴子嬰聞言豁然變色,如果靠偷襲也才這點戰果,那足以見得匈奴人是何等的兇悍?按照馮英的說話,這根本不能算是擊敗,隻能算是擊潰!想到這裏,嬴子嬰頗為苦澀的問道:“依照秦國如今的狀況,縱然與月氏聯手,恐怕也抵擋不住匈奴!何況,孤還不知道項羽是否會登基!如果項羽登基的話,秦楚決戰很快便會到來,到那時候秦國根本無暇顧及匈奴!”
“什麽!”乍聽此言,馮英便大驚失色。他枯坐半響方苦悶的說道:“如果項羽登基,秦國危矣!”
嬴子嬰也一臉焦慮的歎道:“是啊!如果沒有匈奴,孤又何懼此事?項羽登基未見得是好事,但匈奴在後,孤絕不容許項羽登基稱帝!”
楚國彭城,北門驛館。
穿戴整齊的池裳已經拿起了國書,他按了按頭上高山冠,對鏡相視良久,方才走出屋子。屋外麵,隨之入楚的使眾都一個個望著池裳,而池裳卻麵無表情的從眾人之間走過,隨著他每一步邁出,眾人便讓開了一點空間。直到池裳快要走出眾人的圍繞時,一人卻突然抓住了池裳的手。
池裳轉身而望,站在他麵前的是秦王親自派來的劍師韓則,池裳知道他曾經是秦王的貼身護衛,曾經孤身入楚刺殺項羽。韓則目光炯炯的看著池裳,對他說道:“池先生,你是個智者,不應該死在這種地方。不如將國書交給我吧!”
九姑娘豁然變色,但她張了張嘴,卻沒發出聲來。
池裳目視著韓則,從韓則的眼中,他看出了真意。然而他卻將手從韓則手裏抽出,轉而笑道:“大國之交,不斬來使。楚國是大國,想必不會殺我。我是秦國的使者,既然已經邁出了秦國的土地,我將代表的就是整個秦國!所以,這位置我不能和你交換!”
言畢,池裳便抽身離去,韓則在後大唿:“先生!”
池裳哈哈大笑,拂袖歌曰:“吾既來兮則安兮!九龍挽兮亦不迴!”
歌聲畢,人已去遠。
楚王宮,楚王項羽正匯聚群臣接見蜀國使者,蜀國來使乃蜀相張正,此人正撅著屁股向楚王朝拜,嘴裏盡吐阿諛之詞。他呈遞蜀王國書,搖頭晃腦的說道:“蜀王見白虹匯於楚地,半夜又升騰起萬丈紅霞。此乃上天示意,楚王貴不可言,當為人間至尊!”
言畢,屁股繼續高撅,高唿:“楚皇萬歲!”
一語畢,驚得項羽手中國書陡然落地,他張了張嘴,勉強笑道:“蜀王好意孤已經心領,你且先下去吧!”
張正前唿後擁卻被項羽唿退,臉上難掩失望之色,但他畢竟不敢說什麽,隻好訕笑稱是,這便退下去了。看到蜀使離去,項羽心中那股厭煩之氣才稍解,他皺眉哼道:“如此小人豈能為相?”
項羽雖說得小聲,卻被挨坐在一旁的範增聽見。原來項羽尊重範增,便在自己身下設了一個位置,整個朝中除了範增與項羽能坐,其人人皆要站跪行禮。這一套,他卻是向秦始皇帝學的,開始的時候覺得很舒服,後麵也覺得別扭,當他想改的時候範增卻說這樣很好,於是項羽任其這樣了。範增在下麵低咳了一聲,項羽立知失言,便揮手向宦官說道:“去將秦國使者傳進來!”
宦官來傳,池裳整理了一下衣裳,便昂首挺胸的隨著宦官進宮。入得宮殿,池裳目不斜視,直視著項羽便這麽走了過來。被項羽的虎目一逼,池裳的臉上也未見有絲毫懼色。項羽見池裳如此模樣,心中倒覺得此人不錯!
池裳走近,便微微欠了欠身,拿出秦王手書,向項羽說道:“秦國使臣池裳代秦王問候楚王!”
旁邊範增厲視道:“既入楚國!為何不拜?”
池裳淡淡的瞟了範增一眼,向範增施禮道:“後學末進見過亞父!”
範增微微頷首,池裳卻不看他,轉身迴稟項羽道:“臣之君乃秦君而非楚君!自然不拜楚王!”
項羽嗯了一聲,算是迴答。不過知道項羽的人都明白,一旦項羽吭聲就代表他已經不怪罪此事,不然的話直接就叫人拖出去砍了。
項羽隨意的問道:“秦使所來何事?”
池裳答道:“秦王知道楚王欲登九五,所以派臣送上兩樣賀禮!”
項羽一皺眉,顯然也不肯輕信秦王會發出好心來送上什麽賀禮。項羽見池裳身無長物,便眯眼問道:“賀禮何在?”
池裳答道:“賀禮在宮門外,不過入朝的時候那宦官不讓我帶來!”
項羽厲視那宦官,那宦官噗通一聲跪在地上,磕頭稟道:“卑下見秦使所帶之物不像是是賀禮,所以——!”
宦官還未說完,便聽得項羽一聲厲喝:“砍了!”殿中走出兩名帶刀衛士,一言不發的走到宦官麵前,拔出腰刀便將宦官的首級砍下。而那宦官就跪在池裳旁邊,一刀下去,那鮮血都濺到池裳的臉上去了。
項羽見池裳被鮮血噴了一臉,卻連眉頭都未皺一下,便帶著冷笑詢問道:“如何?”
池裳依舊那樣直挺挺的看著項羽,漠然道:“其血尚溫!”
項羽哼了一聲,向殿下喝道:“虞子期!”
一將出列:“末將在!”
“去將秦使所送之禮帶上來!”
“喏!”
虞子期離去,兩個甲士便拖著宦官的屍身離開,見得滿殿的血腥,不少大臣都臉色蒼白,有的甚至以袖掩麵不忍看下去。過了一會,虞子期便抱著一塊靈牌入殿。項羽視牌而笑:“此乃何物?”
池裳淡淡的說道:“此乃始皇帝的靈位!楚王既然要登基,免不了要祭拜始皇帝,這便是秦王所贈的第一件禮物!”
項羽仰頭大笑,等笑夠了之後,他的眼睛已經隱隱乏紅,他死死的盯著池裳,又問:“第二件禮物呢?”
池裳從袖中摸出了一方印綬,彎腰呈遞道:“此乃秦王所贈的玉璽,可讓楚王以做傳國之用!”
項羽哼道:“呈上來!”
有宦官將印綬從池裳手中取出,轉呈給項羽,項羽摸印而視,見此印不過就是一塊頑石雕成的,上麵刻著四個字“彘犬弄朝!”
項羽看後又是大笑,將印扔在地上,問池裳道:“秦國果然貧窮,竟然刻石為印!”
池裳淡淡的說道:“秦王說了,玉器配貴族,楚王不過就是亂臣賊子,所以隻配得上頑石!”
項羽臉色一變,卻又生生的按捺下去,他眯著眼說道:“把秦王書信呈上來吧!”
又由宦官傳遞,項羽取信看了一半,便將信撕成了碎片!當項羽再一次抬起頭的時候,他的一雙眼已經變得通紅,整個人如同一隻按耐不住的野獸,死死盯著池裳。過了一會,項羽才從牙縫裏擠出了一句話:“架油鍋!”
項羽說完,早有甲士將池裳按倒,用繩索將其捆成了粽子,項羽便向朝中眾臣說道:“諸位可隨之一觀。”
言畢,便帶著群臣走出了大殿。
武場之上,已經堆好了一堆木柴,上麵懸著一口黝黑的鐵鍋,鐵鍋裏盛滿了油,項羽及臣子走到了閱兵台上,靜等著油鍋煮沸。待士卒傳稟油已經煮沸之後,項羽便讓人將池裳押上來,他目視著池裳道:“秦王借你之手不過是想激怒於孤!孤一怒必然殺人!如此看來是秦王想借孤之手來殺你!孤看你是個人才,如果能投降楚國,孤不僅不殺你,還賜你高官厚祿!你以為如何?”
池裳盯著油鍋說道:“這麽大一鍋油,足以讓普通的百姓所食一年有餘,不可輕易浪費!”
項羽揮袖,便有甲士將池裳舉起,至始至終池裳都未說一句話,便由著甲士將他抬到油鍋邊。當甲士要將池裳投下去的時候,項羽一掌擊在欄杆上,大吼道:“慢著!”
讓人將池裳抬迴來後,項羽盯著他看了良久,轉而歎道:“如此忠臣卻不能為我所用!也罷!子嬰小兒哪怕犧牲掉一個忠臣的性命也不願讓孤稱帝,那便如他願吧!你迴去後傳稟給子嬰,就說孤給他與之一戰的機會!待孤親手取下他的首級後,再稱帝不遲!”
池裳的身上渾身還冒著油煙,他一身狼狽的站在項羽麵前,目光卻非常複雜。聽得項羽讓他離開,池裳搖頭歎道:“我真希望楚王能殺我,殺了我的楚王不過就是一介匹夫,早晚被秦王所擒。”
說完之後,就這麽離開了。項羽盯著池裳的背影,苦惱道:“如此忠臣卻不屬於我,可恨!”
項羽這句看似無意的話,卻激得身後眾臣跪地高唿:“大王豈知隻有秦國有忠臣耶?”
將軍虞子期、鍾離味、季明、侑士傑更是咆哮大唿道:“吾等誓取子嬰之頭獻給大王!”
項羽聞言大笑,他此時的大笑與先前的笑聲分外不同,笑聲中透露出無比的灑脫,痛快淋漓之極。在楚王笑聲的感染下,眾臣都不約而同的大笑。
站在項羽身旁的範增在心中歎道:“籍兒乃天下明君,他擁有如此眾多的忠義之臣,又何愁不能一統天下?”心中卻突然生起一個念頭:或許真的是我心太急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