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風,拂過臉頰的時候頗具寒意。站在鹹陽城郊的官道上,望著那座隱藏在白霧之間的巨大城池,察哈爾似乎看見那裏站著一個頂天立地的巨人,巨人駕著他的青銅戰車環顧四方,凡是被他目光所及之處,皆有萬千浩蕩之聲傳來:“吾王萬歲!”
“秦王!”察哈爾的目光迷離,他在嘴邊輕輕的念叨一遍,待迴過神來的時候,妻子檀燒那溫婉的聲音便在身旁響起:“夫君,別看了,快抱曳穀上車吧!”
“阿爸抱!”檀燒身旁站著一個虎頭虎腦的孩童,他此時掙脫了母親的手,伸著雙臂仰望著自己的父親。
“好!阿爸抱你上車!”
察哈爾彎下腰將兒子抱在了懷中,然後向旁邊的馬車緩緩的走去。等安置好了妻兒,察哈爾自己也躍身上馬。小曳穀拉著車窗奶聲奶氣的問道:“阿爸,你怎麽不和我們一起坐車?”
察哈爾轉過頭,眼裏盯著自己的兒子。鼻息間噴出了兩道白霧,他的神情說不出的肅穆,他開口說道:“男人!就一定要騎上戰馬,盡情馳騁在天地間!不能因為貪圖享受而失去自己的意誌!”
察哈爾說完,便一抖馬韁,率先跑向了前頭。他那爽朗的笑聲響徹在這薄霧清晨之中,經久不絕。小曳穀轉頭看向自己的母親,檀燒用手攏了攏耳畔的發絲,她微笑著將兒子抱在了懷裏,向他說道:“你阿爸是草原上肆意疏狂的天狼,他喜歡對月長嘯,喜歡追逐獵物。隻有離開秦王,離開鹹陽的束縛,他才能找迴真正的自己。”
“哦!”小曳穀似懂非懂的點頭,偏著頭依偎著自己的母親,也不知道到底聽懂了多少。
察哈爾離開了鹹陽,前往了北地開始他重建家園的路。而在鹹陽城中的嬴子嬰,卻又因為一件瑣事而煩惱——陳餘的使者已到鹹陽。
或者說是魏、韓兩國使者隨著陳餘之使來了有好幾天了,不過嬴子嬰一直沒接見。
魏國使者乃魏央,韓國使者乃韓王信之胞弟公子瑾。這二人在其國內都是身受重用之人,如今二人隨之前來,可見其鄭重。
嬴子嬰拈袖持筆,在硯台中沾上一毫濃墨之後,便低頭在桌案竹簡上書寫著什麽。丞相蒯徹就坐在下麵,正極力的勸說著秦王。蒯徹道:“如今趙國已滅,陳餘已經坐穩了王位,大王應該放下心中的仇怨!不能因小仇而壞了國家大事!死者不能複生,大王你這又是何必呢?”
嬴子嬰依舊沒停下筆,頭也不抬的說道:“你是勸我不要因私而廢公吧!”
蒯徹點頭道:“秦王既然明白,那我也不必多說。如今魏韓二國的使者正等待著大王接見,到底見與不見全在大王的一念之間!”
嬴子嬰低語不語,蒯徹無奈之下隻好說道:“臣請告辭!”
“下去吧!”
待蒯徹走後,嬴子嬰方才放下狼嚎,手中拿起竹簡,捧在手中看了看,卻忍不住向旁邊喚道:“韓談,你過來看看,我這《天門賦》寫得如何?”
韓談躬身走近,從嬴子嬰手中接過了竹簡,才看了一會他就動了動嘴想說些什麽,可他還是按捺住繼續下看。嬴子嬰一臉期盼的看著他,問道:“如何?”
沉凝了半響,韓談終究沒能昧著良心說話,他搖頭說道:“大王與其說它是賦,還不如管叫‘斷句’的好!”
嬴子嬰眼中的那點曙光終究是黯淡了下去,他怏怏的收起了《天門賦》,嘴裏歎氣道:“終究不是做學問的料啊!”
韓談在一旁安慰道:“大王日理萬機,哪有什麽心情做賦,做不好也就算了,又不是要當博士!”
嬴子嬰聽韓談說得有理,自己也點頭道:“你所言極是!孤苦讀兵書,可行軍布陣也不過爾爾。孤苦學政事,可除了能頒布幾道政令外,處理內政之能也不過平平,反倒是弄出了一些亂子。寫詩不行,寫賦也不行,看來孤終究是當大王的命啊!”
嬴子嬰正感歎間,突然有人從後殿步入,開口說道:“大王諸樣不能,可偏偏記仇特能。”
嬴子嬰聞聲一看,卻見是王妃秀綺,秀綺走到他身畔,向他施了一禮,嬴子嬰瞥了她一眼,嘴裏淡淡的問道:“是蒯徹跑去見你了?”
秀綺有些做賊心虛的看了嬴子嬰一眼,然後猶如蚊哼了一聲。嬴子嬰搖頭說道:“你這麽聰明,怎麽也中了蒯徹那老狐狸的詭計?竟然也來幫腔作勢!”
秀綺低聲嘀咕道:“丞相是老狐狸嘛!我頂多算是小狐狸。”
嬴子嬰揮袖說道:“罷了罷了!我知道你肚子裏還有下文,不過孤現在不想聽!所謂國事家事都比不上人之私事,孤自認為不是聖人,也做不到無動於衷!本來打算過幾天冬狩的,可現在這些使者一來,看來又去不成了。記得迴去後罰寫一篇《天門賦》,寫完之後由我過目!”
“寫賦幹什麽?”秀綺剛嘀咕一句,可一看到嬴子嬰那陰沉的臉,立即點頭稱是,轉身自迴後殿去了。嬴子嬰見秀綺走後,忍不住棄筆哼道:“蒯徹倒是無所不用其極啊!”
一旁的韓談忍不住說道:“丞相這麽做也是被逼無奈啊!現在來的不光有陳餘的使者,還有其他二國的使者,秦王這麽拖著不見,也終究不是辦法。”
“連你也成了蒯徹的說客?”嬴子嬰莫名的牢騷,揮袖道:“下去!都下去!”
“喏!”
等一竿子人全部退下去後,嬴子嬰才徹底的鬆了一口氣。他最近一聽到陳餘這兩個字就煩躁,更不想理會這件事情。雖然嬴子嬰沒有說出對趙予報仇的話,但他心中已經隱隱的將陳餘視為了敵人,不然他又不會直接兵馬奪走本屬趙國的雲中、九原二郡。
在鹹陽城中,嬴子嬰還收留了曾經的趙王,雖然沒賜予他官職與爵位,但其他的地方都還是挺照顧的。如今陳餘的使者前來,用屁股都能想到,他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嬴子嬰交出小趙王。
但是可能嗎?至少嬴子嬰心中是不可能的。
陳餘與楚國有仇,秦楚之間更有不共戴天之仇。這本來可以成為盟友的兩方,卻因為趙予生生的隔閡了。不僅如此,秦國還出兵霸占了趙國的北方二郡。陳餘準備改換稱號,準備與秦魏韓三國結盟,所以他的使者先去魏韓兩國,然後三方使者一同入秦。在陳餘看來,自己與秦王並無大仇,他也認為嬴子嬰不會因私而廢公。
在接待使者的驛館內,陳餘的使者拍案大怒道:“我奉主公之命前往秦國,謀求的是對付項楚的大事!可秦王卻將我等放任不管!這是何道理?”
韓國使者公子瑾亦道:“秦王身為三國盟主,卻沒有絲毫容忍之心,我看想依靠秦國對抗項羽,也無異於水中撈月!”
一旁的魏央也忍不住長歎一聲,他勸道:“秦王不會如此不智,你我稍安勿躁,先等候蒯公的消息吧!”
幾人正發著牢騷,沒過多久,秦丞相蒯徹已經步入驛館,他見三人同聚,假裝詫異道:“三位訴話,桌案上怎無美酒?”言畢,又拍了拍手,外麵有二人抬著一缸美酒進來,蒯徹介紹道:“此乃三十年陳釀!乃王宮的美酒!你們三位可有口服了!”
蒯徹嗬笑著讓下人擺出了酒樽,然後親自挽起了衣袖,看樣子是要親自為三人斟酒。陳餘的使者卻不耐煩的說道:“蒯公不必來這套!你直接告訴我,秦王到底見不見我!”
蒯徹的手僵在了半空中,他放下了酒勺,轉身目視著陳餘之使,他口中淡淡的問道:“秦王如果不見,你又準備如何?”
陳餘之使沒好氣的說道:“秦王不見,我自然告辭離去!”
“嘭”的一聲響,驚得眾人心裏一顫,轉目視之,卻見到蒯徹拍案怒視著陳餘之使。不等眾人相詢,蒯徹便道:“你若是這麽輕易的離開,那單憑著你主公,到時候抵擋得了項楚的大軍嗎?我聽說齊王龍且在邊境陳兵數萬,目地就是對付陳餘!陳餘如果不入盟,到時候必被項羽所敗!”
陳餘之使臉色僵了僵,旁邊魏央也趁機相勸,不過他依舊嘴硬道:“若主公危險,趙地被楚國侵占,秦國不一樣危險了嗎?唇亡齒寒的道理誰都明白,是你們秦王不顧全大局!”
說著,他便偏著頭轉向一邊去了。蒯徹見他再沒有說離開的話後,方又說道:“再給我兩天時間,我必然勸服秦王!”
說完,蒯徹便站了起來。一旁的魏央、韓瑾也一同站了起來,魏央也是一臉鄭重的說道:“那就全靠丞相了!陳餘入盟之事,不論是對秦還是對韓魏,都有好處。秦王能從絕境中站起來,必然心懷坦蕩!希望秦王不要拘於以前的仇怨輜重!”(未完待續。)
“秦王!”察哈爾的目光迷離,他在嘴邊輕輕的念叨一遍,待迴過神來的時候,妻子檀燒那溫婉的聲音便在身旁響起:“夫君,別看了,快抱曳穀上車吧!”
“阿爸抱!”檀燒身旁站著一個虎頭虎腦的孩童,他此時掙脫了母親的手,伸著雙臂仰望著自己的父親。
“好!阿爸抱你上車!”
察哈爾彎下腰將兒子抱在了懷中,然後向旁邊的馬車緩緩的走去。等安置好了妻兒,察哈爾自己也躍身上馬。小曳穀拉著車窗奶聲奶氣的問道:“阿爸,你怎麽不和我們一起坐車?”
察哈爾轉過頭,眼裏盯著自己的兒子。鼻息間噴出了兩道白霧,他的神情說不出的肅穆,他開口說道:“男人!就一定要騎上戰馬,盡情馳騁在天地間!不能因為貪圖享受而失去自己的意誌!”
察哈爾說完,便一抖馬韁,率先跑向了前頭。他那爽朗的笑聲響徹在這薄霧清晨之中,經久不絕。小曳穀轉頭看向自己的母親,檀燒用手攏了攏耳畔的發絲,她微笑著將兒子抱在了懷裏,向他說道:“你阿爸是草原上肆意疏狂的天狼,他喜歡對月長嘯,喜歡追逐獵物。隻有離開秦王,離開鹹陽的束縛,他才能找迴真正的自己。”
“哦!”小曳穀似懂非懂的點頭,偏著頭依偎著自己的母親,也不知道到底聽懂了多少。
察哈爾離開了鹹陽,前往了北地開始他重建家園的路。而在鹹陽城中的嬴子嬰,卻又因為一件瑣事而煩惱——陳餘的使者已到鹹陽。
或者說是魏、韓兩國使者隨著陳餘之使來了有好幾天了,不過嬴子嬰一直沒接見。
魏國使者乃魏央,韓國使者乃韓王信之胞弟公子瑾。這二人在其國內都是身受重用之人,如今二人隨之前來,可見其鄭重。
嬴子嬰拈袖持筆,在硯台中沾上一毫濃墨之後,便低頭在桌案竹簡上書寫著什麽。丞相蒯徹就坐在下麵,正極力的勸說著秦王。蒯徹道:“如今趙國已滅,陳餘已經坐穩了王位,大王應該放下心中的仇怨!不能因小仇而壞了國家大事!死者不能複生,大王你這又是何必呢?”
嬴子嬰依舊沒停下筆,頭也不抬的說道:“你是勸我不要因私而廢公吧!”
蒯徹點頭道:“秦王既然明白,那我也不必多說。如今魏韓二國的使者正等待著大王接見,到底見與不見全在大王的一念之間!”
嬴子嬰低語不語,蒯徹無奈之下隻好說道:“臣請告辭!”
“下去吧!”
待蒯徹走後,嬴子嬰方才放下狼嚎,手中拿起竹簡,捧在手中看了看,卻忍不住向旁邊喚道:“韓談,你過來看看,我這《天門賦》寫得如何?”
韓談躬身走近,從嬴子嬰手中接過了竹簡,才看了一會他就動了動嘴想說些什麽,可他還是按捺住繼續下看。嬴子嬰一臉期盼的看著他,問道:“如何?”
沉凝了半響,韓談終究沒能昧著良心說話,他搖頭說道:“大王與其說它是賦,還不如管叫‘斷句’的好!”
嬴子嬰眼中的那點曙光終究是黯淡了下去,他怏怏的收起了《天門賦》,嘴裏歎氣道:“終究不是做學問的料啊!”
韓談在一旁安慰道:“大王日理萬機,哪有什麽心情做賦,做不好也就算了,又不是要當博士!”
嬴子嬰聽韓談說得有理,自己也點頭道:“你所言極是!孤苦讀兵書,可行軍布陣也不過爾爾。孤苦學政事,可除了能頒布幾道政令外,處理內政之能也不過平平,反倒是弄出了一些亂子。寫詩不行,寫賦也不行,看來孤終究是當大王的命啊!”
嬴子嬰正感歎間,突然有人從後殿步入,開口說道:“大王諸樣不能,可偏偏記仇特能。”
嬴子嬰聞聲一看,卻見是王妃秀綺,秀綺走到他身畔,向他施了一禮,嬴子嬰瞥了她一眼,嘴裏淡淡的問道:“是蒯徹跑去見你了?”
秀綺有些做賊心虛的看了嬴子嬰一眼,然後猶如蚊哼了一聲。嬴子嬰搖頭說道:“你這麽聰明,怎麽也中了蒯徹那老狐狸的詭計?竟然也來幫腔作勢!”
秀綺低聲嘀咕道:“丞相是老狐狸嘛!我頂多算是小狐狸。”
嬴子嬰揮袖說道:“罷了罷了!我知道你肚子裏還有下文,不過孤現在不想聽!所謂國事家事都比不上人之私事,孤自認為不是聖人,也做不到無動於衷!本來打算過幾天冬狩的,可現在這些使者一來,看來又去不成了。記得迴去後罰寫一篇《天門賦》,寫完之後由我過目!”
“寫賦幹什麽?”秀綺剛嘀咕一句,可一看到嬴子嬰那陰沉的臉,立即點頭稱是,轉身自迴後殿去了。嬴子嬰見秀綺走後,忍不住棄筆哼道:“蒯徹倒是無所不用其極啊!”
一旁的韓談忍不住說道:“丞相這麽做也是被逼無奈啊!現在來的不光有陳餘的使者,還有其他二國的使者,秦王這麽拖著不見,也終究不是辦法。”
“連你也成了蒯徹的說客?”嬴子嬰莫名的牢騷,揮袖道:“下去!都下去!”
“喏!”
等一竿子人全部退下去後,嬴子嬰才徹底的鬆了一口氣。他最近一聽到陳餘這兩個字就煩躁,更不想理會這件事情。雖然嬴子嬰沒有說出對趙予報仇的話,但他心中已經隱隱的將陳餘視為了敵人,不然他又不會直接兵馬奪走本屬趙國的雲中、九原二郡。
在鹹陽城中,嬴子嬰還收留了曾經的趙王,雖然沒賜予他官職與爵位,但其他的地方都還是挺照顧的。如今陳餘的使者前來,用屁股都能想到,他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嬴子嬰交出小趙王。
但是可能嗎?至少嬴子嬰心中是不可能的。
陳餘與楚國有仇,秦楚之間更有不共戴天之仇。這本來可以成為盟友的兩方,卻因為趙予生生的隔閡了。不僅如此,秦國還出兵霸占了趙國的北方二郡。陳餘準備改換稱號,準備與秦魏韓三國結盟,所以他的使者先去魏韓兩國,然後三方使者一同入秦。在陳餘看來,自己與秦王並無大仇,他也認為嬴子嬰不會因私而廢公。
在接待使者的驛館內,陳餘的使者拍案大怒道:“我奉主公之命前往秦國,謀求的是對付項楚的大事!可秦王卻將我等放任不管!這是何道理?”
韓國使者公子瑾亦道:“秦王身為三國盟主,卻沒有絲毫容忍之心,我看想依靠秦國對抗項羽,也無異於水中撈月!”
一旁的魏央也忍不住長歎一聲,他勸道:“秦王不會如此不智,你我稍安勿躁,先等候蒯公的消息吧!”
幾人正發著牢騷,沒過多久,秦丞相蒯徹已經步入驛館,他見三人同聚,假裝詫異道:“三位訴話,桌案上怎無美酒?”言畢,又拍了拍手,外麵有二人抬著一缸美酒進來,蒯徹介紹道:“此乃三十年陳釀!乃王宮的美酒!你們三位可有口服了!”
蒯徹嗬笑著讓下人擺出了酒樽,然後親自挽起了衣袖,看樣子是要親自為三人斟酒。陳餘的使者卻不耐煩的說道:“蒯公不必來這套!你直接告訴我,秦王到底見不見我!”
蒯徹的手僵在了半空中,他放下了酒勺,轉身目視著陳餘之使,他口中淡淡的問道:“秦王如果不見,你又準備如何?”
陳餘之使沒好氣的說道:“秦王不見,我自然告辭離去!”
“嘭”的一聲響,驚得眾人心裏一顫,轉目視之,卻見到蒯徹拍案怒視著陳餘之使。不等眾人相詢,蒯徹便道:“你若是這麽輕易的離開,那單憑著你主公,到時候抵擋得了項楚的大軍嗎?我聽說齊王龍且在邊境陳兵數萬,目地就是對付陳餘!陳餘如果不入盟,到時候必被項羽所敗!”
陳餘之使臉色僵了僵,旁邊魏央也趁機相勸,不過他依舊嘴硬道:“若主公危險,趙地被楚國侵占,秦國不一樣危險了嗎?唇亡齒寒的道理誰都明白,是你們秦王不顧全大局!”
說著,他便偏著頭轉向一邊去了。蒯徹見他再沒有說離開的話後,方又說道:“再給我兩天時間,我必然勸服秦王!”
說完,蒯徹便站了起來。一旁的魏央、韓瑾也一同站了起來,魏央也是一臉鄭重的說道:“那就全靠丞相了!陳餘入盟之事,不論是對秦還是對韓魏,都有好處。秦王能從絕境中站起來,必然心懷坦蕩!希望秦王不要拘於以前的仇怨輜重!”(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