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令尹項佗入宮見楚王,告曰:“天下分合聚散,圈地而自立者自稱王侯。然而皇帝稱謂乃傳承自三皇五帝之說,當為人間至尊!至尊者,需一統天下肅清敵寇,還天下太平。次者,就如楚王稱霸、號為伯王,若需再進一步,至少也應該將秦國覆滅之後。如果在此時稱帝,恐怕會引來天下人議論,如那關中秦人恐怕會說大王沐猴而冠,這對楚國並無好處。


    佗深思數日,驚覺朝中眾人都太過心切了。臣以為這並非好事!大王試想,如今天下,楚國剛剛助衡山國打敗趙佗入侵,像齊國、臨江國都是遭逢大亂,國中禍患無窮,正屬於修生養息的時候。而北方的燕國與遼東國,二國一直有間隙,互相征伐不休。再如河北的趙國,如今王室一脈盡被陳餘所殺,陳餘以前也曾聲助過田榮。還有最先支持大王稱帝的蜀王曹咎,傳聞蜀王病重,已如膏肓。如果曹咎身死,蜀國必然動蕩,這些地方都需要楚國聲援啊!


    楚王若在這個時候稱帝,那麵臨的將有無數的麻煩,這些遺留下來的禍患,很有可能會將楚國帶入萬劫不複之地!臣懇請大王三思而後行!千萬不要被那至尊的位置而衝昏了頭腦啊!”


    項佗言畢,以頭碰地,伏地不起。項羽聞言也是驚疑不定,他皺起了眉頭,捏著下巴沉思一會,方才開口說道:“稱帝之事,乃亞父一力讚成的。亞父向我分析了稱帝的無數好處,而你卻說稱帝弊大於利。你與亞父都是孤的左膀右臂,如今卻各執一言,孤實在難以下決斷啊!”


    項佗正色道:“亞父身為大王的智囊,他主要關心的是縱橫兵家之道,卻很少過問楚國的內政之事。大王試想,自從大王任楚王之位以來,先伐齊國,動用二十萬大軍,花費糧草無數,至今還有十萬楚兵留齊。後來劉邦作亂,大王召集數國聯軍,深入臨江國作戰,又花費了不少的錢糧。今年助衡山王吳苪,起兵十二萬,深入南嶺,整整半年時間才將趙佗趕迴了南越。也就是說大王自立國以來,就一直的征討,而這些戰爭並未給楚國帶了多大的利益,伐齊之戰,成就了龍且,龍且雖然在齊國已經坐穩了王位,但幾年來都隻顧得上自己,楚國在此處根本沒得到任何便宜。再說打劉邦,劉邦雖然敗了,可是楚國的地盤也沒有擴大,唯一的收獲就是擄走了一些交界的百姓,這些百姓一時之間隻會成為負擔。今年的嶺南之戰,楚國花費了無數的人力物力,可得到的是什麽呢?隻有衡山王吳苪的一封感謝信!


    這些年的戰爭,楚國一直都是入不敷出,能打這麽多的仗,吃的全是當年從關中秦國搬運迴來的老本。如果大王登基,又要花費無數,大王雖然名義上當上了皇帝,可麾下的這些諸侯王就甘心受大王擺布嗎?恐怕未見得吧?一旦楚國插手他國內政,很有可能就會化友為敵,到時候反倒是助漲了秦國的氣焰!如果大王稱帝,那就要向諸侯國盡快的下手,並架空他們的權力,不然的話,這個皇帝跟霸王沒什麽區別!”


    項佗的分析,不無道理,聽完項佗的話,項羽陷入了深思,他心裏已經開始動搖:是不是範增因為老了,所以心急了?


    沒有一統就貿然稱帝,確實是存在著諸多的問題。


    長歎了一聲,項羽見項佗依舊跪在地上,便擺手說道:“你先起來吧!這事情容孤再思慮思慮!”


    項佗聽項羽這麽說,便從地上起來,又說道:“還有一事須呈稟大王,秦國使者畢竟遠道而來,大王乃一國的君主,又何必為難一群使者呢?”


    項羽搖頭說道:“亞父說秦國使者的目地就是為了阻止孤稱帝,孤現在接見他們,豈不是讓他們的目地輕易的得逞?”


    項佗說道:“臣以為亞父太過小氣!大王乃楚國霸王!稱不稱帝乃是大王自己的意願,並非秦使所能動搖的。不見秦使,反而弱了氣勢。大王何不接見秦使,看看他們如何述說,然後再下決心也不遲!”


    項羽沒多考慮,便說明日接見秦國使者,項佗見此行的目地已經達到,便向項羽告退離開了。


    項佗離開王宮,坐車來到北門驛館。池裳將項佗迎入舍內,二人入席訴話,先說了些閑話,然後項佗便將明日召見之事說了。池裳喜不自禁,連聲道謝。項佗擺手道:“不必如此!我之所以幫你,是因為秦國的目地和我心中的意願不謀而合。此行入宮,我也並未說服楚王,你各自好自為之吧!”


    說完,項佗連告辭都未說,這便離去了。項佗走後,韓談來到池裳麵前,對他說道:“就如項佗所言,項羽在此時稱帝,未見得是好事,秦王為何要極力阻止呢?”


    池裳笑了笑,負手走到窗前,看著外麵被白霧籠罩的城池,心中莫名有些傷感,他歎氣道:“項羽稱帝有利有弊,但對於秦國來說,維持現狀是最好的。項羽一旦稱帝,他便擁有了號令諸侯的本事,一旦他能鎮壓住諸侯,那秦楚的決戰就會提前到來。而秦國如今隻剩下一副空架子,急需修生養息。隻要楚王不稱帝,那戰爭一時半會就打不到關中。關中四麵,其中魏、韓為其盟友,漢國與秦國也有秘密盟約,趙國陳餘與項羽亦為死敵,日後縱然有戰事發生,秦國最多派兵相助,這樣秦國就迎來了喘息的機會。”


    ……


    關中的霧霾這幾天越來越嚴重,有時候要過了中午才會散去。太陽就似那害羞的小媳婦,剛露了一會麵,就忍受不了大地的調戲直接縮進雲霧裏去了。被霧霾籠蓋的鹹陽城,透露出幾分清冷。城區各處行人漸少,唯一熱鬧點的地方便是那正在修築的鹹陽宮。


    這座被摧毀的宮殿在舊址上重築而起,如今大部分已經完成,大約在今年的夏季就會徹底的完工。修築鹹陽宮的人就差不多有兩三千人,如果隻是簡單的建造房屋肯定用不了這麽多的人,他們其中很大一部分主要是進大山采集原木、石料,然後將原料送迴城裏。


    發動如此多的百姓肯定要耗錢無數,而秦王又下了旨意,凡是務工者皆有工錢可拿。當秦王的這道命令一下,可嚇壞了當初為了討好秦王籌資建宮的商賈們,不過沒過多久他們才發現這隻是虛驚一場。原來百姓的工錢皆由內務府頒發,不僅如此,內務府還負責調整了務工百姓的食物,由一日兩餐改成了三餐,出的糧食也由內務府拿出。這麽一來,就等於錢糧皆為王室承擔,這修建鹹陽宮一事似乎沒這些商賈的事情了。還好有聰明的商賈領悟到了其中奧妙,暗中發狠道:“當初既然站了出了,此時若是抽身豈不是一無所獲?”於是這個商賈自告奮勇要出去籌備物資,沒過多久便用馬車拉了一大批宮廷用具迴來,他這麽一弄,有聰明的有學有樣,於是在還未建好的鹹陽宮外麵已經堆積了大批的宮廷用具,隻要宮殿一修好,很快就能入住了。


    而這些聰明的商賈也等來了迴報,秦王不僅付給他們錢幣,還讓他們成為負責宮廷用具的禦用商人,一時之間那些未曾反應過來的商賈一個個捶胸頓足懊惱不已。


    秦王給征調的民工發工錢,此事震動了整個關中,那些辛苦勞作的百姓得知竟然還有錢拿,一個個跪哭參拜,感謝秦王的大恩大德。由記載史書的官吏寫道:“秦王嬰予工以錢,百姓感動參拜,自此民心收複。”


    予工以錢,這便是嬴子嬰頒布的一道重大的政令。政令要求,凡是務工的民夫,除了食宿之外,還必須授予工錢。工錢的多少也有明確的規定,凡是不予工錢和所發工錢偏少的商賈皆為黑心商,黑心商被剝奪行商的資格,嚴重者還會受到律法的追究。政令明確規定,不管是朝廷還是富甲,皆不能強製征民,百姓務工必須自願。


    在寒冬頒布這一道政令,百姓稱讚為“過冬之暖”。而這道政令頒布不久,又出了一道政令,又有很多人喻為:“過冬之寒”。過冬之寒的內容便是廢除所有奴籍,禁止所有奴隸買賣!


    秦國從古至今都是奴隸買賣的大國!所謂的奴隸買賣其實早就被朝廷廢除,但暗地裏做這勾當的還是有很多人,奴隸貿易能一直流傳下去也與朝廷有關。如戰國時期的秦國就是如此,那時候很多的奴隸販子都在秦國,有的買賣異族迴去做苦力,有的買賣官奴拿去當仆人,秦國通過奴隸獲得了大量的利潤,所以明麵上官府製止,實際上卻又暗中支持。其實自商鞅開始,秦國官府就不再支持奴隸貿易,甚至還一直打擊,可直到始皇帝一統天下之後,隴西依舊是天下販賣奴隸的場所,不過數量已經大為減少。之所以存在這個場所,那便是因為‘奴籍’這個東西,這個東西一直被官方所認可,不管是秦國也好,還是其他國也好,朝廷裏終歸有一批因政治鬥爭失勢的,這批人很多,而且往往一個禍連九族不知道就要牽扯出無數的人,這些人都要被打入“奴籍”!奴籍者要麽被充軍,要麽被罰做苦力,可更多的卻是被世家大族掌控利用了。


    一直有人說秦國的律法嚴苛,實際上自始皇帝登基以來,禍連九族這個罪名便很少用了,最多的便是禍及三族,那個時期奴隸貿易已經大為減少。可項羽破秦之後,天下又被帶入了後戰國時代,各種戰國時期的弊病又被弄了出來,各國監獄裏的囚徒越來越多,罰為奴籍的人也越來越多。還有被項羽這個屠夫所帶來的屠城、坑殺等慘絕人寰的事情,都時有發生。各國的諸侯王越來越喜歡血腥和屠殺,如燕王臧荼攻破善於城的時候,他不光殺死了韓廣的三個兒子,還讓士卒屠了善於城。


    在這個充滿了血腥的年代,奴隸自然就多了,奴隸一多買賣奴隸的事情又開始興起。


    而隴西之所以能成為奴隸交易的場所,除了以前這地方就是買賣奴隸的地方外,還有就是昔年章平俘虜了二十萬烏蠻族人,那時候他為了當上雍王,於是將這些烏蠻人全部賣了,而隴西也靠買賣奴隸也恢複了幾分元氣。章平最終死在了章燕的手中,而奴隸交易卻又開始在隴西盛行。


    說實話,通過奴隸交易,剛剛複興的秦國確實得了不少好處,就如冀候章燕的隴西兵,他能如此快拉出這麽多能戰的兵馬,靠的就是隴西的奴隸交易。而被嬴子嬰派往各地勘察的國風監左丘武在隴西視察的時候,就上書過嬴子嬰,勸嬴子嬰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所蒙蔽,希望秦王能肅清奴隸交易。可當時的嬴子嬰因為月氏國和趙國的事情一時疏忽了,所以政令在此時才頒布。


    政令的名稱被稱為:“禁奴令”,禁奴令不僅徹底的廢除了所有的奴籍,還徹底的禁製所有的奴隸貿易!上到皇親貴族,下到黎民百姓,反有涉及者,必當定罪!而朝中第一個被定罪的就是如今大名鼎鼎的上大夫魏柯!魏柯被貶為中卿大夫,秦王還要求他親書罪狀。不僅是魏柯,朝中被此時牽連者不知道有多少,但除了魏柯,對於其他人嬴子嬰是予以警告。


    禁奴令在秦國通行,禁止了他國將秦國當成了販賣了奴隸的通道。而此事並沒有那麽快完結,此令一出,隴西便有豪強抗令,亂匪趁著冀候不在,還放火燒了候府,而章燕剛出世不久的小兒子竟亡於火中。冀候章燕悲痛請辭,嬴子嬰讓章燕帶三千騎兵迴隴西平亂。


    章燕走後不久,前往月氏國數月未歸馮英已經迴國。得秦王召見,馮英一匹快馬便從北地趕到了鹹陽。(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複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笑一枯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笑一枯榮並收藏複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