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止既死,秦國自然又要重新選出一位丞相。能覬覦丞相位置的不外乎就那麽幾個人:上大夫魏柯,大司農黎澤、還有最近竄紅的左丘武。
其中魏柯唿聲最高,其人門下黨宇眾多,不過此人雖然位尊,但歸順嬴子嬰不過半年。黎澤乃是嬴子嬰在北地起兵之時最先響應之人,在嬴子嬰攻打董翳、章邯之時,一切後勤調用皆為此人掌管,沒有犯下絲毫過錯,一路走來的將臣們都擁護黎澤當丞相,其三的左丘武雖然具有才華,但其實並無爭奪丞相位置的資本,不過秦王青睞此人,一切都說不準。
公孫止一死,丞相府就已經停止了運轉,以前的書佐、長史等官佐也都無心幹事,一個個眼巴巴的等著新任丞相上位。次日朝會的時候,國風監左丘武便向嬴子嬰進言道:“國無君不行,國無相不能。公孫老丞相已經去逝,還望大王早做決斷。”
左丘武說完便靜靜的退了下去,端坐兩旁的魏柯與黎澤都麵帶訝異,不明白左丘武為何要當這出頭鳥,難道他無心這相位嗎?
公孫止才死三天,朝中大臣們似乎都選定了陣營。隱隱約約向著三位大臣身後站立,可謂是涇渭分明。嬴子嬰沒有說話,他靜靜的看著下方,朝野之中如今以魏柯的勢力最為強大,擁護在他背後的朝臣怕有十多位,黎澤背後人數雖少,但大良造羊秙、司馬東方闕等幾位握有重大權柄的大臣穩穩的站在他的身後,更何況右邊軍部的將軍們也大多數支持黎澤為相。左丘武背後就寥寥幾人,其勢遠不如以上兩位。
朝中結黨本乃常事,在嬴子嬰看來隻要不危機江山社稷他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此時左丘武已經將事情挑明了,嬴子嬰也隻好順著往下問道:“諸位愛卿覺得何人可為相?”
秦王一開口,下方朝臣立即七嘴八舌的進言道:“上大夫魏柯賢明內慧,當為丞相!”
“大司農黎澤內外賢才,可為丞相!”
“丞相者,掌一國之大事也!上大夫名聲在外,除他之外還有誰能掌相印?”
“奉常左丘武亦能為相也!”
“……”
一時之間朝中大臣激動莫名,嬴子嬰眉梢一抖,用手掌輕拍了一下桌案,旁邊韓談便高聲喝道:“肅靜!”
眾人鹹口,嬴子嬰目視馬逸,問道:“上將軍如何看?”
魏柯雙眉一皺,心中不解秦王這是何意。黎澤端坐不動,靜等馬逸迴答。馬逸便道:“軍旅之人不便插手於朝堂!”
嬴子嬰點頭說道:“那就好!”
言畢,嬴子嬰站立起身。轉頭看向韓談,韓談便朝旁邊一個小宦官小聲吩咐了幾句,小宦官匆匆離去,不多時再進朝堂之時,雙手中已經捧著一方相印。嬴子嬰從小宦官手中接過相印,虎目四掃之下,眾臣皆屏聲靜氣不敢多言。
嬴子嬰的目光從黎澤、魏柯等人麵上掃過,最後停在了端坐在右側的蒯徹身上。蒯徹身為軍師柱國將軍,自然坐在了屬於武將陣營的右邊,位於第三席,前麵是上將軍馬逸和冀候章燕。嬴子嬰注視著蒯徹身上,蒯徹似乎猜到了什麽,便從座上站起,躬身垂首對著秦王。
嬴子嬰走到蒯徹身邊,便從盤中取過相印,用錦帶將玉印懸掛在蒯徹的頸上。待嬴子嬰懸印之後,蒯徹已經泣不成聲,捧著胸前的相印拜倒在嬴子嬰麵前。魏柯、黎澤皆長大了嘴巴,麵上盡顯失望之色。嬴子嬰迴身目視旁邊諸位倚重的大臣,開口說道:“昔年孤繼位求賢之時便許諾以相位相待,蒯徹孤身入秦,獻策與孤孤卻不用。平定關中、再複秦國,亦多依蒯徹之謀!下鹹陽之時,孤就欲將相位與他。蒯徹為國而讓賢,勸孤將相位留與公孫止。如今公孫止已亡,孤不可再三背信。”
嬴子嬰說完,卻見眾臣不語。便知道他們心有不甘,但又畏懼嬴子嬰威勢不敢開口。嬴子嬰見之微微一笑,卻不以為許。身後蒯徹捧印大聲說道:“臣必不負大王所托!”
言畢,昂然起身。掃了在座眾眾臣一眼,便從宦官盤中取過相冠,下舊冠而戴新冠。
待蒯徹已經戴上相冠,魏柯心中長歎一聲:沒想到相位竟然落到一趙士手中。
不做多想,便帶著朝臣賀道:“見過左相!”
寒冬已至,月至十二。讓人忍不住唏噓一句:時日如弦,弦動而思華年。
在荊楚大地,已經下起了鵝毛般的大雪。三日一過,待天晴雲開之時,地麵上的積雪足有一尺多深。在彭城王宮,宦官與宮娥們一大早就起來清理積雪,下人們用著掃帚將積雪掃在一起,然後用竹筐將積雪運走。後宮的一處深院之中,那裏的積雪卻無人清掃,因為楚王項羽正在雪中練戟!
深院之中擺放著一口青銅大鼎,鼎中盛著滾燙的熱水,嫋嫋煙霧從鼎上升騰而起,或幻龍成虎演示成各種形狀!青銅大鼎足有人高,而站在鼎前之人卻比鼎耳還高出一頭!那人穿著一襲幹練的白色深衣,頭上用青布巾裹住了發鬢,高闊的額頭下是挺直的鼻梁,一雙眸子漆黑如玉,雙眉之間盡集天下之英!他手中拿著一杆沉重的大鐵戟,雙臂收縮之間肌肉顯露成型!
在雙臂舞動之下,那枝鐵戟勾勒出風一般的殘痕,戟間抖動之下發出低沉的風嘯之聲。在鐵戟的舞動之下,離那人足有十丈遠的一株枯樹竟然不停的抖動,漫樹的雪花不停的飛灑。飛灑在空中的白雪盡被那戟嘯之聲震得支離破碎,化成了猶如麵粉一般的顆粒在空中飄蕩,遲遲不肯落下!
不知道演練了多久,待戟音停歇之後,身後的青銅大鼎已經不再冒煙,十丈遠的枯樹也不在落雪,在練戟之人方圓十步之內已無積雪,它們全化成了清水匯入了青石下的土壤之中,整個院中隻有那株老樹的下麵有一點點殘雪彌留。
待那人收戟之後,站在遠旁觀望的宦官連忙跑近,四個小宦官小心翼翼的接過那人手中的大鐵戟,然後八隻手抬著那柄戟走了。那人收功之後,渾身上下還冒著白煙,他閉著眼靜靜站一會。便有一位身穿淡紅色軍服,手按劍柄的青年將軍跨步而來,他走至那人身邊,躬身行禮道:“虞子期見過大王!”
項羽睜開了眼睛,虎目盯在虞子期身上,沙啞猶如金屬顫動般的嗓音傳來:“可有虞姬的消息?”
虞子期那明亮的眼睛在聽見項羽的問話後突然黯淡了下去,他搖了搖頭,一嘴苦澀的說道:“未曾有小妹的消息。”
聽到迴答後,項羽的眼中也難掩失望之色,他抬頭視天,喃喃的說道:“虞姬啊虞姬!你在何處?”
虞子期沉默了一會方道:“大王心優臣妹,臣心竊喜。然而大王畢竟是楚國之君,還望以國事為重!”
“國事?”項羽笑了笑,突又說道:“孤之事就是國之事!天下之所重者無外乎一事而已!”
虞子期愕然,問道:“何事?”
項羽用手指了指自己的心髒,開口說道:“你是孤的將軍,當以孤的事情為重!多派些人,一定要將虞姬找到!這天下盡在孤之掌中,孤不信她會離掌而去。”
“喏!”
虞子期大聲應道。待虞子期走後,後宮又走出一位華衣婦人,那婦人身韻豐腴頗有姿色,雖比不得虞姬之國色天香,但也算得上一位美人。婦人緩緩走到項羽身畔,微微一福道:“大王,臣妾已經趕製了出了登基的冕服。大王可移步後宮一試!”
項羽默默轉身,望著婦人問道:“你親手做的?”
婦人沉首輕嗯了一聲,項羽的雙眉已然皺起,他冷冷說道:“楚國難道還找不出一兩個繡娘?”
婦人臉色頓時煞白,咬唇不語。項羽瞥了她一眼,說道:“你身為王後,就不要事事親為,有些事情交給下人便好。”
婦人點了點頭,帶著一臉委屈的離去了。等婦人離去,項羽雙手負立又站了許久,轉身撫鼎而歎:“縱能舉鼎又如何?”(未完待續。)
其中魏柯唿聲最高,其人門下黨宇眾多,不過此人雖然位尊,但歸順嬴子嬰不過半年。黎澤乃是嬴子嬰在北地起兵之時最先響應之人,在嬴子嬰攻打董翳、章邯之時,一切後勤調用皆為此人掌管,沒有犯下絲毫過錯,一路走來的將臣們都擁護黎澤當丞相,其三的左丘武雖然具有才華,但其實並無爭奪丞相位置的資本,不過秦王青睞此人,一切都說不準。
公孫止一死,丞相府就已經停止了運轉,以前的書佐、長史等官佐也都無心幹事,一個個眼巴巴的等著新任丞相上位。次日朝會的時候,國風監左丘武便向嬴子嬰進言道:“國無君不行,國無相不能。公孫老丞相已經去逝,還望大王早做決斷。”
左丘武說完便靜靜的退了下去,端坐兩旁的魏柯與黎澤都麵帶訝異,不明白左丘武為何要當這出頭鳥,難道他無心這相位嗎?
公孫止才死三天,朝中大臣們似乎都選定了陣營。隱隱約約向著三位大臣身後站立,可謂是涇渭分明。嬴子嬰沒有說話,他靜靜的看著下方,朝野之中如今以魏柯的勢力最為強大,擁護在他背後的朝臣怕有十多位,黎澤背後人數雖少,但大良造羊秙、司馬東方闕等幾位握有重大權柄的大臣穩穩的站在他的身後,更何況右邊軍部的將軍們也大多數支持黎澤為相。左丘武背後就寥寥幾人,其勢遠不如以上兩位。
朝中結黨本乃常事,在嬴子嬰看來隻要不危機江山社稷他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此時左丘武已經將事情挑明了,嬴子嬰也隻好順著往下問道:“諸位愛卿覺得何人可為相?”
秦王一開口,下方朝臣立即七嘴八舌的進言道:“上大夫魏柯賢明內慧,當為丞相!”
“大司農黎澤內外賢才,可為丞相!”
“丞相者,掌一國之大事也!上大夫名聲在外,除他之外還有誰能掌相印?”
“奉常左丘武亦能為相也!”
“……”
一時之間朝中大臣激動莫名,嬴子嬰眉梢一抖,用手掌輕拍了一下桌案,旁邊韓談便高聲喝道:“肅靜!”
眾人鹹口,嬴子嬰目視馬逸,問道:“上將軍如何看?”
魏柯雙眉一皺,心中不解秦王這是何意。黎澤端坐不動,靜等馬逸迴答。馬逸便道:“軍旅之人不便插手於朝堂!”
嬴子嬰點頭說道:“那就好!”
言畢,嬴子嬰站立起身。轉頭看向韓談,韓談便朝旁邊一個小宦官小聲吩咐了幾句,小宦官匆匆離去,不多時再進朝堂之時,雙手中已經捧著一方相印。嬴子嬰從小宦官手中接過相印,虎目四掃之下,眾臣皆屏聲靜氣不敢多言。
嬴子嬰的目光從黎澤、魏柯等人麵上掃過,最後停在了端坐在右側的蒯徹身上。蒯徹身為軍師柱國將軍,自然坐在了屬於武將陣營的右邊,位於第三席,前麵是上將軍馬逸和冀候章燕。嬴子嬰注視著蒯徹身上,蒯徹似乎猜到了什麽,便從座上站起,躬身垂首對著秦王。
嬴子嬰走到蒯徹身邊,便從盤中取過相印,用錦帶將玉印懸掛在蒯徹的頸上。待嬴子嬰懸印之後,蒯徹已經泣不成聲,捧著胸前的相印拜倒在嬴子嬰麵前。魏柯、黎澤皆長大了嘴巴,麵上盡顯失望之色。嬴子嬰迴身目視旁邊諸位倚重的大臣,開口說道:“昔年孤繼位求賢之時便許諾以相位相待,蒯徹孤身入秦,獻策與孤孤卻不用。平定關中、再複秦國,亦多依蒯徹之謀!下鹹陽之時,孤就欲將相位與他。蒯徹為國而讓賢,勸孤將相位留與公孫止。如今公孫止已亡,孤不可再三背信。”
嬴子嬰說完,卻見眾臣不語。便知道他們心有不甘,但又畏懼嬴子嬰威勢不敢開口。嬴子嬰見之微微一笑,卻不以為許。身後蒯徹捧印大聲說道:“臣必不負大王所托!”
言畢,昂然起身。掃了在座眾眾臣一眼,便從宦官盤中取過相冠,下舊冠而戴新冠。
待蒯徹已經戴上相冠,魏柯心中長歎一聲:沒想到相位竟然落到一趙士手中。
不做多想,便帶著朝臣賀道:“見過左相!”
寒冬已至,月至十二。讓人忍不住唏噓一句:時日如弦,弦動而思華年。
在荊楚大地,已經下起了鵝毛般的大雪。三日一過,待天晴雲開之時,地麵上的積雪足有一尺多深。在彭城王宮,宦官與宮娥們一大早就起來清理積雪,下人們用著掃帚將積雪掃在一起,然後用竹筐將積雪運走。後宮的一處深院之中,那裏的積雪卻無人清掃,因為楚王項羽正在雪中練戟!
深院之中擺放著一口青銅大鼎,鼎中盛著滾燙的熱水,嫋嫋煙霧從鼎上升騰而起,或幻龍成虎演示成各種形狀!青銅大鼎足有人高,而站在鼎前之人卻比鼎耳還高出一頭!那人穿著一襲幹練的白色深衣,頭上用青布巾裹住了發鬢,高闊的額頭下是挺直的鼻梁,一雙眸子漆黑如玉,雙眉之間盡集天下之英!他手中拿著一杆沉重的大鐵戟,雙臂收縮之間肌肉顯露成型!
在雙臂舞動之下,那枝鐵戟勾勒出風一般的殘痕,戟間抖動之下發出低沉的風嘯之聲。在鐵戟的舞動之下,離那人足有十丈遠的一株枯樹竟然不停的抖動,漫樹的雪花不停的飛灑。飛灑在空中的白雪盡被那戟嘯之聲震得支離破碎,化成了猶如麵粉一般的顆粒在空中飄蕩,遲遲不肯落下!
不知道演練了多久,待戟音停歇之後,身後的青銅大鼎已經不再冒煙,十丈遠的枯樹也不在落雪,在練戟之人方圓十步之內已無積雪,它們全化成了清水匯入了青石下的土壤之中,整個院中隻有那株老樹的下麵有一點點殘雪彌留。
待那人收戟之後,站在遠旁觀望的宦官連忙跑近,四個小宦官小心翼翼的接過那人手中的大鐵戟,然後八隻手抬著那柄戟走了。那人收功之後,渾身上下還冒著白煙,他閉著眼靜靜站一會。便有一位身穿淡紅色軍服,手按劍柄的青年將軍跨步而來,他走至那人身邊,躬身行禮道:“虞子期見過大王!”
項羽睜開了眼睛,虎目盯在虞子期身上,沙啞猶如金屬顫動般的嗓音傳來:“可有虞姬的消息?”
虞子期那明亮的眼睛在聽見項羽的問話後突然黯淡了下去,他搖了搖頭,一嘴苦澀的說道:“未曾有小妹的消息。”
聽到迴答後,項羽的眼中也難掩失望之色,他抬頭視天,喃喃的說道:“虞姬啊虞姬!你在何處?”
虞子期沉默了一會方道:“大王心優臣妹,臣心竊喜。然而大王畢竟是楚國之君,還望以國事為重!”
“國事?”項羽笑了笑,突又說道:“孤之事就是國之事!天下之所重者無外乎一事而已!”
虞子期愕然,問道:“何事?”
項羽用手指了指自己的心髒,開口說道:“你是孤的將軍,當以孤的事情為重!多派些人,一定要將虞姬找到!這天下盡在孤之掌中,孤不信她會離掌而去。”
“喏!”
虞子期大聲應道。待虞子期走後,後宮又走出一位華衣婦人,那婦人身韻豐腴頗有姿色,雖比不得虞姬之國色天香,但也算得上一位美人。婦人緩緩走到項羽身畔,微微一福道:“大王,臣妾已經趕製了出了登基的冕服。大王可移步後宮一試!”
項羽默默轉身,望著婦人問道:“你親手做的?”
婦人沉首輕嗯了一聲,項羽的雙眉已然皺起,他冷冷說道:“楚國難道還找不出一兩個繡娘?”
婦人臉色頓時煞白,咬唇不語。項羽瞥了她一眼,說道:“你身為王後,就不要事事親為,有些事情交給下人便好。”
婦人點了點頭,帶著一臉委屈的離去了。等婦人離去,項羽雙手負立又站了許久,轉身撫鼎而歎:“縱能舉鼎又如何?”(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