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過後,聶政迴到了陰山高闕關,在那裏他認識了一個人,一個名叫司徒真的男人。他是趙國鎮守陰山這一段長城的守將,自稱也是舊秦的將士。
司徒真與那申屠雄不同,他得知聶政的身份後,卻極為的熱情。他極力的打聽秦王嬰的消息,想從聶政嘴裏套出話來。他向聶政說道:“九原與雲中都是我大秦國用無數戰士的生命從匈奴人手裏搶迴來的!如今局勢大好,郡中的百姓都盼望著迴歸秦國,聶將軍迴朝之後,可將我們這一片殷切之心傳遞給秦王,我司徒真雖然投降過趙國,但當時真的是被逼無奈啊!司徒真人雖然在趙地,但我的心卻一直留在秦國,我晚上做夢都想迴到秦國的治下,好為秦王效犬馬之勞。”
聶政默默的點頭,司徒真將聶政迎進了關內,並且設宴招待他。陪席的都是司徒真的部將,聽司徒真說他們以前都是秦國的將士。酒至酣時,司徒真向左右言道:“我早就盼望著迴歸秦國,今偶遇聶將軍,便將心腹之言說與諸位。”
眾人肅穆就聽,司徒真對眾人道:“我司徒真向在座的問一句話,如果我要你們跟隨我一起迴歸秦國,你們願否?”
在座眾將齊聲應道:“我等願意!”司徒真聽完哈哈大笑,坐在聶政旁邊的一個年紀頗老的將軍顫巍巍的舉起酒樽,向聶政舉樽說道:“聶將軍!九原跟雲中都是大秦先輩用命換來的啊!為了修築這裏的長城,不知累死了多少的百姓。多少年苦戰,方立足於這片土地。如今趙國不行了,陳餘妄自尊大,怕也不是個能守城之輩,所以我們殷切盼望著秦王能收迴故土,讓我們終究也有迴歸秦國的那一天!”
老將說著,竟然忍不住淚流滿麵。聶政被他的情緒所染,忍不住舉著酒樽鄭重說道:“爾等一番報國之心,政已經知道。等迴國之後,我必然會向秦王進言,將爾等心思報給秦王。”
眾將聽到聶政之話後,方才喜笑顏開。司徒真更是頻頻舉樽,邀請眾人共謀一醉。又喝了幾杯,聶政想到了魚尾原之事,忍不住憤慨說道:“同時舊秦將士,然而魚尾原中那群人,卻完全忘記自己的身份。特別是那申屠雄,與在座諸將一比,端的是狼子野心!”
聶政咬牙切齒的說完,大廳之中突然禁聲。聶政剛有疑惑,司徒真便哈哈大笑起來,以勸酒為名將事情掩過。
第二日,司徒真帶著部將親自將聶政送出城外,聶政渡過黃河,從直道馳迴了膚施城隻用半天時日。聶政進入九原之前,嬴子嬰還並未到達上郡,他算是東方宇派出第二波前往九原打探的人。聶政趕迴膚施城時,嬴子嬰已經下陽周巡視去了。聶政將此行所聞原原本本的告訴東方宇,他依舊餘氣未消,稟報完基本情況後又痛罵了申屠雄幾句。東方宇聽聞後勸道:“兄長切勿生氣,那申屠雄狂傲自大,如今趙國已滅,九原雲中二郡不管是落入誰的手裏,申屠雄都再難獨善其身。”
聶政又咕噥了幾句方罷,東方宇卻在屋內踱步沉思道:“如果司徒真有心迴國,申屠雄那批人馬迴不迴都無所謂。司徒真駐守陰山長城已久,得他相助何愁九原不定?如今的情形是勸服秦王收複九原雲中二郡!可——。”
東方宇想到那日秦王的反應,他頓感頭疼。苦思了一會,皆不得要領,就在此時有家仆進屋通報:“右將軍李左車前來拜會!”
東方宇及聶政立刻出門迎接,李左車進屋,屁股都還未坐穩就向東方宇問道:“吾聽聞前些日子,東方將軍曾勸秦王收迴九原雲中二郡?”
東方宇點頭稱是,李左車讚許道:“你這個建議不錯,那九原雲中雖然人口稀少,但它接壤趙國與匈奴,更有兩道長城為防線,實則是一處天然的屏障。如果這兩郡迴歸到秦國治下,匈奴想入侵秦國就必須越過兩道城池並且渡過黃河。如今趙王已經入秦,這二地可以名正言順的劃入秦國的治下。此時不取,到時候再想收迴就難了!”
東方宇手指一旁的聶政道:“此乃吾義兄聶政,才剛從九原郡返迴。吾兄深入九原,聽長城守將司徒真之意,他們都願意迴歸到秦國!”
李左車大喜道:“若如此,此乃天授二郡於秦!真乃大幸也!”
東方宇便道:“不過秦王似乎對舊秦將士頗有心結,這個不好處置啊!”
李左車搖頭道:“不然,秦王乃天下明君,豈無包容宇內之心?這事不難,現在秦王已至陽周,國風監左丘武也正巧在陽周。左丘武正受王眷,如能得到此人的幫助,說秦王易矣!”
東方宇欣喜道:“既然如此,我們立即啟程去陽周!”
三人議罷,立即動身前往陽周。
陽周城,蒙恬被胡亥囚於此,最終被害。是時天氣陰寒,北風正緊,三日大風,卻刮得嬴子嬰臉皮生裂。他這幾天在陽周巡視,該因陽周地界還有不少的流民未得到安置。杜襲將入秦的流民逼成了土匪,如今的上郡依舊還有不少土匪據山作亂,剿滅不盡。
左丘武平定巫教之禍後,便乘車從義渠前往陽周。此時君臣在此地相會,一路外出,見流民拾荒於野,居住住處,身無厚衣,簡直讓人不忍直視。
冬日的荒野裏也並無多少野菜可挖,流民能食者,盡是些草根樹皮。嬴子嬰還親眼目睹了一個年約十一二歲的小孩挖著泥巴生咽。因一時咽不下,竟把食指放入口中,生生的掇進腹中。聽左丘武所講,這種土名為‘神泥’,它質地較為軟綿,比其他的土壤好吞一些。可是這種東西縱然入腹,卻極難排泄出來,有時要用木棍竹片等物在便口掏摳才能排出體外。
冬日多風多魚多雲霧,嬴子嬰因臉上生裂所以與左丘武同車。嬴子嬰從來就不講究排場,縱然當了秦王卻依舊喜歡騎著烈風拋頭露麵,所以這次的車隻是一輛牛車。牛車所行甚緩,不過平穩。出得城來,周圍的流民並未圍車討要,反而麵帶恐懼的避開。嬴子嬰揭車簾問杜襲道:“他們為何懼怕?”
杜襲答道:“以前出城,流民追車討要,惹惱了城裏的大戶富豪,便使家仆毆打,所以流民因此懼怕。”
杜襲說完,左丘武卻淡淡的說道:“恐怕連定陽候您也派出士卒驅逐流民了吧?他們如此驚恐,豈是毆打這麽簡單?”杜襲嚇得麵無血色,趕緊朝嬴子嬰稟報道:“秦王息怒,臣可沒有讓士卒殺害流民。隻不過那些大族家仆有時候用力過猛,是曾打死了幾個人。”
左丘武戟指杜襲怒道:“你身為上郡守備,豈能學那些大族一般驅趕流民?那些家仆打死人,就應該關押刑房,殺人償命!你難道也不製止?”
杜襲慌忙下馬,伏在地上向嬴子嬰請罪道:“臣有罪!”
嬴子嬰看都沒看他一眼,嘴裏淡淡的說道:“起來吧!”
“謝秦王!”杜襲趕緊站起,左丘武還想說什麽,嬴子嬰卻低聲說道:“夠了!孤沒往上郡派出郡守,導致流民遇難,實則是孤之錯也!杜襲一介武夫,他又豈知民生問題?”
嬴子嬰說完,似乎又想到了什麽,他轉頭朝左丘武說道:“不僅是上郡,隴西與北地也都一樣,馮英與章燕雖能勉強守住二地,但必須得派官員治理。北地稍好一點,孤離開的時候,曾讓各城自行選拔德高望重之輩出任長吏。隴西也依舊存在著許多問題!過幾天你與孤一道迴鹹陽,將此事替孤記下,到時候告之丞相府,讓公孫止與魏柯早些選拔一些有能力的官吏,前往周邊郡縣上任!”
左丘武點頭應喏,嬴子嬰在馬車上沉思了很久,突又說道:“孤欲使伯彥至上郡任郡守,你以為如何?”
左丘武搖頭說道:“臣以為不妥。”
“有何不妥?”
“伯彥公先分割上郡而立,他在北地雖然有人脈,這些人脈也不過是上郡的世族力量。到時候上郡的力量必然強大,再加上伯彥與秦王有親,到時候上郡的任免恐怕就由伯彥一人而斷!這無疑是飲鴆止渴之舉!”
嬴子嬰又沉思了一會,轉頭說道:“上郡文武分治,伯彥不過一任郡守,你是否多慮了?”
左丘武說道:“伯彥一旦上任,便可節製上郡軍中糧草。有糧草在手,定陽候如何是伯彥對手?”
嬴子嬰說道:“你能直言不諱,這很好。此事容孤在想想!”
左丘武道:“其實臣有一人舉薦。”
嬴子嬰道:“何人?”
左丘武道:“臣在北地巡察的時候,曾遇見一位能人,此人姓甘名青,為環城一小吏。臣偶然與他結識,覺得此人頗有能力,便隱藏身份與他詳談,一番詳談之後,臣覺得此人有大才,當可一用!”
嬴子嬰問道:“你如何知道他有大才?又如何知道他有能力呢?”
左丘武道:“臣路過環城,見到兩撥人馬爭執,實因兩個村落因秦王之“均地令”所起,兩村間隔一山丘,這山丘本來是一處荒山,卻被東邊村落開墾出山地。所以這地原歸東村所有,自秦王均地令一出,按照村落領地劃分,有一半的山地就要劃分給西村之人!可這山地沒開墾之前本就是廢地,西村根本不要,等東村開墾之後,他們又借秦王的均地令討要。正當兩撥人馬鬧得不可開交的時候,甘青也正巧路過,他一打聽,用幾句話就擺平了此事,故而臣對他起了興致。”
“哦?他用何法擺平此事?”
“甘青道,山雖為兩村共有,但地卻是東村獨自開墾出來的。所以這地就算是東村的,西村若要上山打獵也可,上山開墾也可,山上依舊有不少的耕地,今後誰能開墾出來便歸那村所有。不僅是山丘,就連那些無主的荒地也一樣。兩村因此作罷,在甘青的鼓動下,兩個村子不僅開墾了周邊的山丘,就連河邊放牧之地都被開墾出來了。”
嬴子嬰點頭說道:“此策中肯,他能在二方人馬械鬥之前用計策擺平此時,看來也頗有急智!”
左丘笑道:“是啊!之後我與他交談,發現此人不僅頭腦聰明,而且頗有見識,他本乃小吏又通實政,如果能得重用,必然也是可賢才。”
嬴子嬰說道:“既得你舉薦,那等孤迴鹹陽之後,便親自召見他一次,看看他是否真正有才能。如真如你所言的那樣,破格任用也不是不行!”(未完待續。)
司徒真與那申屠雄不同,他得知聶政的身份後,卻極為的熱情。他極力的打聽秦王嬰的消息,想從聶政嘴裏套出話來。他向聶政說道:“九原與雲中都是我大秦國用無數戰士的生命從匈奴人手裏搶迴來的!如今局勢大好,郡中的百姓都盼望著迴歸秦國,聶將軍迴朝之後,可將我們這一片殷切之心傳遞給秦王,我司徒真雖然投降過趙國,但當時真的是被逼無奈啊!司徒真人雖然在趙地,但我的心卻一直留在秦國,我晚上做夢都想迴到秦國的治下,好為秦王效犬馬之勞。”
聶政默默的點頭,司徒真將聶政迎進了關內,並且設宴招待他。陪席的都是司徒真的部將,聽司徒真說他們以前都是秦國的將士。酒至酣時,司徒真向左右言道:“我早就盼望著迴歸秦國,今偶遇聶將軍,便將心腹之言說與諸位。”
眾人肅穆就聽,司徒真對眾人道:“我司徒真向在座的問一句話,如果我要你們跟隨我一起迴歸秦國,你們願否?”
在座眾將齊聲應道:“我等願意!”司徒真聽完哈哈大笑,坐在聶政旁邊的一個年紀頗老的將軍顫巍巍的舉起酒樽,向聶政舉樽說道:“聶將軍!九原跟雲中都是大秦先輩用命換來的啊!為了修築這裏的長城,不知累死了多少的百姓。多少年苦戰,方立足於這片土地。如今趙國不行了,陳餘妄自尊大,怕也不是個能守城之輩,所以我們殷切盼望著秦王能收迴故土,讓我們終究也有迴歸秦國的那一天!”
老將說著,竟然忍不住淚流滿麵。聶政被他的情緒所染,忍不住舉著酒樽鄭重說道:“爾等一番報國之心,政已經知道。等迴國之後,我必然會向秦王進言,將爾等心思報給秦王。”
眾將聽到聶政之話後,方才喜笑顏開。司徒真更是頻頻舉樽,邀請眾人共謀一醉。又喝了幾杯,聶政想到了魚尾原之事,忍不住憤慨說道:“同時舊秦將士,然而魚尾原中那群人,卻完全忘記自己的身份。特別是那申屠雄,與在座諸將一比,端的是狼子野心!”
聶政咬牙切齒的說完,大廳之中突然禁聲。聶政剛有疑惑,司徒真便哈哈大笑起來,以勸酒為名將事情掩過。
第二日,司徒真帶著部將親自將聶政送出城外,聶政渡過黃河,從直道馳迴了膚施城隻用半天時日。聶政進入九原之前,嬴子嬰還並未到達上郡,他算是東方宇派出第二波前往九原打探的人。聶政趕迴膚施城時,嬴子嬰已經下陽周巡視去了。聶政將此行所聞原原本本的告訴東方宇,他依舊餘氣未消,稟報完基本情況後又痛罵了申屠雄幾句。東方宇聽聞後勸道:“兄長切勿生氣,那申屠雄狂傲自大,如今趙國已滅,九原雲中二郡不管是落入誰的手裏,申屠雄都再難獨善其身。”
聶政又咕噥了幾句方罷,東方宇卻在屋內踱步沉思道:“如果司徒真有心迴國,申屠雄那批人馬迴不迴都無所謂。司徒真駐守陰山長城已久,得他相助何愁九原不定?如今的情形是勸服秦王收複九原雲中二郡!可——。”
東方宇想到那日秦王的反應,他頓感頭疼。苦思了一會,皆不得要領,就在此時有家仆進屋通報:“右將軍李左車前來拜會!”
東方宇及聶政立刻出門迎接,李左車進屋,屁股都還未坐穩就向東方宇問道:“吾聽聞前些日子,東方將軍曾勸秦王收迴九原雲中二郡?”
東方宇點頭稱是,李左車讚許道:“你這個建議不錯,那九原雲中雖然人口稀少,但它接壤趙國與匈奴,更有兩道長城為防線,實則是一處天然的屏障。如果這兩郡迴歸到秦國治下,匈奴想入侵秦國就必須越過兩道城池並且渡過黃河。如今趙王已經入秦,這二地可以名正言順的劃入秦國的治下。此時不取,到時候再想收迴就難了!”
東方宇手指一旁的聶政道:“此乃吾義兄聶政,才剛從九原郡返迴。吾兄深入九原,聽長城守將司徒真之意,他們都願意迴歸到秦國!”
李左車大喜道:“若如此,此乃天授二郡於秦!真乃大幸也!”
東方宇便道:“不過秦王似乎對舊秦將士頗有心結,這個不好處置啊!”
李左車搖頭道:“不然,秦王乃天下明君,豈無包容宇內之心?這事不難,現在秦王已至陽周,國風監左丘武也正巧在陽周。左丘武正受王眷,如能得到此人的幫助,說秦王易矣!”
東方宇欣喜道:“既然如此,我們立即啟程去陽周!”
三人議罷,立即動身前往陽周。
陽周城,蒙恬被胡亥囚於此,最終被害。是時天氣陰寒,北風正緊,三日大風,卻刮得嬴子嬰臉皮生裂。他這幾天在陽周巡視,該因陽周地界還有不少的流民未得到安置。杜襲將入秦的流民逼成了土匪,如今的上郡依舊還有不少土匪據山作亂,剿滅不盡。
左丘武平定巫教之禍後,便乘車從義渠前往陽周。此時君臣在此地相會,一路外出,見流民拾荒於野,居住住處,身無厚衣,簡直讓人不忍直視。
冬日的荒野裏也並無多少野菜可挖,流民能食者,盡是些草根樹皮。嬴子嬰還親眼目睹了一個年約十一二歲的小孩挖著泥巴生咽。因一時咽不下,竟把食指放入口中,生生的掇進腹中。聽左丘武所講,這種土名為‘神泥’,它質地較為軟綿,比其他的土壤好吞一些。可是這種東西縱然入腹,卻極難排泄出來,有時要用木棍竹片等物在便口掏摳才能排出體外。
冬日多風多魚多雲霧,嬴子嬰因臉上生裂所以與左丘武同車。嬴子嬰從來就不講究排場,縱然當了秦王卻依舊喜歡騎著烈風拋頭露麵,所以這次的車隻是一輛牛車。牛車所行甚緩,不過平穩。出得城來,周圍的流民並未圍車討要,反而麵帶恐懼的避開。嬴子嬰揭車簾問杜襲道:“他們為何懼怕?”
杜襲答道:“以前出城,流民追車討要,惹惱了城裏的大戶富豪,便使家仆毆打,所以流民因此懼怕。”
杜襲說完,左丘武卻淡淡的說道:“恐怕連定陽候您也派出士卒驅逐流民了吧?他們如此驚恐,豈是毆打這麽簡單?”杜襲嚇得麵無血色,趕緊朝嬴子嬰稟報道:“秦王息怒,臣可沒有讓士卒殺害流民。隻不過那些大族家仆有時候用力過猛,是曾打死了幾個人。”
左丘武戟指杜襲怒道:“你身為上郡守備,豈能學那些大族一般驅趕流民?那些家仆打死人,就應該關押刑房,殺人償命!你難道也不製止?”
杜襲慌忙下馬,伏在地上向嬴子嬰請罪道:“臣有罪!”
嬴子嬰看都沒看他一眼,嘴裏淡淡的說道:“起來吧!”
“謝秦王!”杜襲趕緊站起,左丘武還想說什麽,嬴子嬰卻低聲說道:“夠了!孤沒往上郡派出郡守,導致流民遇難,實則是孤之錯也!杜襲一介武夫,他又豈知民生問題?”
嬴子嬰說完,似乎又想到了什麽,他轉頭朝左丘武說道:“不僅是上郡,隴西與北地也都一樣,馮英與章燕雖能勉強守住二地,但必須得派官員治理。北地稍好一點,孤離開的時候,曾讓各城自行選拔德高望重之輩出任長吏。隴西也依舊存在著許多問題!過幾天你與孤一道迴鹹陽,將此事替孤記下,到時候告之丞相府,讓公孫止與魏柯早些選拔一些有能力的官吏,前往周邊郡縣上任!”
左丘武點頭應喏,嬴子嬰在馬車上沉思了很久,突又說道:“孤欲使伯彥至上郡任郡守,你以為如何?”
左丘武搖頭說道:“臣以為不妥。”
“有何不妥?”
“伯彥公先分割上郡而立,他在北地雖然有人脈,這些人脈也不過是上郡的世族力量。到時候上郡的力量必然強大,再加上伯彥與秦王有親,到時候上郡的任免恐怕就由伯彥一人而斷!這無疑是飲鴆止渴之舉!”
嬴子嬰又沉思了一會,轉頭說道:“上郡文武分治,伯彥不過一任郡守,你是否多慮了?”
左丘武說道:“伯彥一旦上任,便可節製上郡軍中糧草。有糧草在手,定陽候如何是伯彥對手?”
嬴子嬰說道:“你能直言不諱,這很好。此事容孤在想想!”
左丘武道:“其實臣有一人舉薦。”
嬴子嬰道:“何人?”
左丘武道:“臣在北地巡察的時候,曾遇見一位能人,此人姓甘名青,為環城一小吏。臣偶然與他結識,覺得此人頗有能力,便隱藏身份與他詳談,一番詳談之後,臣覺得此人有大才,當可一用!”
嬴子嬰問道:“你如何知道他有大才?又如何知道他有能力呢?”
左丘武道:“臣路過環城,見到兩撥人馬爭執,實因兩個村落因秦王之“均地令”所起,兩村間隔一山丘,這山丘本來是一處荒山,卻被東邊村落開墾出山地。所以這地原歸東村所有,自秦王均地令一出,按照村落領地劃分,有一半的山地就要劃分給西村之人!可這山地沒開墾之前本就是廢地,西村根本不要,等東村開墾之後,他們又借秦王的均地令討要。正當兩撥人馬鬧得不可開交的時候,甘青也正巧路過,他一打聽,用幾句話就擺平了此事,故而臣對他起了興致。”
“哦?他用何法擺平此事?”
“甘青道,山雖為兩村共有,但地卻是東村獨自開墾出來的。所以這地就算是東村的,西村若要上山打獵也可,上山開墾也可,山上依舊有不少的耕地,今後誰能開墾出來便歸那村所有。不僅是山丘,就連那些無主的荒地也一樣。兩村因此作罷,在甘青的鼓動下,兩個村子不僅開墾了周邊的山丘,就連河邊放牧之地都被開墾出來了。”
嬴子嬰點頭說道:“此策中肯,他能在二方人馬械鬥之前用計策擺平此時,看來也頗有急智!”
左丘笑道:“是啊!之後我與他交談,發現此人不僅頭腦聰明,而且頗有見識,他本乃小吏又通實政,如果能得重用,必然也是可賢才。”
嬴子嬰說道:“既得你舉薦,那等孤迴鹹陽之後,便親自召見他一次,看看他是否真正有才能。如真如你所言的那樣,破格任用也不是不行!”(未完待續。)